回覆列表
-
1 # 臆想天開
-
2 # 瀟軒
太陽的光譜是一個連續譜,這個連續譜的最高峰大概在500奈米這個波長。整個譜線叫做黑體輻射曲線,大概樣子像一個乳峰,但是光滑的。你可以去查一下太陽的光譜線,大致上我們人類的眼睛在太陽系進化出來,也適合500奈米為主要波長的光譜範圍。
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氮氣與氧氣,氮氣與氧氣對光是有吸收的,但根據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原子與分子對光的吸收不是什麼都吃的,它們只吃適合它們本身的光——這就好像一隻螞蟻,不可能吃鐵,螞蟻吃適合自己的食物——比如說蘋果。
氮氣與氧氣作為分子,它們主要是要吸收紫外線與紅外線,對500奈米波長的可見光的吸收是很少的。
為什麼大氣會有選擇性的吸收?這其實就是量子力學早期就搞清楚的能級躍遷的概念。這是一種共振,分子光譜的共振吸收主要來自分子的轉動與振動能級,這些能級的躍遷對應的光主要集中在紫外與紅外波段。你可以去查閱一下氮氣與氧氣的共振吸收譜線的波長就會明白的。很多光譜儀,叫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或者紅外光譜儀,主要就是來研究分子光譜的。
以上是談了吃不吃的問題,接下來談撞不撞得上的問題。
為什麼太陽的能量穿過大氣層時沒被高處大氣層吸收?還有一個原因在於,空氣實在是太稀薄了,光子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就好像子彈在樹林裡飛行,子彈不一定能擊中樹木。為什麼?因為光子是沒有大小的,光子的波動性很大,還可以發生衍射,氣體分子在我們人類看起來很稠密,但在光子看起來卻是很稀疏的,中間的大部分割槽域是真空,光子可以穿過去。光子幾乎撞不上氣體分子,怎麼能被吸收呢?
光透過大氣層時,照亮了空氣使我們看到的天是藍色的它同時也使大氣的溫度有所提高,這些都說明光是被吸收了。只是光強度足夠就可以穿過大氣層到達地面,Sunny不用說,就是我們能夠透過太空望遠鏡看到的星光同樣到達了地球表面,當然也有很多到達地球表面的光太空望遠鏡也發現不了,因為它們很弱被其它比較強的光汙染給掩蓋了。即使這樣並不是說遙遠的星光都能到達地球表面也有很多光進入大氣層被完全消耗了。所以太空裡的哈勃望遠鏡能夠看到比地面望遠鏡更多的光影像。如果哈勃望遠鏡在地面上使用同樣達不到在太空裡的效果,不僅僅是因為空氣汙染以及光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