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厚何
-
2 # 娛樂科技觀
太平天國北伐軍經過淮北時,處在隱蔽狀態的捻黨便乘勢而起,並發展壯大成為捻軍。咸豐七年1857年二月,太平軍李秀成部與捻軍首領張樂行在霍邱縣會盟,揭開了捻軍與太平軍聯合作戰的序幕。
會師以後,張樂行部捻軍在內部雖然依然保持原來的組織,但其接受了太平天國的封號、官爵,張樂行本人也曾先後被封為“成天義、沃王”等職。這時期張樂行部與太平軍關係密切,雙方進行了多次的軍事合作。
到咸豐十一年1861年底,張樂行部因與太平軍發生矛盾而離開淮南地區,此後雙方雖然有合作,但關係不如以前緊密,這種情況到同治二年1863年春天張樂行殉難為止。
張樂行部捻軍雖然在內部保持自己原有的建制,但在太平天國的號令下,多次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其部各將也被太平天國授予官職。張部捻軍雖不是太平軍嫡系部隊,但鑑於張部與太平軍聯絡如此緊密,所以應該可以把張部捻軍劃分為太平軍。
同時,張樂行雖然是捻軍的盟主,但我們不能認為整個捻軍都聽從張樂行的號令,捻軍的權力並未交給張樂行,未賦予張樂行絕對支配別人的權力。當時整個淮北地區,捻軍到處聚義,稱王者頗多,都是各自為政,捻軍沒有統一的組織,統一的領導。
-
3 # 會唱歌的舒克
這是一隻幾乎與太平天國同時期,活躍在長江以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南四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從1853年興起到,到1868年被清廷名將左宗棠及李鴻章給剿滅,前後經歷15年的時間。如果說太平天國運動在19世紀下半業給中國南方人口帶巨減的始作俑者(據稱,天平天國運動給當時華人口帶來非自然減少1億左右,為了洪秀全個人的歷史惡搞,拖上了無辜的一億華人給其陪葬,也算是翻遍古今難覓),那麼捻軍就是給中國北方的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的罪魁禍首;
-
4 # 霄林天
“捻”,淮北方言,起源於豫皖一帶捻紙燒油來做法的“捻子”。“捻子”多了,打家劫舍、聚眾造反就搞起來了,也就成了軍。
一、興起
自古揭竿而起都離不開天災人禍,捻軍就是在皖北一場大旱之時興起,沒有糧食的饑民們紛紛加入捻軍,推舉張洛行為盟主,掀起了捻軍反清的大幕。彼時太平軍已經連克武漢、安慶、南京,不久又開始了北伐,捻軍的形勢一片大好。1855年,黃河決口,魯豫皖交界處災民遍野,淮河南北遍地皆捻,遂於改年秋天推舉張洛行為“大漢永王”,捻軍正式成立。
二、前期捻軍
捻軍之興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太平軍的攻勢,隨後更是直接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封號。雖然是“聽封不聽調”,但與陳玉成合作密切。
捻軍南渡淮河與太平軍回合後,發生了分裂,很多旗主返回淮河以北深入河南、山東擴大勢力範圍;少數人留在了淮南配合太平軍。
1857年,張洛行與太平軍陳玉成會攻霍邱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成天義。隨後幾年內,捻軍在豫、皖、蘇、魯等地轉戰,各有勝負,張洛行晉升為徵北主將,又封沃王。
直到1862年5月清軍攻陷太平軍所控的安慶和廬州前,東至京杭大運河、西至襄陽,捻軍以太平軍為依託四處出擊,甚至一度逼近濟南、青島。失去太平軍依託後,捻軍遭到曾格林沁的大舉進攻,1983年3月張洛行也因叛徒出賣而被殺,至此宣告前期捻軍的失敗。
三、後期捻軍
前期捻軍失敗後,殘部在鄂豫陝邊區活動,及至1863年5月張宗禹在桐城與李秀成會和,重返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其它將領亦各有所封。
然而太平天國已是自身難保,天京被圍困。1864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 賴文光等部與太平軍在河南會師,欲東下救援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軍困阻於鄂皖邊界。時天京已陷, 陳得才於兵敗後服毒自殺,所部紛紛投降,張宗禹、任柱與賴文光突圍。
