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安—豐鎬遺子
-
2 # 漠北煙花
一,項羽太過自負太過相信自己,而對他人的聯絡置之不理,讓追隨他的人感到失望
二,項羽並不像一位雄才大略的雄主而像一位將軍,試問一位將軍會重用另一位將軍嗎?
三,天下間的有識之士早已對大一統思想認可,而項羽主張恢復到春秋戰國那種分封時代,倒行逆施終不得民心!
三,項羽太過重視感情,此為英雄,而非梟雄!
-
3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劉邦手下謀士特別多,大家可以掰著指頭算算,張良,陳平,蕭何,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酈食其之類就不說了。還有那些草根、草民。反過來看項羽,項羽手下謀士有誰?大家只知道一個,“年七十,好奇計”的范增。所以可以說,劉邦手下人才濟濟,項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說武將,單看文臣謀士,項羽手下基本無人。
為什麼項羽手下沒有謀士,只有一個范增?這和項羽的不善用於用人有直接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鼠目寸光。項羽的鼠目寸光主要體現在眼光不高,眼界不高,看問題看事情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實質,這個最主要體現在誤封天下,沒有論功行賞上。
比如說對田榮的誤封,對彭越的失封,對陳餘的錯封導致田榮、彭越、陳餘聯手叛楚,客觀上幫了劉邦。
第二、狂妄自大。項羽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之後,自封為“西楚霸王”。然後項羽一連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投降的秦王子嬰給殺了;二是放了一把火,把秦王的咸陽宮燒了;三是將秦咸陽宮的珍寶、美女全部帶走了。
據史書記載,咸陽宮這一把火整整燒了三個多月,整個宮殿全部燒成了灰燼,然後項羽準備東歸了。項羽自己西楚國的國都是在彭城,就是今天江蘇的徐州;燒了秦王的咸陽宮後,從陝西返回自己的都城時,還把勸說他的書生丟進油鍋榨油去了。透過這件事可以看出,項羽這個人非常自尊,你稍微傷了他的自尊,他絕不會放過你。如此唯我獨尊、狂妄自大,誰還敢給項羽提意見啊?
第三、剛愎自用。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業,也可以損傷他的事業。項羽的性格中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過於自信,剛愎自用。
拿我們今天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項羽這個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觀性太強了。他不需要謀士,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主。在鴻門宴上,決定第二天消滅劉邦的是誰?項羽。決定撤銷第二天軍事行動的是誰?項羽。他和誰商量過?沒有。他召集過會議嗎?沒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過嗎?還是沒有。所以項羽不要謀士。
後來項羽因為懷疑范增,竟然不聽范增的建議。范增勃然大怒,請求告老還鄉。項羽竟然也答應了,於是范增離開了項羽。項羽如此輕信,使他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謀士范增。范增臨走時說:大王好自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結果,項羽的剛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還失去了一大批可以為他出謀劃策的人。
項羽和後來最像他的山寨版木曾義仲都一個毛病,嚴重的用人不當,早期親自作戰時期用人還算湊合,麾下有實才的人從攻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後期成為集團首領就開始犯渾,明明手頭有人可用就是不重用,最終,佔盡優勢的霸王項羽敗給了漢王劉邦。
-
4 # 帝國的臉譜
關於項羽為什麼只重用范增而忽視其他人,這得先從范增是如何進入項氏團隊說起。
前209年,項梁項羽叔侄在會稽郡殺死郡守殷通,起義舉事。隨後,項梁帶領他的八千江東義士,一路向西,過丹徒(今鎮江),涉長江,一路攻至下邳,不但沒遇什麼阻力,人馬還迅速壯大到六七萬人。
前208年,項梁義軍到薛城(今安徽微山),得到了陳勝死亡的確切訊息,而且吳廣也先於陳勝被人殺死,如此一來,項氏集團就成了當前實力最強的一支義軍。為此,項梁便召集部下和劉邦一幫人,開了一個戰略調整的薛城會議。在會上,項梁說:“如今張楚王陳勝已經死亡,楚國不能一日無主,大家看看有什麼好人選推選為楚王?”大家一聽,將領們順水推舟地說,論資歷和威望,當今英雄,唯梁將軍您堪當此任,建議立項梁為楚王。這也符合項梁本人內心的意願,捨我其誰?
