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景園旅遊規劃
-
2 # 世界邦旅行網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文化,一個字的改變,就會改變整個詞的內涵。“旅遊”總是會給人一種老年團出去光顧風景的代入感,而“旅行”卻能把人帶進小資青年的文藝聖地。
還是學生的時候,總覺得自己能出去旅遊是一件很牛的事,走遍中國的大好河山,看遍全球的古蹟聖點,嚐盡各地的美味佳餚。那時候,旅遊還算是一件可以被掛在嘴邊、玩樂說道的事。而旅行,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忙碌的工作中,一個間隔月,甚至一個間隔年。倒出走走,去感受不同的人文氣息。不在於到哪,只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從字面意思理解,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它們理解成遊玩和行走的區別。那又何來高階一說呢?只能說,這一切都歸功於當下越來越受關注的小眾文化——文青。
他們總能賦予一個詞新的生命,不過只是行走。於他們而言,卻是一種對自由的嚮往。在途中去感受生命,不在意時光的流逝,只忠於自己的心聲。這是他們給“旅行”的定義。
就在這樣的一來一回間,讓旅行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掛在嘴邊的詞。而沒有跟上時代變遷的父輩們,仍然以“旅遊”去形容每一次奇遇,他們更願意去感受大自然給生命帶來的衝擊。
這便成了在文章開頭所說的,“旅遊”更像是老年觀光團,而“旅行”更具休閒,放鬆的意涵。以至於,在大家看來,“旅行”更高於“旅遊”。
-
3 # 琴心五六疊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老梗,文藝君首先帶大家看一下《現代漢語詞典》對兩個詞語的解釋,詞典中關於“旅行”的註釋是“為了辦事或遊覽,從一個地方渠道另一個地方(多指路程較遠的)”,而詞典中關於“旅遊”的註釋是“旅行遊覽”。
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導遊基礎知識》中,引言部分就介紹了旅遊與旅行的區別,書中認為,首先,二者的主體不同,旅遊的主體被稱為“旅遊者”,也就是我們英文中所說的“visitor”,而旅行的主體被稱為“旅行者”,也就是我們英文中所說的“traveller”。
其次,《導遊基礎知識》引言部分向我們講述了旅遊同旅行的另一個根本區別,是其主體是否在訪問地透過其活動獲取謀生性報酬。書中講述說,旅遊的主體不以此為主要目的,任何一個到慣常環境以外的地方去旅遊,連續停留不超過12個月,其目的不是透過從事的活動從訪問地獲取報酬的人,都可以稱之為遊客,他是旅遊活動的主體。因而書中認為成為遊客的三個基本條件是:旅遊動機、可自由支配收入以及餘暇時間。
從著名的“旅遊六要素”即“吃、住、行、遊、購、娛”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旅遊”的內涵及涉及方向。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旅遊具有以下特性:
享受性:旅遊是一種高階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獲得基本滿足後出現的一種追享欲求。有一位社會學家說,旅遊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遊者心理的共性。旅遊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知識性:旅遊給大家帶來很多見識,增進了對各地瞭解,豐富了人文知識。這才是旅遊的真諦!意志性: 旅遊給大家帶來心靈的意志,會讓自己的思維,心情發展到興奮,快樂的極致。休閒性:日前高速運轉的生活工作頻率,使人越來越感到生活的壓力過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日放鬆自己,到海濱城市享受Sunny,沙灘,大海,藍天,白雲。而世界旅遊組織對旅行的定義是某人出外最少離家55英里(88.5千米),“旅行”是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其要涉及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代文人的遊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科學考察就屬於“旅行”。
當然,隨著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不斷地發生變化,現代社會的旅行已遠遠不同於古代社會,英國伊什圖裡金(Estoril)就指出過旅遊的性質在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
娛樂旅行概念發生了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只有社會中的富裕的、有閒空的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出國旅行,滿足於欣賞外國風景、藝術作品。如今這種概念已完全改變。因為出國旅遊者多來自各種不同的背景,對旅遊想法很不相同,所好和欲求更加五花八門,在有限的假期內儘量包攬這一切。現代旅遊是閒暇追享的“民主化”如冬季旅遊,過去是少數富人強佔的運動;騎馬、划艇、射擊,是非大眾化運動。但是嗜好和閒暇的“商業化”已使這種活動能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國外去參加更為令人激動和更富有外國情調的活動,如登山、滑冰、水下游泳和馬車旅行等。現代旅遊發展為“社會旅遊”如英國度假營,既提供傳統的旅遊勝地具備的一切設施,又不斷開闢和發展新的風景區域,組織大群遊人觀覽,建造特別設計的低消費接待設施,並經常就地提供娛樂和其它服務。社會旅遊可以把大量旅遊者引入偏遠和相對不發達地區。伊什圖裡金講的這些性質方面的變化,表明旅遊的概念是變化的、發展的,旅遊這種特殊生活方式是發展中的生活方式,不論規模、範圍、內容和性質都起了變化。境外遊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遊方式隨著旅遊業的持續發展,境外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遊方式。所謂境外遊是指人們走出國門,去其他不同文化的國家、地區旅遊,領略不同的異域風情。目前中國遊客已經成為境外最大、最受歡迎的旅遊群體。
好啦,透過文藝君的講解,大家對“旅遊”和“旅行”的概念是不是已經有了自己的深刻認識呢?
