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崇西
-
2 # 路過生活
不一定可以瘦,還是要正常一日三餐,只是不能吃的太飽,半飽這樣,然後還要有規律的運動,比如跑步或者選擇快走,身邊的朋友就是這樣瘦下來的而且不容易反彈
-
3 # 慧吃慧動減肥教練
下決心減肥是2017年4月份的事,最近幾年肥胖給我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主要在生理層面,高血壓,關節炎,骨質疏鬆,精力不集中,重度脂肪肝,我還不到五十歲。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在精神層面帶來的問題卻是我最無法接受的,面對家人朋友的調侃一笑了之,但來自陌生人的鄙視的目光深深的刺痛了我的自尊心。我要減肥!本人是九十年代初畢業於食品加工專業,現在是食品工程專業,營養學是我的專業課之一,生物化學是基礎課,好在我有專業知識,系統學習減肥知識並不難,難在無法集中精力提高效率。但是我要改變自己的時候了,沒有退路。
首先分析自己肥胖的原因
透過查閱大量專業知識總結出肥胖原因有三:一,上身肥胖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二,下身肥胖是基因決定;三,整體肥胖是能量過剩造成。我屬於第一和第三中混合情況,既然非基因決定,那就靠自己了。
系統學習營養知識
雖然有專業基礎,但大部分知識已經陳舊,需要更新,需要梳理,營養學非常龐雜,和肥胖最直接的知識就是能量代謝及腸道微生物菌群相關知識。首先是能量代謝,我只告訴大家最重要的,當人體攝入的能量大於人體消耗的能量時,剩餘的就以脂肪和糖原的物質形態儲存在體內,經過長時間積累肥胖就形成了。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呢?有一個通用的計算方式可以判斷,BMI指數。用自己人體的體重公斤數除以自己身高的平方得到的就是BMI指數,身高用米計算。用我自己舉例說明:2017-5-15時體重97公斤,身高1.75米,BMI指數是31.6,屬於嚴重肥胖。指數<24是正常,24<指數>30是超重,指數>30是肥胖。目前我的體重74.5公斤,BMI指數是24.3,就算正常吧!第二要學習的就是腸道微生物學,這個知識對我來說是新的知識,當然我學的是最新知識,在這個領域世界範圍內都在加快研究,因為它很重要,簡單總結一下我學的重要知識點:一,每個人的腸道微生物菌群不同具有唯一性,因此,有它是人類第二基因組的說法;二,它的作用超出我們目前的知識水平,它甚至可以控制我們整個身體,包括大腦,也有的研究認為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維邏輯,這部分正在深入研究,屬前沿科學;三,它是和人體具有共生關係的生命體,數量龐大,有好有壞,一般情況下人體中好的會攻擊壞的維持一種平衡,當然它也需要吃的,也是透過我們每天的食物來供養,它可以吃掉我們20%的食物,同時它喜歡植物纖維,一種不可消化的植物多糖。
系統分析食物結構
具備以上營養學前沿知識後,我們再學習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的知識,人體及共生微生物需要的營養分三類,一是水,人體平均75%左右是水;二是能量物質也叫宏量營養素,分別是糖,蛋白質,脂肪,三者也可透過能量代謝方式有一定的轉換,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三是微量營養素,有礦物質,維生素等,主要起的作用是調節作用,但很重要,生命的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所以營養素相互協同維持平衡。人體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是不平衡的結果。我們每天的食物來源分為三類一是水,二是主食以穀物類為主,三是副食包括肉,蛋,奶,蔬菜,水果,預包裝食品等。人是自然界的一員,自然界的不是隻為人類服務的,因此食物也不是隻為人類服務,任何食物不存在該吃或不該吃,每種食物都存在兩面性,因此進食的原則就是多樣性。放棄這個原則必然會出問題,回到肥胖問題除去基因因素,肥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出來的,沒有堅持進食多樣性原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們吃的高熱量的東西多了,超出了人體及微生物的消耗能力。
人體及微生物能量代謝
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也無學術爭議,用一個通用的計算告訴告訴大家你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就可以達到代謝平衡,人體每小時每斤消耗的熱量是0.5大卡,用你的體重以斤計算乘以24乘以0.5就是你每天大概需要的能量,以大卡來計算,舉例說明,我目前的體重是150斤,我需要的能量是150*24*0.5=1800大卡。也就是說我每天進食的能量不超過1800大卡,我就不會發胖。