至此,太平天國已是日薄西山,捻軍沒有了強大的依靠。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整合了太平軍殘部,向魯豫蘇一帶轉戰,以騎兵為主,繼續與清軍抗爭。
四、最後的輝煌
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設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斬殺僧格林沁,華北震動,京師戒嚴。隨後繼任的曾國藩,也因捻軍屢次突出重圍而被罷免,李鴻章接過剿捻大旗,捻軍也開始走向滅亡。
五、敗亡
1866年10月起,捻軍分為東西兩軍,東捻軍繼續在中原活動,西捻軍則轉戰陝西聯絡回民起義。
然而崛起的淮軍已經徹底掌握了捻軍的路數,東捻在山東覆滅;西捻為了救援東捻一度逼近保定、天津,最終在山東茌平覆滅,徹底宣告捻軍的終結。
六、評價
捻軍實質上是很淳樸的農民起義,純粹的綠林好漢起家,甚至連一點宗教色彩都沒有。
沒有神諭,沒有天象,沒有任何造勢,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災民揭竿而起,又在天災人禍中不斷地壯大。哪怕城破兵敗,首領被殺,也不過是轉戰他方、再立門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捻軍歷時18年,波及魯、豫、皖、蘇、鄂、陝近十個省份,殲滅清軍及團練十餘萬人,沉重打擊了青庭。
然而,這也註定了捻軍最終只能淪為流寇,四處轉戰卻並未能紮實跟腳,固然打擊了統治階級,卻也並未能改善老百姓的民生,反而因連年戰亂給災荒中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捻軍興於太平天國也亡於太平天國。沒有太平天國浩大的聲勢來牽制清庭,捻軍就沒有機會壯大發展;而沒有太平天國的墮落和覆滅,捻軍也就不會失去依憑。
-
5 # 歷史伶俜者
捻軍跟同時期的的太平天國運動一樣,都是為了反抗滿清統治的農民起義,但它的歷史意義又不能與太平天國運動相提並論,也不是說它毫無意義,只是別人的風頭蓋過了它的光芒。
捻軍不是單指一支軍隊,而是由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組成的,它們的前身是活動在安徽北部、河南、山東、江蘇等省份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
起初的捻軍非常分散,各自為政,到了1855年,張樂行召集捻軍首領會盟,被推舉為盟主,自稱為“大漢明王”,將捻軍按照旗子顏色分為黃、白、紅、黑、藍五旗,各設總旗頭,自己統領黃旗。到這個時候,一直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才算初步統一起來,不知道捻軍的五旗軍制是不是模仿的明教的五行旗制。
捻軍雖然實行了五旗軍制,但其實它的組織結構一直很鬆散,盟主只是名義上的組織領袖,其實只能指揮少數幾支部隊。加上武器簡陋,沒有系統的訓練,捻軍由開始的進攻戰略轉為被動防禦。為了抵抗清軍,張樂行帶著部隊南下,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被封為“沃王”。
1864年,天京淪陷,捻軍與剩下的太平天國改編成新捻軍,分為東捻軍和西捻軍,採用了游擊戰術。東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山東地區,遭李鴻章淮軍圍追堵截,日趨被動。1868年1月,終敗滅於江蘇揚州地區。8月,西捻軍也于山東茌平徒駭河畔覆沒。
至此,捻軍起義完全失敗了。
-
6 # 蜀北一
捻軍,太平天國同時期另一支民間武裝!
活動於魯,豫,蘇,皖一帶,鼎盛時人馬超過二十萬!“捻”是淮北一帶方言,意思為“一夥,一股”,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
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軍張皮綆斬殺於麥田,震驚清廷,從此捻軍聲名大震!捻軍最早源自“捻子”,是皖,蘇一帶一種民間藝人的稱呼,他們燒油捻紙用來作法,節日時聚眾表演,平時為人驅除疾病和災難以牟利。
但後來,有些“捻子”卻做起了勒索恐嚇的勾當,甚至是盜竊財物,於土匪無二,百姓多為厭惡!
