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智玩家
-
2 # 資料完善度低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好吧!我來說說我的理解
這句話裡有幾個關鍵詞即:本、道、德、孝悌.不搞清這幾個關鍵詞那都是胡扯蛋.
何謂"本"?從人性角度談"本",還是從職業角度談"本"?顯然,這裡應該是從"人性"角度談"本".孟子曰:人的本質,食色性也.簡單點說就是"吃喝拉撒睡男女之事也.這就是人之本.
何謂道?何謂"德"?這裡連起來解說.這個"道"指什麼?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這個道也非老子之"道".那這個道應該指什麼呢?幼兒玩火,因為不知道火為何物,結果把手傷了或把自家房子點著了.至此有了對火的認知,我認為,"道"在幼兒心裡產生了,認識了"火"之道.剛出生的嬰兒,餓了母親給奶、困了躺在母親杯裡、溫馨而安全,陪伴他成長教給他經驗知識,此時的孩子得到了"愛之道",當他犯錯時會受到處罰被打屁屁,這是人之"道"即人有可為,有可不為.將這些認知和關係確定下來形成規範、規則、制度、法律,"道"則產生.合道則為"德",由如十字路口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合或遵守則為"有德"不遵守則為"失德或無德"惡意為之為"缺德".失德或缺德會帶來巨大危機:如交通血案.
孝悌者,孝者愛也、順也,悌者輩份長幼之別也."愛"無倫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是通的,沒有本質差別,是動物本能.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家講"眾生平等,普渡眾生;基督講:愛一切人包括你的敵人.這裡講的都是普愛即:愛自已、愛他人、愛一切人.可見"愛"東西方是沒有本質差異的.
東西方對"愛"的理解的差異性在於:西方的"愛"上升為"宗教"成為"契約"以宗教戒律、條約、規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全民公約、規則,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倫長幼尊卑都得敬畏、尊重、遵守.這是西方"平等、博愛、自由"文化先進性之所在.
而在東方的中國的儒家之"愛"是建立在什麼之上的呢?
請看: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人為劃定不平等級把女性打入最低層;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叫順我則昌、逆我則亡.也配談"愛"麼?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愚民、弱民之策,把人民當作權貴任意趨使之牛羊;
父有錯子要為父隱,逃闢責任和處罰,這也叫"仁"麼?也配說"仁義禮智信"?不要臉到家了.
如此等等,整個儒教體系,充滿"矛盾、不平、兇殘、虛偽"說他假仁假義"一點不冤.
-
3 # 無非故事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大致意思是: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
4 # 一心問道
這句話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篇。
原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翻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做人治國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解讀:
孔子之學,核心關注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即做人與治國的問題。在做人與治國的關係中,做人是治國之本,治國是做人的延生。
關於“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有子在這段話中,針對犯上作亂這個社會問題,去推思問題的本末先後,找到了解決犯上作亂的根源在於孝悌之德的缺失,認為做人治國,應該從孝悌之德上著手培根,才能務本地治好犯上作亂等社會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家庭是社會組織性存在的最小單元,在家庭或家族這個最小單元與成長的初始之地中訓練好做人的基本功,以後在社會上也能一以貫之地保持良好的品德,推及每個人,那麼社會就能保持世道人心的美善良俗和良好秩序,治國之道也在其中。
關於“孝悌,其為仁之本”。
從儒家義理而言,仁有從性理而言,有從事修而言。孝悌,其為仁之本,此處是就事修而言,即孝悌是修仁的根本基點,而非說孝悌是仁性的核心內涵。
孝悌之心,是人的仁性之初,在家庭親情中訓練展開,童蒙養正,從小就打好良好的做人修養,與將來在學校在組織在社會上培養師友忠義之道都是相通的,也能為成人成才成事提供良好的內在品性保證,兼顧了個人成長與社會秩序的良性發展。此種洞察溯源的說法,微言大義,洞入人性,著手善性,推及人際,真是考慮深遠!
