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鯤
-
2 # 帝國的臉譜
我們知道,張良先祖原是南韓貴族,他的祖父叫張開地,是韓宣惠王、襄哀王時期的丞相,受封韓昭侯。他的父親叫張平,是韓釐王、韓悼惠王時期的丞相。
秦國嬴政十三歲當上秦王,三十歲開始親政。他親政以後,僅僅用了9年時間,他就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山東六國,統一了天下,自己也成為了秦始皇。秦始皇滅六國,其中就有張良的南韓,南韓滅亡後,張良當年輝煌的家族一落千丈,他自己也流落民間,成為了一個落魄公子。
張良的落差有多大,他對秦始皇的痛恨就有多深,於是,就有了 “博浪沙椎擊”的刺殺秦始皇的行動,雖然秦始皇僥倖逃脫,行動失敗,但張良卻因此在秦末的山東諸地聲名鵲起,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據說,他刺殺秦始皇失敗之後,曾經隱姓埋名,四處逃竄,逃到距博浪沙數百里之遠,瀕臨東海的下邳後,才終於因秦始皇往西回咸陽而逃脫了兵丁的追捕。
刺殺秦始皇,只是張良理想中的一部分,他的真正理想是推翻秦朝,復辟南韓,為此,他到處尋找機會。在下邳,有一次他經過一座橋時,看到一位白髮老翁,慢慢悠悠搖搖晃晃地上得橋來,走到他身邊,碰巧掉落了一隻鞋子,老翁讓他給自己撿起來,並穿上。
於是,兩人就算認識了,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老翁百般考驗張良,由於張良善忍,老翁送給了他一本書,就是那本失傳許久的《太公兵書》,後來,張良就憑著這本兵書,成為了秦漢之際的一代“謀聖”。
那麼,張良的理想是復辟南韓,那他為什麼又幫劉邦建立漢朝呢?前230年,南韓被秦所滅,是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張良要復辟南韓,首先需要原南韓貴族勢力的支援,沒有他們的支援,復辟就是紙上談兵。然而,在秦國消滅六國的過程中,南韓既是最弱的國家,又是最早被消滅的國家,這注定南韓的貴族勢力最早衰落,經過秦國的統一過程,能夠聚集的力量已經微乎其微。所以,張良復辟,一無兵,二無將,只是個理想的空談而已。
那張良為什麼又幫劉邦建立漢朝呢?張良幫助劉邦,其實首先是希望跟隨劉邦建功立業,然後找機會蓄積力量,用劉邦的力量幫助自己去復辟南韓。他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大概過了十多年,家民起義經過陳勝、吳廣的點火,便在中原大地燃燒起來,張良也集中了一百多人,開始打算投楚王景駒,恰好碰到劉邦的軍隊過境,他主動求見,兩人相見恨晚。張良平日所說,別人能懂,但劉邦一聽就懂,而且深以為然。於是,張良投到劉邦門下,劉邦授他為廄將。張良看中了劉邦的發展潛力,知道他能成大氣候。
後來,秦朝滅亡,天下分封后,張良確實希望幫助韓王成重振南韓,然而,項羽卻最後殺掉了韓王成,讓張良徹底斷絕了復辟南韓的念頭。所以,也可以說張良是項羽意外送給劉邦的禮物,讓他跟隨劉邦打天下,而且義無反顧,死心塌地。
-
3 # 煮史問道
張良是南韓的貴族,出生於春秋時期南韓相國世家,祖父張開地曾經擔任了南韓三朝相國,其父親張平也曾擔任過南韓兩任相國,如此算來張良的祖父與父親累計幹過五代南韓的相國,這一定是張良家族的榮耀。
但是,公元前230年曆史發生了翻天鉅變。那一年,秦國拿最弱小的諸侯國南韓開刀祭旗,用十年的時間一口氣先後吞下了南韓、趙國、燕國、魏國、楚國、燕國。
因為祖上世受王恩,一直是南韓的貴族,但是秦帝國無情地剝奪了這一切,所以張良想要復辟南韓,想要為已故的南韓復仇,這就是張良一直想要復國的根本原因。為此,張良於秦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在博浪沙組織了一次刺殺秦始皇的刺秦行動,但是結果流星錘跑偏,未果。
從南韓滅亡,到張良博浪沙刺秦,為南韓復仇,整整歷時12週年,藉此可見張良恢復南韓的決心有多麼大。