越是在饑荒的年份,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逐漸的,“捻子”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民間藝人,而是三五成群的土匪杆子!1852年時,皖北一帶接連大旱,莊稼歉收,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佔河南永城。並在11月於毫州起義抗清,眾人推舉張洛行為盟主,歃血為盟,號稱“十八鋪聚義”。
1855年,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並在1856年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冊封!
1863年3月,張洛行被叛徒出賣被俘,送至清軍大營後被害!在1865年,清朝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殲之後,清朝傾全力對付捻軍,動用團練湘軍、淮軍及數省兵力!
並利用地形,“畫河圈地”,慢慢合圍捻軍!
後來,捻軍內部分裂為東、西二捻,最終在1867年,西捻為左宗棠所平定,東捻則被李鴻章所滅。
-
7 # 密探零零發
與太平天國同時期,在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人數眾多,有20多萬人。他們來無影去無蹤,打得清軍丟盔棄甲,不可一世的清朝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也被他們伏擊全殲。那麼,他們到底是誰,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個神秘的組織。
他們就是清末大名鼎鼎的捻軍,只是在同時期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的光芒掩蓋下,很多人並瞭解捻軍這個特殊的組織。在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的時候,那一次不都要搞一點封建迷信,捻軍也不例外。太平天國是拜上帝教,而捻軍則是一群鄉間的神棍組成出來的。平時,他們出門在鄉間利用封建迷信騙點錢,而在災荒年,他們唯恐天下不亂,進行迷信宣傳,揭竿而起。
捻軍最初是在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騙點香火錢。而到了1851年,又是一個饑荒年,捻軍在豫西南的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揭竿而起,攻城略地。1855年,黃河決口,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加入捻軍。捻軍到達了頂峰,淮河南北,遍地都是捻軍。
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並且建立了五旗軍,人數巔峰達到20餘萬人。1856年,捻軍與太平天國合作,接受天王洪秀全封號,但實際上是“聽封不聽調”。但是不久之後,捻軍內部因意見不合,走向分裂,張樂行南下配合太平天國,而大部分捻軍返回淮北。1863年3月,清朝的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當時分裂後,北上的捻軍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給予了清軍沉重的打擊。1864年6月1號,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和太平天國餘部合併為聯軍。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清朝震怒,傾全力對付捻軍,清軍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後分為東、西二捻,西捻被左宗棠所平定,東捻被李鴻章所滅。
1868年,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的捻軍起義以失敗告終。捻軍起義說白了還是一個老式的農民起義,由於侷限性,沒有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分兵作戰,作戰指導盲動,導致被清軍逐個擊破,最終落得了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提起太平天國,哪怕是並不熟悉歷史的人,都能喊出洪秀全的名字。但一提到捻軍,恐怕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
作為與太平天國的同時期出現的反清農民武裝,捻軍在歷史上,活躍了近十五年。其鼎盛時期的兵力,達到了二十多萬。但由於太平天國的名號太響,捻軍雖然曾經完成過斬殺清朝親王的壯舉,但他們的事蹟卻被埋沒在歷史之中,語焉不詳。
(捻軍舊照)
那麼,這支能斬殺清朝親王的捻軍,究竟是一支怎樣的隊伍呢?
