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uoruimifasuo
-
2 # 小李少白
孩子不愛吃飯應該這樣敎育!
1、就餐前保持良好的情緒
有時孩子不樂意吃飯是因為鬧情緒了,因此家長在吃飯前,不要吃著孩子或者逼迫孩子吃飯,這會讓孩子覺得吃飯也是一種負擔。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甚至會導致孩子產生厭食心理。
2、讓孩子參與烹飪過程
不少家長認為廚房是“危險重地”,怕孩子被刀具所傷,其實家長只要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條件下,讓孩子參與到製作過程中來並不是一件難事,你可以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程式,例如塗果醬或者排放果盤,在孩子操作的時候,你就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鼓勵孩子做得好。這樣孩子才會體驗到做食物的快樂,並且會期待自己做出來的佳餚的味道。
3、變換做法
有些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愛吃蔬菜肯定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因此許多家長有時就會逼著孩子吃,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這種蔬菜。孩子不愛吃蔬菜,家長可以將食物變革花樣來烹飪,例如孩子不愛吃胡蘿蔔,家長可以將胡蘿蔔與水果榨成果汁讓孩子喝。
4、間隔進食
如果孩子因為胃口不佳吃不下飯,家長可以讓孩子緩一下,給孩子吃點開胃的食物,隔一段時間再進食,或者可以採取“少食多吃”的措施。
5、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家長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吃飯方式,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一頓飯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如果孩子超時了,要提醒孩子,太慢也是犯規的。
6、合理搭配食物
合理搭配食物,讓孩子獲得充分的營養,孩子一天的食物搭配不能過於單一,一天可以讓孩子嘗試吃10種不同的食物,因此家長就要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買一些兒童營養餐的食譜回來研究,讓孩子對食物保持好奇心,期待用餐時間。
7、避免孩子單獨進餐
有些家長因為趕著上班,有時做好了飯就直接出門上班了,就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家吃飯,孩子單獨進餐,沒有了家長的管教和監督,自然就會開始胡亂挑菜,有時甚至直接將食物倒掉,然後拿零食來作主餐食用。因此家長要避免讓孩子單獨進餐,與孩子一同進餐也是促進親子關係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孩子不愛吃飯有時是因為生病了,所以家長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看看孩子是否是因為疾病困擾而不願吃飯。如果孩子是因為生病而不願吃飯,家長要及時帶孩子進行就醫治療。
-
3 # 輕鬆育兒學堂
首先要讓孩子養成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的習慣。好習慣是慢慢培養的。給孩子一個專門的凳子,這樣讓孩子意識到吃飯就坐下來好好吃。吃飯時間到,一家人都坐下來,營造一個吃飯的氛圍,如果剛開始孩子不吃,不要責罵,也彆強迫,更不能追著喊著喂,把他的飯菜放到他的位置,大家吃完飯他還不吃,就收走,到下頓飯前不給他加餐,等到用餐時間一起吃!孩子餓一頓餓不壞的,狠狠心,孩子很快就乖乖吃飯了!
其次飯菜要做的可口,多樣化一點,這樣能引起孩子的食慾。孩子胃口不好時,可以做點開胃菜,或者換換口味!
平時飲食不要吃的太精細,要粗細搭配!
最後孩子食慾不好,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缺鋅,缺鋅孩子的食慾也會下降!平時也要讓孩子多運動,多動動餓的快,吃啥啥香!零食也要少吃點,儘量在兩餐之間吃!
-
4 # 安靜待花開
一般要看多大的小孩,不愛吃飯也有很多種原因,有時候是不餓,有時候是沒有喜歡吃的菜,有時候是情緒不好,有時候是身體不舒服,大人首先還是要搞清楚小朋友不愛吃飯的原因,再來對症下藥,積極應對。我相信小朋友都是愛吃的,只是有沒有對他的胃口。
-
5 # 土豆媽媽育兒
孩子不愛吃飯,排除腸胃不適等症狀的前提下,父母需要約束孩子以下幾點。
1、好習慣的培養。每天早上要養成孩子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的好習慣。有的父母,晚上晚睡,早上爬不起來,於是孩子也跟著如此,錯過了吃早餐的時間,等到起床後,又是早餐、零食等胡吃一通,中餐與早餐也就合二為一了。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都沒能按照正常時間就餐。
2、零食監管。現在的經濟,哪個都不愁孩子沒零食吃,而只會怎樣去滿足孩子的食慾。每次逛超市,只要孩子喜歡吃的,為了彰顯父母的大氣與愛,通通結賬。當到了飯點時間,孩子小小的胃,再也裝不下美味的食物了。監管好孩子吃零食的質與量,是改善孩子吃飯的重要途徵。控制好了,不怕孩子不吃飯。
3、長輩與父母的溺愛。一旦孩子不喜歡吃飯,家裡大人就想方設法地給孩子做各種可口的飯菜,一有不合口味的飯菜,孩子就拒絕吃,造成嚴重的偏食現象。從寶寶開始學會吃飯開始,孩子的飲食就要儘量清淡,不要總是以口感為先,孩子在最初學會吃東西的時候,原汁原味的食物,他也是很愛吃的,但最終在父母自以為是中,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挑剔。為了孩子好,儘量不要給孩子吃重口味的食物。
