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聯盟
-
2 # 手機使用者3503570243
其實現代物理已經不用超距力的概念,而是用場的局域作用的概念理解提主的問題了。 平方反比關係就是有源場(散度非零),題目的所謂“聯絡”就是它們都是有源場。
電磁場的另一個特性就是電流周圍磁場的旋度不為零(有源)。
-
3 # 大刀吧主的水彩小鋪
沒有聯絡。
但是可以看做它們具有某種有類比性,但是這種類比性不是科學的,最多隻能是一種猜測而已。
其實公式很簡單,就是那樣子的,但是如果再多想一步,用我們人類的頭腦再多想一步,那麼問題就來了,就是人類想探究它們背後的意義,但是我們連一個單獨的公式的背後的意義都無法探究,更別說兩個了。
說實在話,說過來說過去的,還是歸究到我們能否探尋宇宙背後的意義問題,這當然在面前來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來說都是不可能的。
-
4 # 孤猴78345271
電場力和萬有引力當然有關係,物質從沒有物質的原始宇宙中誕生,而原始宇宙中只有質量奇點的原始引力和能量的原始斥力,很顯然物質世界中的四種力是從沒有物質的原始宇宙中的原引力和原斥力衍生而來,是衍生力而不是原力。主流物理學家們一直想將四種力統一起來,殊不知它們只能在原引力和原斥力上才能達到`對立統一’,而絕不是`統一’!物理學家們應該換腦子,換思維了!
-
5 # 格斯巴金
本文用動量流的觀點來推導靜態引力公式。透過這個推導,你會明白,所謂的引力其實是不同的動量流和不同結界的作用的結果,是衝量的體現。
實際上,天體之間並不是靜止的,需要使用到動態引力公式。使用動量流觀點來推導動態引力公式會更加複雜,而且與本主題無關,以後再做推導。
定義
結界
結界就是一個面,當粒子經過時,粒子會分解或者重新組合。粒子分解時,粒子的內能釋放,速度增加,動量增加;粒子組合時,粒子內能增加,速度降低,動量降低。
動量流
動量流就是一組速度相同的粒子流。
線密度
動量流的質量除以動量流成長度,單位:千克/米。
動量流的線密度除以結介面積就可以的到密度。
為什麼需要線密度呢?因為結界的面積總是相等的,所以流過結界的動量流就可以忽略面積,因此,線密度就足夠。
結界受力情況分析
當動量流1經過結界後,轉化成新的動量流2,結界受到的力是怎樣的呢?
如圖所示,假設線密度為ρ1動量流1以v1的速度經過結界。經過時間t1後,有長度為L1的動量流經過結界。動量流1經過結界後,其中的粒子可能組合或者分解,變成新的粒子,組成新的動量流2,以速度v2繼續運動。
粒子轉化過程中,結界受力情況如下:
已知動量流1引數:
線密度:ρ1;
運動速度:v1;
已知動量流2引數:
運動速度:v2;
動量流轉化時,受到衝力,F=d(m·v)/d(t),
即,F=m×(v2-v1)÷t1 ,m為t1時間經過結界的質量
∵m=ρ1×L1, L1=v1×t1
∴m=ρ1×v1×t1
∴F=ρ1×v1×t1×(v2-v1)÷t1
∴F=ρ1×v1×(v2-v1)
如果動量流轉化率不是百分之百,那麼應該乘上一個轉化率k,結界的受力公式為:
F=k×ρ1×v1×(v2-v1)
從以上公式可知,結界受力與動量流1的密度、速度有關,與動量流2的速度有關。如果v2大於v1,那麼結界受到一個後坐力,力的方向與動量流的速度相反。如果v2小於v1,那麼結界受到一個推力,力的方向與動量流的速度相同。
靜止物體萬有引力推導
如圖所示,動量流1經過結界1後轉化為動量流2;動量流2輻射到結界2後為動量流3;動量流3經過結界2後轉化為動量流4。其中,v1>v2,且假設v2等於光速c,k1和k2是結界對動量流的轉化率。
根據結界受力公式可得,結界2的受力如下:
F=k2×ρ3×v2×(v1-v2),方向與運動速度相反。
∵ρ3=ρ2÷R^2,輻射密度與半徑平方成反比。
∴F=k2×ρ2×v2×(v1-v2)÷R^2
又∵ρ2=v1÷v2×ρ1×k1,經過結界的動量流密度與速度成反比。
∴F=k2×v1÷v2×ρ1×k1×v2×(v1-v2)÷R^2
∴F=k1×k2×ρ1×v1×(v1-v2)÷R^2
假設物體的結界數為M×k3,物體1的質量是M,物體2的質量是m,則萬有引力可以表示為:
F=k3^2×k1×k2×ρ1×v1×(v1-v2)×M×m×÷R^2