所謂“捻”,本來是一句淮北方言,是“一股、一夥”的意思。捻軍最早起源於捻子。他們本來是專門以點燃油脂和油捻紙作法,替別人驅除疾病和災難的神棍。年成好一點的時候,捻子只是向鄉親們募捐香油錢來做油捻紙。不過,一旦遇到荒年,捻子便開始以神靈的名義,向鄉親敲詐勒索。清政府將他們統稱為“捻匪”。
1851年,捻子開始在南陽、唐河等地聚眾起事。
本來一開始,捻子的人數並沒有多少。但由於當時饑荒不斷,各地的貧苦饑民,紛紛響應,揭竿而起。因此到了1853年,捻軍正式成立。
等到1855年黃河決口之後,大批流離失所的災民無家可歸,也紛紛投入到了捻軍的起義浪潮中。這就使得當時出現了“淮河南北,滿地皆捻”的情況。
由於捻軍的規模不斷壯大,捻軍的領導層,也開始考慮將隊伍變得規範化。
1855年,各路捻軍齊聚安徽,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會盟活動。經過商討,各路捻軍最終推舉張樂行擔任捻軍盟主,並議定了《行軍條例》這一規範制度。同時,捻軍還制定了“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在捻軍自己的眼中,一個規範的、強大的軍隊已然誕生。
(張樂行)
1856年,捻軍與太平天國達成了合作協議,張樂行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封號。儘管從名義上看,捻軍算是歸附了太平天國,但實際上卻是“聽封不聽調”,保留了自治權。
1857年,捻軍內部出現了分裂,以藍旗領袖劉敬勇為首的部分捻軍,堅持回到淮北,結果被張樂行處決。
這件事之後,捻軍便分裂成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仍以張樂行為領導留在淮南,而大部分捻軍則回到了淮北。
從此之後,捻軍便開始和清廷在各地亂戰。由於雙方互有勝負,再加上年成稍微好轉,因此捻軍的力量,並沒有進一步增強。
1863年,清朝親王僧格林沁攻下了當初捻軍會盟的毫州稚河集,張樂行遭到出賣,遇害身亡。捻軍計程車氣一度遭受重大打擊。
(曾國藩)
1865年,由於捻軍遲遲沒有被消滅,清廷決定派剛剛平定了南方太平天國運動的曾國藩北上,協助僧格林沁剿捻。
僧格林沁向來都看不起漢軍將領。在他看來,曾國藩北上,無疑是對他的侮辱。於是,急於求成的僧格林沁決定,加快消滅捻軍的進度,一定要在曾國藩軍隊到達之前完成任務。
也正是由於他心情急迫,僧格林沁被捻軍將領張宗禹引入了山東曹州高樓寨並遭到了捻軍的完全包圍。
最終,僧格林沁在突圍過程中,被捻軍一位名不見經傳計程車兵張皮綆,在麥田擊殺。
僧格林沁的死亡,使得本來已經山窮水盡的捻軍士氣大振。一時之間,清廷和捻軍又陷入了苦戰之中。而這也導致剛剛走馬上任的曾國藩,因剿捻不力而被撤職。
1866年,捻軍被清廷成功分割為東西兩部。由於本就是強弩之末,再加上力量被分割,最終西捻被左宗棠剿滅;而東捻則在1868年,被李鴻章完全消滅。
(參考資料:《清史稿》)
回覆列表
捻軍的起源有各種說法,安徽史學前輩江地老師一直堅持認為,捻軍的前身捻黨是由轉入秘密行動的白蓮教徒組成的,理由是“捻軍大頭領劉玉淵打八卦旗,和白蓮教大頭目郜生文一樣,且對後者很尊重”。不過這種說法絕大多數研究者都不認同,因為捻軍宗教色彩淡到幾乎沒有,而且劉玉淵其實打的是黑旗,捻軍中只有楊興文、楊興太兄弟打八卦旗,且他們的後人我上世紀80年代親自去訪談過,他們親口說,自己的先人是因為“周圍的捻子把各種旗子都打遍了,沒辦法就照說書人‘黑魚吃白魚’的說法打了個八卦旗”。
王闓運《湘軍志.平捻篇》說“捻之為寇,蓋始於山東……蓋始於康熙時”,而最早的確切記載,是嘉慶十三年(1808年)一則上諭,提到了捻黨的蔑稱“紅鬍子”。
