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小巴
-
2 # 姬柒玖
對於注重精神生活的人而言,精神世界的健康與富足,生活理念與道德觀念是否統一,這些才是決定戀情成立與否的標準。外在相貌和年齡,甚至性別,基本並不存在什麼問題,無論雙方誰大誰小,無論對方比自己大多少,或者小多少。其實,就是看個人的人格魅力。
而對於注重物質生活的人,財富地位,對方的健康程度,是決定忘年之戀是否成立的標準。
現實生活裡,極度注重某一項的人,其實並不多,許多人也沒有條件去追求與選擇極度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所以大家才有年齡顧慮。而事實上,大多數人的戀情,不選擇忘年戀,又才是人生最貪心的選擇——飽含對一輩子擁有長久戀情陪伴的奢望,以及肉慾追求的和諧統一。
其實,戀情並不代表婚姻。而一段好的戀情,就是幫助與被幫助的愉快的帶有主動眷戀和感恩性質的過程。
幫助彼此完整三觀,更好的學習人格獨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並建立對生命自由與社會制約的熱情。相信大家應該一樣,如果世上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能用讓人喜歡的方式去相愛,那麼他或她,年齡是大還是小,同齡與否,健康得能否與我們度過一生,這就都不是問題了。
-
3 # 你的王同學
我今天剛好看到一個環球網釋出的新聞,一對相差40歲的新人結婚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7年2月3日報道,巴西一位106歲的老婦與66歲的男伴一見鍾情,並在近日答應了其求婚,舉辦了隆重的訂婚儀式。他們兩人認為,不管任何時候選擇與一生的靈魂伴侶相守都不算晚。儀式現場有4層華麗的蛋糕,鮮花飾品和散落的玫瑰花瓣等,十分浪漫。
所以只要兩廂情願,年齡有些差異不是大問題,祝福他們吧!
導語:導演賈樟柯的新作《山河故人》中,描寫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忘年之戀,戲裡尚在青春期的少年Dollar,愛上了年過不惑的女教師米婭;戲外,兩位演員董子健和張艾嘉,則足足差了40歲……
《山河故人》行進到這個忘年戀的故事時,我所在的小放映廳內氣氛都要窒息了。董子健強吻張艾嘉的時候,前排的抽氣聲隱隱可現,翻譯過來,就是“沒想到啊!”
到了他們的身體橫陳在螢幕上時,放映廳內異常安靜,簡直讓人尷尬。這一幕結束,場內頓時一片如釋重負的嘆息。不久後,影片中旅行社的職員問張艾嘉飾演的米婭,你要和你兒子一塊旅遊嗎?這時,小小的放映廳裡響起心領神會的笑聲,觀者心中集聚的緊張,此刻才藉由劇中之人稍得以緩解。
這時候,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想起《情人》開頭的名言了:“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我們覺得這隻言片語包容了無盡的滄桑,而想象的空間更是為此增添餘韻。然而此番情形在大螢幕上化身活生生的肉體時,激發起的,總少不了尷尬乃至不適。畢竟,嘴上說說“支援真愛”總是容易的,許多人的原則與其說是真愛至上,倒不如說是“眼不見為淨”。這會兒活生生的老少肉體鋪展在眼前,可就躲都躲不過去了,多少人對老少戀的看法,也就被本能的反應出賣。
此時,我們似乎便會忘記,年長者也是活生生的身體,也並非與性絕緣。慾望是真實的,愛也照樣洶湧。這一點常常被忽視,年長女性愛上年輕男人,似乎總與反常、輕浮脫不了干係。
在《又來了,愛情》中,多麗絲-萊辛借女主人公之口說出這種困頓:“是否我們都要在年邁之時愛上英俊少年而痛苦不堪?如果我們命該如此,那又是為了什麼?”
老年女性與年輕男人的組合,要更好地讓人接受,總免不了需要一套合理的解釋。“情結”便是這樣的武器:自戀情結、戀母情結等等……似乎只有透過這般看似合理的解釋,我們才能稍微輕鬆地面對這一結合。但我們唯獨不認為,這也是正常而合法的性與愛。這樣貧乏的解釋,實在是太沒有想象力了。
但這也難免。我們現在仍依傳統的理念對性與愛進行排序。傳統男長女少的一夫一妻制,仍被視為最為合適的性與愛,處於最核心。但在外圍,可就沒那麼順理成章了,同性戀、老少戀,聽起來就遠沒那麼雄辯。
它們要出現在影像之上,有時候還不得不借助外來力量為自己辯護。比如顏值,畢竟現在“顏值就是正義”,如果顏值更好,那些偏離“正常”的性與愛似乎還更可以理解、更能為人接受一些。
比如近日來《倫敦間諜》本-威肖的同性激情,就因顏值而更能讓人接受一些。《山河故人》亦然,如果董子健和張艾嘉都是胖墩,影院中可能就不僅僅是尷尬的安靜了。片中董子健仍算清秀,張艾嘉也不乏風韻,在以顏值換取合法性這一點上,還是過了關。
但是,現實生活中畢竟不是人人都靠顏取勝,那麼他們就不“正常”嗎?當然不是。但就算我們嘴上交待過去,心裡又如何反應?如果在大銀幕上看到這樣的情境,會不會嘴上不說,身體卻很誠實——如鯁在喉,或閉上雙眼?
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對於性與愛的想象,會不會還太保守,太侷限於“合法之愛”。
《山河故人》能讓這一相對偏離合法性態的性與愛關係不加過多修飾地呈現於螢幕之上,有助於我們重塑對性與愛的想象力。這也是比較聰明的做法:比起同性戀,老少戀還是更容易出現於銀幕之上,但又能對觀者產生衝擊。
但可惜賈樟柯也是點到即止,這本應更有激進潛力的橋段,很快就被時代滾滾大浪的宏大敘事所沖走了,不免有些可惜。
“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的情懷要是能被更細緻、寫實地呈現,這山河輓歌之中或許也能更添幾分歷經滄桑的逾越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