=k3^2×k1×k2×ρ1×v1×(v1-c)×M×m×÷R^2
即,F=G×M×m÷R^2,
其中,G=k3^2×k1×k2×ρ1×v1×(v1-c)
同理可以推匯出庫倫定律公式。
回覆列表
在經典物理框架裡,靜電力和引力沒有關係。不要以為它們是平方反比就以為它們有聯絡。因為它們的物理影象完全不一樣。靜電力的產生來源是電荷,沒有電荷就沒有靜電力;而引力的來源是質量,沒有質量,就沒有引力。不帶電是很容易做到的;而沒有質量則意味著沒有物質,這很難做到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平方反比有什麼特殊性,因為很多人認為它們有聯絡都是看中了它們的共性——平方反比。
對於靜電力,如果不是平方反比,會有許多問題出現。可以證明,如果靜電場不是平方反比,那麼光子靜止質量不是0。這一點可以根據量子場論得到(需要比較專業的物理知識,涉及到場的共軛動量的計算,這裡我略去推導)。接著,我們會發現光子的能量不再與其頻率成正比,那麼黑體輻射公式就要修改了(由統計物理可以推出)。所以,靜電場的平方反比我們不能輕易改動,而且實驗也已經在很高精度上證明平方反比的可靠性。但是,對於引力場則不是這樣。按照平方反比,二體系統的運動軌道有三種選擇:拋物線、雙曲線、橢圓。如果引力嚴格是平方反比,那麼水星近日點進動將無法解釋。光線在大質量天體附近的彎折也比實驗觀測值小。加來道雄(Kaku Michio)先生在其科普讀物中稱之為“立方反比”。當然,這個前提是引力源只有質量,而沒有電荷和角動量,否則這個結論也值得商榷。
所以從這一點看,靜電力和萬有引力沒什麼聯絡,甚至是大相徑庭。
但是這不代表它們真沒聯絡。20世紀50年代,楊振寧先生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後來物理學家發現,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無一例外的都能被該理論描寫,只是描寫不同相互作用需要不同的規範群。20世紀80年代,超引力建立。物理學家驚奇的發現,引力的散射振幅居然等於楊米爾斯理論的散射振幅的平方。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猜想:
Gravity=YM^2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萬有引力和電磁力或許會有一點聯絡,畢竟電磁理論是最簡單的楊米爾斯理論。也就是說,我們有可能建立一個由電磁理論生成的引力理論。不過這種引力理論可能不能真實描述引力。目前只有非阿貝爾規範場的色荷才能和引力的動量取得聯絡。這種聯絡稱為“色因子與動量因子對偶”,目前有學者在五圈水平給予了驗證。
但是,故事還沒結束。超引力建立不久,物理學家就提出如何把這套理論推廣到高能。由於超引力是廣義相對論在低能下的超對稱理論,如果能給出超引力的高能對應,那就意味著我們獲得了廣義相對論的量子理論。這件事在80年代那個風雲莫測的時期裡,可謂是一波三折。最後物理學家幾經周折,獲得一種新的理論——超弦理論。超引力是超弦理論的一種低能有效理論,因此大家相信超弦理論是描述量子引力的一種辦法。不過大家也發現,超弦理論的低能近似不止超引力,連其他三種相互作用彷彿也能包括進去。所以超弦理論號稱是“超統一理論”。之所以叫“超統一”,是因為有一個大統一理論——電弱強的統一理論。
從超弦理論的角度看,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的聯絡就更深刻。它們壓根就是同一種作用。
當然,超弦理論是否正確還有待實驗檢驗,但估計最近一個世紀沒有結果,因為超弦理論的能標實在太高,除非我們的加速器能把粒子加速到普朗克能量~10^28eV,它意味著電子需要被加速到[1-10^(-50)]c。我們現在才剛剛檢測出希格斯粒子,能標約為10^(11)eV。不要小看指數不過相差17,但是指數的爆炸增長是十分驚人的,能標差17個數量級,意味著要得到可觀測的資料,我們需要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去進行試驗,首先就是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