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該怎麼處理
15
回覆列表
  • 1 # 老白字太白

    一位媽媽牽著她5歲的孩子走到了一位乞討者面前,她掏出10塊錢遞給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把錢扔到乞討者面前的小盆裡。

    然後牽著孩子轉過頭離開。這位媽媽邊走邊對自己的孩子說:

    “寶貝兒,你看那個乞討的人多可憐啊,以後我們要努力學習,知道嗎?要不然就會像那個乞討的人一樣沒有住的地方,沒有吃的,只能在大街上乞討。”

    這個小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這位媽媽可能根本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攀比心。

    小時候,咱們的父母最愛對我們說的話就是:你看隔壁小燕子這次考試考了100分,她平時還幫媽媽做家務,可勤快了,你也要向她學習,知道嗎?

    我們心裡充滿了對隔壁小燕子的怨恨,而我們的父母可能都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攀比心。

    現在,我們也當媽了。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已經植入我們的骨髓,看到一件事情我們也會下意識地去攀比。要讓當媽的完全沒有攀比心,還真的是很難,因為它真的就是下意識就會蹦出來.....

    攀比心好不好

    那麼攀比到底好還是不好呢?

    我們第一反應肯定是:不好!

    我們先來看一看,在心理學理論層面,攀比心是如何形成的。

    個體主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個體追求優越感是以人的自卑感為重要前提的。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激發兒童的想象力,激勵他嘗試透過改善自己的處境來消除內心的自卑感。唯有個人處境的真實改善才會緩和自卑感。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心理補償”。

    所以攀比的本質就是心理補償;但其心理動機卻是虛榮。這種虛榮來自對自卑的恐懼和對自尊、優越感的追求。自卑的人需要自我肯定,需要完成對自卑的超越;一旦正常的方式實現不了,於是就選擇攀比。

    接著我們繼續解析攀比,攀比其實還分為正向攀比和負向攀比。

    正效攀比是:羨慕——親近——學習——超越。

    負效攀比為:羨慕——嫉妒——憎惡——陷害。

    所以我們覺得攀比不好,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和自己經驗的基本上都是負向攀比。

    好了,問題來了,當我們發現了自己的攀比心,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往正向攀比發展呢?

    咱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假如孩子這次考試只考了60分,而這次他的好朋友小明考了100分。你希望孩子能夠向好朋友小明看齊,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1

    先同理孩子

    如果爸爸媽媽只是簡單粗暴地說:你看,你的好朋友小明這次考了100分,你才60分,你自己想想該怎麼辦吧。

    那對孩子來說,心裡除了升起挫敗、嫉妒,還可能升起對好朋友的憎恨心,哼,就是因為小明考了100分,才讓我爸媽有了藉口那我跟別人比較,我討厭他,不想跟他做朋友了。

    那假如我們換一種說法:

    寶貝兒,媽媽看到你這次只考了60分,我猜你可能會覺得有些挫敗。你如果需要,媽媽可以和你一起坐下來分析一下原因,然後看看我們下一次怎樣做的更好。

    這樣的表達,媽媽隻字未提好朋友小明的成績,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了,才有能力去面對和處理自己因為考試失利本身帶來的挫敗感,才有下一步改善的可能。

    2

    幫助孩子形成共贏思維

    很多孩子會形成負向攀比,是因為父母在引導的過程中,給了孩子一種錯誤的認知:我和這個攀比的物件是競爭關係,而不是共贏關係。

    比如剛才父母的第一句話:你看,你的好朋友小明這次考了100分,你卻比上次考的還差,你自己想想該怎麼辦吧。

    這樣的話語讓孩子會覺得,正是因為小明的存在,所以才凸顯了我成績差。接下來你無論跟孩子說什麼,孩子都會覺得我和小明是對立的關係。

    假如我們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分析原因了,我們這樣引導孩子:

    “寶貝兒,我聽到老師說小明考了100分,你跟小明是好朋友,你一定很瞭解他。假設你和小明是一個團隊,你覺得怎樣可以讓你們這個團隊的兩個人都能夠變成100分呢?

    丟擲這樣一個話題之後,其實就是在引導孩子把關注點從自己轉向了2個人的團隊,從對立的關係轉向了一條船的合作關係。孩子就會靜下心來認真思考。

    3

    鼓勵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

    很多孩子在負向攀比中形成了嫉妒的情緒,是因為他們一方面潛意識希望達到那個比自己做的好的人的水平,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只有眼看著的份,於是就形成了嫉妒心理。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破除這種嫉妒的情緒,轉向虛心向對方學習,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最快的學習方式,就是向優秀的人學習,哪怕從模仿開始。這樣也會讓孩子知道,即使我自己目前沒有能力做到,至少我還可以透過學習那個“讓我嫉妒的人”,來提升我的能力,從而讓我可以和他一樣,甚至超越他。

    所以接下來,孩子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去關注小明身上優秀的地方,他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他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如何可以透過向對方學習來提升2個人的團隊績效。

    我們還是在“攀比”,只不過我們讓孩子產生的感覺,不再是嫉妒或者憎恨,而是願意去親近比自己做的好的人,願意虛心地去向那個人學習。

    4

    拆解目標,讓孩子找到成就感

    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分析了可以從小明身上學習的優秀的地方,接下來就是拆解目標,開始行動了。

    目標是100分,如果孩子努力了,沒有達到結果,很可能會再次陷入挫敗的情緒,再次懷疑自己的能力,再次陷入嫉妒的情緒當中。

    所以拆解目標很重要。

    根據自己對孩子的瞭解,和孩子一起把大的目標拆解到每一個月的小目標,讓孩子每個月都能夠看到自己的努力能收到的成果,從而建立自信。

    當我們的孩子有了真正的自信,他自己就會有力量去正確面對外界強加給他的攀比,不論是來自父母,還是來自老師,還是來自於社會。

    有力量的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攀比他會怎麼回答呢?

    媽媽

    “你看,你的好朋友小明這次考了100分,你才考60分,你自己想想該怎麼辦吧。”

    “媽,小明這次考了100分不假,我只考了60分也是事實,我會分析原因的,也看看小明的方法有哪些可以學習的,下一次爭取考到80分,你放心吧。”

  • 2 # 新手媽媽加油站

    因為現在社會物質豐富,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家長們之間會有攀比和虛榮心,所以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孩子之間很容易出現攀比心。當孩子出現攀比心,家長要抓住時機教育,切不可助長這種心理。

    孩子的攀比心,一般都是“別人有,我也要有”,“我要最好的”,小到文具衣服,大到手機電腦。就算家庭條件很好,也不要不問清楚去滿足。因為這樣去寵溺孩子,孩子不會去珍惜擁有,有害無益。

    首先要弄清孩子的要求,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如果是需要和合理範圍的想要,就儘量去滿足。如果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或者超出自己能力範圍,那就和孩子講清楚,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要告訴孩子,攀比是不對的,是種浪費,每個人擁有的東西都是要靠自己努力來換取的,要珍惜自己擁有的。給孩子引導正確的觀念。

  • 3 # 真名被盜了

    不是現在的孩子有攀比心,每個成長過程中的人都會由此想法,甚至於包括成年人也一直存在這個攀比心

    難道不是嗎?其實這個真的很正常也很適合人性特點

    在我理解,但凡是人都會有吧,別說孩子了,大人們難道沒有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師與註冊會計師差別到底有多大,如何跨越這一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