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頭名大咖
-
2 # J-SONG-LIN
儘管今天見聞樂視汽車,FF內部會議宣佈超10億美元A輪融資落地,但仍不樂觀。賈躍亭的樂視雄偉藍圖生態戰略與今時“老賴”下場。可惜可嘆。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感覺。
賈躍亭之所以會在這樣的風口浪尖,很大程度上歸咎賈躍亭的腦袋轉得太快,佈局太廣,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迅速形成樂視的生態佈局。各路產品各個擊破,高歌猛進,各種燒錢。例如:樂視網、樂視電視、樂視汽車、樂視影業、樂視手機、樂視體育。。。
在這樣的一個生態佈局裡面,需要有某一項在業界是屬於非常強悍的核心產業做支撐,或者生態中的某些產品具備成熟的獨立運營盈利能力,可以作為相互支撐。否則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整盤震旦甚至崩塌。因為這個生態的各個產業佈局迅猛,吞得快,未消化。還未真正形成比較成熟的獨立運營能力。在這個訊息快速、資金充裕時代,任何好的網際網路模式都會被極速複製形成競爭格局。樂視體育邀知名體育媒體人劉建宏作為首席內容官
見微知著的快速頹敗。——以樂視體育為例。
樂視體育在那時候陸續瘋狂納入了包括CBA、歐冠籃球、亞冠、中超、WTA與ATP巡迴賽、溫布林登網球公開賽等版權,以及在香港地區的英超轉播獨家權益等。在版權市場上闊綽出手的風格。在那一年,樂視體育首次提出了要打造“全產業鏈體育生態型公司”。大好時光,風頭正盛。
但縱然有如此泡沫存在,但中超本是火爆,只是樂視體育在經營和創新功力上就不敢恭維了。大筆投入後,
其次,圍繞中超的衍生一些盈利模式的商業動作或者產品幾乎沒有;
最後,損招就是樂視體育辦起了“看中超充會員”,有點像幾十億買了架宇宙飛船結果用給遊客合影拍照收門票。當時的感覺就是有點黔驢技窮。
縱觀樂視感覺是被賈躍亭、被樂視汽車拉下神壇。
但我更認可,兩個致命要點:
其一,這是樂視金融資本管理能力的短板。因為在這個“不差錢”的時代裡,完全有各種資本力量把樂視生態玩轉起來。但持續資本實力和融資能力是短板。
其二,整個生態佈局的各個產業的管理,獨立盈利運營沒有很好落地。盈利模式也沒有穩紮穩打(可能賈覺得這樣太慢了)。
現在就馬上給樂視下定義將要壽終正寢,個人覺得為時尚早。有待觀察。
王欣(快播CEO)即將出獄,畢竟商業環境和社會法制等等方面的變化,就看王欣在裡面是”閉關修煉“還是”井底之蛙“了。
從昨晚到今天,賈躍亭三天內兩上“老賴”名單,繼12月12日賈躍亭因欠平安證券超過4.6億元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之後,12月14日,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資訊顯示,賈躍亭因欠華福證券3.05億元未償還,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此外,樂視控股、樂視移動均成“老賴”。
王欣(快播CEO)即將出獄,你的壽命,我的獄期,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樂視跟賈躍亭的關係基本上,就是樂視這個攤子你賈躍亭打算自己自覺來料理,還是國家出手料理!說白了,賈躍亭享受了權利,拿走了利益而把責任扔下來;拍拍屁股去了美國一走了之。現在國家的意思,你的義務沒盡到。這鍋回來把它結了,不結就不是鍋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