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一號設計

    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來自百度百科)

    而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際網路普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而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3.2%,在7.31億的網民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在網際網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態勢下,網際網路應用移動化趨勢更加明顯。

    CNNIC資料顯示,經歷近10年的快速增長後,中國網民規模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增長率趨於穩定。

    你可以理解成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越來越多,沒有被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少。及率為53.2%,在7.31億的網民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在網際網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態勢下,網際網路應用移動化趨勢更加明顯。

    CNNIC資料顯示,經歷近10年的快速增長後,中國網民規模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增長率趨於穩定。

    你可以理解成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越來越多,沒有被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少。

  • 2 # Dontignoreme22745

    “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

    經濟

    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紅利

    ”在很多情況下和“

    債務

    ”是相對應的,因此,在享受“人口紅利”豐厚回報的時候,不能忘記以後可能會面對的人口“負債”。一華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同時,少兒撫養比亦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將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撫養負擔輕、於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

    人口經濟學家

    稱之為“人口紅利”。華人口年齡結構就處在人口紅利的階段,每年供給的勞動力總量約為1000萬,勞動人口

    比例

    較高,保證了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力需求。由於人口

    老齡化

    高峰尚未到來,社會保障支出負擔輕,財富積累速度比較快。

    “人口紅利”不意味著經濟必然增長,但經濟增長一旦步入快車道,則“人口紅利”勢必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有力助推劑。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優勢已經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人口紅利”或者說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對生產領域的影響,二是對消費和

    儲蓄

    的影響。從“人口紅利”對

    消費

    和儲蓄的影響來看,勞動年齡人口增長停止或者說老齡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時期內並不必然帶來儲蓄率的下降,相反還有可能使儲蓄率進一步上升。在老齡化的初期階段,新進入老齡階段的人往往都有較高的儲蓄率和儲蓄傾向,有人也因此把老齡化的初期階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紅利”期。從這個意義上說,勞動年齡人口豐富的“人口紅利”期結束並非“人口紅利”的真正結束,只要能夠發揮好儲蓄的資金效率,讓資本得到合理的

    回報

    ,則第二次“人口紅利”仍有可能為經濟增長繼續注入“活力”。

    效益

    任何完成了人口轉變的國家,

    都會出現這樣一種“人口紅利”。但最早實現人口轉變的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轉變因經歷時間較長,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經濟增長的關聯並不十分明顯,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所謂的“人口紅利”

    效應

    。而許多新興工業化國家尤其是

    東亞

    國家因為人口轉變的歷程較短,往往只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轉變歷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經濟高速增長之間因而表現出了非常強的關聯性,人口轉變給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效應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注意。

    日本

    是亞洲最早實現人口轉變和經濟騰飛的國家,“人口紅利”也出現得最早,大約開始於1930年-

    1935年

    ,結束於1990-

    1995年

    ,持續了60年左右的時間。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南韓、新加坡、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在內,差不多在晚於日本30年後出現“人口紅利”,這些國家都處在人口的“紅利”期。“人口紅利”必然帶來經濟增長嗎?觀察上述處於“人口紅利”期的國家,發現這些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發展差異巨大。最富裕的國家如新加坡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而最窮的國家越南人均GDP在2005年僅有600多美元。相同的“人口紅利”期所導致的經濟增長的不同結果意味著“人口紅利”並不必然導致經濟增長。

    “人口紅利”更像一個機會,只有抓住這一機會並加以很好利用才能使“機會”轉變為“紅利”。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口紅利”只是

    經濟

    增長所面臨的一個有利條件: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而這一“有利條件”或者說“優勢”能否轉變為經濟成果,依賴於

    勞動力資源

    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在“人口紅利”期,勞動力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則當人口的“機會視窗”關閉後,“人口紅利”也會隨之消失。

    人口債務

    “紅利”在很多情況下和“債務”是相對應的。“人口紅利”也不例外。與“人口紅利”相對應的“人口負債”就是不斷加速的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將會從多個方面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能力。首先,老齡化會帶來社會撫養比不斷提高,勞動力的負擔和成本加大;其次,

    老齡化

    會加大消費性人口比例,降低生產性人口比例。第三,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將嚴重影響到勞動生產率。上述三個方面的影響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經濟的競爭能力,並進一步影響到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活力。

