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柳葉眉,樊素口好像是比較統一的審美趨勢,但其間眉毛也有過很大的變化,唐朝女人的眉毛,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不忍直視啊。
12
回覆列表
  • 1 # 牡丹攝影

    不同時期有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同,有一定的差異,審美標準也就不一樣。畫像作為藝術作品必然會反映出這種差異。不僅對於不同朝代,而且不同時期也有較大的差異。

  • 2 # 太常吸貓

    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審美與女性的妝容服飾不同。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仕女畫本作“士女”,即有男有女,後來則成為僅描繪女性的繪畫。最早的仕女畫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可以說是這一時期仕女畫的代表,此時多以神仙或古代故事中的賢婦為物件,畫中的女子臉型橢圓,“清象瘦骨”,飄逸而有風姿,這與魏晉的清談之風,崇尚玄學的社會風氣分不開。

    唐代仕女畫也是仕女畫的一個繁盛時期,這一時期仕女畫中有著濃厚的宮廷氣息,以唐代上層社會的貴族婦女為描繪物件,她們的侍女也會出現在圖畫中,與其主人有明顯的不同。侍女們往往手裡捧著盆、盒等用具,大多需要承擔一定的工作(《搗練圖》)。其侍奉的主人則可以與寵物(比如貓)玩耍,也可以參與一些當時流行的娛樂活動。這樣的情景在唐代的陵墓壁畫中也有出現,比如永泰公主墓中的侍女圖。唐代仕女畫中的女性臉型偏大,身型豐滿,“曲眉豐頰”,比較有辨識度,而且穿著比較清涼,體現出了當時的女性時尚與審美。這種審美不僅是男性對於女性的,女性自己的審美也很重要,與明清時期相比,自主權更多。這與當時開放交流的文化氛圍、相對較高的女性地位、以胖為美的審美風氣和當時的氣候偏熱都有關。

    仕女畫中出現的女性階層也隨著時間而豐富,五代到宋代,平民階層的女性也進入了仕女畫中(比如宋代的《搗衣圖》),明清時期戲曲和小說中的女性角色也進入了仕女畫的範疇。五代開始,仕女畫中的女性形象已經趨向嫋娜娉婷的體態,向 “纖痩清麗”發展,到了明代仕女畫達到成熟。清代的仕女畫也十分繁盛,而且審美比較獨特,“從宮廷到民間畫家”,都很崇尚“病弱美人”、“倚風嬌無力”的體態,這也是為什麼清代的仕女畫中,女性老是折著身子的原因。一些研究者認為,明清時期的仕女畫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影響,女子的心情、活動圍繞著她們的丈夫、父親,仕女畫的常見題材——《對鏡梳妝圖》、《顧影自憐圖》中女性的神情常常柔弱而憂鬱,正是社會對女性的審美在畫中的折射。

    參考文獻:

    彭日偉《論唐宋仕女畫風格特徵及其演變》

    王宗英《明清仕女畫的社會生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醬餅怎麼做才能像小攤上賣的那麼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