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小明心理團隊
-
2 # 麥兒
當和對方相似時,對方心理防線會有突破
耶魯大學有個有趣的關於嬰兒社交偏向的實驗:孩子表現出來這種天性,或許就可以理解種族歧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理解民族團結,情投意合等背後的心理原因。記得狼孩子嗎?行為如同狼。
不害怕狼,而是對陌生的人有防線
突破心理防線,常常在話語中找雙方共同點。16年我去一家培訓機構培訓口才時,講師也說到這點。回顧才發現,他演講時常說:自己也經歷大學的頹廢、然後如何去蛻變;如何克服室友罵他練習,(因為他和室友不一樣了,所以室友罵他);之後與瞎玩、打遊戲的室友漸漸話少,不聯絡,而與志同的人走在了一起。
他的故事既是在突破我們的心理防線,又反映出大部分人所共有的:排斥異己,喜歡同類!
在現實中有沒注意:老鄉,都喜歡某個明星,有相似經歷,都是年輕的拼搏者,餐桌上想點同樣的菜,覺得你長得像某個好朋友……都會突破心理防線,感到親切,願意多待一會兒。
談商業時:會找對方的興趣,在Golf球場,牌桌上,賞畫時…將生意談成。
連我較年長老師:上課時也舉出易烊千璽、藍瘦香菇、同性戀問題等來講課,從而與我們這一代學生找共同,他們未必真的感興趣,但確實可以讓我們對這種老師更有好感,去降低我們的心理防線。
社會有習慣性的劃分:《北京摺疊》裡的,像是一種級別的劃分。地理裡的高階住宅區和低階住宅區,高階區的人可能不願與低階區的人打交道,低階區的人也難交高階區的人。或許就已經因為財富不同而產生了社交時的心理防線。
(但是,值得說明的是):人和社會具有複雜性,這裡闡述和對方相似從而降低心理防線肯定不是任何情況都正確,而且共性是必然有的,個性也是,所謂求同存異。如下面這種常見的關係圖,也就應該降低對不同興趣、不同財富的人,不同物種的生物等的心理防線。因為必然是有共同的東西,而且兩者也是依存關係。
快速突破心理防線,去找一些你們所共通的東西,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求同存異。例如某人提出一種觀點:不認可同性戀,但你確是認可的而且想要說服他去認可,你說:"我之前也認為同性戀……,但是之後覺得……"——當你說認可(即便是之前的事),也會讓對方降低心理防線。
-
3 # 聚焦微社會
人之所以有煩惱、壓力或心情不好在於有過多的執著,把很多東西看得很重。煩惱、壓力等都是內在的,非客觀存在。
放下,便自在,學會放下,那你的心情就會自然、平和、開心、放鬆。不要執著於結果,用心體驗過程,從中獲得享受與感悟。放下並不意味著放棄或不理它,只是使自己懷著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尋找正確解決之道而不是逃避或抱怨。盡力而為,至於結果平和處之。 這很難做到要慢慢來,我也在追求中,共勉。
另外你要培養一種觀念就是把一切事情都當成一種人生體驗,無論好也好,壞也好,試想煩惱何嘗不是人生一種很好的體驗,人生正因有酸甜苦辣等才會多姿多彩,平和對待吧。
還有就是學會發洩,跑一下出個汗,玩一下電腦遊戲虐一下電腦、看書、聊天等,這些因人而異,只要自己喜歡,不損害他人利益就好,注意個度.建議看一下《老子》,他無為、不爭、順其自然正是我們當今浮澡的社會所欠缺的。
-
4 # 木木瞎扯
對於爭議性話題,城府深的人基本都不會輕易表態,甚至完全不表態,在中國這已經被看成是一種社交智慧,但閱歷尚淺的人,經常會把這些話題看作是展示思想和彰顯個性的機會,暴露自己的成色,因此很多老手往往會將爭議性話題作為試探,來挑動對方的情緒和心態,藉此推斷出人的思想輪廓、成熟度以及定力,如果你初入社會,對這一點要保持提防意識。
-
5 # 於際敬身心健康專家
心理防線是指對別人的信任度和提防程度,精神分析中提到人們在壓力或者危險的狀態下,為了保持心理平衡會出現一種或者幾種防禦機制。
比如說,在心理諮詢中,如果諮詢師和來訪者沒有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諮詢關係,那麼在諮詢過程中,來訪者可能會出現阻抗等防禦機制,拒絕和諮詢師溝通。
那如何突破他人的心理防線呢?你可以使用心理諮詢中的技術——共情,不論是對來訪者,還是在生活中都非常適用。
什麼樣的小說會讓你產生共鳴?什麼樣的電影會讓你梨花帶雨?什麼樣的人會讓你瞬間產生好感?和你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會讓你產生共鳴。你看著小說裡的主人公,他的種種品質就像另一個你,此時你會非常理解他的行為。
我在講微課或者線下課程的時候,總是想盡辦法去講的生動一點,讓客戶有深刻的代入感,這也是我不斷教給新員工的方法,尋找代入感,讓客戶聽課就像是講給自己一個人似的,這就叫做共情——雖然我沒體驗過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但我能感受到你當時的情感。如果你能在人際交往中做到這一點,對方會很快的信任你,樂意和你傾訴,心理防線就會為你開啟。
一些推銷人員很擅長共情,他們會準確快速的戳到你的痛點,並且還會表達出,“我也是如此,非常理解你現在的心情”這樣的態度,而你也會立刻覺得“有人懂我”,那你當然會對他產生信任。
共情需要慢慢練習,你可以先學會關注自己每時每刻的感受,學會覺察到自己,再慢慢的感受別人。
回覆列表
想象一下人的心理防線,就如開車一樣,如果有老司機嫻熟的技術,他的車就會開的很快,而且可以繞開所有的障礙物,心理學家裡就有這種老司機。
~~今天就讓小明這個老司機,帶你學學如何繞開別人的心理防線?
第一種方法,恐懼法。人的大腦會在危險情況下自動的切換控制系統,平時平靜情況下,我們大腦的司令部更多由理性中樞系統決定。他們的位置主要在額葉和大腦皮層。但是當人遇到危險的時候,人們就會把大腦的決定決策權交給下意識所控制。這些主要是大腦的邊緣系統,小腦等配合決定。所以如果我能誘發你突然感到危險,你就會放開你的心理防禦,所以為什麼看恐怖片的時候,會讓人很長時間都會做噩夢的原因就在這裡了。比如我突然的猛然把你摔倒,讓你失去平衡,在這一瞬間,你大腦的心理防線就會開啟。
第二種方法,柔性法。當你受到撫摸,溫柔親吻甚至性愛的時候,人也會慢慢的降低他的心理防線。不過這種技術使用的前提是,要用心理學裡面的登門檻技術。循序漸進,如果你毛躁急躁,跳過某些關鍵環節,就可能突然又引起對方的防禦。
第三種方法,放鬆法。人們在,精神疲憊,精神放鬆,身體放鬆,臨睡前或者剛睡起來的時候,這些都是人的心理防線比較低的時候。所以誘發人疲憊,放鬆的藥物,也可以突破人的心理防線。
除此之外,語言可以操縱思維,某些特定編輯好的語言話術序列,也可以不依不繞開人的心理防線。
這就是很多傳銷詐騙,電話詐騙等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你越來越被他承諾的萌件事吸引,或者越來越開始信任對方。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理防線也會被他攻破。
甚至特定的編輯,好的,圖片,畫面影片序列,也可以逐漸的開啟人的心理防線,這些就是戰爭中,雙方均軍事心理學家會使用的心理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