4、嚴格控制就餐時間。這一點需要父母自己做到的同時,也要孩子無條件地實行。也就是每天三餐,時間都是差不多的,一到飯點時間,全家人都要就位用餐,時間過後沒有用餐的人,不再享有食物,除非到地二餐開始,才能吃東西,這過程中不能提供任何零食。讓孩子明白自己選擇的後果,只有經歷過,才懂得。
5、面對挑食的孩子,儘量做一些孩子愛吃的飯菜,當然是以營養為前提,杜絕一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飯菜。比如各種飲料,麻辣串等。父母可以多花些心思,讓孩子愛上食物。這比嘴巴說千遍萬遍都強。
想要孩子愛上吃飯,父母不僅要“狠心”,還要有無限的“耐心”與堅持。
-
6 # 小小悅媽媽
曾經在一個電視節目上看過一位小朋友的家庭實拍,小朋友不愛吃飯、脾氣暴躁、總愛和媽媽對著幹。
吃飯的時候媽媽夾菜給他他立刻扔掉,而媽媽又偏偏喜歡給他夾菜,導致的後果就是孩子非常鬧騰,鬧著鬧著就不吃飯了,跑去玩耍,然後外婆就追著孩子餵飯。
撇開食物做得好不好吃的問題,就談吃飯的習慣,我覺得每一個不好好吃飯的孩子的家長都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管教方式。我們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孩子在餐桌上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有沒有讓孩子覺得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不要強加干涉讓他吃這個不吃那個或者追喂。同時吃完飯後,有沒有記得限制孩子吃零食。
其實如果父母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模式和關係的話,孩子吃飯應該不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孩子在吃飯上出現很多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思考自己的教養方式了,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從餐桌上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孩子需要自由和無條件的愛,同時也需要尊重需要發自內心的順從,如果連吃飯的自由都限制,就不會順從。
-
7 # 包子欣是我
我們家圓圓在10個月-1歲半左右吃飯的時候最頭疼了,費了很大的勁才讓她現在自主吃飯,愛上吃飯!
給大家分享下經驗,這些習慣一定要早早地培養起來!
-
8 # 小荷醫典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孩子不愛吃飯,應從提高食慾、調整飲食習慣等多方面進行調理。
孩子不愛吃飯時,家長不要責罵孩子,應尋找原因,科學地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營造吃飯的良好氛圍。
1.提高食慾:在保證孩子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可選擇孩子喜歡的食物。做餐時,可選擇色彩豐富的食物,變換食物造型,做成孩子喜歡的型別。選擇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餐具,吸引孩子注意力。
2.調整飲食習慣:兩餐之間飢餓時可適量給予零食,但是不宜過量,當孩子哭鬧想多吃零食時,可藉助玩具轉移注意力。吃飯時鼓勵孩子要專心吃飯,不能玩玩具、看電視等,端正吃飯的儀式感。
3.提高吃飯興趣:家長可以和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教他“炒菜”、“做飯”,適當允許孩子自己做飯,多表揚和鼓勵孩子,適當給予獎勵,提高其成就感。
本內容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臨床營養科 副主任營養醫師 郭倩穎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回覆列表
孩子不愛吃飯,可能是不餓,也可能是消化不好,還可能是家長太在意了給慣的,也可能是生病了。與其教孩子吃飯,不如製造一個孩子愛吃飯的胃口、氛圍和環境。
讓孩子有一個吃飯的氛圍,儀式感強些。比如給孩子合適的桌椅;在固定的時間吃飯;和所有人的同時同地吃飯;不要單獨孩子自己吃;別喂孩子,讓他自己吃,飯菜掉了不用在意,吃完了最後才給孩子收拾桌子;吃飯時不要只圍繞孩子的事情聊天,不要讓孩子感覺他才是中心。
讓孩子多運動,消耗大就餓得快,自然會胃口大開。
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議清淡飲食,給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紅薯大米粥(疏通腸胃)、小米枸杞粥、雞內金淮山煲粥、麵條等等;吃點鮮榨果汁補充維生素,比如胡蘿蔔汁、蘋果汁、番茄汁、桔子汁等等;煲白蘿蔔水喝能下氣消食。暫時不吃牛奶、肥肉。用麥芽、山楂、炒米、雞內金等煲水喝可以消食。補補鋅,都對提高食慾有幫助。平時給孩子吃點煮熟或者烤熟的蒜頭,生蒜頭裡有蒜素,高溫煮熟後蒜素形成另一種生理活性成分-AJOENE(艾喬恩),而蒜頭和肉類一起煮,會形成一種自然界沒有的維生素——蒜素B,所以蒜頭不論生吃熟吃,對身體都有益。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就是沒有培養好的就餐習慣,好的習慣是——儘量不給孩子吃零食,要吃只能給一兩顆堅果類或者給孩子吃水果;定時吃三餐,不能隨孩子愛什麼時候想吃就什麼時候吃。孩子想吃多少就給讓他自己決定吃多少,別主觀強迫孩子多吃,孩子這餐吃少了,下一餐餓了自然主動吃多點,少吃一兩餐餓不著,千萬別追著孩子餵飯。讓孩子養成良好吃飯習慣,以後就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