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單反攝影
-
2 # 小k印像
防抖技術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影像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拍攝安全快門(ps:可以理解為照片不容易被拍虛的最低快門閥值,高於此值,則拍攝者通常可以獲得穩定清晰的畫面;低於此值,則有畫面發虛的危險),對保持畫面穩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防抖技術大體可以分為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光學防抖技術的發展,實現了硬體層面上的防抖能力。好的防抖系統可以使安全快門降低好幾檔,是遠焦拍攝和暗光拍攝的利器。
光學防抖走到今天,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積澱。從型別上看,用於單反系統的都是光學防抖,可分為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兩大類。從原理來講,兩種防抖技術實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透過陀螺儀偵測拍攝過程的位移和速度,經過晶片計算,驅動補償元件進行反向運動,從而削弱或抵消抖動給畫面穩定性帶來的不利影響。
(九十年代的佳能powershot系列相機就具有了招牌“IS”功能)
這裡提到的補償元件包括浮動鏡組和感光器,前者對應鏡頭防抖,後者對應機身防抖。
一、鏡頭防抖透過在鏡身中加入陀螺儀和補償鏡片組,實現抖動反向補償。應用最為普遍,典型的包括佳能、尼康等大部分相機品牌。
二、機身防抖透過感光器位移補償抖動給畫面穩定性帶來的影響。典型的如賓得和奧林巴斯,代表機型ks1和em5:
三、二者利弊分析1、鏡頭防抖優缺點
【優點】專門定製、防抖高效,特別是對長焦鏡頭,鏡頭防抖往往比機身防抖效果更好;
【缺點】鏡頭體積和成本更高;而且相容性相對較差,只有同品牌機身才能完全發揮作用。
2、機身防抖優缺點
【優點】相容性強,只要能安裝的鏡頭,包括轉接頭都可以享受防抖功能;
【缺點】機身更復雜更昂貴,維修成本更高;對更易抖動的長焦鏡頭沒有專門補償,可能出現防抖效果不佳的情況。
綜上所述,二者各有利弊,從個人習慣來看,我還是傾向於鏡頭防抖,畢竟每個鏡頭的防抖系統都是基於其鏡頭光學結構設計的,原則上效果更好一些。
回覆列表
目前來看,單反相機的防抖功能有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各有千秋,看完後你就一目瞭然了!
一、相機防抖的這兩種原理不得不知
防抖功能已經普遍用於現在的單反相機,光學防抖是目前最被大家所認可的防抖技術,此外還有電子防抖也被廣泛使用。
1.光學防抖
這種防抖技術是透過相機內可移動式的部件,如鏡片組或是感官器的移動對發生手震的光路進行補償,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攝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的模糊現象。
光學防抖效果明顯,主要有鏡片移動式和CCD移動式兩種方式。光學防抖除了廣泛用在相機上,個別手機如iPhone等也採用,甚至成了手機廠商宣傳的一大賣點。
2.電子防抖
這種防抖採用強制提高CCD感光引數同時加快快門,並針對CCD上取得的影象進行分析,然後利用邊緣影象進行補償的防抖。
可見,電子防抖是對採集到的資料進行後期處理,這其實是透過降低畫質來達到補償抖動的技術,對於畫質有一定程度的破壞。
二、相機防抖的這兩種方式很常見
現在單反相機主要採用光學防抖,但有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之別,那這兩種防抖方式到底孰好孰壞?
1.機身防抖
機身防抖是依靠相機CCD的浮動來達到防抖目的的,拍攝時透過陀螺儀感應相機抖動的方向及幅度,然後處理器對資料進行篩選和放大,最後計算出可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進行移動抵消抖動。
2.鏡頭防抖
鏡頭防抖是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來效克服抖動的,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抖動資訊後,處理器透過資料計算出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透過鏡片組位置和角度的調整來防止抖動。
可見,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是單反相機防抖的兩種方式,並不在於誰好誰壞,只不過機身防抖是基本的,我不會告訴你帶防抖的鏡頭一定不會太便宜!
另外,很多相機現在都是“雙重防抖”,就是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二者兼而有之,機身防抖可謂是基本配置了。不過話說回來,所謂防抖也只不過是輔助罷了,要想完全不抖還得要用三腳架、快門線等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