    因此,在享受“人口紅利”豐厚回報的時候,不能忘記今後可能會面對的人口“負債”。而要有效地化解將來的“債務”,必須做好這樣兩件事:一是必須長時期保持經濟又好又快增長,二是必須儘快建立起覆蓋全體

    居民

    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狀況

    中國能夠創造經濟增長“奇蹟”,很多人認為“人口紅利”的影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人口紅利”也因此和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景聯絡在了一起。

    中國早在1965年-

    1970年

    間“人口紅利”就開始出現,但“人口紅利”出現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並沒有感受到什麼“紅利”的影響,相反則是更多地感受到人口壓力和就業壓力,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

    失業

    嚴重困擾著經濟的增長。只是隨著經濟高速增長,失業人口開始大幅度減少和勞動力資源開始得到比較充分的利用的時候,才切實感受到“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有利影響。

    “人口紅利”對生產領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勞動供給上。從勞動供給來看,中國仍然處於勞動年齡人口最豐富的時期,但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速度的減緩,勞動年齡人口大約會在

    2015年

    左右停止增長。當一個國家勞動年齡人口增長停止後,勞動力數量不足的問題會很快到來。但

    城鄉二元結構

    使得中國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仍然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城鎮提供勞動力資源。中國正處於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之中,如果按城鎮人口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的速度計算,則城鎮每年會新增1500萬左右的勞動年齡人口。設想中國步入比較發達的階段時大多數人口如70%的人會選擇居住在城鎮,則農村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還會持續20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在可見的將來,中國似乎仍然擁有比較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從勞動力供給來看,“人口紅利”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無論從生產還是從消費和儲蓄來看,“人口紅利”都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利好因素。

    中國經濟正處於“人口紅利”回報最豐厚的時期。華人口狀況和經濟發展形式決定華人口戰略的艱鉅性和嚴峻性,既不能放鬆對人口增長的控制,又不能一味單方向追求實現

    人口

    的零增長。因此如何經濟有效地確保人口適度增長,促進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是中國一個重要的課題。所以應當繼續在

    宏觀調控

    上繼續扶持並發展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發展,刺激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人口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1.以有效合理的人口轉移和流動,促進協調人口結構調整並帶動

    農村

    家庭生育觀念的更新轉變,鼓勵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經濟。促進人口的流動和轉移的另一個層面是要積極推進人口的對外交流,具體方式包括:留學深造,外派勞務,人員交流等等。當然這種人口向外流動的方式在緩解人口數量壓力上可能作用甚微,但有利於中國經濟日益與全球經濟的合作與交流,參與世界經濟的

    分工

    與發展。

    理念。城市人口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也是有了系統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險體制度的逐漸完善,解決了大多數家庭的後顧之憂。而對於廣大的農村人口,還不能被納入這兩大保障系統之中。進城務工人員還不能享受工作所在地的社保,醫療,子女入托和受教育等福利和權利。這不僅不利於人口的有效流動,還容易滋生城鄉人口的對立矛盾,引發人口流動的負面作用。只有取消這種對城鄉居民的差別待遇,將所有居民,不論城鄉,不論本外地,都納入到社會保障和

    醫療保險

    這兩大體系中,才能有效地發揮人口流動的優勢,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人力資源和勞動力的有效配置,加快形成一體化的經濟和城市化和小城鎮的發展程序,促進國家現代化的發展。

    3.加大教育產業投入力度,普及到高中的

    義務教育

    ,實施靈活多樣化的

    成人教育

    方式,鼓勵多種方式形成全民終生教育,努力提高國民素質。提倡到高中的義務教育並取消各種名目繁多的學校收費,減輕家庭負擔,擴大受教育人口的範圍,真正讓每個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權,從而提高全華人口素質。在成人教育上,一方面應該降低門檻,採取寬進嚴出的教育原則,將更多更廣泛的人員吸引進入學校,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使他們能在工作和學習中提高。另一方面應當鼓勵包括社群教育,農村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種教育方式並存發展,逐漸形成一種全民終生教育氛圍,使國家的

    人口素質

    逐步提升,這才能把中國的人口狀況引入到由數量型轉變成為一種質量型的發展軌道,從而更加有力地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和你的另一半有哪些感人的小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