關於張良投奔劉邦,則是在那時歷史大形勢下順勢而為的決策。下面我們簡要地回顧一下這一段歷史:張良刺秦九年之後,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駕崩。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發動了大澤鄉起義。
同年,身為大秦帝國泗水亭長的劉邦,在芒碭山斬蛇起義,參與了反秦起義。
同年,項梁項羽叔侄倆也在會稽郡發動了反秦起義。
同年十二月,天下義軍首領陳勝、吳廣先後兵敗被殺。
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項羽的叔父項梁成為了天下義軍的旗幟性人物。
而張良恰恰也是在公元前209年起義,在投靠陳勝、吳廣的過程中才獲悉他們被殺,於是選擇投奔項梁。
再投奔項梁的途中,張良遇見了劉邦,劉邦也打算投奔項梁,並計劃向項梁借兵借糧……
張良決定投奔劉邦,而後劉邦帶著張良投奔了項梁。張良被劉邦收留了,而且還被劉邦任命為“廄將”,所謂的廄將其實就是幕僚,可以理解為參謀。
後面的劇情,我們都比較熟悉了,張良與劉邦一起投奔了項梁之後,張良被派往韓地組織游擊戰爭,牽制秦帝國一部分兵力,事實上在這一時期,張良完成了他復辟南韓的理想。
此後不久,項梁戰死,項羽逐漸掌握了天下義軍的主導權,當項羽與劉邦在不同戰線上並肩戰鬥,滅了大秦之後,項羽就開始防備張良了。
在裂土封侯的過程中,張良雖然被項羽派往了南韓,但是項羽卻誅殺了韓王,於是見勢不妙的張良逃離了南韓,投奔了被分封在蜀地漢中的漢王劉邦。從此之後,張良就沒有再離開過劉邦,一路輔佐劉邦奪取了天下,並幫助太子劉盈夯實了太子之位,繼承了皇位。
-
4 # A張正建
說張良復辟南韓並不是太認同,為南韓復仇和盡忠的確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更可靠的看法是反對專制體制,如果說復辟南韓,那麼酈食其分封諸候就為張良復辟開了大門,結果是張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分封,第一個關上了復辟的大門。從張良傳下來的《六韜》《三略》中就可以看到張良的思想軌跡。《六韜》中就有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論述,所以張良既反對秦始皇搞獨載,同時也認識到分封制在維護國家完整統一上是不利的。但是在強大的秦朝制度面前,沒有人敢站出來,所以為了讓天下人敢於站出來反對這種制度,所以策劃了刺殺秦始皇的行動,而且是在十萬御林軍的促擁下實行的刺殺。本身這種行動的標準就不是靠刺殺一個人(跟荊軻刺秦意義不同,荊軻刺秦,只針對秦王,不針對制度和軍隊,失敗了就是失敗了,張良刺秦能衝得進去,也能跑得出來,無疑向天下人召示,秦朝軍隊外強中乾,並非不可戰勝的。所以這個謀劃是成功的,為以後風起雲湧的反秦起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張良看到劉邦是一個肯聽取意見的雄主時,張良就意識到自己的建國理想完全可以透過劉邦來實現,而不是復辟南韓。所以忠心梗梗為劉邦出謀劃策。當然因為擊殺秦始皇的壯舉在當時是具備稱王的資本的,為了讓劉邦和其他人放心,必須講清楚自己沒有稱王的野心(象韓信就沒有講清楚,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為自己理下殺身之禍),就說自己世代為韓相,要為韓王報仇,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就是做一個丞相,無心為王。而且只要這個王對得起他,他就會世代忠心。這無疑給劉邦吃了定心丸,不會懷疑張良有拉隊伍單幹的野心。其他人要造劉邦的反,也不敢找張良商量。為自己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創造了條件!
