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海仁愛

    1912年,末代帝王溥儀被袁世凱逼下皇位,不過有一件事讓人很不解,一般皇帝都會有禁衛軍保護,那麼溥儀在退位時,他的禁衛軍去了哪裡,為什麼袁世凱可以兵不血刃,讓溥儀退位?

    其實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自己的安危,都會組建專門負責保護自己的軍隊。比如曹操的虎賁營,曹操的虎賁營可是很有名的保安隊,曹操曾經讓自己的得力大將,典韋和許褚擔任過虎賁營統領。這典韋在張秀反叛中,為了保護曹操死了,而許褚一生也是對曹操忠心耿耿。

    可見保安隊長一般都是君主十分信得過的人,比如趙雲,三國時期,趙雲也是劉備的保安隊長,而趙雲的忠勇是人盡皆知的。到了後來,統治者們的禁衛軍也沒有少過,大多稱為御林軍。

    御林軍不參與其他戰爭,只負責貼身保護皇帝安危,御林軍直接聽命於御林軍統領,所以禁衛軍的頭領是個很重要的職位。要想弄清楚溥儀退位時,他的禁衛軍為什麼沒能保護他,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誰是溥儀禁衛軍的頭領。

    溥儀繼位時年紀很小,所以就有了攝政王,攝政王載灃也是個很有能力和眼見的人。他看著袁世凱等人的勢力一天天變大,知道這些勢力最終將會成為朝廷的威脅,所以他就建立了一支12000人的新軍,用來保護皇宮,與軍閥抗衡。

    其實這支新軍和歷史中皇帝的御林軍有著同樣的使命,而這支新軍的頭領不是別人,正是載灃的弟弟載濤。

    讓皇族之人擔任禁衛軍統領,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至少他不會毀了清朝的江山。不過,載灃卻看錯載濤了。

    載濤年紀輕輕,不懂如何訓練軍隊,所以當時的新軍戰鬥力是很低的,他們可以說是沒有經過什麼嚴格的訓練,這樣的軍隊,平時裝模作樣,充個數量還可以,但是真要打仗是靠不住的。

    不過就是這樣一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軍隊,最後也落入了別人手裡。載灃掌握大權以後,他不斷削弱袁世凱的權利,袁世凱手中好像已經沒有什麼實權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下令北洋軍隊前去鎮壓起義軍,但是這些軍隊竟然不聽清政府的,雖然此時袁世凱已經失去了大權,但是這些北洋軍隊卻依然只聽袁世凱一人的。

    無奈之下,載灃又重用了袁世凱。袁世凱這次接手的不只是北洋軍隊,就是載濤的新軍也由袁世凱掌管了。可以說此時袁世凱的勢力比以前更大了

    將新軍也被迫交給了袁世凱,那麼清王朝手裡真的就沒有可以上戰場得軍隊了,所以當袁世凱逼著溥儀退位時,沒有禁衛軍可以保護溥儀,溥儀也只好退位。

    袁世凱這才有了不用武力,就可以推翻封建王朝,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機會。其實,就算是新軍沒有在袁世凱手裡,那樣的軍隊也不可能成功阻止袁世凱逼溥儀退位,只不過是增加些將士的性命罷了。

  • 2 # 史過境遷客

    申明一點,溥儀那不叫離開紫禁城,叫被逼逃離了紫禁城,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為之的。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必須要釐清。不過,硬要這麼說的話,倒是也可以,畢竟受了刺激的溥儀,時刻想著離開皇宮,去做一些與民國憲法相違背的勾當。當然,以他的優柔寡斷,是做不出什麼大事情的,只要嚴密提防著,也就是一跳樑小醜而已,不足道哉。

    話說,“辛亥革命”爆發後,清廷迫於國內政治壓力,不得不啟用袁世凱,以負責全權談判事宜。從此,清廷大權盡數操縱於袁世凱之手,皇帝成了擺設物件,揮之即去。也因此,促成了南北議和,共造了“共和”之偉業。隨之,清廷接受了《清室優待條件》的相關條款,躲在了紫禁城“稱孤道寡”,由此作為清帝遜位的象徵,進而體現“共和”的寬宏大量。