就在未決之時,衛士來報,有人求見。隨即進來一位蒼顏白髮的老頭子,范增。范增是居鄛(今安徽巢湖)人,年過七十,能謀善斷,才幹過人。秦朝暴政,范增安居於鄉里,不問世事。陳勝起義後,群雄逐鹿,他打聽到項氏叔侄英名神武,戰績輝煌,如今打到薛城,處於戰略關鍵時刻,就毛遂自薦,前來相投,也是老當益壯,志在千里。
項梁問范增有何見教,范增便將自己介紹一番,表達不甘埋沒於草野要輔佐項梁建功立業的決心。項梁順勢說,先生來得正好,如今張楚王已死,天下不能一日無主,大家正議立楚王,先生如何看?
范增說,其實,老朽正為此事來,陳勝既非名門,又非望族,更無駕馭之才,驟然稱王,遲早會失敗的。自秦滅六國,楚地哀鴻遍野,楚人對秦恨之入骨,南公曾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陳勝起義,不立楚國王室後裔,卻妄自尊大,自立稱王,這是他兵敗身死的原因。今將軍舉事江東,向醵攻秦,一路勢如破竹,天下豪傑,紛紛來投,為什麼?這是因為將軍乃楚國將門之後,大家希望隨將軍滅秦復楚。如今要立楚王,必須立楚王后裔,這才能順時勢,得人心,滅秦才有希望。
范增的話,極合時勢,也極有遠見。項梁便依范增之議,立了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為楚王,也號為楚懷王,以盱眙為都。
范增成為項氏團隊以後,鐵心跟了項羽叔侄,幾乎沒有動搖過。而對於項羽來說,范增是叔叔交給他的一個重要謀臣,項梁對范增尊敬有加,從諫如流,這種態度影響了項羽,他對范增自然信賴甚至依賴,只是在偶爾使性子或追求他自己認可的處事方式時,才會置范增的建議於不顧。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項羽不太用新人,喜歡舊人,這也是那些來投奔他的那些人後來又紛紛投奔劉邦的原因,而這一點,更顯得他對范增的倚重。
-
5 # 路衛兵
范增先跟項梁後隨項羽,屬於元老級人物,所以項羽尊其為“亞父”。但關係的遠近並不代表人事的重用,項羽主意正,范增脾氣倔,二人性格衝突很難達成默契。從幾次配合來看,項羽對范增的態度基本是這樣的:意見重疊時聽,交集時不聽,也就是不聽。更談不上重用。
殺宋義是項羽的主意,沒和范增商量。殺義帝更不可能商量了,立義帝可是范增的政治謀劃。至於燒咸陽、殺子嬰的大手筆,也與范增肯定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的政治理念相悖,不用說也沒商量——或者沒聽。最典型的是鴻門宴。鴻門宴前項羽是想對付劉邦的,跟范增意見一致。後來項伯插了一槓子,連夜認了劉邦這個親家,回來讓侄兒“善遇之”,於是“項王許諾”,又改了主意。改主意不怕改主意,你倒是和範老先生知會一聲啊,那邊還心潮澎湃地磨刀霍霍呢。不說不解釋,搞得范增上躥下跳地摸不著頭腦。
離間計那次也是,項羽把劉邦困在滎陽,切斷了糧草,佔據軍事主動。這時劉邦提出割地求和,“項王欲聽之”,而范增堅決主戰。二人意見相左,項羽暫時妥協繼續攻城,但一邊打還一邊派使者過去——使者並非打探離間計虛實的,這點我在上篇問答中已有說明,顯然思想搖擺不定,傾向和談。最後項羽到底沒聽范增的,失去了一次消滅劉邦的大好機會。
《史記》中明確記載項羽聽范增的只有一次——或許還有漏載,但起碼說明不重要,就是戲下封侯時,關於劉邦的安置問題。二人思想非常難得地重合,展開地圖比劃一番,最後打了個擦邊球,把劉邦分配到漢中、巴蜀一帶。但這個本身也是項羽的意思,他對劉邦佔關中一直存有戒心,又怕負約讓人說三道四甚至反叛。倆人想一塊去了。
項羽專橫,但並不完全獨斷。他也會和人商量,比如答應章邯和談前,曾“召軍吏謀”;坑殺20萬降卒時,也曾“召黥布、蒲將軍計”;甚至打不下陳留想撤退時,還跟劉邦“相與謀”;項伯雖被劉邦利用不斷上演無間道,但他的意見項羽是聽了的。至於不重用韓信、陳平,倒不能完全怪項羽。韓信其時尚未嶄露頭角,他後來投奔劉邦一開始不也沒受重視嘛,還差點丟了小命。陳平喜歡耍小聰明,跟項羽不是一路,不重用也不奇怪。
-
6 # 遙望燕園
不不不,項羽並非只重用范增一人,在項羽帳下得到重用之人,也是大把,只不過最終的勝利者是漢非楚,曾經被項羽重用過的人,大多沒有機會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筆。
項羽陣營中最受重用的一批人:諸項。