-
5 # 遙望燕園
《史記·留侯世家》中的張良,甫一出場,便是個道道地地的復仇者形象。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
張良家光家丁便有三百人之多,絕對是南韓首屈一指的大戶了吧?即便如此有錢,弟弟死了,張良卻沒有厚葬,反而散盡家財,尋覓刺客,意圖刺殺當時尚未稱帝的秦王政。
後來,皇天不負苦心人,張良終於尋得一大力士,大力士也比荊軻和秦武陽給力,一出手便是大陣仗,可惜啊,砸中的是副車,秦始皇躲過一劫,至此,張良也開始了自己隱姓埋名的人生。
十年後,張良聽聞陳涉反秦,景駒已自立為楚假王,便率領自己聚集起來的百十號人馬前去投奔。
路上,張良遇到了擁兵數千自號沛公的劉邦,二人相談甚歡,張良便留在劉邦身邊,做起了劉邦的廄將。
為什麼張良會改變主意呢?因為張良敏銳地覺察到,劉邦或許是一個能幫他復仇的人。
張良躲在下邳時,曾遇到一個不知名的老者,老者的所作所為,頗有些類似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老者把《太公兵法》傳給了張良。
張良學成之後,曾給多人講解過《太公兵法》,但所有聽過張良講解的人,都領悟不了。
而這個自號沛公的人卻一聽便懂,不但懂,而且能夠活學活用。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
但是,這段美好的君臣之誼卻沒持續多久,便畫上了一個休止符。因為張良遇到了一個遠比沛公更有希望滅秦者。
這個人叫項梁。
劉邦和張良相遇後沒多久,劉邦率部投了項梁。當時的項梁已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議,擁立了楚懷王之孫熊心為後楚懷王。張良見此,便向項梁進言:
「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
張良的建議得到了項梁的肯定,項梁派張良到韓地,尋找南韓王室宗親,張良也因此離開了劉邦,二人君臣之誼戛然而止。
從此,便是天高水長,各走一方。
有人說,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當劉邦奉後楚懷王熊心之命西進滅秦,途經韓地時,張良以擁立韓王成為韓王,在韓地打游擊戰,與秦軍反覆爭奪韓地城池。
此時的張良,勝了無數次,也敗了無數次,但始終沒有真正拿下一座城池。
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在劉邦的幫助下,張良和韓王成打下了十多座城池,並徹底擊破秦將楊熊統領的秦軍。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下韓十餘城,擊破楊熊軍。沛公乃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關。
這之後,韓王成在韓地留守,張良隨著劉邦西進,君臣之誼得續,但這時的君臣關係,屬借調性質。
後來,項羽分封諸侯,劉邦到封國前,張良歸韓,二人的君臣之誼再次終止。
張良走之前,給劉邦獻上了燒燬棧道之策。
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
此計,的確讓劉邦很好地示弱,麻痺了項羽。
但也給劉邦帶來了很多麻煩,沒有了棧道,劉邦的大軍,極有可能困在巴蜀和漢中,劉邦或許就只能當一個小小的漢王了。
為什麼張良要出這麼個計策呢?或許是秦已滅,韓已復,劉邦在張良的眼裡,已經沒什麼利用價值了吧?
