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丶塵
-
2 # 羅馬鮮生
靜看電影 3分鐘電影精彩剪輯 6分鐘電影脫口秀
--------------------------------------分割線-------------------------------------------
我本來也是國漫黑,但是在這一倆年,在看到一些作品和資料之後,我覺得國漫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總結來說,我覺得處於第一波「頭部 IP 時代」。特徵如下頭部 ip 的實力非常強,粉絲凝聚力也很好,並願意為此 ip 付費。現象:2016年現象級狐妖小紅娘(8400w b站播放),2017年全職高手(今年最火爆預定),這兩個算是非常火爆資料:狐妖在 b 站的「最喜歡的動畫」調查中,甚至能排到5.要知道可是和 re0等日本動畫一起評的。
新一代年輕人對國漫的接受度是上升的資料:這兩年的使用者觀看中國產動畫的比例明顯上升(這還是在 b 站)原因推測:部分原因是就是廣電的日本動畫禁令吧,客觀上給中國產動畫了一些空間;另外閱文系、騰訊系的中國產動畫推廣等都做得很好。題材上漸漸找到了適合中國的題材從雛蜂、愛神巧克力這種日系感滿滿的故事,逐漸遷移到靈劍山、狐妖、鬥破蒼穹、全職高手這類本土風格較濃的故事題材。
實際上日本動畫裡高中生的愛情成長故事等在中國還是違和感太深了,實踐證明還是起點式的仙俠、玄幻、龍傲天、霸道Quattroporte式更適合本土市場。
國漫的受眾女性比例很高狐妖也好,全職高手也好,都是女粉十足的 ip。和國內日系動畫勢力男性向唱主流不同,中國產動畫這邊由於其仙俠等元素和故事,女粉佔比非常多。
綜上,我覺得國漫處於「頭部 IP 時代」,各個巨頭 IP 背後孕育著國漫的無限可能。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閱文的一系列動作,騰訊這幾年大力投資佈局中國產動畫,絕不是說只當冤大頭的。更何況無論從資料上,還是人群上,國漫的處境都是越來越好的。
中國動畫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近90個年頭了,其中也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大起大落,曾經世界世界頂級水平的輝煌過往早已不在,現如今的動漫水平已然是被踢到了世界的末流。以下對國漫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中國產動漫發展迅速,得到了國內大多數觀眾的認同,成為了少年兒童必不可少的娛樂方式,在帶給兒童歡樂的同時,還有助於兒童價值觀、人生觀及社會觀的形成。2017-2022年中國廣州動漫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目前中國產動漫已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產業體系,在動漫技術水平提高的背景下,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但動漫產業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整個動漫市場基本上被國外作品壟斷,中國產動漫沒有話語權。
中國動漫行業發展較早、畫風具有民族特色,但與美國、日本等動漫大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動漫行業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6年-1978年),1926年“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開起了中國動畫的序幕。其後“萬氏兄弟”在1935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41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61年及1964年創作的《大鬧天宮》(上下集)成為當時國內動畫的巔峰之作,在世界範圍也達到了較高水平。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動畫主要由“萬氏兄弟”為代表創作的以水墨畫工筆畫等具有中國特色畫風的動畫片構成。
第二階段(1979年-2005年)這一時期誕生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八九十年代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黑貓警長》、《葫蘆兄弟》、《海爾兄弟》等動畫作品以及1999年首播共3000集的《藍貓淘氣三千問》。同時大量的外國動畫片開始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產動畫片受到了較大的衝擊。
第三階段(2006年-至今)隨著國務院《關於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及文化部《國家“十一五 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釋出,多個部門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支援發展動漫產業,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產值從“十五”期末不足100億元,到2014年超過1000億元;原創能力不斷增強,產品數量大幅增長,質量不斷提高,“十一五”期間,中國產電視動畫片產量從8萬分鍾增長到27萬分鍾,產生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動畫片;中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連續破億,《捉妖記》、《大聖歸來》票房更是分別達到了24億元和9億元,創下國內電影票房最高紀錄;各地建成了一批動漫基地、主題樂園,動漫節、動漫展如火如荼,動漫產業鏈日益完善;一批動漫企業和動漫品牌嶄露頭角,動漫“走出去”步伐加快,動漫在社會生活各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動漫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極為有利的條件和形勢。
中國產動漫想要擺脫發展瓶頸,除了應學習國外動漫的創作與製作外,還應該在定位上有所變化,要根據受眾年齡而創造不同年齡的產品,從而讓內容更加走近或走入觀眾的心中,而動漫IP線下活動的推廣則有利於拉近動畫與觀眾間的距離感,寓教於樂。
總而言之,中國產動漫的落地推廣要在最大程度上滿足顧客需求,而不是要求顧客主動去接受和習慣企業跨界合作的動漫IP品牌,只有真正紮根於消費者群體,在產品中反映消費者的個性化心理,將獨特的品牌形象注入消費者的思維中,方利於打響中國產動漫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