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牛愛開車

    小牛覺得新車成熟的快慢還是要跟新車的銷售情況有關,銷量多,保有量大,相當於參考樣本也多,如果有問題,出來的也會快,另外熱門車各方面的配套,精品肯定也會多

    但是如果冷門車,那相應的車輛問題暴露的也會相對週期長一些,因為樣本少;精品這些選擇估計也會相應的少一些,望採納

  • 2 # 優格銀醬

    新款車的成熟期需要多久?

    這要看各整車廠的反應速度,一般6個月到1年。如果題主為了買車穩妥,最好能耐住性子,在ssss店開始銷售後6個月,再考慮出手。這裡要強調下,不是新款車釋出後6個月,而是終端開始銷售後6個月。

    特別強調下,這裡不是說所有的新款車都不可靠,汽車這個行當的驗證還是相對良心的,根據

    J.D.POWER

    的資料,國內銷售的新車,購買後2-6個月,每100輛車的問題數,2019年為95個(汗!貌似也不少,差不多每輛1個)這個“新車”包括舊款的也包括新款的,包括自主的也包括合資的。當然單論新款,肯定比舊款新車出問題的機率更高。

    好了,免責條款也說了,下面聊聊為什麼會有6個月到1年的判斷。

    一款新的汽車要上市,需要經歷N個驗證環節,驗證的手段有很多,大體上就是按照各種標準進行從臺架到路試的各種跑,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的意思。每個整車廠使用的體系可能會相同也可能不同,大體上遵循一個叫APQP的過程,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尋。根據這個基本方法,稍有良心的整車廠最少會設定設計驗證——工藝驗證——非可售驗證這樣3個階段,等到了新款車可售階段,問題已經被篩選出很多了,大體上上市銷售問題不是很大了。

    但新東西總是會有問題,尤其是賣給使用者之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嘛。為了快速的知道使用者手裡的車有沒有出問題,整車廠也設定了一些指標監控首先賣出去的車,這個指標有的車廠叫R1000(首發1000臺3個月故障數)有些叫3MIS(3個服務月的故障數)等等,還有些更有良心的整車廠,會設定一個新車發售3個月的閥門評審,名字也各式各樣,比如Quality Valve(這個詞足以暴露是美德日中的哪個體系)。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的用3個月,因為從發售到賣出去到收到使用者反饋到累計一部分使用者反饋,到整理好一部分使用者反饋,差不多就3個月。因為有這些指標的存在,客觀上也慫恿了整車廠的部門,在3個月的時候,才開始嚴肅的處理市場表現出來的問題。Deadline 是第一生產力,大家dou懂的。

    那為什麼要等6個月,因為除了超大的模具(比如缸體缸蓋),大部分模具的改動週期都是3個月,這裡面有模具修改的時間、有內部流程的時間、有單體試驗檯架試驗的時間,甚至有舊零件消化的時間等,等新的改進的零件用到車上,基本已經是新款車銷售6個月以後了。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6個月是保底時間,基本不會比6個月更少。然而整車廠的行動能力也不一樣,也有很多超過6個月,我服務過的整車廠,有長到1年以上的,有到9個月的,不一而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懶人一枚,不想化妝還想有長睫毛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