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睿星河
-
2 # 黃鍠
孩子經常肚子痛,還要看有沒有其他表現。比如會嘔吐、腹瀉嗎(常見胃腸炎)?會發熱、咳嗽嗎(有可能腹型感冒)?還有要注意疼痛的性質,持續劇烈疼痛要考慮胰腺炎、闌尾炎等。陣發性疼痛,多為胃腸痙攣所致,包括腹部受涼、飲食不當,腸道寄生蟲也可以引起腸絞痛。
要確定是否有蛔蟲,要做糞便寄生蟲檢查,結果明確再行驅蟲治療。
如果不明確原因,還是到醫院就診。
-
3 # 凱兒得樂媽媽幫
現在社會生活習慣,孩子得蛔蟲的機率不大,肚子疼首先要排除是否腸套節結,再化驗大便排出是否腸炎,最後判斷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腹脹氣
-
4 # 百世樂活
生活中,孩子經常會出現晨起飯後肚子痛,或出現在運動後及感冒發燒後的腹痛,這種疼痛來時很急,疼起來無法直腰,一般持續時間5分鐘左右,休息後疼痛感又能自行消失。因為腹痛經常反覆發作,引起家長們緊張及焦慮,藥也吃了不少,還是經常復發,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生活與學習。
這種腹痛是兒科臨床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又名腸繫膜淋巴結炎或腹腔淋巴結腫大。是由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迴腸、大腸區腸繫膜淋巴結炎。
1,常發生於青少年及兒童,少數幼兒及中、老年人也可患病。以7歲—12歲男孩常見。
2,腸繫膜淋巴結炎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的病史,腹痛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後。
3,發病前常有喉痛、咳嗽,發熱、倦怠不適等前驅症狀,然後才出現臍部或右下腹痛、噁心、嘔吐,有時可發生腹瀉或便秘。
4,起病較急,有壓痛,壓痛點不固定,極少出現反跳痛。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隱痛,疼痛間歇期可無任何不適,照常活動。
西醫在治療上主要以抗感染治療及解痙止痛、補液等對症治療為主。臨床療效欠理想,多容易復發,且口服抗生素的治療副作用較多。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這種病之前,需要先仔細甄別,先要排除容易混淆的腹痛。
1,急性闌尾炎和腸繫膜淋巴結炎比較相似,開始是臍周或臍上鈍痛,數小時後轉移至右下腹部,多伴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低熱、煩躁不安。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以8歲後最為常見。
先出現腹痛,1-2天后才出現發燒(多為闌尾炎晚期)。會出現反跳痛。
2,原發性腹膜炎,也多見於兒童,但女孩較多,腹痛較重,範圍較廣,下腹部的腹膜刺激也較明顯。常出現腹痛、嘔吐和腹瀉及全身中毒症狀,有些病人腹痛較輕,但發熱可高達40℃,有脈速、發汗及虛脫等現象。
3.腸繫膜淋巴結結核,多繼發於肺結核,腸結核之後,病程較長,伴有明顯的營養不良症狀,低熱、盜汗、倦怠、消瘦、腹瀉,可在右下腹或左上腹觸及腫大的淋巴結,壓痛明顯,多位於臍周或腹部深處,腹痛不劇烈,更類似絞痛。
4,還要和一些常見腹痛病,如,生長痛、腸蟲症、胃腸炎、缺鈣、便秘等區分開。
治療主要是飲食規律,增加營養;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發燒,在上呼吸道感染多發季節,不去人多的地方;建議不吃油炸、寒涼、不易消化類食物。
回覆列表
現在孩子都金貴,這就給很多媽媽造成育兒誤區,或是過於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造成孩子更加嬌氣;或是受“窮養男,富養女”流行語的誘導,孩子嚷嚷肚子疼時,想當然認為是小孩子長蛔蟲了,去藥店拿點滅蟲藥完事。這兩種做法當然都不可取。其實小孩肚子疼有很多種誘因,若是爸爸媽媽疏忽了,可能就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小孩肚子疼最大嫌疑人!腸痙攣
在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門診,孩子肚子疼絕大多數是小兒腸痙攣(腸子抽筋)造成的,從1、2歲到11、12歲的孩子都有。最常見的是4、5歲到5、6歲之間。造成腸痙攣的主要原因是吃得不合適(比如吃多了;吃了大量涼食物等)。這時孩子沒有一定的壓痛點(肚子上都是軟軟的),能吃能喝,精神挺好。醫治辦法是配合顛茄與非那根、撲爾敏等一塊吃。
急性胰腺炎,專盯四五歲小孩
小孩患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大多是暴飲暴食,且大多是油膩、不易消化的東西;膽道蛔蟲堵塞膽管引起的胰腺炎(這種情況不多)。症狀是肚臍眼左上側疼痛。家裡父母發現,孩子吃了很多東西,肚子疼(圈著腿),不讓摸肚臍眼的左上側。得了胰腺炎急救的第一條是禁食,然後是流食調節。
“腸炎”也在嫌疑犯之列
腸炎主要是以臍周為中心整個下腹部疼痛,伴有嘔吐、腹瀉,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沒有固定的壓痛點。腸炎一般是吃了不潔的飲食造成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衛生即可。
闌尾炎,兩三歲小寶寶的媽媽最該重視
闌尾炎主要是右下腹疼痛,2、3歲的孩子有肚子疼,並且有明顯的肚子脹,伴有嘔吐,全腹都有壓痛,不讓摸,可能發燒38度多。2、3歲的孩子更應該重視,因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為腹膜炎。10歲以上的孩子患闌尾炎開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說是胃疼),幾個小時之後轉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噁心、嘔吐,右下腹有很明顯的壓痛點,不讓摸。疼後可能伴有低燒,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燒到3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