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張良從彭城逃了出來,無路可去之際,投了漢王劉邦,又為二人的君臣之誼續一秒。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
劉邦和項羽簽訂和平協定後,張良又勸劉邦撕毀協定,趁此天賜良機消滅項羽。
漢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
這是張良倒數第二次主動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倒數第一次主動出謀劃策,也可以看成是為倒數第二次的計策服務的。
請注意,我說的是主動。
在這之後,張良再為劉邦出的兩個計策(封賞雍齒和遷都關中),都是劉邦主動詢問的。
作為漢政府智囊團中的靈魂人物,張良不再關心政事,出大主意的事,只能靠陳平了。
為什麼張良不再主動為劉邦出謀劃策了呢?有人說張良是在功成身退,真相恐怕是項羽已死,韓王成的大仇得報,劉邦再次失去了利用價值。
所以,我認為,張良一直在利用劉邦。
如果沒有劉邦,張良未必見得到項梁,未必能接下擁立韓王的命令;如果沒有劉邦,張良就不能真正幫韓王成拿下韓地;如果沒有劉邦,張良就不能為韓王成復仇。
說得更直白點,張良從來都是一個復仇者,他畢生的志願,便是為韓復仇,能讓他死心塌地的,只是南韓,而非劉邦。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
6 # 劉一千五
張良家五世相韓。這恩惠實在是太厚重了。南韓一破亡,這相國做不成了,做不成了,一切待遇全泡湯。他張良不窩火才怪。
張良的家破人亡,幾乎殆盡。所以,國恨家仇的指向就是秦王政。博浪沙伏擊秦始皇,算是報了一點仇怨。但受累的人不少。
秦始皇要鎮壓六國王室,殘餘官僚的手段極其殘酷冷血,釀成全民仇視自己的朝廷,帝國境內,地下革命活動比比皆是。大澤鄉的火一燃,全國的怒火鋪天蓋地。六國王族復立而起,幾天之內就完成了。
張良就請求項梁,立南韓公子韓成為韓王。項梁點了頭,張良就回去扶韓成當韓王,自己做韓申徒(丞相),復辟南韓成功。張家(良)六世相韓。
秦軍厲害不過項羽和劉邦。秦朝還是被劉邦收了傳國玉璽。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韓王不變,但被項羽扣壓不能回南韓搞戰後重建。並把韓王成送往新都彭城。又久降為侯,過了些日子,又把韓王殺了。張良就逃跑到了關中,找劉邦。劉邦善待張良。
韓王成一死,六世相韓泡湯。項羽用鄭昌當韓王。張良復辟的南韓又沒了。他便寄希望於劉邦。下決心幫劉邦整治項羽。
劉邦把南韓的橫陽君韓太尉信,找出來,答應以為立他為新韓王。項羽被滅後,劉邦作主,又來分封有功之臣。韓太尉信做了韓王,叫韓王信。在故地上重建南韓。這是第二次復立南韓。不久,匈奴人擾邊。加上新南韓地處漢王朝腹心地帶,扼國家咽喉,所以,從戰略上考慮,便遷移韓王信去邊境馬邑建國,治都晉陽。韓王信一去,揹著中央與匈奴鑑走協定談判。漢朝廷大怒,派特使調查,韓王信恐懼,帶兵抗拒漢廷,造反了。漢高祖親征,把南韓從此在中國地圖上抹去。張良轉變思想,激流湧退,抱病不出,方才壽終於孝惠朝。
張良是立走復存南韓,當他知道劉邦的家天下治平思想確立後,立馬放手,不再給自己找麻煩,於是,異姓王僅僅幾年時間就煙飛雲散,散落在荒草殘垣中……
-
7 # 遙望燕園
《史記·留侯世家》中的張良,甫一出場,便是個道道地地的復仇者形象。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
張良家光家丁便有三百人之多,絕對是南韓首屈一指的大戶了吧?即便如此有錢,弟弟死了,張良卻沒有厚葬,反而散盡家財,尋覓刺客,意圖刺殺當時尚未稱帝的秦王政。
後來,皇天不負苦心人,張良終於尋得一大力士,大力士也比荊軻和秦武陽給力,一出手便是大陣仗,可惜啊,砸中的是副車,秦始皇躲過一劫,至此,張良也開始了自己隱姓埋名的人生。
十年後,張良聽聞陳涉反秦,景駒已自立為楚假王,便率領自己聚集起來的百十號人馬前去投奔。
路上,張良遇到了擁兵數千自號沛公的劉邦,二人相談甚歡,張良便留在劉邦身邊,做起了劉邦的廄將。
為什麼張良會改變主意呢?因為張良敏銳地覺察到,劉邦或許是一個能幫他復仇的人。