    同時,溥儀過上了清廷“虛偽元首”的生活,除了沒權,一切照舊。譬如,仍然住在紫禁城,所需生活費用由民國政府買單,御茶、御膳房規制不變,可謂吃喝不愁。相應地,宮內若干人等,像是太監、宮女、妃嬪,乃至護衛,一應俱全,儼然“遜清小朝廷”的規模。所以,溥儀的奢侈、排場不言而喻,飛揚跋扈那是不在話下。緊跟著,所謂“皇宮”裡面的那些人員,是什麼一副模樣可想而知,絲毫搞不清狀況。

    最可惡的是,1913年的元旦,袁世凱還派人去給溥儀了拜年,箇中緣由耐人尋味。說好聽點,袁世凱念舊,有情有義,乃民國之表率。反之,就是對帝制還抱有“幻想”,向“遜清小朝代”效忠。如此惺惺作態,卻是妄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完全就是“共和”之恥。

    於是乎,終於激起了社會人士的反彈,紛紛要求民國政府嚴厲約束“遜清小朝廷”的所作所為,以正視聽。很快,迫於輿論壓力,民國政府做出了迴應,規範了相關的行為準則。這下,溥儀所代表的“遜清小朝廷”才消停了,不肆意妄為,無法無天了。

    就這樣,溥儀在紫禁城度過了他的童年。一直到被馮玉祥趕出來紫禁城,繼而逃跑了。期間,有張勳率領“辮子軍”進京搞復辟,扶植了溥儀復位。所幸,段祺瑞非常給力,這場鬧劇很快便落幕,徒增一笑話罷了。此後,溥儀的生活不盡人意,就萌發了想要逃離皇宮的想法。但是,那些皇宮裡的人不答應啊!害怕生活沒了著落,無依無靠。因此,當得知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肯定是捨不得啊,唯有大哭一場了。

    總之,溥儀被趕出“紫禁城”除了自作自受,主要還是形勢使然,逼迫他必須走出那一步,為歷史畫個圓圈。

  • 3 # 求人不如求己46310701

    我們大家都知道溥儀是我們中國的最後一任皇帝,他的一生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故事。而且我們都知道溥儀離開紫禁城是因為馮玉祥將軍,馮玉祥將軍將溥儀趕出紫禁城的。那麼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也就是意味著溥儀是我們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皇帝離開了皇宮,那麼皇宮內的人員的去留問題就比較難以解決了,可能面臨的吃飯住宿以及領薪水的問題,溥儀的離去意味著他們將居無定所,無家可歸的生活,面對著未來的迷茫,皇宮內一片哭聲,也叫比較正常的。

    1924年,馮玉祥用了北京政變,取得了北京的政權,下定定決心要將溥儀驅逐出宮。事後,馮玉祥得到了全華人民的讚許,孫中山先生曾經大為讚揚。溥儀離開皇宮,意味著皇宮裡就沒有皇帝了,那麼皇宮裡的一些侍女以及太監等各類的皇宮人員都面臨著去留的問題,畢竟在那個年代,皇宮裡面是包吃包住,而且還有工資的。在那個年代還是比較風光的,特別是那個年代,要想解決吃喝的問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那個時候全華人民的生活都過得比較艱苦,街頭上到處都是乞丐,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百姓的生活異常艱難,皇宮中的這些人應該也非常清楚,溥儀的離去,他們就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即將會變得非常的悲慘,衣食住都會存在著問題,也就是說沒有靠山了。而且在皇宮裡面基本上就是伺候皇上,他們長期在皇宮裡與世隔絕,也沒有什麼技能,在社會里謀生,溥儀的離去讓她們覺得前途迷茫不知所蹤,吃飯都成了問題,沒有了生活的保障。自然皇宮內一片哭泣聲,也就理所當然了。

