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秋山三國
拿破崙不是無敵,而是有時代光環加持而已。
總結一下,拿破崙有以下三種光環加持。
軍事光環
拿破崙無疑是個軍事天才,戰績如同軍神,但是他不是無緣無故成神。他的戰術素養是在莫里斯,古斯塔夫,菲特列大帝等人的軍事和戰術不斷改良的基礎上的。菲特列大帝創造出了獵兵和斜線戰術,被拿破崙完美繼承與發揚。同時法蘭西本身就有Continental最優秀的騎兵傳統。另一方面,火炮技術已經更迭,各種各樣的火炮登臺,並且更易填裝。拿破崙非常注重火炮,堪稱火炮主義的先驅。年輕時代就用火炮解決了很多問題和敵人。征服Continental過程中,火炮更是成為他摧枯拉朽的利器。有人說,拿破崙所有的敗仗都是因為火炮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包括莫斯科與滑鐵盧。我覺得是有道理的。
政體光環
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法蘭西在流行開明君主制的歐洲屬於非主流。即使它還信仰天主教,可是君權神授思想的教廷也絕對不會庇護它。換言之,法國就是歐洲的新興異端。所有異端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空前團結,富有韌性,並且頗具戰鬥力。比如基督教建立初期教徒反抗羅馬,再如新教諸侯在廢墟上反抗神聖羅馬帝國,還如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的表現。法蘭西民族與國家都被賦予了戰爭光環。因為法華人知道不戰鬥就得滅亡,他們必須去戰鬥去維護,用血去捍衛民主自由信仰。
時代光環
啟蒙運動後,歷史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共和國的誕生是時代機緣,一場民變引發的政變。共和之路可謂十分坎坷,霧月熱月各種事端。法國需要一個保護神,歷史也需要一個強大的領導者為其當臺階。因此就算沒有拿破崙,還會有拿破輪上臺,並且收穫軍心民意。
另一方面,那個時代Continental奉行大國均勢,也就是說你再強也不要出頭。新興的封建強國也都會被遏制。法國的戰鬥力本身就不弱,加了政體光環更是強橫無比,可是Continental各大國相互制衡,尤其普魯士和奧地利這對宿敵。這不僅給了拿破崙逐個擊破的機會,還給了沙皇俄國入主Continental的機會。
綜上,拿破崙憑藉這幾種光環加持,先滅奧斯曼土雞,再戰意呆利,橫掃萊茵河,入侵普魯士,痛扁奧地利,封鎖不列顛,遠征莫斯科。創造了名留青史的戰績。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我個人看來:拿破崙實際上是開創人類戰爭史的新紀元,正是他的創新精神推動他一次次戰勝自己的敵人。
拿破崙有一句名言“思想的自由換取行動的自由,精神勝於武力”。在拿破崙之前歐洲的戰爭基本上都是橫隊隊形——戰士端著上好刺刀的槍按統一的號令排山倒海一般壓向敵人,這種隊形下計程車兵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其排山倒海的陣勢足以令敵人驚歎。缺陷則是行進過程中臨時變換陣型極不靈活,被人戲稱為“排隊槍斃”。拿破崙開創性地發明了散開隊形與密集縱隊結合的戰鬥隊形——這種戰鬥隊形的基礎是縱隊,散兵由縱隊派出,在整個戰線前構成散開隊形。這種戰鬥隊形極好地適應了熱兵器逐漸開始普及的歷史趨勢,使法軍往往能以少勝多。
拿破崙極其注重對士兵的訓練:當他剛開始帶兵時曾帶著自己手下的新兵蛋子游泳。這種戰鬥隊形的基礎是縱隊,散兵由縱隊派出,在整個戰線前構成散開隊形。游到一半,拿破崙突然上岸吹號集合,士兵們匆匆往岸上游,有的體力不支的漸漸落後。拿破崙直接拿起槍朝著落後計程車兵前後左右開槍,只留下他們回岸上這一條路徑不打,落後計程車兵嚇得匆忙上岸。拿破崙見他們上岸,於是說道:“知道是誰救了你們嗎?是你們自己!只要你想到死亡的威脅就會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勇氣,沒有勇氣的人只能是死亡!”拿破崙認為:老兵應以技能訓練為主,而新兵先要練膽。
在嚴格的訓練的同時拿破崙始終把自己計程車兵放在第一位,他總是能熟練地叫出士兵們的名字和戰績並鼓勵他們道:“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他也要求手下所有軍官必須和士兵打成一片,決不允許故作清高單獨開小灶之類的事發生。正因為如此他手下才有一直心甘情願服從其指揮的鐵軍。
拿破崙無論是從一個科西嘉破落貴族崛起成為法蘭西皇帝,還是在戰場上縱橫馳騁,他總能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始終為了既定目標而不懈努力。具體到戰爭中他總是把自己的戰略目標設定為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從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戰爭的目的是劫掠敵方的資源,一旦得勝敵方的城池以及城池裡的財富、女人都是指揮官和士兵渴望劫掠的目標。但拿破崙清醒地意識到:只有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才是最根本的任務,因為只要敵軍被消滅,敵方城池以及城池中的一切自然都會是自己的;反之如果佔領了敵方城池,而敵軍未被消滅,不僅給自己留下心腹大患,而且還不得不分兵佔領城池。資源永遠是稀缺的,同樣的兵力只需要調整其配置情況也許就足以令戰爭勝負的天平發生傾斜。事實上日後拿破崙遠征俄國的失利正是對這一原則的背叛——雖然他佔領了莫斯科,但俄軍主力尚在,最終他不得不灰溜溜地從俄國撤軍。其實這點對普通人同樣有借鑑意義:我們每個人手中的資源(包括時間精力)同樣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併為之不懈努力,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關鍵核心問題所在,其它的都可以暫時放棄。