-
4 # 車逍遙
首先我想說,旅遊和旅行不是一回事!並不是吧什麼說成什麼就高端了或低端了。每年我都會外出旅遊和旅行各有幾次,是去旅遊還是去旅行出發前目的就很明確,旅遊注重的景點參觀,民俗體驗;旅行是注重身心放鬆,環境改變。旅遊會提前安排好路線、景點、食宿;旅行則可能不進景區,每天隨機。旅遊是對陌生目的地的探索,旅行是對自己內心的深度挖掘。
-
5 # 五臺春曉
“旅遊”從字面上很好理解。“旅”就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去崇禮滑雪,到蔚縣過年。蔚縣傳統民間社火蔚縣剪紙馳名中外。璀璨奪目的蔚縣打樹花蔚菜之首----八大碗《天下第一堡》暖泉古鎮民宿張家口大境門蔚州古城·玉皇閣蔚州博物館
世界那麼大,多旅行,多看看。
回覆列表
旅遊和旅行,雖一字之差,但兩者的意思是不盡相同的。
旅:外出的,出行的,在外做客的。
旅遊和旅行的相同點都是從一地到另一地的遷移,身在異域。
旅遊和旅行的不同點呢?
遊:遊戲、遊山玩水、遊逛、遊玩、遊樂、遊蕩。
行:行走、行旅、遠行、獨行、苦行。
在某種意義上說,“旅行”就是一種修行,而“旅遊”則是遊玩。
在時間上:“旅遊”是短期的,有時間計劃,講究速戰速決,不影響工作和學習;而“旅行”則是長期的,甚至沒有時間限制,在漫長的旅途中工作和學習,四海為家。
在路程上:“旅遊”的路程較短,一般情況下單赴一個景點或者一個景區,一條路線或複合線路而已;而“旅行”則路途遙遠而漫長,甚至需要多年的漂泊生活才能完成。
在人群的劃分上:“旅遊”的人群範圍較廣,基本上是老少皆宜,特別是女士較多些。因為生理與心理的特殊因素,她們隨時需要透過短期的旅遊來調整自己的心情,釋放內心的鬱結,而又不能影響工作和學習。所以這是女士的最愛;“旅行”則不同,基本上都是男人。原因是男人把旅行看成是工作,甚至是生活。比如中國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就是以旅行作為畢生事業。再說遠行本來就辛苦,路上有意想不到的艱難險阻,這樣顛沛流離的漂泊生活不是一般的男人所能承受的。特別是獻身宗教事業的苦修士,他們自從悟道的那一天起就踏上了艱難而漫長的佈道生涯。這是一種何等虔誠的心靈旅行?大概唐代的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就是這樣的一種壯舉吧!所以“旅行”的人群範圍很小,甚至是男人中的男人,決不是貪生怕死、好逸惡勞之輩所能釋解的境界。
在收穫上:“旅遊”最大的收穫是心情。或許透過一次出遊放鬆了心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拋開城市中的擁擠與喧囂,融入到大自然當中,在深山幽谷中釋放出心中的鬱結,從千山萬水中淨化了自己的心靈,進而換一種全新的心態去投入自己的工作中。所以“旅遊”收穫的是輕鬆愉快的心情;而“旅行”最大的收穫則是對生命意義的詮釋,這樣會對未來工作與生活做出非凡的全新的定位。他們一般透過長途跋涉行走於崇山峻嶺之間,領略自然、蘊育靈感,或受到囑託去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每到一處,他們大都會深入考察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山川地勢,蒐集整理歷史資料和軼聞趣事。因此,他們經歷了、見識了,懂得了世界滄海桑田、人生百相、世事變遷,徹頭徹骨地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及對人生的看法。看來,想讓他們的思想不成熟都很困難。由此可見,“旅行”收穫了影響終生的閱歷和經驗積累。
總之,人們透過“旅行”和“旅遊”各有收穫。 每個人的需求與追求各不相同:有人喜歡短期旅遊,不喜歡長途的旅行;也有人喜歡長期的旅行,不喜歡短途的旅遊;有人在遊山玩水中度過快樂的光陰;也有人在天涯漂泊的生活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當然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旅行和旅遊當然都有自己的定義。
個人認為:旅遊與旅行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兩者的目的不一樣,想得到的收穫也不一樣。最重要的還是看風景的心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