    當然了,我覺得馮玉祥將軍做的比較對。畢竟在溥儀的統治下,老百姓過得非常不好,國家急需要改革,只有改革當時的社會制度,取消封建皇朝的統治,讓老百姓解脫於水深火熱之中,讓老百姓翻身做主過上正常的幸福生活才是改革的目標,溥儀統治下的國家民不聊生,早就應該有人站出來了。

  • 4 # 宮殿君

    末代皇帝溥儀從故宮的北門神武門出了宮,準確說是被“趕”出了宮,而這時宮內哭聲一片,溥儀和婉容、淑妃文秀倒是沒哭。

    宮女太監哭的最傷心,他們站在這座秀女們曾經入宮必走的順貞門口(如下圖)

    他們目送著溥儀的轎車駛向遠方,知道一切都完了,是自己完了!

    “為何哭”

    宮女太監們為何要哭呢?難道真是為了大清朝的結束而哭嗎?

    在末代太監孫耀廷的回憶錄裡,我們看到了當時溥儀出宮的很多細節:

    1924年的一天,溥儀悠哉的來到儲秀宮找婉容,見婉容還沒起床,便和太監孫耀廷踢了會毽子,可沒曾想,這一踢卻成了他在紫禁城最後的休閒。

    當年的辛亥革命把他們愛新覺羅家族搞倒,結束了封建帝制,可按照優待條件,溥儀小朝廷還可以居住在乾清門以後的內廷區域,可以養太監宮女。

    而到了1924年,直係軍閥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乾脆把溥儀直接攆出紫禁城,在孫耀廷的回憶錄裡,寫下了這麼一個情節:

    “溥儀的老爹攝政王載灃在御花園遇到了準備出逃的兒子兒媳,而他的腦袋上還戴著三眼花翎的頂戴,結果載灃仰天長嘆:‘大清國算完了’,隨後將這頂戴直接扔在了御花園的草叢中。”

    大清國完了!溥儀和婉容文秀被安排上了不知道去向何處的轎車。

    而這時他們的身後,無數的太監宮女卻沒法上車,他們哭,大哭,頓時整個紫禁城成了一座淚城。

    他們不是為了大清國的完蛋而哭,而是為自己!

    在以往的邏輯中,大清國完了沒事,換個王朝接著伺候就行,可這次不是了!這次沒有王朝可換,是一個新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再需要皇帝,不再需要宮女,不再需要太監!

    不需要了!這意味著自幼就入宮的太監宮女們沒了活路!

    他們對於外面的世界完全不知,沒有生活的技能,估計連街上的路都不認識;他們害怕,恐懼,據說當時有的太監直接出宮就跳筒子河裡淹死了。

    那一天,紫禁城變成了眼淚,這是恐懼、無助和迷茫的眼淚。

  • 5 # 我是越關

    遜清小朝廷的末世比較特別。以往,王朝滅亡之時,都是皇帝和皇族人員哭成一片,而太監、宮女卻表現的很淡然。然而,當遜清小朝廷滅亡時,一切都反了過來,皇族成員表現的相當淡定,哭泣的反而是那些太監和宮女。

    遜清小朝廷的末日

    遜清小朝廷完了,太監和宮女反而是哭的最傷心的一群人,難道他們真的因為清朝的滅亡而哭?

    顯然不是,他們是在為自己而哭,哭的是自己迷茫的未來。

    時間回到1924年10月23日,此時的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佔領的了北京。

    當政變發生後,根據溥儀撰寫的《我的前半生》記載,紫禁城的守衛隊立刻被國民軍繳了械,然後國民軍便接管了守衛隊的營地。

    這時的溥儀在做什麼?

