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魂影評BUFF
-
2 # 強哥說劇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白人託尼給黑人鋼琴家唐當助理的故事。剛開始兩人相處的並不好,託尼對唐有歧視。唐也看不慣託尼的談吐和做事風格,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託尼對唐不再歧視,唐也慢慢接受託尼,兩人最終成為了好朋友。
《綠皮書》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是一部關於友誼和種族歧視的電影,由於兩人身份的差距,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一個是生活在上流社會的鋼琴演奏家,經常出入一些高檔場所,和一些有身份的人打交道。而另一個只是一個夜總會的保安,沒有什麼文化,舉止談吐比較隨便。影片正是透過兩位身份和地位的懸殊,引出兩人剛開始存在隔閡的原因。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影片是通過幾個事件一步一步消除彼此的隔閡的,先是唐到酒吧喝酒,遭到幾個白人的欺負,然後託尼奮不顧身救了唐,後來託尼打了警察被關了起來了,唐就找關係把託尼救了出來。
電影一經上映就引發了社會討論,在美國一直存在種族歧視的現象。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都存在這種現象,說到這我突然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則新聞。在美國一對黑人情侶在公園散步,遭到公園白人管理員的持槍驅趕。在《綠皮書》中同樣如此,綠皮書其實是一專門為黑人旅行用的書,書中記錄了所有願意接待黑人的酒店。據此我們就能看出,在美國種族歧視嚴重到什麼程度。不管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的唐,都免不了被歧視。雖然唐是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但依然免不了被人歧視的命運。
影片中有幾處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例如一次兩人路過一個衣櫥的時候,看到一套西裝很不錯。託尼就建議唐試穿一下,當老闆知道是黑人唐要試穿時,態度頓時發生了改變。再有一次唐演出前要到餐廳吃飯,但被酒店工作人員攔了下了。所有觀看演出的觀眾都能進入餐廳就餐,唯獨唐被他們拒之門外。影片透過大量的例項,向我們展示了在美國種族歧視的嚴重性。
影片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也下足了功夫,兩位主人之間想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很多細節的鏡頭,導演正是透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塑造出兩個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性格。不管是談吐舉止,還是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的音樂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影片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唐只有在談鋼琴的時候才找到自己,只有透過音樂才能消除和白人之間的隔閡。音樂是無界的,在音樂裡不存在差距,不存在種族歧視。只有音樂才能讓唐找到自信,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認可。
整體來看《綠皮書》是一部反對種族歧視,讚美真摯友誼的電影。電影透過兩位男主種族的不同,慢慢引出種族歧視這個中心話題。再透過兩人的後來的相處,慢慢消除兩人的隔閡。人與人之間用心對待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膚色和種族歧視別人。
-
3 # 小生不c
《綠皮書》講述的是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裡,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