王闓運說“蓋始於康熙時”大抵是對的,但地點則說錯了,《欽定剿平捻匪方略》說“
河南之歸、陳、南、汝、光,江蘇之徐,山東之兗、沂、曹所在有之,而安徽之鳳、潁、泗為甚,鳳、潁所轄蒙、亳、壽為尤“,即捻黨主要分佈在蘇魯皖交界的幾個府州縣,尤其是安徽省鳳陽府和潁州府的蒙城、亳州和壽州捻子最為活躍。
所謂“捻”,指當時油燈的燈芯,因為系用許多棉線或燈草捻成而得名,寓意團結。他們自稱是“捻子”,貶義的稱呼是“紅鬍子”。
最初捻子是“出則為捻,入則為民”,農忙集結在家務農,一旦收穫不如意就會在秋收之後“結捻”,即由大捻頭向各村莊的小捻頭髮出號召,如果願意參加,就領取大捻頭 的旗幟,然後再去號召更小的捻頭,這叫“領旗”,領旗的捻頭們隨後組織願意參加的民眾,用簡單的武器武裝起來,叫“裝旗”,然後到外地去“吃大戶”,並將搶來的東西按照步兵一份、騎兵兩份的原則分配,各級捻頭當然有額外的“抽頭”,這叫“出旗”,出旗完成後仍然各回各家繼續當農民。
即便是最大的捻頭,最初也沒辦法養活很多脫產的兵,大捻頭、後來成為捻軍盟主的張樂行,最初販賣私鹽時養了18個“槍手”,就已經是捻子中的佼佼者(後來發展到40人),而最基層的小捻頭,一般也就只能號召十幾個人出旗。理論上下級村莊和小捻頭可以隨便領任何一個上家的旗,但實際上因為親戚、鄉黨和習慣、勢力等原因,基本上都是領附近最強、名望最高的大趟主的旗幟。
鴉片戰爭後清朝控制力下降,加上農村財政破產,捻子越鬧越兇。1853年太平軍定都南京後捻子更甚,並逐漸形成數千、數萬人的大股。咸豐五年(1855年)八月,各路捻首在安徽宿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城)山西會館會盟,推雉河集附近張老家人張樂行為“大漢盟主”,統領捻軍各旗,下設黃旗(張樂行)、紅旗(侯士維)、白旗(龔瞎子)、黑旗(蘇天福)、藍旗(韓老萬)五路大旗,以及其他一些雜色旗,理論上黃旗統領全部捻子,大旗統領同色小旗,但實際上各級捻子組織鬆散,且黃旗、紅旗因為在中間,發展受限制,黃、紅旗全盛時只有18張旗(18個村莊響應),而藍旗中的小旗頭張龍因為在邊緣地帶容易發展,全盛時擁有300多張旗。
雉河集會盟後捻黨被史學家稱作“捻軍”,但當時的人和他們自己仍然繼續稱“捻匪”、“捻黨”、“捻子”,仍然是“出則為捻,入則為民”狀態,只是因為戰爭發展要經常“出旗”,而且當根據地被清方或團練佔領後就不得不離鄉背井。咸豐六年(1856年)七月,剛剛經歷過天京事變、兵源短缺的太平軍李秀成部,在原本是捻首的部將李昭受撮合下,和剛剛丟失雉河集等根據地的捻軍張樂行等部聯合,捻黨首領大多接受太平軍封號,但“此等人聽封而不聽呼叫”,李秀成、陳玉成等太平軍將領對他們印象不佳,而捻首則抱怨太平天國“待人不好”,雙方矛盾始終不斷。
在捻首中,沒有家室拖累的龔瞎子等更願意歸附太平軍,而拖家帶口且家大業大的白、藍、黑旗捻首則更喜歡單幹,張樂行則搖擺其間。咸豐七年十二月(1858年初),龔瞎子設計殺死主張單幹的藍旗頭目劉餓狼,導致藍、黑、白旗紛紛返回淮北老家,捻軍實力大為衰弱。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國在安徽的地盤大多陷落,張樂行也不得不率領本部,從淮南定遠返回淮北雉河集老家。
此時清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主持北方軍事,對捻軍發動猛攻,同治二年三月,雉河集陷落,張樂行被表弟李四一出賣,被俘遇害,著名捻首蘇天福、韓老萬等也先後遇害,自此捻軍主力只剩下遠走河南的張宗禹(黃旗,張樂行族侄)、任柱(藍旗),河南捻首牛洛紅(白旗)、陳大喜(藍旗)、李允(藍旗),以及僥倖躲過清方搜捕的張敏行、張五孩父子(張敏行為張樂行長兄,黃旗),和程四老坎(白旗)等人,他們雖曾短暫奪回雉河集,但不敢在淮北久留,逐漸西移至河南、湖北邊界一帶,和西北太平軍陳得才等部合作。
