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湖說HS

    《三國演義》絕對神作第一

    還用說,一定是《三國演義》,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100多年的歷史,近200個人物,描寫了漢末動盪的社會現實,各方諸侯爭霸。其中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物家喻戶曉。戰爭場景也扣人心絃,引人入勝,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都波瀾起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國》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智聖”的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奇謀妙計,通曉天文地理,謀事謀略,尤其是諸葛亮的軍事指揮堪稱神級操作。還有他的忠誠,報劉備的“三顧茅廬”知遇之恩,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為匡扶漢室,真正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幾乎憑一己之力,在蜀漢危局中力挽狂瀾,雖最終無法成功,但他的精神已經永存,照耀古今。還有,94版的《三國演義》絕對值得收藏,不論是劇本、攝像、還是角色的人物演員和音樂,都可以說是藝術性最高的一部電視劇,至今仍然佔據電視劇“文戲”第一的寶座。幾位主角的恰如其分,像曹操、關羽、諸葛亮,是把小說中的人物演活了,只能說這不是劇,而是藝術!

  • 2 # 森嶼嶼

    有哪些可稱為神作的歷史小說?

    提到歷史類的神作小說,我下意識的就想到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曾經在高中時期就風靡的一本書,現在來看依舊讓人回味《明朝那些事兒》在當時火起來的時候其實在當時的年齡看來就當作是小說進行閱讀了,但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它有更深層的意義,至少這本書的問世帶動了很多人對歷史的興趣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的故事被縮影在1344年到1644年三百多年間明朝發生的種種事蹟。這本書可貴之處就在於依據史料作為養分,根據具體的年代和具體人物進行展開,但有區別與歷史資料的無趣和呆板。用小說的形式和生動有趣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明朝17個皇帝和王公權貴以及小人物命運的全景式展示,並且該書又針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給予了較多的筆墨描述,向人們展示了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下人倫道義的風貌。

    其實小說不僅僅是娛樂的作用,它和正史類的文字記載一樣,也具有教導和傳遞資訊的作用,而《明朝那些事兒》更是小說中的佼佼者

    就像作者在最後的章節中表達的觀點一樣:歷史和小說不同,歷史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結局是怎樣的,不像小說可以發展出支線給讀者留下自由發散思維的空間。作者的本心寫這本書就是以自己的文字向讀者展示不一樣的歷史,向不瞭解歷史的人科普基礎的歷史知識,本身就是講故事,吸引人是關鍵。這方面當年明月也確實很成功,這本書的問世受到大眾的喜愛,甚至後來衍生的《唐朝那些事兒》、《宋朝那些事兒》都是套用當年明月的成功模板。

    結果是以通俗的文字讓世人想要重新瞭解歷史,作者的目的達到了。或許會有人說這本書偏離了歷史,或者是有些浮於表面。但知道作者的意圖後也就解釋得通了,歷史在後世的眼中本身就應該是多樣的,而並非死板的拘泥於正史記載,誰又能說正史是百分之百的公允呢?

    讀《明朝那些事兒》,其實是學到了作者的一個理念:我們走的每一個道路和選擇都是既定的事實無法更改,就像歷史是沒有假設的,當時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對未來產生不一樣的影響,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明朝那些事兒》不僅用講故事的方式讓讀者有了新的看待歷史的視角,同時也能明白歷史中所謂的昏君奸臣或者是明君忠臣只是時代形勢造就,他們所作的每一步決定也或許夾雜了一些身不由己,畢竟在其位謀其職,人生不可能一直由心而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因智慧而發展,也因智慧而毀滅,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