在看完《綠皮書》後,我覺得這個電影故事講得很好,音樂也讓人聽著舒服。影片中從人物的表情、言行以及出現的各種路牌、標識中,都能感受到美國南方在60年代對黑人歧視的社會氛圍,這能讓人感到難過。但整個片子的基調卻相對輕鬆和積極,這又讓觀眾能保持比較愉快的心情。該電影用輕鬆的基調反映歷史現實並引人發笑,用真誠的故事和情感讓觀眾淚目,我覺得這樣的電影不會太差。
《綠皮書》在外界也收穫了廣泛好評。《綜藝》評價道:“我們很少見到莫特森出演喜劇,但他蠢蠢的撇嘴微笑似乎很適合這個角色。這讓人無法不去喜歡這個角色,雖然他說了很多政治非常不正確的話。” “再次,像這樣的影片有責任去提醒觀眾,關於這個國家的種族關係問題,有些地區人們的態度還是處於未開化狀態的。《綠皮書》成功刻畫了有色人種所面對的那些困境,這不僅會發生在南部腹地,也會在像紐約市這種地方。”
-
4 # 劉美西子
電影《綠皮書》可能是1月份國內觀眾看到質量最高的電影了。
當初首映時,它擊敗大熱門《羅馬》,獲得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而且收穫了觀眾的起立鼓掌。在金球獎,一舉拿下“最佳喜劇電影”“最佳男配”和“最佳編劇”,成為衝擊今年奧斯卡的最大熱門。
《綠皮書》的故事內容非常簡單。而且也是以黑人平權為核心。
但它打破那種型別電影的刻板印象,是一種高階的好,就是讓你不知不覺就喜歡入迷了。
故事講述,一個優秀的黑人鋼琴家,在一個黑人備受歧視的年代,去南方巡演的故事。
(主角唐-雪莉,是鋼琴神童,但也是一位備受歧視的黑人。)
越是南方,對黑人的歧視越是嚴重。所以,這位優雅的鋼琴家,僱了一個義大利的司機兼保鏢。
這位司機乃是十足的市井之徒,而且自己也對黑人有偏見。
“綠皮書”就是黑人在南方的旅遊生存手冊,因為黑人備受欺壓,所以只能萬事按照手冊行動,不然就會遭受暴力,甚至連法律都無法保護黑人。
電影乃是真人真事改編,(編劇是故事原型人物的兒子)主要就是講述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主角一路上的相互交錯,最後又彼此相融的故事。
綠皮書是一部比較高階的電影。雖然是講黑人平權,但是完全沒有那種苦大仇深的氣氛或是煽情勵志的正劇感。反而整個電影輕鬆幽默,時時令人捧腹。但又巧妙的把核心表現出來。導演跟剪輯對電影的節奏把控可謂歎為觀止。真是講故事的一把好手。從主角出場到建立人物形象,都是大師級別。
電影從開場到配角臺詞都在暗示衝突,這乃是這部電影最淺層也最吸引觀眾的看點。可電影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對這個矛盾的尺度和兩人的接觸理解,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簡直讓你不知不覺就代入了角色。
而至此,兩個人物形象更深層次更立體的一面也就自然的浮出水面。像這種介紹人物的方法,給觀眾的親近感是如此的自然。
音樂家是一個複雜的人設。性格高雅但卻孤獨,名聲響亮但又因為黑色的面板而被社會歧視,而且還是同性戀。一層層的認識他之後,才發現他有禮有節的外表下,依然有一個孤獨哀默的靈魂。
Lonestar飯店標識:禁止狗、黑鬼和墨西哥人入內
而司機雖然粗魯,雖然莽撞偏見,但卻不乏一顆愛人之心。兩個人一同成長,一路結伴,可以說偶有風浪卻無驚險,在沒有炫技沒有讓人疲倦的抓馬之下,人物的弧光就完美的閃耀跳動出來。
這部電影最大的優點就是如此的低調而富有內涵,硬是把一個老套的主題拍出了新意。從技法,從劇情,從人物,從故事,都可以一品再品。這種把藝術做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境界的作品,定是大量的經驗才孕育出來的匠心。
正是因為太低調內秀,所以電影很多優點不被門外漢所察覺,讓觀眾看完覺得略顯平淡,意猶未盡。然後產生了不過如此的想法。這是非常可笑的。就好像吃了特級廚師精心料理的家常菜,然後說一點也不刺激獵奇,要去吃加足了味精的泡麵一樣。
不過這個優點不為外人欣賞的事本就是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好處,不提也罷。
倒是還有個地方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導演雖然分寸節奏極強,處處工整卻又反套路,每到高潮時還不忘記抖個包袱,調皮的炫一下,實在可愛的很。
這種處處有驚喜的觀影體驗和創作感,真夠人們學很久了。
綠皮書這部電影看似老套,輕鬆,平淡,實則出類拔萃。尤其是在題材限制之下,依然可以處處都有創新和進步,讓人佩服不已。雖然也難逃今年奧斯卡的保守主義漩渦,但終歸技高一籌。
《綠皮書》是不可不看的高階電影。強烈推薦給大家。
-
5 # 阿輝王