    每天在御花園用望遠鏡觀察景山,並且派遣太監和宮女去慰問國民軍,給他們送去了茶水和點心。

    但即便是國民軍收下了禮物,溥儀也覺得惶恐不安,因為他已經嗅到了火藥味,自己的小朝廷很可能即將崩潰。

    紫禁城內,所有的人都已經成為了案板上的肉,因此恐懼籠罩著每一個人,為了將來打算,很多王公貴族開始收拾財富,並且在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定了房間,一旦有變化,可以立刻脫逃。

    終於,該來的還是來了。

    11月5日上午,據溥儀回憶,應該是在9點左右。內務府的大臣慌張的到了儲秀宮稟報溥儀;“馮玉祥的軍隊來了,裡面還有李鴻藻的後人李石曾,他們要求廢除優待條約,讓您簽字。”

    太監、宮女大哭

    訊息迅速擴散,太監和宮女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裡。即便是溥儀還沒有簽字,太監、宮女們已經開始謠傳溥儀把傳國玉璽交給了鹿鍾麟。

    就這樣,儲秀宮率先哭成了一團。

    據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回憶,最開始是幾個小宮女哭泣,之後平時冷漠的眾人也開始了大哭。顯然,他們不是為大清,而是為自己的前途。

    他們害怕,因為這一次的改朝換代並不是簡單的王朝更替,這一次是中國民族歷史上最大的改革之一。

    以往的改朝換代,舊的皇帝沒有了,還有新的皇帝。他們可以換新的主子,依然可以安穩的生活。

    然而新的國家再也沒有皇上,再也不需要太監和宮女。而常年生活在宮廷他們,沒有任何生存技能,一旦出宮,意味著他們失去了唯一的生計,將來的生活變得生死未卜,很可能流落街頭。

    午飯時間到了,所有宮女、太監愁眉緊鎖,大家你瞅我,我瞅你。飯,任由它涼著,撤了下去。

    下午,鹿鍾麟帶隊通知溥儀,如果再不出宮,景山上的大炮就要發射了。

    一時間,宮內所有人開始找掩護,就連溥儀的岳父榮源都跑到了御花園,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藏了起來,再也不肯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終於,溥儀扛不住壓力,同意了鹿鍾麟的要求,答應出宮。

    很快,國民軍準備了五輛汽車,鹿鍾麟坐在了第一輛,溥儀坐上了第二輛,婉蓉和文秀等人依次坐在了後面,紹英等內務府大臣坐上了最後一輛。

    汽車準備開往溥儀父親的醇親王府。

    神武門外,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不少人大喊“快看、皇上出宮了;他後面還有皇后娘娘呢”

    在街上人的指指點點中,隨行的太監孫耀庭算幸運的,因為溥儀出宮後,大部分太監被國民軍就地遣散了。

    據孫耀庭回憶說,他們這些人都是自幼進宮,只有進宮多年的人才有可能攢下一筆財富,另謀生路。但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積攢財富的,所以出宮對於他們而言,根本沒有什麼活路。有的人出宮後,甚至連路都不認識,所以他們在順貞門外大哭,甚至一部分極端的人,一出順貞門便跳進了筒子河。

    當然,也有一部分曾經被溥儀趕出皇宮的太監在門外幸災樂禍的,他們高聲喊著“這才是一報還一報呢。”

    就這樣,遜清小朝廷在大部分人的好奇圍觀中、國民軍的歡呼中、太監和宮女的哭聲中煙消雲散了。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末代太監孫耀庭傳》

  • 6 # 珞珈山的貓

    末代皇帝溥儀作為大清王朝的遜帝在民國政府初期得到了充分的優待政策,不僅可以繼續保留皇帝尊號和地位,還可以在北京紫禁城內繼續享受著皇帝的待遇和生活。並且每年由民國政府按照簽署的《清皇室優待政策協定》中的條款給予皇室專項撥款400百萬兩每年,用來滿足大清王朝的遜帝溥儀及其後宮妃嬪太監宮女在皇宮中的一切開支用度。可以說北京紫禁城內依然過著與大清王朝存在時不二的生活。

    然而從1912年元旦,大清王朝的小皇帝溥儀在裕隆太后的引導下正式宣佈遜位,正式退出中國歷史的舞臺和退出國際社會的舞臺。一直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帶兵控制北京城之間。這近13年間,小皇帝溥儀一直在北京紫禁城內過著無憂無慮的皇帝生活。並且度過了自己人生中的童年和青春期。