張良躲在下邳時,曾遇到一個不知名的老者,老者的所作所為,頗有些類似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老者把《太公兵法》傳給了張良。
張良學成之後,曾給多人講解過《太公兵法》,但所有聽過張良講解的人,都領悟不了。
而這個自號沛公的人卻一聽便懂,不但懂,而且能夠活學活用。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
但是,這段美好的君臣之誼卻沒持續多久,便畫上了一個休止符。因為張良遇到了一個遠比沛公更有希望滅秦者。
這個人叫項梁。
劉邦和張良相遇後沒多久,劉邦率部投了項梁。當時的項梁已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議,擁立了楚懷王之孫熊心為後楚懷王。張良見此,便向項梁進言:
「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
張良的建議得到了項梁的肯定,項梁派張良到韓地,尋找南韓王室宗親,張良也因此離開了劉邦,二人君臣之誼戛然而止。
從此,便是天高水長,各走一方。
有人說,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當劉邦奉後楚懷王熊心之命西進滅秦,途經韓地時,張良以擁立韓王成為韓王,在韓地打游擊戰,與秦軍反覆爭奪韓地城池。
此時的張良,勝了無數次,也敗了無數次,但始終沒有真正拿下一座城池。
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在劉邦的幫助下,張良和韓王成打下了十多座城池,並徹底擊破秦將楊熊統領的秦軍。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下韓十餘城,擊破楊熊軍。沛公乃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關。
這之後,韓王成在韓地留守,張良隨著劉邦西進,君臣之誼得續,但這時的君臣關係,屬借調性質。
後來,項羽分封諸侯,劉邦到封國前,張良歸韓,二人的君臣之誼再次終止。
張良走之前,給劉邦獻上了燒燬棧道之策。
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
此計,的確讓劉邦很好地示弱,麻痺了項羽。
但也給劉邦帶來了很多麻煩,沒有了棧道,劉邦的大軍,極有可能困在巴蜀和漢中,劉邦或許就只能當一個小小的漢王了。
為什麼張良要出這麼個計策呢?或許是秦已滅,韓已復,劉邦在張良的眼裡,已經沒什麼利用價值了吧?
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張良從彭城逃了出來,無路可去之際,投了漢王劉邦,又為二人的君臣之誼續一秒。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
劉邦和項羽簽訂和平協定後,張良又勸劉邦撕毀協定,趁此天賜良機消滅項羽。
漢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
這是張良倒數第二次主動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倒數第一次主動出謀劃策,也可以看成是為倒數第二次的計策服務的。
請注意,我說的是主動。
在這之後,張良再為劉邦出的兩個計策(封賞雍齒和遷都關中),都是劉邦主動詢問的。
作為漢政府智囊團中的靈魂人物,張良不再關心政事,出大主意的事,只能靠陳平了。
為什麼張良不再主動為劉邦出謀劃策了呢?有人說張良是在功成身退,真相恐怕是項羽已死,韓王成的大仇得報,劉邦再次失去了利用價值。
所以,我認為,張良一直在利用劉邦。
如果沒有劉邦,張良未必見得到項梁,未必能接下擁立韓王的命令;如果沒有劉邦,張良就不能真正幫韓王成拿下韓地;如果沒有劉邦,張良就不能為韓王成復仇。
說得更直白點,張良從來都是一個復仇者,他畢生的志願,便是為韓復仇,能讓他死心塌地的,只是南韓,而非劉邦。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
8 # 劉一千五
張良家五世相韓。這恩惠實在是太厚重了。南韓一破亡,這相國做不成了,做不成了,一切待遇全泡湯。他張良不窩火才怪。
