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塊兒開餐廳
-
2 # 餐飲萌新講堂
過去【唯快不破】一直是快餐行業的不二法則,但隨著時代發展,消費者需求日益提高。如今快餐行業也逐步強調品質和體驗的休閒快餐模式轉型。近年進行轉型的國際品牌有KFC,國內品牌有真功夫,真功夫更是在店內加入了兒童用餐區,見下圖。
除了用餐體驗外,麥當勞在門店增設自助點餐裝置,可以自己建立組合喜歡的漢堡也是一種創新;改變點餐方式如72街從櫃檯點餐轉變成自選點餐,也是中式快餐的一種創新方式;
除了門店內用餐體驗等,也可以在外賣渠道上創新,比如遇見小面最近推出的外送連鍋帶料包送過去,配上製作流程給顧客隨時隨地自己煮,也是一種全新的用餐體驗;見下圖。
回答主要指出可以在用餐環境的體驗/點餐方式的改變/銷售渠道上的深耕等方面去進行創新,另外網際網路時代,千變萬化的線上引流方法,也是等待著大家去創新哦~
-
3 # 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
做生意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只有做的更好才可能盈利 可以賣更好的價格 產生豐厚的利潤 買進更好原料 形成良性迴圈 形成一個地區獨有的品牌 再好的門面 再好的環境 沒有獨有的賣品也是徒勞 一個簡單菜 一樣傳統的小吃做到極致可以給一家店帶來幾十萬的收入不是難事
-
4 # 造就
大家好,我是一個餐飲界的老兵,從事餐飲零售行業將近40年,曾經在麥當勞任職多年。
一個企業的創新發展之道,到底是在建立在什麼之上?我認為,是設計思維。
創新是一種邏輯,它不是一種方法,也不是一種技術,並且,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話,它必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同樣的,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既不完全是藝術的(雖然我們常常覺得設計是一種藝術),也不完全是科學的,如果這個思維方式設計得好的話,它甚至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邏輯自洽的設計思維馬雲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會更殘酷,但是後天會很美好,不過大多數人會死在明天晚上。作為企業經營者,我們是不是都要這麼悲觀?
截至今年底,我們估計中國餐飲界的總產值,可以到3.8萬億元,但是我們聽到的呢,是我們所有的餐飲同行天天都在講,日子沒法過了,什麼人工成本高、房租高、原料價格都是三「高」,就是餐飲價格漲不上去。每一個人都想要設計一個利潤豐厚的高階品牌,但是麥當勞也好,肯德基也好,近百年來遵循的都是當初那個簡單邏輯。
麥當勞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創立於1950年,那個年代正是美國快餐業黃金時代的開始,創始人雷·克羅克從麥當勞兄弟手裡買下了麥當勞餐廳,然後從原來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模式,讓服務流程自動化、簡單化、標準化,把成本降到最低,讓所有人都吃得起。
經過60年的發展,目前全球已經有三萬八千家麥當勞餐廳,但是直到今天,麥當勞的產品幾乎沒有太多改變,大致還是那幾樣。
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到今天一直沒有變,並且,這個邏輯已經成為了一個可複製性的經營理念。
說出來有點難以置信,全世界規模最大、發展最好、最為人稱道的一家眼科護理醫院在印度。這家醫院叫做亞拉文眼科護理中心,創始人是一位老醫生,他57歲的時候,還在開著一家小小的眼科診所,只有11張病床。他感到很無力,因為雖然他已經給所有的窮人免費看診,但他竭盡全力能救的人也只有那麼多,他想,我快要退休了,我幫不了更多人了,怎麼辦?
1976年,他看到報紙上關於麥當勞很火爆的報道,他就決心跑去麥當勞上漢堡大學,想要學習麥當勞的高效秘訣。結果,採用了麥當勞制度化、簡單化,標準化的經營理念後,他從只有11張床的一個小診所,發展到2015年的時候,累計治療了三千兩百萬個患者,做了四百萬例眼角膜移植手術。
因為在印度,很多窮苦人家裡,只要有一個人眼睛失明,這一家人的生活基本就毀了,所以他把這些有眼疾的患者家人招到他的醫院做志願者,給他們做培訓,讓他們來協助醫生治療患者,這樣既簡化和縮短了治療過程,也降低了醫療成本,每個醫生從原來一天只能看5個病人,到能看100個病人,每一個患者只需要花原來千分之一的錢,就可以進行眼角膜手術。最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免費接受治療的,但這個醫院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醫院,它讓印度400萬眼疾患者避免了失明的命運。
我前一陣子到蘇州參觀一個機器手臂的工廠,他們的機器手臂已經可以做白內障,眼角膜移植手術,我當時第一反應是,哎呀,這個會不會把亞拉文醫院打敗呢?後來一想,絕對不會,它只會讓亞拉文醫院的醫生一天做到一千個手術。
因為醫院的邏輯沒有錯。也許今天有更進步的科技,有更進步的工具,但只要基本的創新邏輯沒有錯,就不會被打敗。
阿波羅13號為什麼出事後還能回得來?因為在發射之前,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都已經被預先考慮好,並經過成千上萬次的演練。宇航員們把所有的操作指南都熟練到做夢都能背出來。因為有一套完整的邏輯,所以在那樣的情形之下,他們才能回到地球,才能得救。
