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顧唐原創

    明朝中葉,知識分子思想大解放,人的生命意識再一次覺醒。很多文人開始質疑聖人,質疑權威,自由民主平等意識萌芽併成長。"童心說"的提出者李贄也對統治階級所極力推崇的孔孟之學也大加鞭撻。在《焚書·贊劉諧》及《續焚書》的《聖教小引》、《題孔子像於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戲謔嘲諷的筆調貶低孔子,這在尊孔子為至聖先師的古代,真是一種大膽的舉動。他認為孔子並非聖人,“雖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焚書·答周柳塘》)。孔子沒什麼了不起的,“耕稼陶漁之人即無不可取,則千聖萬賢之善,獨不可取乎?又何必專門學孔子而後為正脈也”(人人都是聖人,又何必一定要去學孔子呢?這就把孔子從至高無上的聖人地位上拉下來了。如果一定要將孔子奉為偶像,言行舉動都學孔子,那就是“醜婦之賤態”(《焚書·何心隱論》)了。李贄否認儒家的正統地位,否定孔孟學說是“道冠古今”的“萬世至論”,李贄對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確已達到了“非聖無法”的地步。

    當然,李贄的批判應該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覺醒的前提下。其批判帶走強烈的主觀色彩。在政治上,是的不到當局的認同的。

    孔子的思想,多年了來為統治階層所運用,幾乎已經奉為皋臬,確實在運用過程中也挺適合中國封建社會的國情,並且孔子的思想更適用於社會 “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這些主張,從現在來看,也還是很先進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人。

    孔子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這些思想,至今也還很有用!

  • 2 # yscU

    孔子的思想比較先進,因為他提倡德禮,跟今天提倡的精神文明有相曲同工之處。不論從國與國之間,國與民之間,人與人之間,只要有德有禮,互相謙讓,就什麼事都好解決了。戰爭也就不會存在了。

  • 3 # 噴子總會執行長

    李贄(著名的思想家,)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提倡人類平等,婚姻及宗教自由,反對理學空談,提倡功利主義,不受儒學傳統觀念束縛,李贄12歲就寫出《老農老圃論》,把孔子視種田人為“小人”的言論大大挖苦了一番,轟動鄉里。李贄死後,他的書多次遭到禁燬,但是他的思想卻被廣泛傳播。“五四”前後,李贄的思想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精神資源。李贄的思想還傳播到日本,對明治維新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 4 # 一個富陽農民

    事物的發展,人類的思想的發展,都是整體的動態的,從思想發展的角度,思想根本不是以某人的某種思想為標準的,某人的思想僅供參考。也就無所謂先進落後,適合發展才重要,不忘初心才重要。不忘是根本,發展是求變,人類始終在尋求變的更好,沒了根本就容易迷失了方向。

  • 5 # 頑石262

    李贄是明朝萬曆時期反傳統思想的一個代表人物,他對孔子學說、程朱理學都提出批評,其個人開辦講學和禪修在當時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引起來自西方一些人士的關注。在同一時期西方已經開始產生出啟蒙思想和啟蒙運動,所以李贄的思想在當時明朝萬曆時期是非常難能可貴。如果說李贄的思想被朝廷逐步重視,那就有可能實現東方的思想啟蒙運動,可惜沒有實現。相比之下孔子思想經過後儒學說的不斷演變,在中國已經是根深蒂固,道佛思想也都相附其間,李贄代表的啟蒙思想自然難抵孔儒的排壓斥。所以說個人來看在萬曆時期李贄相比孔子是代表著比較先進的思想。這一點歷史上對李贄的思想也有諸多不同的解讀。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懷孕15周了,體重懷孕前110,現在還是110,不知道吃的張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