據記載,原在項羽帳下效力的陳平歸漢後,直接被劉邦拜為參乘,管理護軍。劉邦帳下其他人見陳平新來乍到就獲得這麼重要的官職,非常不滿,但他們的不滿反而激起了劉邦更加重用陳平的決心。
彭城兵敗後,周勃、灌嬰等人蒐集了一些有關陳平的流言,並把流言呈報給劉邦。流言的主要內容是陳平盜嫂受金,所謂盜嫂,就是跟嫂子有不正當關係,所謂受金,就是受賄。
劉邦看了報告後,把陳平叫來,詳細地詢問了一下具體情況,在這次談話中,陳平談到了自己為何先從魏王豹處離開,後又從項羽處離開。陳平說自己在楚營根本就沒機會得到重用,因為項羽用人的原則是這樣的:
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這句話透露出的另一個資訊點是:在楚營中,只要能跟項羽攀上親戚,就能得到重用。但因為史料的缺乏,我們只能找到被重用的諸項名單,卻找不到被重用的外戚名單了。
被重用的逐項大致包括:項伯、項莊、項聲、項他、項悍、項冠等。
項羽陣營中受到重用的另一批人:革命元老。
同樣是在陳平的傳記中,司馬遷詳細記錄了陳平對楚營使用反間計的情況。
據記載,陳平的反間計先從鍾離眜等大將下手,在楚營中散步謠言,謠言稱,鍾離眜等大將,勞苦功高,但卻不得裂土封王,因而已經暗地裡投靠了願意裂土封王的漢王。
在項羽聽聞謠言後,派親信使者到漢營中探探情況,陳平又藉機離間項羽和范增之間的關係,項羽果然中計,開始懷疑范增。范增老羞成怒,辭官歸彭城,在回彭城的路上,范增生背瘡,死掉了。
從這一段細節中,我們能夠發現,除了范增以外,還有一大批勞苦功高的大將,也受到了重用。從《史記》的有關記載中,我們能夠列出一份短短的名單:龍且、季布、鍾離眜、周殷等。
其實,除了這兩批人,還有一批諸侯王,也是受到了重視的,但這批諸侯王因為有自己的封地,跟項羽的關係並沒有多親近,他們甚至會在關鍵時刻宣佈中立或幫助劉邦。
先後受到項羽重視的諸侯王包括:英布、章邯、董翳、司馬欣、張耳、魏豹、彭越、臧荼、司馬卬、吳芮等。
總之,項羽的西楚,是一個持續了五年的政權,也有著比較完善的用人機制,這套用人機制和秦滅六國前的用人機制比較相似,主要靠血緣和資歷。
諸項有血緣,范增等人有資歷,陳平、韓信等人雖有才華,但沒資歷,所以爬不上去,因此,陳平、韓信都跑到了用人不拘一格的漢營去了。
參考資料: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魏豹彭越列傳》、《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7 # 史學達人
項羽賬下人才眾多,但,那都是項梁在世的時候,聚集起來的。就連張良和劉邦,這兩個項羽的死對頭,早期的時候也是跟著項梁混的。
項梁一死,項羽接過來了項家的大旗。
項羽打仗一把好手,但是,讓他建設團隊,那就有點為難他了。
大家都清楚,項羽是十分尊重范增的,他稱范增為亞父。
亞父也就是乾爹的意思。這個范增就是項梁為項羽留下來的智囊。項梁在世的時候都聽范增的,項羽的政治水平不及項梁的十分之一,項梁應該這是知道的。
他死的時候,肯定有交代項羽,萬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一定要問問范增。這也就是范增之所以受項羽重視的原因。
劉邦在項梁死後,他就和項羽分道揚鑣了。
當時項羽和劉邦都效力於楚懷王熊心,熊心就安排這兩個人,分兵兩路去滅秦。並且還立了一個懷王之約,那就是先到關中,滅秦者為關中王。
結果是項羽打了鉅鹿之戰,耽擱了時間,劉邦先到了關中。
雖說大秦子嬰是向劉邦投降的,但是,秦軍之所以投降是因為他們沒有兵力了,所有的兵力不是在鉅鹿被項羽給殲滅,就是投降項羽後,被項羽坑殺了。
劉邦想稱關中王,項羽第一個不答應。
這就有了後來的鴻門宴,在鴻門宴上劉邦表示不敢和項羽爭奪功勞,願意聽從項羽的調遣,項羽就放了劉邦一馬。
至此,劉邦才有了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機會。
項羽平定天下,分封諸侯王的時候。劉邦被封為了漢王。
要到巴蜀去上任,這時候跟隨劉邦走的就有項羽手下的韓信。
韓信牛人一個吧,在垓下把項羽打敗的就是他,可是當韓信這麼一個牛叉的人,在項羽那裡效力時,項羽卻讓他拿著一個長戟,為自己看大門。
項羽這麼對待人才,也可能是他手下中能征善戰者太多了。韓信這點能耐,他根本就沒放在眼裡。
韓信一不被重用就跑到了劉邦那裡,項羽的大營中流失了第一個人才。
陳平也是起先跟隨項梁,之後收編到項羽這裡的。
要說陳平這麼受項羽重用,為什麼他會去投靠實力不怎麼樣的劉邦呢?
