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怪蜀黍老囧曾
-
2 # 游龍楚昭南
意回答
一、日軍實力明顯強於清軍 北洋水師成軍的1888年,日本還沒有先進的鐵甲艦 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而實際參戰的兩國主力艦隊
中,也是日本聯合艦隊
以4.1萬噸反超北洋水師的3.5萬噸。而且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聯合艦隊航速維持在17到21節,北洋航速維持在14到16節 其中尤以日本第一遊擊艦隊的吉野 浪速,松島,最為兇悍,均速21節+ 大量配置速射炮,日方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佔優勢。 這對海軍沒多大意義,而且基本上是與總噸位成正比的。 所以,北洋海軍遠東第一隻是曾經的傳說,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已被日軍以驚人的速度反超了。 二、無論戰略戰術上都是日本強 戰略上,日本的厚積薄發,精心策劃多年,有備而來,處積極進攻態勢,全國軍民士氣高昂,君臣同心協力。清朝認為日本是“蕞爾小國”,麻痺輕敵,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倉促應戰,處被動防禦
地位,士氣低彌,君臣將領們各有小算盤,未形成合力。 戰術上,日軍作戰設計明確,海陸軍配合默契,作戰指揮果斷,士兵戰技術熟練。清軍沒有像樣作戰計劃,海陸軍間甚至陸軍內部各部隊處各自為戰、消極抵抗狀態,指揮混亂,除北洋水師外,士兵士氣和技戰術素質差勁。 三、清國理論上國力佔優,但實際可動員經濟實力兩國旗旗鼓相當,但日本實際動員經濟力量佔優。 當時兩國都還沒有科學全面的國民經濟統計體系,後世有些的經濟史學家根據兩華人口總數和經濟發展水平推測,認為清朝GDP不僅遠超日本數倍,甚至還可能高於歐洲強國。但我認為,這種推測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清朝幾乎是純農業國,那些推測的GDP絕大多數是用來吃飯的,轉化不成國家辦大事的經濟實力。 實際上,當時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七八千萬兩白銀
的樣子。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工商業迅速發展,甲午戰爭前其財政收入已達七八千萬兩日圓,大約摺合五千多萬兩白銀
的樣子,已經相當接近清朝了。何況,清朝財政支出中龐大官僚體系、治河救災及平叛等開支巨大且無法節省,更不能忘記老表子辦壽、修頤和園、修陵、皇上大婚等等甲午戰爭前驚人的開支。所以,實際上日本可動員的經濟實力並不亞於清朝,清朝對日本並不具備某些歷史學者所稱的絕對經濟優勢,“蕞爾小國”的稱號是清廷過於狂妄自大的表現。 再看實際的經濟動員結果。當時日本將財政收入的60%用於軍費,也即相當於每年3000萬兩白銀
的軍費用於購艦備戰。而清朝財政收入極少用於改善軍備,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後就再未購一船,北洋水師的日常維持費應為每年兩百萬兩白銀,實際僅五六十萬兩。 科技方面,經歷明治維新的日本明顯佔優,但這一優勢在戰爭中並無太明顯表現,這是因為當時日本的科技實力仍與西方有明顯差距,但是1892年日本自造下瀨火要可以燒穿鋼板,海陸軍火藥輕武器以及陸軍火炮可以自產,可以甲午戰爭前主要是拼經濟,開戰後由於列強封鎖拼的就是科技。由於日本投入高且較晚,因此甲午戰爭中雙方進口的武裝裝備中,日本佔明顯優勢,比如軍艦航速更高(採用更先進鍋爐),火力更強(最先進的速射炮日對清佔95比0的絕對優勢)。 近年來,有些人借甲午戰爭鼓吹經濟無用論,這純屬扯蛋!這場戰爭恰恰證明經濟才是軍事的堅實基礎,你看看日本在戰前遠超清朝N倍的軍費投入,就會明白日本的勝利就是拿錢堆出來的,實力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四、西方列強基本上對甲午戰爭持坐山觀虎鬥的中立態度。 東亞兩強相攻,肯定是西方列強的機會,而當時世界領導者英國希望在亞洲尋找一個盟友對抗俄羅斯帝國,日本的朝氣與奮進正是大英所需要的。五,維護能力,北洋海軍每逢冬季就去南洋日本避冬,以及維護戰艦,因為國內無法維護諸大艦,日本的橫須賀可以維護,因此黃海大戰後 日軍艦船迅速維修上場,北洋重傷艦船基本都無力維修廢棄。六,戰爭再拖兩年爆發,中國會更慘,日本的軍權級戰列艦將入役,單艦排水量16000頓,相當於定鎮之和。徹底碾壓北洋海軍。 -
3 # 青島小曼搞事情
一、噸位
甲午海戰爆發前,中國海軍由北洋、南洋、福建、廣東4支艦隊組成,共擁有大小艦船78艘,魚雷艇24艘,總噸位83,900噸。 日本海軍編成常備艦隊和西海艦隊(甲午海戰時合編為聯合艦隊),共擁有艦船31艘,魚雷艇24艘,總噸位61,373噸。 論噸位和艦艇數量,當時的中國海軍強於日本,位居當時世界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但從主戰艦艇的質量來說,日本則明顯優於中國。
二、效能
黃海海戰是大家最為熟悉的,那場戰役雙方主力傾巢而出,其實就是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大決戰。長久以來,人們對這次海戰中北洋的0:5戰敗,心有不甘,在這裡我就對此戰中雙方艦船效能做個比較。