同治三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告急,西北太平軍奉命回救,捻軍餘部與之合併,這年十一月在霍山墨石渡被清軍僧格林沁等部包圍,得知天京陷落後軍心渙散,紛紛投降,但僧格林沁背信棄義,大肆殺降,陳得才聞訊自殺,本已投降的太平軍賴文光等及捻首張宗禹、任柱等走在最後,不敢投降,紛紛逃散,成為後期捻軍。
傳統的說法,後期捻軍是以太平軍賴文光為首,並改編捻軍為太平軍的體制,但新的考察表明正好相反——後期捻軍中絕大多數是捻子,且其組織形式和首領產生方式,也仍然是領旗、裝旗等捻子的一套,賴文光等太平軍只有幾千人,“都是南方人,始終格格不入”(捻軍後人王大球口碑),賴文光只能管轄後期捻軍中“東捻”的“南隊”,這裡都是太平軍舊部,而且“南隊弱而北隊(任柱部)強”。但賴文光是天王洪秀全妻舅,能以太平天國的名義給各級捻首封官,因此受到名義上的推崇,作為交換,各級捻首也都從他那裡得到了太平天國的王爵。
後期捻軍因為喪失根據地,為了糧食和生存不得不流動作戰,且為了便於流動作戰蒐集了大批騾馬,不但騎兵很多,步兵也是騎馬到戰場後再下馬作戰,因此一開始清軍很不適應,捻軍曾擊斃僧格林沁,並讓曾國藩難堪下臺。但隨著各地逐漸平定,捻軍流動作戰的弊端不斷凸顯,加上內部不合(張宗禹等老資格和後起的任柱始終格格不入,最終分道揚鑣),首領腐化(賴文光、張宗禹都吸食鴉片,賴文光貪戀女色並最終被所掠婦女出賣),而清方李鴻章、左宗棠逐漸總結出利用河防、組建精幹騎兵追擊輔以據點拉網,以及多用洋槍等戰術,至同治六年(1867年)後捻軍越戰越弱,終於在第二年東、西捻先後失敗。
上、捻軍題材小說《星星草》的連環畫。其實這部曾被許多早期近代史愛好者推崇的歷史小說,在史實方面十分不講究,所敘述的後期捻軍情況和史實相差甚遠,以這幅連環畫論,捻軍是不會在旗子上寫“捻”的,一般要麼不寫字(因為大多數捻軍不識字),要麼寫捻首的姓氏,“捻”字旗的荒唐程度,一如電視劇《康熙王朝》中蒙古噶爾丹打出的漢字“噶”大旗。
中、渦陽縣捻軍紀念館,即當年雉河集會盟舊址,雕像上的人是張樂行和他的“妻子”杜金蟬,其實杜金蟬是張樂行的小老婆,且在張準備轉移前慫恿他和僧格林沁決戰,導致全軍覆沒。僧格林沁奏報上說她被搜捕後處死,但我在當地考察的結果,她不但沒死而且一直活到辛亥革命勝利後,被處死的只有張樂行的正妻葛氏。
下、這副常見的後期捻軍地圖也是錯誤百出:西捻軍和回民各股並非“相互配合”的關係,而是經常互相仇殺,也正因如此,西捻軍主力東返後,留下未及渡河的袁大魁部始終被回人孤立,得不到發展(袁應是太平軍舊部,而非捻子老人,因此張宗禹走後他恢復了本部的太平軍編制,並在1869年貼出了現存最後有官方記載的、帶有太平天國年號的佈告)
此後在淮北捻子故鄉仍不斷有捻子興起,如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渦陽縣(雉河集)等地“劉疙瘩起事”,首領劉疙瘩自稱“大漢盟主”,自領黃旗,以紅旗牛世修為輔佐,分設五旗,完全是捻子舊制,底下白、藍等旗的首領,幾乎都是當年捻首的後人;而最後一次自稱“捻子”的起事,是河南汝陽晏得仁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起事,此時八國聯軍已開始攻打京津,而同盟會也要快成立了(19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