    然而當馮玉祥在發動北京政變並且取得成功之後,軍閥馮玉祥順利的控制北京城。馮玉祥決定調整最佳化曾經簽署的清朝皇室優待政策協定,首先將原本答應給清朝皇室每年400萬兩白銀的專項撥款調整為50萬銀元。另外根據原來簽署的皇室優待政策協定第3條條款。責令遜帝溥儀於限期內搬離北京紫禁城,另擇他處居住。同時責令遜帝溥儀停止一切與皇帝有關的尊號和特殊身份和地位。在面見民國政府時不再享受外國國家元首的地位和禮遇。而給予其普通民國公民之權利和自由。

    相傳該訊息傳到北京紫禁城內,遜帝溥儀十分擔心自己以後的生活,並且表現的十分手足無措,趕緊令人將皇宮之中之前的物品打包準備帶出皇宮,為自己以後的生活積累下一定的財富儲備。

    反而溥儀的後宮如婉容皇后、文繡嬪妃等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反而表現出了十分淡定的心態,至少並沒有將不滿和傷心寫在臉上。間接也體現了皇室後宮大家閨秀的忍耐力和胸懷。

    而得知清朝遜帝溥儀即將被趕離北京紫禁城後,宮中的太監和宮女則徹底崩潰。這些太監和宮女大多出生於貧困家庭,為了生計自幼進宮,身無長計,只會做一個聽話的奴才,服侍好皇宮之中的小皇帝溥儀及其後宮嬪妃便是其每天的工作。當得知遜帝溥儀即將被趕出北京紫禁城後,這些太監和宮女為自己的前途擔憂。畢竟離開北京紫禁城,離開清朝遜帝溥儀之後,這些太監和宮女根本無法找到維持其生計的工作和居所。

    因此當溥儀帶著自己的妃嬪以及從北京紫禁城內整理打包的文物珍寶從皇城緩緩駛出時,曾經服侍清朝遜帝溥儀及其後宮妃嬪的太監和宮女跪在道路兩旁泣不成聲。這些人面對如此巨大之變化一時難以接受。畢竟當時的人們誰也不會在意這些人的前途和死活。

  • 7 # 雨霽視角

    1924年,中國再次爆發了內戰,這場衝突從華中地區開始,逐漸升級成了中國南北之戰,這一年也波及到了遜清皇室。

    溥儀的英語老師莊士敦在他的《紫禁城的黃昏》裡記錄了溥儀離開紫禁城的前夕宮中的變化,皇宮對9.10月份發生的內戰並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宮裡人認為只要馮玉祥還處於吳佩孚的控制中,就不會對皇室有真正的威脅。

    然而一切的變化都出人意料,馮玉祥在並沒有按吳佩孚的指示去古北口,而是在10月23日凌晨到了北京,在孫嶽、胡景翼的內應下,佔領了火車戰和電報局,切斷了電話通訊,包圍總統府,並最終佔領了北京。

    在民國期間,兵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當皇宮和景山都站滿了武裝士兵後,一切就不一樣了,守衛紫禁城的不再是皇家衛隊,而是荷槍實彈計程車兵。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的部隊勒令溥儀搬出紫禁城,並修改了優待清室的條例,其中第一條就是:”大清宣統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與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一切同等之權力。

    這意味著,溥儀從這天起,再也不是能享受原來的待遇了,也不能再住在皇宮中了,民國優待清室的一切條件都被取消了。

    溥儀只得按照修改後的“優待條件”選擇出宮,這一切的廢除都是了野蠻武力的強迫之下得以實現的。

    這一天溥儀帶著隨身的侍從和婉容、文秀離開了皇宮,搬進了父親載灃的住處。

    最後的太監、宮女,哭天搶地的聲音讓紫禁城的黃昏變得更加憂傷

    對於溥儀來講,離開紫禁城他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因為還仍然有許多軍閥想利用他來控制全國,但是對於那些從小進宮依靠皇帝為生的宮女、太監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於太監、宮女而言,他們從小進宮並沒有外面實際社會的生活經驗和技能,離開了皇宮要如何生活呢?

