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一封簡史

    首先來解釋一下剩餘價值

    1.出至於《資本論》第六章剩餘價值,下邊書中的概念。

    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剩餘勞動時間和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它是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表現。由於資本家對利潤的貪慾是無止境的,因此他們會採取各種手段不斷提高剩餘價值率,加重對勞動者的剝削。

    我們以數學公式來表現剩餘價值率,設資本家的預付資本(生產成本)C=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員工工資),(其中不變資本c為原材料、租金、水電等生產資本)。在生產過程結束時的商品價值則是不變資本價值c、可變資本價值v和剩餘價值m之和,即:C"=c+v+m(m為剩餘價值,C"為商品總價值)。例如,一個蛋炒飯的預付資本C(生產成本)為2元,可變資本v(員工工資)為1元,剩餘價值m為2元。C"=C+v+m=2+1+2=5元。其中C+v是生產總成本為3元,商品總價值5元,剩餘價值2元。這2元之差就是剩餘價值。

    馬克思

    由於不變資本的價值只是以成本的形式附加在新的產品中,不變資本的價值不論大小,都不影響產品價值,剩餘價值是可變資本的價值增殖,所以剩餘價值是可變資本變化的結果,是可變資本轉化為勞動力後,資本部分發生價值變化的結果。

    由於可變資本的增加,預付資本也隨之增加,以上面蛋炒飯的例子,廚師炒的越多,蛋和飯的不變資本也會相應增加,這樣一來,剩餘價值生產的實質卻被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表象所掩蓋,可見,要對資本主義商品進行全面的分析,就必須把產品價值中的不變資本價值抽去不討論,以控制變數的方式來討論剩餘價值生產。即不變資本c=0。

    當c=0時,原本預付資本(生產總成本)C=c+v,商品總價值C"=C+v+m則變為預付資本C=v,商品總價值C"=v+m。

    由此可得出結論,資本家的生產成本與員工工資呈正相關,員工工資越高,老闆成本越高,所生產出來的商品利潤與員工工資和工作時長有關,又因為C"-C=v+m-v=m,所以其商品利潤與員工工作時長成正相關,員工工作時間越長,老闆賺的越多,工具損耗、租金、水電、員工工資等生產產品所必要的價值都會以成本的形式賦值到新商品當中,以馬克思的觀點來看,這些預付資本或者說生產總成本是平價轉移,即使數量有出入但也不會有很多,所以得出結論,資本家的利潤來源只跟剩餘價值有關,或者說剩餘價值是資本家利潤來源的大頭。

    而剩餘價值率為: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可變資本, 也可以理解為剩餘價值率=(商品總價值-生產總成本-員工工資)/員工工資

    假設一桶泡麵C"為4塊,其生產成本C為1塊,員工工資v2塊。那麼

    剩餘價值率=(C"-C-V)/v=(4-1-2)/2*100%=50%

    剩餘價值率還可由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的比率來表示。工人的工作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隻生產自己勞動力的價值,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另一部分是超時工作,這樣的超時工作有的是以加班的方式來完成,有的則在招聘時就談妥,一天12小時,單休之類的。這部分時間員工雖然在工作,但他不是在為自己工作,他是在免費地為老闆創造利潤。

    剩餘價值率把同一種關係表現在兩種不同的形式上:一個是物化勞動的形式,一個是流動勞動的形式。因此,剩餘價值率是資本家的剝削率,也是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準確表現。

    自己定位價值

    1.管理價值,

    2.品牌價值。

    3.資訊價值。

    4.商機價值。

    5.人才價值。

  • 2 # 小悅147504830

    如果只考慮參與市場競爭的國企,當遇到同質化商品競爭是有可能出現虧損的,商品沒有價值,那剩餘價值又在哪呢...

  • 3 # 海洋127987384

    過去企業是國家的職工是企業的主人,現在企業是國家的客戶是企業的主人。職工沒有地位,企業領導都在跟客戶最大利益化給客戶打工!大部分職工都不想幹了,想退休回家或另找出路。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riest作品集哪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