非常成熟的劇本,喜劇點的設定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我們對特定“身份”的刻板印象——比如底層白人的粗魯世俗,音樂家的裝腔作勢,而人物的弧光很大程度上正是建立在對這些刻板印象的打破上,譬如前者也能寫出兼具文采和真情的信件,後者開心地吃起了炸雞。這是雙方帶給各自的變化,正如臨近結尾處善意提醒的那位警察一樣,這個世界並不總是充滿惡意的。而對於黑人音樂家而言,這份“成長”多了一層的含義在於,在白人和黑人的“雙重歧視下”,他不僅需要尋求白人群體的身份認同,更重要的是,他終於試著走下臺階,去擁抱那個對他有著太多誤解的黑人社群。
-
6 # 無情有情多情
表演層次感豐富,我最喜歡的是Tony第一次看到Dr. Shirley表演的時候的表情變化,如果說他們關係何時變化應該就是此刻。此刻Viggo對Tony雖然庸俗但對美的喜好的自然流露的表演真是太神了。
之前有影評人提到過一部好電影一定要有角色的成長,Tony在和Shirley交流的過程中從一個對黑人還保留成見歧視成長到能深刻體悟到黑人所面臨的壓力和痛苦。Shirley也從一個不善於和人分享和為了避免成見而不斷妥協犧牲自己尊嚴到能為自己的尊嚴站起來的人。而這裡面靠的並不是單純的巧合或者戲劇性的情節,而是紮實的不能再紮實的劇本。Tony是透過音樂和親眼看到黑人遭遇不公和隔離,Shirley是透過炸雞和Tony的各種流行音樂還有Tony的善良。
裡面還有一個情節,講述Tony給妻子寫信開始總是家長裡短,但是在Shirley的教育下,最終透過自己的想象力寫出了我認為所有家書裡最美的一篇。
當然,作為一部和音樂人相關的電影沒有好的配樂怎麼可以!如果你是Jazz或者靈魂樂愛好者,這部電影的所有配樂都將讓你開心不已~
-
7 # 創意沉思
影片整體把握拿捏的很到位!一個老套的故事,被導演和演員演繹的很自然、很深刻!相比之下,流浪地球這樣的導演和演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8 # 舅有話說
司機,生活不浮躁,外面誘惑再多也只有老婆一個,體現出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本份的男人不拘謹,偶爾還有點生活小情趣。
回覆列表
#夢魂影評書評#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
故事發生在1962年的美國紐約,作為當地夜總會科帕內專門處理人事關係的託尼·利普被當地非常有名的黑人博士音樂家唐·雪利看中,並邀請成為雪利去南方巡迴演出的司機。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平日裡就連黑人用過的玻璃杯都會轉手扔掉的託尼,卻答應了這個請求,起初可能是因為雪利給出的價格合理吧。但是作為當時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黑人的權利其實是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因此也就有了一本專門為黑人準備的綠皮書,這也是在表層上呼應了影片的標題。託尼也就是這樣為雪利安排了行程。影片大多數情節都是在這輛炫酷的凱迪拉克中進行的。一路上,充分的體現了黑人雪利的儒雅端莊,這與白人託尼的種種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裡舉兩個例子:
1.託尼下車解手走到一半回來把車裡的錢包拿走怕雪利博士偷他錢。(因為在白人的觀念裡,黑人都是小偷)
2.託尼在路邊攤偷一個幸運石被雪利發現並要求放回去。(這裡是一件很 諷刺的事情,託尼認為黑人都是小偷,但是他自己卻偷了石頭,卻反被 黑人雪利教育批評。這真的是極具諷刺的意味,進一步批判了美國當時 的種族歧視的不公平與盲目性。電影中有多次諷刺地描寫,黑人教一個白人要怎樣文明禮貌的情節,更能突出其實並非黑人都是卑劣的,有時可能卻恰巧相反。黑人雪利也用他高超的鋼琴演奏託尼心服口服,並在給妻子的信中稱他為天才。兩個人的關係也在逐漸拉近。但是博士雪利卻並不像他表面上表現出的那樣快樂,每天晚上都會喝威士忌的他也不是為了追求高貴,而是來自一個想憑藉自己的努力而改變美國乃至世界對於黑人的歧視。曾經從他的三重奏朋友那裡聽說雪利本可以在北方拿著比現在多3倍的演出費愉快的度過餘生,但是它卻寧願到還沒有解放黑人的南方來尋求這個改變,就算是自己默默的忍受著不堪的待遇也要努力改變人們對於黑人的歧視。這裡不得不插入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節。儒雅講衛生從不吃炸雞的雪利博士在託尼的不斷勸說下,開始認真地吃起了炸雞,這蘭花指翹的有幾分姿色哈哈哈哈。可能這就是真相定律吧!