張良的家破人亡,幾乎殆盡。所以,國恨家仇的指向就是秦王政。博浪沙伏擊秦始皇,算是報了一點仇怨。但受累的人不少。
秦始皇要鎮壓六國王室,殘餘官僚的手段極其殘酷冷血,釀成全民仇視自己的朝廷,帝國境內,地下革命活動比比皆是。大澤鄉的火一燃,全國的怒火鋪天蓋地。六國王族復立而起,幾天之內就完成了。
張良就請求項梁,立南韓公子韓成為韓王。項梁點了頭,張良就回去扶韓成當韓王,自己做韓申徒(丞相),復辟南韓成功。張家(良)六世相韓。
秦軍厲害不過項羽和劉邦。秦朝還是被劉邦收了傳國玉璽。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韓王不變,但被項羽扣壓不能回南韓搞戰後重建。並把韓王成送往新都彭城。又久降為侯,過了些日子,又把韓王殺了。張良就逃跑到了關中,找劉邦。劉邦善待張良。
韓王成一死,六世相韓泡湯。項羽用鄭昌當韓王。張良復辟的南韓又沒了。他便寄希望於劉邦。下決心幫劉邦整治項羽。
劉邦把南韓的橫陽君韓太尉信,找出來,答應以為立他為新韓王。項羽被滅後,劉邦作主,又來分封有功之臣。韓太尉信做了韓王,叫韓王信。在故地上重建南韓。這是第二次復立南韓。不久,匈奴人擾邊。加上新南韓地處漢王朝腹心地帶,扼國家咽喉,所以,從戰略上考慮,便遷移韓王信去邊境馬邑建國,治都晉陽。韓王信一去,揹著中央與匈奴鑑走協定談判。漢朝廷大怒,派特使調查,韓王信恐懼,帶兵抗拒漢廷,造反了。漢高祖親征,把南韓從此在中國地圖上抹去。張良轉變思想,激流湧退,抱病不出,方才壽終於孝惠朝。
張良是立走復存南韓,當他知道劉邦的家天下治平思想確立後,立馬放手,不再給自己找麻煩,於是,異姓王僅僅幾年時間就煙飛雲散,散落在荒草殘垣中……
回覆列表
復辟南韓是貴族張良的氣節所在
在先秦時期,乃至秦漢時期,臣僚與主君之間仍舊有很強的責任感做紐帶,主君有責任如同慈父一般知人善任的同時給予足夠的物質支援,臣僚有責任如同孝子一般勤懇辦事的同時給予專一的忠心支援。這種責任感,不僅僅是君臣兩者之間的互利行為,更是受到當時輿論所歌頌與提倡的道德行為。具體到張良身上,張氏家族以相的身份侍奉韓王多年,雖然張良本身並沒有多少侍奉韓王的經歷,但家族的責任在古代就是個人的責任,張氏家族世相韓王的君臣恩義,決定了張良必須首先為了南韓考慮,所以張良才會博浪沙刺秦,才會積極參加反秦義軍並輔佐韓王,才會在劉邦入漢中時離開劉邦回到南韓。這是張良的貴族身份、家族責任感乃至當時的社會輿論所決定的,張良不這麼做,就是“不義”、就是“無德”。
獻策劉邦是智士張良的通達之處戰國時期,新舊價值觀並行,貴族道義雖然依舊被周秦漢社會認同,但“良禽擇木而棲”的遊士精神也勃然而興,這種戰國社會的精神面貌直接影響著秦漢社會。張良懂得自己的智謀需要一個合適的主公方能在亂世施展,所以張良才會在“相中”劉邦後,不計劉邦的出身,一個勁兒地為劉邦出謀劃策,成為劉邦行軍打仗的頭牌謀士。否則,單純地把自己的才能寄託在最弱的南韓身上,無異於一種不顧戰國以來新形勢的“愚忠”行徑。張良能夠看透封建貴族時代一去不復返,知人善任並懂得藉助時機與能人的英雄才能主宰天下,這是張良本身洞察力極高、變通性極好的表現。
張良助韓與佐漢始終相容並行,未見自相沖突張良助韓反秦、佐劉入關、助漢反秦,前後多次在劉、韓之間變換陣營,但局勢始終沒有將南韓利益放到劉邦利益的對立面,無論是反秦還是反楚,劉邦集團的利益與南韓利益始終是一致的。反秦時,小小的南韓壓根就沒法兒獨自反秦自存,只能藉助楚系義軍的幫助,這是昌平君之亂以來韓地潁川與西楚之地經常互動反秦的傳統,因此,張良助劉入關也是幫助南韓自存;項羽分封不公,任用親信做南韓故地的王,打擊正牌韓王,這直接把韓王與張良逼到對立面,所以為了反楚自存,南韓只能聯合其他不滿諸侯一道支援劉邦。可以說,自始至終張良是為了南韓利益支援劉邦的,對於韓王而言,張良已經算是盡忠了。
漢朝建立而歸隱遠遊張良雖是建漢三大功臣之一,但張良最終並未做“漢臣”,而是選擇歸隱遠遊作為其生命的歸宿,這是張良即為世交主公盡忠、又為知己主公效力之後的儲存名節之舉,是大智之人才能做到的高情商大義之舉。建功立名,留名青史,不愧一介男兒身;盡忠復韓,奔不違初衷,不愧一代古貴族;出謀劃策,效力知己,不愧一代大謀士。這等圓潤萬人,我等學習一個還來不及,何必挖苦抹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