還是因為鴻門宴,鴻門宴陳平是有參加的,當時他就是以項羽手下的高官就坐的。
但是,在鴻門宴的整個過程中,陳平看到了項羽把愚蠢表演的是淋漓盡致。他不但沒把劉邦給殺了,還把給他告密的曹無傷給出賣給了劉邦。
陳平看了項羽的表現,脊樑骨都是冒冷汗的呀。在這裡陳平似乎已看出,這個自傲自大的項羽是沒救了,假以時日,以表演出身,處事圓滑的劉邦肯定會超過他的。
所以,陳平最後不惜被殺的代價,跑去了劉邦那裡,追隨劉邦去了。
再說英布,項羽旗下最厲害的一個人,也被項羽封為了九江王。
可是,在英布被封為九江王后,他就不受項羽的調遣了,項羽想讓他去齊地平叛田榮的叛亂,他借病不去,這時候項羽就想來親自滅他了。
因為范增說服項羽,不要四處樹敵了,否則必敗無疑。就這項羽才打消了動英布的念想。英布也不是不知道項羽的厲害,正好,這時候劉邦派隨何來勸說他叛變劉邦,英布剛開始不幹,但是,最後擱不住隨何為他分析,隨何把天下大勢這一分析,他就跑到了劉邦的陣營了,徹底的叛變了項羽。
雖說英布這麼一個最厲害的武將走了,但是項羽帳中的猛將還是有幾個的,比如,鍾離眛,季布,龍且等人。
這幾個對項羽是死心塌地的,他們為項羽立下了赫赫戰功,項羽卻沒有給他們相應的賞賜,至少沒有把他們分為王。項羽不分他們為王就算了,他竟然因為陳平使的反間計,而猜疑他們。、
因為猜疑他們,項羽在使用他們的時候,由於縛手縛腳,所以他們的配合達不到最大的發揮,這就阻礙了軍隊戰鬥了的爆發。將帥失和,是行兵打仗中最大的忌諱呀。
雖說范增是項羽最器重的一個人才,但是,因為項羽的愚蠢,陳平的反間計的奏效。項羽連一心忠於他的范增都開始懷疑了。
范增知道自己被懷疑後,就開始找項羽辭職,他臨走前告訴項羽,天下大勢,君王你就好自為之吧。范增就這樣帶著遺憾走了,他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范增一走,項羽徹底的變成了無頭的蒼蠅,被劉邦從南北戰場來回吊著打。沒有了智囊的出謀劃策,項羽的敗局最終也顯露了出來。
結果是項羽被劉邦拿下,於烏江而自刎。本來手中握有好牌,就這樣被項羽打爛了。
回覆列表
【影視劇《鴻門宴》霸王項羽劇照】
那麼項羽為何重用范增,不中用其他人呢?
1.范增對項羽忠心耿耿!
根據《史記》記載,范增是項羽的亞父,范增和項羽的關係是那種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關係。七十多歲的范增時刻維護項羽的利益,把項羽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和關心。項羽的很多決策應該和范增有直接的關係,甚至可以說,很多決策和計謀就是范增出的。然而,陳平僅僅使用了一個並不高明的反間計,就把范增給拉下水了。鴻門宴上項羽放走劉邦後,范增離開項羽,是他主動提出的,還真不是人家項羽攆他走的,更沒有逼他走。范增離開項羽,他去的地方是彭城,而不是自己的老家。這也許說明範增給項羽留後路去了,說實在的,范增對項羽也真是忠心耿耿。
【影視劇《鴻門宴》謀士范增劇照】2.項羽一介武夫,有勇無謀!
項羽可以說是一個將才,而不是一位帥才。自己衝鋒陷陣還可以,但剛愎自用,不會用人。起初手下戰將如雲,但是許多人最後投降了劉邦。 手下項伯通敵、失掉韓信、周殷反水、武涉失職、龍且敗亡、都和項羽的性格和指揮有關係。堂堂霸王並沒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還用”的境界。
【影視劇《鴻門宴》大將龍且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