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性138851492

    其實導演本來要弄原作,的原作本來說“葫蘆娃”從墓地裡出來的,但導演覺得太恐怖,於是想其他的。有一天導演看到一個老爺爺x從葫蘆裡出來,經詢問老爺爺說他本是天上的神仙,結果犯了一個錯誤,被玉皇大帝貶下凡間。導演這時想到了用葫蘆做動畫,於是便有了現在的葫蘆娃。

  • 2 # 雷死人不償命囧圖集

    葫蘆兄弟這個設定非常類似我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十兄弟》

    幾個兄弟各有各的能耐,然後十兄弟因有藥用價值,被壞蛋盯上從監護人手裡奪走,期間也有兄弟被壞蛋矇蔽反目的情節,當然最後都是團結一心戰勝boss。

    但是這部電影是1995年的,葫蘆兄弟是1986年的,似乎對不上。

    不過我很快就發現,十兄弟這個故事其實歷史悠久,早在1959年就有粵語長片,並衍生出後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

    該片主要情節是:

    一對以捕魚為生的夫妻,偶然在海邊得到十顆珍珠。居住於附近而又壞事做盡的袁世凱得知這個訊息後,便想盡方法取得這些珍珠。情急之下,妻子只好把珍珠吞進肚內,但當晚她竟然誕下十個嬰兒,而這些嬰兒又竟然一夜之間長大成人。他們十兄弟各具特異功能,但在接觸石灰後會失效。在他們團結一致之下,最終能夠打敗大元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部片子的原初設定跟葫蘆娃的同步率肥腸之高:

    千里眼,眼睛能看見極遙遠的東西;順風耳,耳朵能聽到極遙遠的聲音;大力三,雙手力大無窮;韌皮四,面板刀槍不入;飛天五,能夠飛行;鐵頭六,頭骨極硬;高腳七,雙腳可變長,健步如飛;遁地八,能夠遁地(鑽地道);大口九,大聲說話,能吹出強風;大喊十,愛哭,淚水有醫療功效。

    那這部粵語長片的發源呢?其實是民間傳說,有黎族、漢族等不同版本,具體可以從《中國神話人物辭典》、《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 《民間文學詞典》等書中找到。

    看看這三部書裡分別給出的一些設定記載:

    1)漢族故事。寫一家有10個兒子。老大叫順風耳,老二叫千里眼,老三叫有力氣,老四叫鋼腦袋,老五叫鐵骨屍,老六叫長腿,老七叫大腦袋,老八叫大腳,老九叫大嘴,老十叫大眼。他們各自利用自己的特殊本事,齊心合力推走了長城,把秦始皇餵了鱉魚……(這腦洞)

    2)黎族民間故事。流傳在海南省陵水縣。這篇故事主要寫苦過世有十個本領非凡的兒子,他們力大無窮,銅筋鐵骨,令國王心驚膽戰,怕十兄弟搶了他的王位,於是國王想盡各種辦法處治十兄弟……

    可以判斷出,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並隨著時間流轉演化出細節不同的各種版本,而且boss各有不同,從秦始皇到袁世凱…

    但故事的基本走向跟葫蘆娃如此相似,使我不禁推斷,當初葫蘆兄弟的故事創作肯定對此有所借鑑。

    3.再挖一下:葫蘆兄弟的故事母本屬於中國古代民間故事中典型的“十兄弟型”。

    此型故事在漢族、北韓族、彝族、苗族、黎族、景頗族、壯族、傈傈族、毛南族、蒙古族等民族廣為傳誦,流行地域廣泛。 劉旭平認為“從現代口頭採錄的故事異文看,十兄弟是最基本的形式”。

    根據檢索,較權威的文獻中,丁乃通在《中國民間故事型別索引》中命名為"超凡的好漢弟兄" ,收錄異文凡39篇。

    十兄弟型別故事早在明朝就有明確的記載,出於屠本峻所撰《愍子雜俎》中的《七兄弟》:

    十兄弟故事的情節結構是圍繞著各種複雜的難題考驗展開的。出難題的有妖魔、鬼怪,但絕大多數為現實生活中殘暴的皇帝、財主、地主等各種邪惡勢力。如傈僳族《無兄弟》故事中的"財主" ,苗族《八兄弟鬥土皇帝》故事中的"土皇帝" …

    至於《葫蘆兄弟》與此型別民間傳說的關係, 已經有同學透過原作者與美影廠的著作權糾紛案找到了部分確鑿證據。

    可以看出美影廠當時立項的原本是剪紙片《七兄弟》,是1984年由美影廠文學組的楊玉良根據民間故事《七兄弟》創作了文學劇本大綱,並演變成後來的葫蘆兄弟。因此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葫蘆娃脫胎於“七兄弟”的民間傳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媽媽,生完寶寶才知道哪些東西不用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