拿破崙率先開創了總體戰爭模式:在拿破崙之前歐洲的歷次戰爭其實都是簡單的兩軍對壘,戰爭只和軍人有關,和國內老百姓並無太大關聯。但從拿破崙戰爭起戰爭不再只是軍事力量的角逐,而變成兩國綜合國力的總體較量。拿破崙為集中主要精力打擊主要對手英國,對歐洲大陸諸國並沒趕盡殺絕,而是利用戰勝之威締結對法國有利的和約,從而構建起針對英國的大陸封鎖體系,這實際上就是外交戰的雛形。在遠征俄國之前拿破崙向俄國派出大量間諜進行滲透,甚至大量印製偽造的俄國貨幣,打算以此擾亂俄國市場,這其實就是情報戰、經濟戰的雛形。總之在拿破崙看來:戰爭從來就不只是兩軍對壘那麼簡單,而是必須綜合運用外交戰、情報戰、經濟戰等各種手段。
-
4 # 大腳汽車
熱兵器過渡期最大變革導致力量對比失平衡,戰術地盤重新洗牌,拿破崙高速度調動部隊,讓很少士兵實現原來很多士兵才能完成的後勤補給,其他人掌握了就回歸平衡了,歐洲的神聖羅馬皇帝是原來的霸主,法國取代一段時間而已
回覆列表
拿破崙·波拿巴,在世界戰爭史上可算是一位傳奇的人物。而他的傳奇與他能打勝仗的能力有著難以分割的關係。雖然拿破崙在後來遠征俄國與滑鐵盧戰役中遭遇了失敗,可是這一瑕疵,卻沒有影響到後世人對他的軍事才能的推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讓他總能得到勝利女神的眷顧呢?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自古以來,優秀的軍事家多有著酷愛讀書的習慣,拿破崙顯然也沒有例外。早在拿破崙還在巴黎求學時,他便如飢似渴地進行各種知識的學習,並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而走進軍隊(這種手不釋卷的習慣也因此同他相伴終生)。書本中所描繪的外面的世界,不僅進一步鍛造了他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同時也開闊了他的眼界。而拿破崙的“手不釋卷”,也使他在同未來的敵人進行作戰中,可以對對手們國情等提前做到一定的瞭解,並結合戰場的其他情況來進一步制定自己的作戰方案,“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拿破崙在“學海作舟”的磨礪中,想必已參透這句名言所蘊含的深意大半了。(即使淪為了“階下囚”,拿破崙也並未放棄讀書的習慣)“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拿破崙能夠迅速成長為一名獨擋一面的軍事將領,顯然也與他打破常規的軍事思維有著很大的關係。在拿破崙所處的青年與中年時代,法國經常處在由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等拼湊而成的“反法聯盟”的包圍當中。但是拿破崙在看到對手力量強大的同時,也看到了敵軍戰術的弱點,那就是反法聯軍在作戰伊始,總喜歡搞“多路出擊”。“多路出擊”對於佔有巨大兵力優勢的聯軍來說,顯然是再合理不過了。但是在多路出擊的過程中,“多路出擊”引發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了。那就是各部隊間的聯絡與組織協調,在部隊間拉開一定距離後逐漸陷入到混亂的狀態當中。在那個沒有無線電的年代裡,這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而聯軍將領之間的不和甚至敵視,更給了拿破崙以“見縫插針”的機會。(影視劇作品中的“反法聯軍”)拿破崙在察覺到聯軍的這一弱點後,立即制定出了自己的反擊方案。他先將作戰地域內的法軍主力盡可能集中在一起,然後便派出少量軍隊來引誘聯軍的進攻,當聯軍因忙於追擊而拉長了戰線,導致出現力量分散的時候,拿破崙便會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對分散的敵人進行逐個殲滅。正所謂是“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拿破崙的這種戰術在聯軍身上屢試不爽,不僅消滅了大量聯軍的主力,也為他對反法同盟發動進一步的政治攻勢,創造了有利的前提。
(義大利戰場上的法國龍騎兵)“戰無不勝”的法國炮兵
拿破崙本人是炮兵軍官出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他日後的“軍事作為”。例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崙為了阻止英軍登陸,他立即將土倫港內所有的炮兵部隊集中起來,對靠近海岸的英國軍艦進行轟擊。雖然在英軍的攻擊下自身傷亡也不小,但最終卻得以成功的守住土倫港這個軍事要地;在身為巴黎衛戍司令時,為了粉碎保皇黨的叛亂,他更是將炮兵集中於市中心,對盤踞在市中心四周的保皇黨武裝進行攻擊,在炮火的壓制下,保皇黨的叛亂最終被平定。而這些勝利在使拿破崙收穫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也讓他明白了炮兵對於戰爭勝利的重要性。因此,在後來著名的“三皇會戰”當中,拿破崙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更是將炮兵的使用發揮到了極致。在戰爭中,他先將俄奧聯軍引至冰封的湖面上,然後立即指揮隱藏在湖邊的炮兵對聯軍進行圍攻,俄奧聯軍在法軍炮火的殺傷下潰不成軍,拿破崙也因此戰而聲名遠揚。回顧整個過程,炮兵的使用,真是拿破崙手中一張永不褪色的王牌了。(“三皇會戰”)參考文獻:(德)埃米爾 路德維希《拿破崙傳》 中華書局
作者同上《拿破崙的外交策略》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