    以前朝代更替,會有新的皇帝上位,還是會需要太監們的伺候,但是新的民國不再需要太監。對於一些入宮比較久的太監還可以憑藉積蓄能夠存活,而一些後入宮的太監,根本沒有什麼積蓄的,又要如何活呢?

    當鹿鍾麟的炮口對準紫禁城的時候,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溥儀將“傳國玉璽”交給了鹿鍾麟的訊息傳到婉容耳朵裡時:

    婉容小聲地對他說:“你可甭為了咱們這點東西喪了命啊!要是有軍隊的大兵來要這些個東西,你就告訴他們,這是我們‘主兒’的,非要不可的話,索性痛痛快快地遞出去,就是千萬別出什麼亂子,能保住人怎麼都行……”

    這一天,紫禁城中所有的人都在這個黃昏離開了,溥儀和皇后、淑妃以及身旁的三十多個太監、宮女,默默地走向了御花園後門——“順貞門”

    順貞門外沒有宮女、太監們都跪著哭成了一片,都在為自己未來的生存而擔憂著。 一些年輕的太監、宮女出宮後,直接走了極端,跳河自盡了,有的到大戶人家為奴。一些年輕貌美的宮女嫁人,有的甚至流落到八大胡同做妓為生。

    溥儀由於不滿自己父親的膽小怯懦,同時又擔心被馮玉祥所加害,在載灃的住處沒有住多久,就逃進了日本公使館,當時的日本對落難的溥儀十分熱心,不僅慷慨的為他提供了舒服的棲身之地,還利用《順天時報》發表了對皇帝的“無限同情”,同時對內閣和國民軍無限的“激憤”。讓溥儀對日本產生了無限的好感,從此走上了親日的復國之路,成了偽滿州國的傀儡。

    參考資料:《紫禁城的黃昏》、《末代太監孫耀庭傳》

  • 8 # 方圓讀書

    準確的來說,溥儀是被趕出來的。

    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為在溥儀退位的時候,雖然民國政府同意優待清代皇室,但是僅在十三年後,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便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

    溥儀被趕出北京時,皇宮裡面哭聲一片,似乎太監宮女們都捨不得皇帝的離開。但其實並不是這樣,他們不是在為皇帝的遭遇而感到傷心,而是對自己將要面臨的生活而感到擔心害怕,所以才哭泣的。

    為何呢?

    溥儀雖然在六歲的時候就退位了,但是朝廷依然還在,只是規模和權力發生了變化而已,其他像皇宮裡面的日常生活依舊沒有變化。

    小朝廷依然可以擁有太監和宮女,而他們也都因為朝廷還在而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活。他們依舊可以過著伺候主子的生活,而主子們也會時不時的賞賜他們一點東西。他們在宮裡面除了能夠服侍皇帝、妃嬪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能夠時不時撈點油水,將宮裡值錢的寶貝給偷出去變賣,從而為自己在退休後能過上個好日子。

    但是現在不行了。

    皇帝被趕出了皇宮,這些太監宮女也就失去了“依靠”,此時的他們面臨著最大的問題——失業。

    要知道,對於有些宮女來說,自己的往後的生活可能要好過一些的,但是對於太監來說,這就太難了。最重要的是,軍閥都能將皇帝給趕出去,自己的命運又該如何呢?

    以前多多少少還有皇帝當擋箭牌,但是現在擋箭牌也沒有,別說自己還沒錢,就算有,也不知道有沒有命花。

    所以,溥儀離開紫禁城時的哭聲,其實並不是傷感皇帝的離開,而是那些太監宮女以及遺老們對自己往後生活的擔憂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博馬1000六缸兩驅,機油表顯示到紅線,水溫高溫,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