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智玩家

    為什麼要在今天——雙11,解讀這個「並」呢?

    因為,「11」這個數字的形象,與「並」字的象形含義很像。

    「並」字在甲骨文造字中,有兩個字形:

    一個是由兩個“人”字並列,還在下半部,橫穿一小短橫,表示一種並列的關係。

    另一個是兩個“立”字並列。“立”字的上半部是個“大”字,“大”字在甲骨文中也表示人,簡單的說,也表示並列的關係。

    這種並列的關係,如果用數字來表示,是不是很像11?所以,今天來解讀這個「並」字是很合適的。

    所以,“萬物並作”的「並」字,就是表示一種並列的關係,這裡的“作”是發生、執行的意思。“萬物並作”就是說,萬物,存在著一種並列發生、執行的關係。

    那麼,怎麼理解這種「並列的運作與發生」呢?這看起來,有點超出了我們的經驗與常識。

    《道德經》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而為和” 的描述,這一段,其實是老子對「重疊結構世界」非常詳細的論述。

    完整的世界,是一種重疊結構,是由兩個全部不同性質世界重疊而成。存在於這個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著人能感覺到的現實世界部分,以及感覺不到的本質世界部分。

    這兩部分世界是重疊存在的,而這兩部分世界的執行也是同步的,這就是“萬物並作”的含義。

    真正對我們有價值的是「觀復」!

    那麼,「觀復」是什麼意思呢?

    「觀」,不僅僅是看的意思,而是指人的認知模式。「復」是收回來的。

    萬物是重疊存在的,那麼,我們人體也是重疊存在的,也就是說完整的人,由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人體重疊存在。

    普通人平常使用的認知模式,主要是以肉體的感覺器官來認知這個現實世界的。

    而在用肉體的感覺器官認知這個現實世界的時候,內在人體的認知,也跟著一起衝出來了。

    但是,內在人體的認知在衝出來的情況下,缺乏獨立認知的能力,TA的認知結果跟隨外在人體的認知結果。

    「觀復」的意思就是,要把內在人體的認知收回去,直接在內在世界中去認識事物的執行與發生。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用內在人體的認知能力,去認識內在世界中事物執行與發生呢?

    方法就是這句話的開頭:“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就從字面的意思上來看,是「心智系統」轉換得非常徹底後的一種結果。

    這種結果,對一般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基本上屬於是一種神話。甚至對於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為之努力的終生目標。

    既然,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那對我們還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我們很多人不能直接感受到內在自己的存在,也無法直接認識到內在世界中事物的模樣。

    但是,我們還是有可能,在現有的條件下,感知到事物的內在。

    這種感知事物內在的途徑,就是《大學》中的「慮」,佛教中的「禪」,也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內思」。

    「內思」時,我們所感知到的意識影像,就是來自於事物的內在。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事物真正的真實,並不全部存在於我們所感覺到的現實世界中,而是存在於我們的意識影像中。

    我們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那種境界,直接認識事物在內在世界中的模樣。但是,我們誰都可以透過「誠意、正心、格物」的練習,學會「內思」:在意識空間中,用內在意識去看意識影像。在看意識影像的過程中,認識事物的內在。

  • 2 # 月鹿山人

    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馬未都對其解釋為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

    河上公注道德經為

    吾以觀復。【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也。人當念重其本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樓上漏水把我家淹沒了,財產損失怎麼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