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殼影片

    文:桑小苜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約會相親不會只有一次;在約會之後,往往感受到的也都是被拒絕或者失望:這人咋和我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約個會就這麼難?不怪你,這是進化的鍋……

    作為一條單身狗我們並不孤單,研究人員發現,大約50%的人沒辦法找到戀人,就算找到也很難維持關係,但是研究人員也鼓勵我們,沒事,這都是進化的原因。

    塞普勒斯尼科西亞大學社會科學副教授Menelaos Apostolou表示,有將近一半的人在配偶方面面臨相當大的困難。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困難並不是因為哪一方沒有做好,而只是因為人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和人類進化習得所適應的環境截然不同。

    在10月份的《個性與個體差異》的雜誌中,Apostolou及其同事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對大約1900名大學生在約會中的個人表現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詢問他們的感受和想法,例如“我覺得維持親密關係很困難”、“我覺得保持親密關係很容易”等等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一半的大學生們都承認,一開始要維持親密關係是很困難的,有五分之一的表示,在開啟一段關係時就已經遇到了問題。

    從進化的角度看,約會這件事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是很具有挑戰性的,雖然人類通常能夠適應新環境,但往往需要經過很多代才能大大的改變我們的行為,所以,當人類剛剛適應了一個新環境時,往往他們所處的環境又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對他們來說還很難以適應,讓人不知所措。

    而人類對於約會的適應估計還停留在過去兩百年前。

    研究者表示,我們現在所適應的配偶選擇還停留在包辦婚姻的時代,在18世紀之前,包辦婚姻算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個規範,甚至在當今的許多文化中,這種婚姻也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我們還未適應好環境。

    在社交環境中,大概有20%的人會具有羞怯的人格特質,這種人往往會服從於包辦婚姻,在過去,內向,害羞的人都不用著急找不到伴侶,反正還有父母嘛。

    但是,到了現在,大家都更喜歡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安排自己的約會了,並自己來尋找伴侶,在這種情況下,羞怯內向的人有可能直接讓約會黃掉……

    隨著這會發展迅速改變了約會的儀式,專家們認為也有必要重視這個問題,也許之後能夠更好的理解這種現狀,並開發出相應的應對方式。

    不管怎樣,我們好歹能夠安慰一下自己,至少我們也不孤獨啊,單身狗也不止一條兩條……

  • 2 # 暖心理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在一個心理課程裡面老師講的案例:E是一個35歲的成功男性,他各個方面都不錯,但卻至今未婚。為什麼呢?朋友們問起來的時候,他就會說,要不是喜歡他的女孩他不喜歡,要不就是他喜歡的女孩剛好有的伴侶,反正總是很可惜的錯失戀愛機會。然而真的是機緣巧合這麼簡單嗎?好像並不是這樣,在E上大學的時候,也有喜歡的女孩,那時他靠近女孩時,總會顯得自己笨笨的,不知道說什麼好,慢慢的和女孩的關係就疏遠了。他以為,沒有在大學裡面和喜歡的女孩們談一場戀愛,是因為自己比較笨,不太會說話,但在畢業聚會上同學們對他的反饋卻讓他十分震驚。同學們說,E看起來很開朗大方,但喜歡他的女孩一旦靠近他,他就會很冷漠,這讓女孩們傷透了心,一個一個地離開了他。

    就從E的故事來看,他不是沒有機會去談一場戀愛,而是因為某種原因,就錯失了愛情。我們深入去了解E的小時候,就會發現,他小時候是那種很獨立的孩子,但是這種獨立背後,是帶著恐懼的。E的父母的情感狀態不佳,在E出生到長大的過程中,特別需要照顧和安全的階段,家庭沒有辦法給孩子提供基本的安全感,E唯有成為一個過早懂事的小大人,才能得到一些認可和關注。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E小時候的這種獨立和成熟,是對自己感受的否認。從小,他有太多需要父母照顧卻得不到的體會,甚至會有種被拋棄的感受。這樣的感覺十分痛苦,所以導致E會不敢再有任何的感情需要。會“否認”對親密關係的需求。這也是“迴避型依戀”型別形成的原因所在。所以透過E的案例,我們瞭解到一個人對親密關係的排斥,往往和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依戀型別有關,而不是性格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魅族note6和榮耀6X哪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