此外,古人所謂的孝悌之德,並不能流於知識認識上,而是要在生活人際的實踐中體認嫻熟,化性成習,否則就談不上真正地理解與做好了。這是古人道德修養之學與今人知識認知之學的最大區別。
在今天社會,這個基本道理也是適用的,至於孝悌之德的表現形態,可以因時損益,但是孝悌之德的精神內涵是永恆的。
回覆列表
世界萬物都存在於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大系統中,包括萬物之靈的人也一樣,也存在於這個大系統中。
人因為能體驗到「自我意識」,透過「“我”的意識」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維、語言、行為,因此,就以為自己是有「自由意志」的。想要什麼,只要認真思考、周密計劃、認真執行、總結修正,總是能達到目的。對於達不到的目的,往往會歸結於執行力不夠、努力不夠,辦法就是不斷勵自己,激發自己的潛能。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意識不到,自己處在某種系統中,自己的人生就受到這種系統的制約。換種說法,從系統的角度去看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
比如,當人類社會中相信人定勝天,人的意志可以改變世界的時候,必定會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其實,這不是大自然的報復,而是大自然背後的系統在恢復自身的秩序。全世界範圍內很多大的災害,其實都是人禍,而非天災。
大到人類社會、國家、民族,小到職場、家庭,也都受到這種系統的制約。也就是說,你不能想幹嘛就幹嘛,你得知道有這麼個系統存在,得知道自己受這個系統的制約,你得按照這個系統的要求去做,那樣你的人生、工作才能順風順水,順順利利。
但是,問題來了,嚴格的說,這個系統人是「不可知」的。「不可知」不是絕對無法認識,也會得到一些認識,但是,你如果用的「知」方法去固化已有認識,這種認識其實已經又不是系統本身的表現了,因為系統像一種生命,是活的,是變化的。
一旦用「知」的方法去固化對系統的認識,其實,人已經失去了對系統的認知能力。
大家是不是會發現,如果要始終保持一種對系統的認知能力,那是一種非常、非常高的要求,一般人是不可能達到的,即使是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人,不到非常高的層次,也是無法達到的。
那怎麼辦?總不能不玩了吧。
當然是有玩法的,還是很好的玩法!
比如孔子就提出了「誠之者,人之道」,從日常的思考入手,去學習「心智系統轉換」: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對於我們上面說到的問題,孔子的弟子有子也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既然,系統對於人來說是「不可知」的,而要認識系統的執行,又需要非常高的認知能力,那麼,對於在學習「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的人來說,以及對於普通人來說,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為自己設定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
也就是說,雖然我還不能認識到系統的執行,但是,我可以建立一套符合系統執行要求的行為模式,按照這套固定的行為模式去做,就能最大程度地吻合系統的要求。
這是一個非常雙擊666的想法!!!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君子務本」的「本」就是一種符合系統執行要求的,固定的行為模式。
「本立道生」的意思就是,安裝按照這套固定的行為模式,去生活、工作,就能吻合系統的執行,這就是「道生」的意思。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孝弟」就是指,在當時歷史環境條件下的固定的行為模式,我們不要把「孝弟」理解為是一種迂腐,他指的就是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
有子這種好玩的玩法,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1、給自己設定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遠比設定人生目標更重要。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且這場馬拉松比較獨特,不知道路線,也不知道終點在哪,路邊又充斥著誘惑與雞湯,不斷在誤導你的終點以及鼓勵你去衝刺。
真正會跑馬拉松的人都知道,跑馬拉松要有「適合自己的固定模式」,你不按照這個「適合自己的固定模式」去跑,途中動不動就衝刺,中途你就累趴下。
既然,人生的系統是人自己不可知的,那麼,給自己設定一套適合系統執行要求的行為模式,遠比設定所謂的人生目標更重要!
這樣可以讓自己以不變應萬變,讓自己立足於不敗之地。
2、固守自己的行為模式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在現實生活、工作中,我們會碰到很多現實問題,很多現實問題都直接觸及到我們自身利益。這個時候,你就必須選擇,你是固守自己的行為模式?還是維護自己的眼前利益?
正確的答案是,固守自己的行為模式,遠比維護眼前利益更重要!
牢記這一條,就可以使我們在人生迷途上不會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