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若蘭璽
-
2 # 中公衛生人才網
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胃潰瘍和胃癌好發的部位是幽門竇近胃小彎處。
胃潰瘍多發生於胃小彎,以胃角多見,胃竇部和胃體也可見,胃大彎,胃底少見。十二指腸潰瘍主要發生在球部,球部以下的潰瘍稱為秋後潰瘍。胃潰瘍疼痛主要在進餐後0.5到1小時,進食後不緩解,反而加重。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表現喂蠶後延遲痛,進食後疼痛可暫時緩解。疼痛多變現為上腹部或劍突下燒灼痛或鈍痛。當胃潰瘍發生穿孔時,常見於幽門附近。十二指腸穿孔常見十二指腸前壁。
胃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地域飲食;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癌前病變和癌前狀態;遺傳。
胃癌分期與分型
早期胃癌;
進展期胃癌:結節型、潰瘍侷限型、潰瘍浸潤型、瀰漫浸潤型(皮革胃)。
胃癌術後護理
飲食護理: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脹及腸蠕動情況,待肛門排氣後嚴格執行三六九飲食,即術後3天內禁食,6天內半量清流食,9天內流質,9天以後半流質飲食(過早飲食易導致急性腹膜炎);
-
3 # 馮生健談
俗話說“十人九胃”,對於胃病大家肯定不陌生了,胃癌和胃潰瘍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雖然近幾年來發病率有所下降,但對於消化系統依然是最常見的疾病。據統計,5%左右的胃潰瘍會發生癌變,中國每年約有17萬人死於胃癌,就是說平均每3分鐘會有一人死於胃癌。
胃的常見疾病
胃是個袋狀器官,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一般分為五個區域,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和幽門,胃體上面的賁門和食管連線,下面為幽門和十二指腸相續。成人的胃容量約為1500ml,胃對人體的作用是暫時儲存食物和進行消化,及內分泌功能。
胃炎、胃潰瘍及胃癌屬於胃的常見病。
胃炎是任何病因可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按照發病的緩急和病程的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發病率較高。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好發部位以胃竇部最常見,兩者最重要的區別為是否有腺體萎縮。
胃潰瘍多發生於胃小彎側,越靠近幽門處越多見,尤其胃竇部。
胃癌可發病於任何年齡。常見好發年齡是55-70歲,男性發病者比女性多。胃癌發病率在地區上有明顯區別,總的來說北方高發於南方,農村比城市高。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見於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根據四川省科學城醫院的統計學分析,在69例胃潰瘍患者中,其中有30例發生在胃竇部,佔到胃潰瘍患者的43.5%;而在32例胃癌患者中,有13例發生在胃竇部,佔到胃癌患者的40.6%。
為什麼在胃竇部容易發生胃癌和胃潰瘍呢?這可能與胃竇部的解剖特點有關係,胃竇部的位置相當較低,食物在此停留的時間長,幽門螺桿菌經常定值在胃竇部,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降低生長抑素的分泌,生長抑素又具有保護細胞的作用,所以胃竇粘膜更容易發生腺體萎縮、腸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進而發生胃潰瘍和胃癌。而且在多項研究中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炎、胃潰瘍、胃癌的致病始動因子。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儘量定時、定量吃飯,不要暴食暴飲,狼吞虎嚥,這樣一來就不容易被細菌所感染,擁有健康的胃才是品嚐美食的王道。
-
4 # 腫瘤專科醫生
這個問題要是不學醫的人問,會有點奇怪,胃癌和胃潰瘍好發部位是哪裡?答案當然是胃啊,誰不知道啊。你可能會說我真搞笑,誰不知道胃癌好發在胃,難不成好發在肺在肝?是啊,這正是問題所在,這個問題對不懂醫的人來,問題本身的意義不大。這個問題真正要問的是,胃癌和胃潰瘍好發在胃的哪個部位?這就有點專業了,像賁門,胃角,胃底,胃體,胃小彎,胃大彎,胃竇,幽門這些名詞,多數非醫學人士並不懂,也不會關心,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學醫或懂醫的人問的,也許是正在準備考試的醫學生問的。
胃癌和胃潰瘍,大致來說,好發部位差不多,都是胃竇部小彎側。你要是進一步追問,哪裡是胃竇?哪裡是小彎?那我得給你們上解剖課了,並不簡單,所以前面我才說這不是一般老百姓問的問題,也不是一般老百姓會關心的問題。另外,其實,我們很多人說的“胃潰瘍”,其實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簡稱,十二指腸潰瘍更多見,後者好發於十二指腸球部前壁。
下面重點展開來說說胃癌的好發部位。前面說了,總的來說,胃癌的好發部位是胃竇部小彎側,但其實,如果展開來細分,還是重看具體情況。
1、男性胃癌發病率高於女性,約為女性的兩倍,但好發部位還是存在一些性別差異,賁門癌男性大大超過女性,男女比約為4,幽門區的癌男女比值則僅為1.5倍。
2、胃癌的Lauren分類:腸型胃癌和瀰漫型胃癌。這兩類胃癌的好發部位其實是有所不同的。腸型胃癌多發於胃竇部,高危人群的胃癌中百分之六十是這種胃癌,發病年齡較晚。瀰漫型胃癌多發於胃體,有遺傳傾向性,發病年齡早,易出現腹膜播散。
3、殘胃癌,由於之前其他胃病(主要是胃潰瘍)做了胃大部分切除,殘胃小部分胃,這部分胃就是殘胃,容易癌變。這殘胃癌當然不存在所謂好發在胃竇之說。
瞭解以上這些特點,對醫生在臨床診斷分析和鑑別診斷時會有幫助,比如,賁門癌絕大多數是男性,發生在胃竇部的多數是腸型胃癌,瀰漫型胃癌多數發生在胃體,容易腹膜播,發病年齡,這些都能幫助我們的臨床分析判斷。當然,對一般的老百姓則似乎價值不大。(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
5 # 張醫說道
一些人治療十二指腸潰瘍都是自行去藥店買藥,這種方法是可以在短期之內緩解症狀,但是卻並不是根據病情來治療,因此很有可能藥不對症,雖然一是有效,但是長久容易反覆,而十二指腸潰瘍好發部位不同,因此所需要的治療方法也會出現差異,因此還需要對症採用治療辦法,此外,治療需要一個過程,切莫操之過急,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
6 # 白衣在南
胃癌的病理學所指病灶大小即指體積,但在實踐中,癌腫往往因浸潤性生長和繼發性改變等,內眼難以準確測量其體積,故有的作者主張用癌瘤面積(cm2)表示;有的用癌腫的最長徑與其直角交叉的橫徑來表示。在研究資料分析中,實際上都引用的是癌灶的最大直徑,特別是對早期胃癌更是如此。所以,建議統一用癌灶的最大直徑來表示其大小。
回覆列表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後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於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症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症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中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後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型別、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按發病部位分類可分為胃底賁門癌、胃體癌、胃竇癌等,不同部位的胃癌決定手術術式的不同。
胃潰瘍可以發生在胃的任何部位,上腹部疼痛是胃潰瘍的主要症狀。多位於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症狀,或以出血、穿孔等併發症作為首發症狀。
潰瘍病或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於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內,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潰瘍。由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有時難以區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潰瘍。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那就可直接診斷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