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非老萬
-
2 # 路痴O
不要說非洲,就是華人也一樣。小時候家窮,沒有鞋穿,還愛玩,只能赤腳在大街上玩也會經常被碎玻璃碴子紮腳,但是小時候皮實著呢,毫不在意。拔出玻璃碴子可以繼續玩。
但是現在不行了,現在赤腳走石子路已經硌的疼。這就是為啥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
3 # 深度思考方能悟道
習慣就好了!
城裡的小孩子看到在鄉下的道路上不穿鞋就跑來跑去的小朋友,也會好奇的問:他們腳不疼嗎?……明明地上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子或者土塊。
如果是在田地裡,還會有一些麥茬(北方),或者是稻草棍,那都是很紮腳的啊,可是幹活的農人照樣光著腳從容的走來走去忙碌著。
這都是生活習慣帶來的身體適應性唄!
不用好奇,也不用驚訝……只要你想,不出一個月,你也可以!
嘿嘿,這問題我還真能回答了。
2007年在東非莫三鼻克一片偏遠山區砍伐木材,公司總部過來給我更換一部皮卡,是副總親自開車過來的,有故障的那部讓修理工慢慢開回去,他則乘坐拉木材的半掛車回去,見到林區裡農民們養的羊便宜,就帶上我一個當地工人去村子裡準備買幾隻羊帶回公司總部給大家改善生活。不一會兒就回來了,買了三隻羊,不過我那個當地工人卻一瘸一拐地從車上跳下來了,問怎麼回事兒,原來羊沒綁好,回來時從車上跳下來跑了,這個工人赤腳跑進林子裡追回來的,途中踩了棘刺,把腳紮了。因為常年在林子裡,一般的常備藥我都有,也有鉗子鑷子什麼的,就讓工人坐下來,準備給他處理一下。等他抬起腳我一看,嗬,嚇我一跳,差不多筷子頭粗的一段木茬露在外面。我把木刺周圍的面板拿刀片處理掉,露出來大約有三四毫米的棘刺,用鉗子緊緊夾住,用力一拽,壞了,棘刺被我夾碎了,一點兒也沒往外出,還是老樣子。看他那扎著棘刺的腳底板周圍的面板,乾硬乾硬的,似乎還能往裡切一點,於是就又用刀片往下切那些死皮,直到見到略帶粉紅色的嫩肉了,又用鑷子夾住棘刺往外拔,但是這次依然沒拔出來,因為觸動了嫩肉,他卻疼得大呼小叫,讓我不要弄了,我問他要不要去醫院,他說不用,就是不能幹活兒了,得回家休息幾天,我問他這顆刺怎麼辦,他說他回弄出來,就是不能過來幹活兒這幾天怎麼辦,嘴裡嘟噥著是因為捉羊才紮了腳,我當即回覆他,回家休息這幾天,工錢照算,他一瘸一拐地回去了。
過了三天,他腳上纏著一圈布條,拄著一根樹枝到我營地來了,蹺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個紙團,我不明白什麼意思,開啟一看,一段接近兩釐米長,四五毫米粗的斷頭棘刺帶著血色包在紙團裡,我很是震驚,問他怎麼弄出來的,他跟我比劃著解釋了半天,我最後終於明白了。他回家用鹽水泡了腳,然後就靜靜地等著扎著棘刺的創口發炎,感染,這樣面板及肌肉組織就沒那麼大的收縮力了,一直到鬆動了,然後輕鬆地拔出來了。我讓他把包著腳的布條解開,給他噴了點雲南白藥噴霧劑,看那個還沒有收縮的孔洞,心裡琢磨著,這要扎我腳上,還不給扎穿了!結果他楞就是沒事,又休息了幾天,活蹦亂跳地幹活兒去了。
非洲大部分鄉下人,從小沒有鞋穿,腳底下踩著灼熱的土地,常年走下來,腳底板早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厚度幾乎相當於一層鞋底,所以一般小毛刺根本扎不透,經常看見一個赤腳走在鄉間小路上的男人或者女人,頭上頂著東西,走著走著停下來,一抬腳,腰一彎,伸手從腳底下拔下來一條帶著棘刺的小樹枝,隨手一扔,然後繼續走路。
常年在灌木叢生的土地上生活,讓非洲人養成了一眼就能看見前面腳下有危險的本能,除非腦袋上頂著東西,否則也不容易被扎到。曾經跟嚮導進入過林區,我往往走著走著就被帶倒刺的小灌木給纏住,並且被扎得生疼,卻很少見到他們被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叢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