不只是吃炸雞,博士還學著託尼將骨頭扔到了窗外,這段真的是超級可愛的。但是當託尼將可樂塑膠杯扔到窗外時卻被雪利要求撿回來。這裡要解釋一下:為什麼雪利學著託尼扔骨頭卻不讓他扔塑膠杯。(因為骨頭扔到這種田間小路會有動物吃掉,不會汙染環境,但是塑膠杯卻會一直在那裡汙染者環境)這裡又暗帶了諷刺,諷刺了白人需要被黑人教育去保護環境。就這樣他們一路演奏下去,印地安洲,愛荷華州,肯塔基州,北卡羅來納州,佐治亞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越往南行駛雪利所受到的不公平就越發難以忍受。在酒吧被白人欺負,不讓用室內衛生間,買西裝怕他弄髒不讓他試穿,甚至被白人打都要被警察抓。但是即使是這樣為了演出,雪利都一個人默默忍受著這一切。託尼也在不斷的保護這位令他佩服的博士。
但是一個又一個的不公平對待讓這位博士的內心逐漸失去了平靜......當他們在雪天迷路行駛到日落鎮時由於不讓黑人夜出且託尼動手打人而被警察抓。由於雪利的弟弟是博比·肯尼迪而被放。但是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兩個人開始存在了一些分歧。
託尼認為雖然他是白人但是他卻比雪利活的更像是一個黑人,這裡還是有一定的種族歧視,認為黑人的生活應該是卑劣的。但是由於雪利的能力使他與其他黑人並不相同。託尼認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比雪利要黑,因此他比雪利更要像一個黑人。
這裡也就迎來了雪利第一次吐露心聲:所以如果我不夠黑,我不夠白,不夠男人,那麼,託尼,告訴我,我到底是誰?這是積攢許久的內心孤獨無助的爆發,是一個敢於憑藉一個人的意志挑戰整個種群的人內心真實的心聲。這裡也出現了託尼的一句話: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是啊,其實如果被歧視的黑人嘗試著做出改變,像他這樣的心地善良的白人又怎會從心底真真正正的討厭黑人呢。他們之所以孤獨可能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他們自己不渴望進行改變吧。但是即使是在能容忍的人也有一定的底線,當白人歧視已到達一個人無法改變的情況下他們便可抽身而去。雪利知道自己是在爭取自身的尊嚴和權利,但他也不止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黑人同胞而戰。但是當欺辱已經達到極限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去容忍,他所代表的黑人不是一味的妥協,而是具有反抗精神的。最後在橘鳥酒吧兩個人的靈魂都是放鬆的。此時的他笑容才具有了一種很奇妙的感染力。而在下面聽他演奏的黑人也是真真正正享受著他的音樂,而不是像白人貴族那樣只是為了想體現自身高貴而聽他演奏。
最後也是在一片美好中兩人回到了紐約,回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順利的完成了彼此的任務。託尼從這次旅行中也懂得了怎樣去尊重黑人,雪利也從這次旅行中收穫了一些白人的尊重以及託尼這樣摯友。
人生來平等,願種族歧視早日消逝,願一切終將歸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