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繞丹陽湖
-
2 # 心說8613
姓氏,是我華夏民族極其偉大而科學的傳承,子隨父姓是極其嚴謹的科學事實,也是能夠讓我們的民族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重要保證,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把這個極其科學的事實褻瀆了,真心的希望最好不要改變這個生命的基本規律。
-
3 # 真心說關鍵
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就那麼重要嗎?
凡是爭來爭去的,一般都會說“姓氏代表著傳承”。遇到這樣的人,我都會問一句:你老爺叫啥?你老太爺叫啥?
差不多都懵逼,回答不出來老爺名字,更說不出來老太爺名字。有些人說:我需要回去問問老爹。我說,你老爹知道他老爺叫什麼嗎?
富不過三代,先祖的名字也傳不過三代。
就先祖的事兒,我問過老爹,他說不出來我老太爺名字。問他見過家譜沒有?他說沒有。問他,祖上一直住在老家,還是從別的地方遷移過來的?老爹說,只是聽說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來的,別的再問不出來有分量的資訊了。當然,我這個家族也沒有祠堂。至於宗族墳園,早就埋滿了,我們這一支脈五十年前已讓看風水先生重新選擇了。
所以,我對自己這個姓,感覺淡然,只不過是個符號而已。
老孃姓趙,是她父親的姓嗎?不是。我姥姥先後嫁了三次,四個丈夫。老孃是姥姥和第二任丈夫所生。我親姥爺姓宋。姥姥和姥爺離婚後,又找了一個丈夫,老孃就改姓了。
所以,老孃對她的姓,完全沒有感覺。
我一個老弟,原本姓楊,初中復讀了。那個時候學籍卡的嚴,他就用了別人學籍號,照片還是他的,只是姓改了,改姓許。三十年來他一直就這樣錯誤地姓許,只有老家的人喊他“楊**”。他的孩子呢?也隨了許,並沒有改姓楊。
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爭來爭去,就是爭雞毛蒜皮子。意義大嗎?不大。
梁思成孫子改姓了,不再姓梁。
-
4 # 關2323
我何止願意,還極力主張。有些傳統習慣要與時俱進,傳承是血脈,姓氏只是符號。現在社會上獨生子女居多,跟男方姓,是繼承姓氏血脈,那麼女方姓氏就毫無痕跡了嗎?換個角度思考,照顧雙方長輩感受,來個複姓不行嗎?僅添一字為複姓,皆大歡喜,為何不取吧!
-
5 # 亮亮和溪溪
最近幾年,孩子跟誰姓問題貌似成了一個已經能夠影響家庭和諧的大問題了。
支援的一方會說女性冒了失去生命的危險生了孩子,為什麼不能跟自己姓?反對的一方會說自從父系社會以來,子女都是隨父姓,如果孩子隨了母姓,以後如何認祖歸宗?
在談論孩子到底該隨誰姓的時候,其實不妨想一想,孩子隨誰姓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孩子隨了父親的姓就不是媽媽的孩子了嗎?隨了媽媽的姓就不是爸爸的孩子了嗎?
既然無論跟誰姓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會一如既往的愛他,又為什麼要這些無謂的爭執呢?有些人會說為了家族的延續,說實話,如果家裡沒有皇位要繼承或者諸如孔子、孟子這些歷史上大家族的招牌,真心沒必要。洪晃姓了父親的姓,誰能說她不是章含之的女兒,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父親是誰呢?
所以孩子具體跟誰姓,真的沒有必要大動干戈,好好把孩子教育成人,不啃老能獨立,比跟誰姓更重要吧?
在湖州,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都是不進不出,沒有彩禮沒有嫁妝,生兩個孩子,一家一個姓。在我們村上一戶人家,他們也是不進不出,剛開始說好一家一個,後來生好之後男方反悔了,都要跟男方姓,因為男方家庭條件好,家產多,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說說你們的看法
回覆列表
這得看前題,如果婚前有約,就按照協議執行,別說孩子姓女方的姓,就算是自己姓也無所謂,婚前同意,就不能反悔,有的人做上門女婿,女方就會要求大人小孩都得姓女方家姓,想做上門女婿就得認可人家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