有一部經典電影叫做《回到未來》,電影的主人翁無意間上了一個時光穿梭機,可以在時間軌道上來回往返,於是他變得非常忙碌,一會兒穿越到過去,修改他覺得以前做錯了的事情,一會兒穿越到未來,去看看未來發生的事情是不是如他所願,不對的話,又回來想辦法再改一改。
如果讓2050年的肯德基或麥當勞的CEO,回到1950年,他可能不會改變什麼,因為那個時候做的事情沒錯,邏輯沒錯。
但為什麼有的人會想要修改歷史?我認為,大多數人還是沒有抓到那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新邏輯。
道術兼修的創新模式今天,我們不突破就會死,活下來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就是敢於創新。
麥當勞的中文名字,一開始在粵語的發音裡更接近「麥當奴」,我們當年覺得這樣很奇怪,叫這個名字不大好,於是我們就跟國際總部講,說我們能不能夠設計一套東西來適應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因為麥當勞的傳統就是非常接地氣,所以我們希望進入華人市場的時候也能夠接地氣。
最終,我們從名稱各方面都做了一些改變,比如說今天為人熟知的麥當勞,還有麥香魚、麥香雞,這樣的名字非常有「中國味」,跟直譯過來的名字一點關係都沒有。
Welcome to Mcdonald"s,這句話中文要怎麼講,我們和麥當勞的高層討論了三天,最後決定說「歡迎光臨」。一開始,念出來都會笑場,但是念了一千次後,聽起來覺得還蠻好,今天,「歡迎光臨」這句話,已經成為全華人世界的餐廳裡共通的問候語。
我有一個朋友,是第一個寫出E-mail的人,但是他幾十萬美元就賣給了谷歌,因為他覺得這個東西無非就是用來寫信而已。而馬克·扎克伯格創立Facebook,卻看到了使用者的價值。他想盡辦法去增加使用者量,只要越多人參與,平臺的價值就越高。結果就是,今天網際網路世界裡面,使用者成為了價值衡量的標準。
所以,我們得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去哪裡,開一家米其林餐廳和開一個快餐店,要去的地方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對的邏輯,去做最本質的東西,在那個邏輯上去變革,創新。
這個本質的東西,是創新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堅持的點,它能夠讓我們走得更遠。我們說「道術兼修」,光是有一點小技巧,做一點小的變化,對我們沒有什麼幫助。
唯有把創新思維這件事情做成「道」,做成一個真正的邏輯,我們才算走上創新之路。如果我們只是在鑽研那些小技巧、小方法,我相信這樣的路是走不遠,也走不長的。
回覆列表
無論是西式快餐,還是中式快餐,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他們不得不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店面、形象、技術、食材等各個方面的升級上。
店面可大可小,提升趣味性消費體驗
12月16日,肯德基在美國推出了超級迷你的門店,這是全球最小的肯德基門店,小到一個人也坐不下。
這家門店,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街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顧客不僅能在這家店買到各種貨真價實的產品,“趴著”購物也成為顧客難忘的消費體驗。
一時間“最小肯德基”成為網路熱詞。
改變形象,讓消費者眼前煥然一新
今年夏天,無錫一家“沙縣輕食”,一改沙縣小吃固有的紅色主色調,而是採用頗具文藝範的青綠色。
這家店面積僅32㎡,店內僅有四張桌位。整個店面採用日式料理店的小清新裝修風格,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菜品方面,除了保留部分沙縣的招牌產品外,沙拉、咖哩雞飯成為這家“新沙縣”的主打。一時間,這家在顏值上進行“整容式”修整的“沙縣輕食”,迅速成為網紅店。
如今,顏值低的快餐門店,已經讓大多數顧客難以忍受,而改變門店、菜品顏值,成為餐飲品牌實現“洗心革面”最為便捷的手段。
投入新技術,消費體驗更輕鬆
讓顧客獲得“超預期”的海底撈,不斷定義自己的“極致服務”。除了周到的服務員服務,更懂得藉助科技的力量。
海底撈自建平臺,不僅實現了線上支付、“線上點單”等功能,更能提供給顧客從就座、點餐、等餐、上菜、支付整個就餐環節的智慧化體驗。從顧客落座開始,觸控桌面,會出現開機動畫;同時還能夠選擇遊戲,等待用餐的時間可以互動遊戲,甚至不同桌號也可以聯線對戰;顧客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桌面圖案,桌布的變換搭配不同美食。
智慧化手段的引進,極大節省了餐廳的人力成本,提升了顧客的就餐體驗。
革新食材,贏在產品
在鄭州,河南餐飲人獨創的百宴菌菇拉麵,絕對是獨樹一幟的一碗麵。
一改傳統牛肉拉麵的作風,百宴菌菇拉麵精選來自雲南的12種菌菇熬湯,菌菇湯淺淺淡淡的香氣,聞起來沒有絲毫的油膩感,喝上一口,與傳統牛肉拉麵的湯味一樣濃郁,更有著菌菇獨有的甜美。
除了湯,百宴菌菇拉麵在麵條上同樣也做了改良,麵粉選用天然麵粉,拒絕使用任何新增劑。同樣的變化還體現在配菜上,不再使用香菜、蘿蔔等傳統拉麵的配菜,而是用了四種菌菇,搭配一朵西蘭花,再撒上香蔥。
菌湯清淡爽口、麵條勁道又健康、菌菇肥厚鮮美,這碗新式的健康拉麵,在越來越崇尚健康的時代,想不火都難!
餐飲業是一種體驗消費,食客消費需求的變化,就是餐飲品牌的革新方向。
但萬變不離其宗,口味、食材、環境、價格,都指向的是顧客體驗。各個餐飲品牌找準核心,進而逐漸提升外圍因素,才能在越來越激烈的餐飲競爭中,立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