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貴圈上下文

    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

    吮盡生活的骨髓,

    過得紮實,簡單,

    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

    剔除得乾淨利落,

    把生活逼到絕處,

    用最基本的形式,

    簡單,簡單,再簡單。

    ——梭羅「瓦爾登湖」

    1

    失去網路

    如果沒有網路,

    沒有手機,

    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離網際網路和電子裝置普及,

    也只不過是過了短短十幾年,

    但我們早就已經,

    無法離開它們的掌控。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在搭電梯的時候,

    在訊號不好的教室裡,

    在遠離電波的村落中;

    甚至有時候,

    是校園網的抽風,

    失去Wifi和4G,

    那種感覺是要命的。

    試圖刷新出一些新的訊息,

    即便假裝四處看風景,

    也會變得坐立難安。

    因為在資訊時代裡,

    這世上每分每秒發生的事情,

    都能迅速地推送到你的眼前,

    即使那些八卦和秘聞,

    跟你沒有很大的關係;

    而你的親朋好友,

    可能此時此刻正在約你出門,

    又或者你錯過網路的時間裡,

    群裡下了一場紅包雨。

    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

    自己到底錯過了什麼;

    因為即時的刺激,

    是一種美妙的反饋,

    更有可能的是,

    你的大腦正在試圖逃避當下,

    延遲去面對腦內的思維。

    當我們習慣於「立即」回覆,

    立即透過網路查閱資訊,

    立即能在網上看電影玩遊戲時,

    我們就會因為延遲而焦慮。

    更重要的是,

    當我們全心全意地沉浸在網路中時,

    那些翻騰的靈感或煩惱,

    就會完全被拋諸腦後。

    2

    時光機

    如果有一架時光機,

    我們就能看到,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裡,

    大家都是怎樣生活的。

    童年時期,

    大家沒有手機,

    「西遊記」、「還珠格格」,

    每個暑假都能看個三五遍。

    當然,

    娛樂活動除了看電視,

    也許還有玩遊戲。

    彈珠、掌機、寵物機,

    誰又能想到那些簡陋的畫面,

    如今都能被虛擬現實所取代。

    少年時期,

    遊戲廳,錄影廳,舞廳,檯球廳,

    這四個地方還是妖魔一般的存在,

    是老師、家長們耳提面命,

    千叮萬囑一定不能進去的地方。

    KTV是昏暗和簡陋的小房間,

    要點歌只能透過遙控器,

    MV上的畫面,

    都是讓人眼瞎的影象。

    而錄影廳,

    則是生理教育的聖地,

    白天可能放映的都是武打或喜劇,

    一到深夜就會畫風突變,

    啟蒙了無數懵懂男孩。

    至於遊戲廳自不必說,

    「我年輕時在這虛度了很多時光」。

    而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們,

    雖然沒能透過網路看更大的世界,

    卻也能在詩詞歌賦和娛樂活動中,

    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

    男生都喜歡彈吉他,

    自己寫情歌去追女孩,

    而女生們織著毛衣聊著天,

    愛寫信寫詩寫散文。

    課餘時間去打籃球乒乓球,

    又或者去讀讀書打打牌;

    那時候的人際關係,

    比現在要緊密得多。

    比起如今一個系裡,

    只認得幾個室友的疏離感,

    那時候的學生們經歷的,

    是真正的大學生活。

    3

    一張網

    那時候,

    人們沒有網路,

    思維卻十分自由。

    玩遊戲的時候,

    可以沒日沒夜地泡在遊戲廳,

    學習起來的時候,

    也只能專專心心地看書寫字。

    時間都是大塊分佈的,

    人們能夠沉浸在同一件事裡許久,

    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即便是談個筆友,

    信件寄出後也是耐心等待,

    而現在哪怕對方遲迴一秒鐘,

    自己都可能急的抓耳撓腮。

    而現在,

    由於網路的便利性,

    我們的所有時間都被割裂,

    甚至化為碎片。

    開啟課本,

    突然收到朋友的資訊,

    忍不住回覆一下;

    看了兩行字覺得很無聊,

    再一看手機朋友還沒有回覆;

    過了兩秒再抓起手機,

    忍不住又主動戳幾個朋友聊天。

    再過一小時,

    書還沒看到多少,

    忍不住就調成靜音,

    在圖書館的Wifi下打起了遊戲。

    即便斷了網路,

    也會不停搗鼓手機,

    先不提手機裡快取的小說,

    單獨把手機設定介面全部戳一遍,

    就很能消磨時間了。

    再看一小時數學,

    腦海中靈光一現,

    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還等什麼,

    順便拍一張裝逼的照片。

    當這一系列儀式完成的時候,

    剛才的靈感早就不知道飛到哪裡了,

    只好灰溜溜地繼續從頭開始看,

    想想怎麼樣能理解那些概念。

    我們隨時都能發聲,

    卻忘了到底想要說什麼。

    即時通訊、即時分享,

    但我們可能已經很久沒有,

    面對過自己內心的想法。

    不是不想,

    是沒空。

    「今天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好,先打半小時遊戲就開始」。

    4

    重啟

    網路在使我們被動地轉移注意力。

    無論是悲傷、喜悅還是憤怒,

    我們傾向於依靠網路發洩情緒,

    又沉浸在虛擬的反饋中。

    網路的資訊多而雜,

    有人能從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而更多的人只是每天看資訊,

    假裝自己學了很多東西,

    但其實根本沒有記住什麼。

    反而是鋪塵的書架,

    發燙的手機,

    時刻提醒著自己,

    已經和讀大學的初衷背離。

    所以,

    給自己一個重啟的時刻,

    就變得十分重要。

    離開手機,

    哪怕一小時都好,

    靜下來面對腦海裡的各種念頭,

    好好觀察一下你所生活的地方,

    可能你就會發現,

    原來自己很久沒有真正地,

    活著了。

    拍下來很多美食風景,

    卻沒有一樣是自己真正經歷過的;

    走馬觀花地看了很多文章,

    卻沒有一個能容納它們的體系。

    很多時候忍不住要分享,

    忍不住要看很多資訊,

    網路帶給我們的是空前的便利,

    但沒有網路的時候,

    我們多自由。

    對了,

    大家小時候在沒有網路的時候,

    是怎麼度過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十一要帶著老人去旅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