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棠觀賞魚
-
2 # 拼搏進取的生活
水黴病又稱膚黴病、白毛病,是由水黴科中許多種類寄生而引起的。中國常見的有水黴屬和綿黴屬兩個屬。菌絲細長,多數分支,少數不分支,一端像根一樣紮在魚體的損傷處,大部分露出體表,長可達3釐米,菌絲呈灰色,似柔軟的棉絮狀。扎入面板和肌肉內的菌絲,稱為內菌絲,它具有吸取養料的功能;露出體外的菌絲,稱為外菌絲。
黴菌最初寄生時,肉眼看不出病魚有什麼異狀,當肉眼看到時,菌絲已在魚體傷口侵入,並向內外生長,向外生長的菌絲似灰白色棉絮狀,故稱白毛病。病魚焦躁不安,常出現與其他固體摩擦的現象,以後患處肌肉腐爛,病魚行動遲緩,食慾減退,最終死亡。
在魚卵孵化過程中,也常發生水黴病。可看到菌絲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絲叢生在水中,故有“卵絲病”之稱,因其菌絲呈放射狀,也有人稱之為“太陽籽”。
此類黴菌,存在於一切淡水水域中。它們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廣,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魚體。本病全國各地都有流行。各種飼養魚類,從魚卵到各齡魚都可感染,感染一般從魚體的傷口開始。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特別是陰雨天、水溫低時,極易發生並迅速蔓延,造成魚死亡。
臨場檢疫要點①該病流行甚廣,終年可見,以晚冬、早春為高發期。各種魚類自卵至成魚皆可感染,以苗種受害嚴重。②病魚急躁不安,行動失常,並分泌大量黏液,魚體消瘦。菌絲深入肌膚內,蔓延擴散,外菌絲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棉絮狀物,故俗稱“長毛病”、“白毛病”。③魚卵亦易感染髮病,受害的魚卵上,內菌絲侵入卵膜,外菌絲穿出卵膜,使卵變成一灰白色小絨球,俗稱“太陽籽”、“卵絲病”。④實驗室製片鏡檢,可見水黴菌菌絲。
預防小心拉網,以防魚體受傷,造成二次感染;魚卵孵化前用5~10毫克/升高錳酸鉀浸泡2~3分鐘。
治療①用食鹽40克/米3+小蘇打40克/米3浸泡病魚24小時或用此濃度全池潑灑,隔天全池潑灑二氧化氯或鑫醛速潔;②全池潑灑高碘酸鈉溶液,或將鑫銅和二溴海因混合全池潑灑,隔天再用一次;③對受傷親魚傷口塗5%碘酊或5%重鉻酸鉀,或2.5%~5%聚維酮碘溶液外塗;④五倍子粉碎後浸泡12小時以上,按4克/米3全池潑灑;⑤殺滅海因Ⅱ、硫酸銅、小蘇打合劑對治療水黴病也有一定效果。
回覆列表
這種大型的淡水觀賞魚類還是比較容易得水黴病的,有時候去一些水族店裡面看,會發現他們缸裡也會有魚得水黴病,地圖魚得水黴病主要是受傷後真菌感染,身上出現一坨白白的,像棉花一樣,這種病如果不抓緊控制會慢慢的長滿魚的身上,地圖魚屬於比較兇的一類,有很強的領地意識且比較愛搶食,有時候身上的傷口是打架咬傷的,再加上可能缸裡面水溫低或者水質不好,慢慢傷口沒有被恢復被真菌感染,初期得水黴病可以將病塊刮掉,然後升溫加鹽看看病灶部位有沒有擴充套件,如果得病時身體已經有很大部分被感染了,這時最好把白色的真菌刮掉一部分,然後進行藥浴,一般加一定濃度呋喃西林,藥浴十幾分鍾到二十分鐘,藥浴過程中進行充氧,藥浴水溫也不能太低。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水質比較差,面板黏膜受損,魚的體質較差,容易被細菌或者真菌感染。一般來講,缸中過濾比較高效,每週換水得當魚很少生病,每週換水一次不要太多,並且溫度不要太低,換的新水也不要知道倒在魚身上,緩緩沿著缸壁倒入缸中。還有就是魚的飼料要具有多樣性,魚的食物多樣性才能保證它的營養全面,抵抗力也會強,餌料的人工飼料種類可以多樣,然後配合一些天然餌料,一些麵包蟲、紅蟲、豐年蟲,也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投餵一些小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