我們舉例說明一下,我一天如何控制這1800大卡並且不能產生飢餓感,這部分沒有那麼精確,現實中也做不到,但總原則就是:多樣性,低熱量,少吃,餓了就吃,不餓不吃。1800大卡具體化是什麼樣的?平常家的中小碗大米飯320大卡,一個煮雞蛋80~90大卡,二兩饅頭200大卡,半斤豆腐240大卡,一斤綠葉菜150大卡,一斤土豆400大卡,一斤五花豬肉4500大卡,一斤瘦牛肉530大卡,一斤牛奶250大卡,二兩色拉油860大卡,一斤蘋果350大卡,一斤幹大棗1600大卡,一斤葵花籽6000大卡。好了,這些數字後面意義很重要,這就是說平常我們的飲食結構很重要,每天成人平均要吃3到4斤才感覺不餓,如果我只吃葵花籽3到4斤,我攝入的熱量是18000大卡到24000大卡,而我一天只需要1800大卡,整整是10倍!但如果換成低熱量食物就不一樣了,熱量減少,我也不會餓。這就是如何吃,才能不胖,也就是說胖瞭如何吃,才能減肥。進食原則就是:低熱量,飽腹感,多樣性。
以上知識是減肥的必備知識,接下來進入我的減肥過程。
我的減肥歷程
前期準備:一我必須要減肥(心理準備);二,一臺體脂秤(工具準備)
一段(2017年4月15日~6月15日)
改變現狀:三餐變兩餐,晚餐取消;改變飲食結構,減少精米及精粉澱粉類主食,減少食用油,增加雞蛋,綠葉菜,瘦牛肉,水果等。
堅持兩個原則:總飯量減少一半;餓就吃,不餓不吃,打破定點吃飯的規律。
養成一個習慣:每晚睡前秤體重,並記錄,這有助於堅持。
第一段減重能量代謝:當能量代謝出現負平衡時體重明顯下降,第一段的減重主要是體內的多餘水分,什麼是多餘水分?體內能量代謝主要靠糖原與脂肪,本段能量代謝主要是靠糖原來維持平衡,糖原的儲存主要靠水,怎麼理解?產生4大卡的熱量需要1克碳水,但其中80%是水,供能的佔20%。本段體脂消耗比較少。
第一段運動:第一段不要加大運動,減重靠7分吃,3分練,建議先靠會吃減重,這樣會容易堅持。
一段減重成果:減重13公斤,體重為84公斤。
二段(2017年6月15日~8月15日)
平臺期出現,考驗意志力的時候到了。
本段重點不是飲食,是運動。飲食按一段維持,一段不建議運動,本段主要是研究運動。首先簡單說明為什麼會出現平臺期,一段減重主要是水分,是糖原中的水分,當糖原不夠時,才開始燃燒脂肪,燃1克脂肪可提供9大卡熱量,因此比碳水要難的多,所以減重進入緩慢期,也就是平臺期。
如何應對平臺期
飲食結構維持一段,用運動來調動脂肪供能。運動分有氧參與的運動及無氧參與的運動。調動脂肪主要靠有氧運動,什麼是有氧運動?有幾個指標可以參考:一慢跑或快走達到身體發熱出汗;二持續時間40分鐘以上;三運動是心跳不超過120。什麼是無氧運動?無氧運動是相對有氧運動而言的。在運動量不大時,比如慢跑、跳舞等情況下,機體能量的供應主要來源於糖的有氧代謝。以糖的有氧代謝為主要供應能量的運動就是我們說的有氧運動。當我們從事的運動非常劇烈,或者是急速爆發,例如舉重、百米衝刺、摔跤等,此時機體在瞬間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況下,有氧代謝是不能滿足身體此時的需求的,於是糖就進行無氧代謝,以迅速產生大量能量。這種狀態下的運動就是無氧運動。無氧運動的最大特徵是:運動時氧氣的攝取量非常低。由於速度過快及爆發力過猛,人體內的糖分來不及經過氧氣分解,而不得不依靠“無氧供能”。這種運動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運動後感到肌肉痠痛,呼吸急促。其實是酵解時產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透過呼吸排除。這些酸性產物堆積在細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勞毒素”,會讓人感到疲乏無力、肌肉痠痛,還會出現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出現酸中毒和增加肝腎負擔。平臺期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正確對待平臺期,是減肥的關鍵,準確的說只有出現平臺期才正在進入脂肪消耗階段,這時會時常產生飢餓感,記住不能暴飲暴食,這時是考驗意志的時候,一定少吃點,只要消除飢餓感就可以。在平臺期建議每天能量缺口維持在300大卡,不至於產生太大的飢餓感,更容易堅持。
二段減肥成果:5公斤,體重是78公斤。
三段(2017年6月15日~8月15日)
經過前兩段我的體重已經減掉18公斤!算不算成功呢?現在不能下結論,按照通用說法減重15公斤以上並且維持6各月以上才算減肥成功!因此第三段很重要,進入調整期。本段重要的是維持體重不反彈,因此關鍵在於總結以上兩段經驗,分兩個方面:一飲食結構,經過四個月的調整,基本形成低糖,低脂,低熱量飲食結構,當習慣養成,不要輕易放棄,放縱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二運動,體重減輕後,運動會很輕鬆,這樣會增加運動量,並且不累,因此對運動產生興趣,興趣是你最好維持下去的理由。
本段減重成果:減重3.5公斤,目前體重74.5公斤。
本段體重有波動,最低時72.5公斤,最高時79公斤,但一般維持在74.5~76公斤左右。
總結
減肥是系統工程,要先了解科學知識,另外意志力很關鍵,不能向自己妥協,要制定科學飲食計劃及運動計劃,正確對待平臺期,做到這些人人都可成功減肥。只要不是基因決定的肥胖都可以減肥。
回覆列表
這問題就很有意思了要瘦跟吃不吃晚飯並沒有多大關係,瘦的前提取決於你每天總熱量的攝入和消耗是否有一定的能量赤字,換句話說就是,你要是早餐、午餐已經吃夠了你一天所需要的熱量的話,你不吃晚餐也不能改變什麼,而且還有可能導致腸胃問題。想要瘦並不是說不吃某一餐的問題,而是你需要合理分配你的每一餐,控制每天攝入的熱量,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再加上一定規律及強度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