甲午戰爭中的海軍實力日方大範圍佔優,中方實力要遜色不少。差距直觀地體現在技術上,但是更為重要的是背後的制度和文化問題。
首先來看技術上的差距。
19世紀末恰逢海軍技術革命。各個西歐國家和美國為了在殖民地利益上實現有效爭奪,在海軍裝備上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究,這導致新型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一艘新銳艦艇只需要5年時間就會流於平庸,10年左右就顯得落伍。這一歷史程序持續到1919年《華盛頓條約》簽訂,這才形成了20-30年代的“海軍假日”。
在這一段時間裡,軍用艦艇的航速變快、火力投射量提高、黃色火藥出現、炮塔技術出現、防護效能有了大幅度提高。相應的,在戰術上,更為重視側舷火力的橫隊戰術也出現,艦隊機動方式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
北洋海軍自1888年成軍,但其主力定鎮二遠是1884年服役,距離1894年已有10年時間。在1890年後,北洋海軍沒有采購一艘新艦艇,整體上屬於19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技術水平,這相比於多數為1892年左右入列的日本海軍而言差距已然存在。
具體來看,速射炮進步是北洋艦隊的一大弱勢。儘管1884年馬江海戰中法國海軍的速射炮優勢非常顯著,其桅杆上的連珠炮橫掃福建水師艦艇的甲板,給福建水師帶來了巨大傷亡。北洋海軍也意識到速射炮的重要性,但對於19世紀90年代的新銳速射炮,北洋海軍長達4年斷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在戰前追趕上的。黃海海戰中,日本海軍的彈藥投射量是北洋海軍的三倍之多,其後果便是成功地壓制了定遠和鎮遠的火力,並擊沉、重創多艘防護能力沒有鐵甲艦好的北洋海軍巡洋艦。
裝備大量速射炮的吉野
日本海軍也使用了先進測距儀,操作比北洋艦隊使用六分儀進行水平測距來得高效得多。日本海軍大量使用下瀨火藥做裝藥,無煙火藥做發射藥,威力和可靠性遠遠超過使用老式黑火藥的北洋海軍彈藥,還沒有嗆人的硝煙,更不用提北洋海軍連裝備黑火藥的開花彈都配備不齊,實戰中發射了大量實心訓練彈。日本海軍使用了無煙煤,而北洋海軍使用開平煤礦生產了劣質煤,濃重的煤煙讓日本海軍發現北洋海軍的時間早了足足一小時。
黃海海戰
不過日本海軍的技術優勢也有一些伴生的問題,比如日本海軍本質上是快速擴充成軍,水手並不如北洋海軍那樣老練,因此在佔盡優勢的日本海軍命中率僅有1.7%,使用老式觀瞄手段,在慘烈環境下堅持作戰的北洋海軍都有2%的命中率。此外,中口徑速射炮佔比過大,面對良好防護的但已燃起火焰的定遠和鎮遠依然無可奈何,有320毫米主炮的松島號則在開戰不久主炮被擊中,隨後被重創。面對重灌鐵甲艦,當時的速射炮並不能滿足需求。
戰後被日軍帶回的鎮遠艦
北洋技術落後的背後是深層次的制度問題,因為北洋海軍本質上無法融入清帝國的體系中。
對比日本舉國造艦,其背後是有著明確的海軍發展方案,對於海軍的意義,日本高層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他們非常清楚海軍對於日本國運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而清帝國,海軍則是基於海防需求而建立的,是完全功能性的機構,清帝國並不能從海軍中獲益,而只能有限的止損,這讓海軍建設在清帝國朝廷內部的阻力非常大。
因此,北洋海軍也好,福建水師、南洋水師也好,其地位始終是邊緣的。從人事上,海軍軍官儘管知識結構高度西化,處理技術性問題遠遠強於老式官僚,但是他們並非科舉出身,無法適應傳統官場里爾虞我詐,無法與朝廷實現真正的融合,而更像一批異端。在需要財政撥款時,可能只有少數地方和中央洋務派可以為他們提供支援,而他們始終對抗不了沒有實用知識但總能左右逢源的老式官僚,這些老式官僚恰恰掌握著戶部這類關鍵部門的決策權。當時的清廷對於海軍發展根本沒有共識,大部分人沉浸於同治中興以來的和平時光,坐享爾虞我詐又鬥而不破的官場邏輯,直到甲午戰爭失敗後才有一批人真正如夢初醒,但那個時候清廷的虛假中興已灰飛煙滅。
鄧世昌和致遠艦成為中國海軍的軍魂
這也是為什麼北洋海軍會在技術上落後。有留學背景的海軍軍官清楚這些問題,但他們沒有實質性的話語權。清帝國中央老式官僚並不清楚,而少數洋務派又不可能事事關照,或者說洋務派本身也缺乏系統性的海權認知,對於先進技術十分有興趣的慈禧太后也只限於興趣。當北洋海軍成立後,大部分官員就認為清朝海軍建設已畢其功於一役,停止了購艦撥款,完全無視海軍革命早已在西歐方興未艾,甚至在日本落地生根。
甲午戰爭時代曾對中日間戰爭進行報道、分析的英國記者克寧漢(Alfred Cunningham)一針見血地寫道,“滿清帝國的海軍是摩仿美國式的,海軍軍官是自成一新階級的,沒有一個對他們稍為敬重的人把他們來和陸軍軍官相提並論的。就教育和實用的知識而論,他們是遠在中國官吏之上的。從中國的官場觀點而言,他們是局外人,只因為海防需要海軍,他們才被容忍著。”(引自陳悅老師的文章)
因此,本質上北洋海軍與日本海軍最大的實力差距在於,北洋海軍只有一支被邊緣化的艦隊,而日本海軍擁有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