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辣條洋芋粑粑
-
2 # 相見歡a
世界非真有,也非無有,一切皆是幻有。問者答者都是都耍耍嘴皮子而已。我們沒有證悟本心之時,幻有對我們來說皆是實有。我們在這夢幻世界裡醒不過來的,我們用虛幻的妄想破不了這虛幻妄想幻化出來的世界。
-
3 # 九樓僱傭軍
要證明世界時虛擬的話,那我們肯定是發現了明顯的漏洞。目前最有可能存在漏洞的地方就是基本粒子和光速問題。光速恆定代表著資訊傳遞的最低時延,如果世界是虛擬的,那麼資訊傳播的速度時延和準確性都應該存在很大的差異。另外就是一個系統的底層程式碼難免會有BUG,那麼這些基本bug就可能在微觀層面被發現。當我們確定生活在一個系統裡面之後,肯定研究方向就是這套系統的原始設計,會誕生一批修復系統bug清理系統垃圾的人,也會誕生一批專門研究bug的人,把這套系統進行改造。當然還會有試圖黑掉這套系統的人和準備重做系統或者還原系統的人。
-
4 # 不期l而遇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而我自己認為這個世界就如同我們玩的遊戲一樣,一定會有什麼東西在支配著我們做些什麼,只是我們身在其中不知道而已,還樂不彼此的在自娛自樂~
這個世界也許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只有夢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能不能重新開始。
也許有比人類更強大的東西在某個角落盯著我們看呢~我們也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小螻蟻。生命短暫,且行且珍惜!
我們認知的世界中的光線、色彩、聲音其實也只是一種訊號,還記得網上那件衣服嗎?換一說法也是大腦虛擬出來的感知。
國內某網站在微博中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9.7%的網友選擇了“金+白”;而更早些時候,WIRED網站也做了一場調查,其中3/4的人認為這是一條“白色+金色”的裙子。不得不說這是個令人費解的結論。事實上——是的,先宣佈“正確答案”吧——Buzzfeed聯絡了最早釋出這張照片的人,那個人說她親眼見過這條裙子,是藍黑的。
(藍黑黨的吐槽:是的,天理昭彰。其實我們一直奇怪為什麼有人看不出來這是一條藍裙子。事實上,我們也會從那張照片裡看到所謂的“金色”,但難道大腦不是瞬間就告訴了我們那只是光的效果麼?)我們看東西其實就是用眼睛接收可見光。可見光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我們把感受到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對映成不同的顏色。遇到過高或過低頻率的電磁波(紅外線等等)眼睛處理不了,所以就看不見。
所以,顏色只是人的主觀感受,不是物體的客觀屬性。物體只是在發射或反射電磁波。
1.人眼看到的顏色與可見光譜上的頻率是怎樣對應的?
色彩有三個方面,色相,亮度,飽和度。
色相就是顏色類別,比如紅色和黃色。色相實質上就是電磁波的頻率。可見光譜上表示的都是色相的變化。
可見光譜如下
亮度顧名思義指顏色的亮度,本質上就是電磁波的幅度。電磁波幅度大,亮度就高,這個顏色就亮。
飽和度又稱純度,是指顏色中白光的比例。飽和度高的話,白光就少,顏色就比較正,比如大紅色。飽和度低的話白光比例大,顏色比較發白。
所以說光譜只是表示了色相這一維度。不能完全表示我們見到的顏色。我們見到的顏色是三維構成的。
上圖是HSV顏色空間,H那圈代表hue(色相),S方向代表saturation(飽和度),V代表value(亮度)。
另外,生活中的顏色一般都不是上圖的那麼純,因為都混有雜色,這使得我們感受到的“色彩”更加豐富。
PS:我記得前幾年還流行一個說法,粉色不存在,是人腦虛構的。這種說法大概由於沒在光譜上找到粉色吧。上圖我們可以看見粉色部分,粉色其實就是飽和度低的紅色。
混和顏色可以代替單一顏色(頻率的光)嗎?
這個問題很好啊,我也糾結過。如上所述,不同的色相對應著不同的頻率,而任何兩個頻率相加是無法合成另一個頻率的。所以說紅光和綠光混合,得到包含兩種頻率的“黃光”只是人眼的感覺,和單一頻率的黃光本質不同,只是人眼無法區分。
接下來解釋為什麼說色光三原色(紅綠藍)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顏色”。
這就涉及到人眼對顏色的感知了。視網膜上有兩種細胞,桿狀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產生明亮感覺,錐狀細胞不僅能產生明亮感覺還能辨別顏色。根據視覺三色學說,錐狀細胞有三種,分別對紅綠藍三種光線的刺激最敏感。
下圖,橫軸是光的波長,縱軸是三種錐狀細胞對所有顏色的感應強度。
比如說,眼睛接收到紅光,那麼藍色錐狀細胞沒感覺,綠色錐狀細胞基本沒感覺,紅色錐狀細胞感覺很強烈,那麼大腦認為 ——這是紅光咯。又來一個純黃光(單一頻率),紅色和綠色錐狀細胞都有一定的感覺,但是不太強烈,那麼大腦覺得,這是黃光。再然後,紅光和綠光合起來射向眼睛,這次感覺和上次一樣,還是紅色和綠色錐狀細胞都有一定感覺,那麼大腦依然覺得這是黃光。
所以說,混和頻率光在人的感覺上是可以代替單一頻率的光的。這只是人的感受。實質上多個頻率的光相加是不能合成另一個頻率的光的。
2.如何判斷不同人眼中的同一顏色(頻率的光)是否一樣?不同的生物呢?如果他們都不是色盲。
第一個問題,前面說過顏色只是人的感受,對於感受的分析那就涉及神經生物學之類的。這個我也不懂。
第二個問題,不同的生物對同一頻率光的感受肯定不同。夜視動物(老鼠等)基本沒有錐狀細胞,那麼他們無法分辨色相(光的頻率),只能分辨亮度(光的強度),所以看到的是黑白世界。又比如,據說螳螂蝦有12種錐狀細胞,那麼它們大概就可以區分紅綠合成的“黃色”和單一頻率的黃色。它們可以看見更豐富的顏色。這個真是難以想象啊。
3.如何像數學的定義一樣精確定義“色盲”?
這個涉及生物,這方面我不是很擅長,如果有錯請放心大膽拍。
色盲有多種成因,其中一種機理就是遺傳基因控制的色素缺乏,使得有的錐狀細胞不管用。看錐狀細胞那個圖,如果一個人少了紅色曲線,即缺少感受紅色的錐狀細胞,那麼這個人認為紅色不過就是淺一點的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