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明朝的三公三孤、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
第一,明朝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不是官職。無定員,無專責,只是虛銜,可以理解為榮譽稱號。例如我們常說的“位列三公”,這是很榮耀的一件事情,大部分官員一輩子也混不到。
第二,三公三孤和太子三師、太子三少是有本質區別的。
三公三孤是榮譽的象徵,一般是用來表彰大臣的,其中三公是正一品,三孤是從一品。
太子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太子三少(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東宮輔臣,是負責輔佐和教導太子的,但在明朝仍然也是虛職(只有在洪武早期輔佐監國太子)。太子三師是從一品,太子三少是正二品。
第三,滿桂在天啟七年寧錦大捷後加封的太子太師,而在崇禎二年戰死後被追贈的少師。
從明朝的三公三孤制度就能看出來,雖然明朝大部分三公三孤都是文臣,但並不是文官的專屬,武將也是可以加封或追贈的。
滿桂雖然是蒙古人,但從小生活在明朝,而且在對抗後金的戰鬥中表現極為出色,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後金軍包圍錦州,分出兵力進取寧遠。滿桂派兵援救,被包圍在笊籬山。滿桂和總兵尤世祿趕赴前線,大戰一場,勝負相當。於是進入寧遠城中,和袁崇煥商量防禦的辦法。不久後金軍兵臨城下,滿桂率領副將尤世威等人出城迎戰,殺傷不少後金軍,滿桂自己也身受重傷。捷報遞上後,朝廷給滿桂加官為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後金軍打進京師北京,滿桂奉命率軍勤王,後在北京保衛戰中戰死。而且據《明史》記載,滿桂是由於崇禎帝促戰而死,等於是被崇禎帝逼死的,或許追贈他一個少師,也算是一定的彌補吧。當然,對於滿桂的具體死因是有爭議的,但滿桂死於戰場總是不會錯的,就算是為了表彰他的戰功也沒錯。
可見,滿桂第一次被加封為太子太師是為了表彰他在寧錦大捷中的作戰勇猛和戰功,而第二次追贈少師則有一定的補償意思。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明朝的三公三孤、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
第一,明朝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不是官職。無定員,無專責,只是虛銜,可以理解為榮譽稱號。例如我們常說的“位列三公”,這是很榮耀的一件事情,大部分官員一輩子也混不到。
第二,三公三孤和太子三師、太子三少是有本質區別的。
三公三孤是榮譽的象徵,一般是用來表彰大臣的,其中三公是正一品,三孤是從一品。
太子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太子三少(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東宮輔臣,是負責輔佐和教導太子的,但在明朝仍然也是虛職(只有在洪武早期輔佐監國太子)。太子三師是從一品,太子三少是正二品。
第三,滿桂在天啟七年寧錦大捷後加封的太子太師,而在崇禎二年戰死後被追贈的少師。
從明朝的三公三孤制度就能看出來,雖然明朝大部分三公三孤都是文臣,但並不是文官的專屬,武將也是可以加封或追贈的。
滿桂雖然是蒙古人,但從小生活在明朝,而且在對抗後金的戰鬥中表現極為出色,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後金軍包圍錦州,分出兵力進取寧遠。滿桂派兵援救,被包圍在笊籬山。滿桂和總兵尤世祿趕赴前線,大戰一場,勝負相當。於是進入寧遠城中,和袁崇煥商量防禦的辦法。不久後金軍兵臨城下,滿桂率領副將尤世威等人出城迎戰,殺傷不少後金軍,滿桂自己也身受重傷。捷報遞上後,朝廷給滿桂加官為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後金軍打進京師北京,滿桂奉命率軍勤王,後在北京保衛戰中戰死。而且據《明史》記載,滿桂是由於崇禎帝促戰而死,等於是被崇禎帝逼死的,或許追贈他一個少師,也算是一定的彌補吧。當然,對於滿桂的具體死因是有爭議的,但滿桂死於戰場總是不會錯的,就算是為了表彰他的戰功也沒錯。
可見,滿桂第一次被加封為太子太師是為了表彰他在寧錦大捷中的作戰勇猛和戰功,而第二次追贈少師則有一定的補償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