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1拍照聊相機

    徠卡的相機從幾千元到幾萬元,分不同的檔次,互相分屬不同的系統。便宜的從一次成像的SOFORT開始,數碼卡片機DLUX起步,這些都是日本產的。德國原裝的卡片機從Q起步,有APS感測器的TL系列,有全幅感測器旁軸相機M系列,全幅感測器的微單SL系列,中畫幅感測器的S系列。

    其中最經典的當屬M系列。但是,我想這個不屬於入門級吧!SL當然也不是入門級。

    平心而論,我反過來比較推薦日本生產的DLUX。雖然這個相機就是松下的某個型號。但是徠卡DLUX有Adobe Lightroom軟體相送,所以價格算下來不比松下的貴。這個相機我用過很長一段時間。很好用,尤其是微距功能。適用範圍也很廣。

    如果想嘗試德系相機,如果攝影也玩的很資深了,兩個條件您同時符合,想入門徠卡了。我建議直接考慮M系。M系的機器要摸透,比較難。M系的機器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有褒有貶,對它的認識有一個深入的螺旋上升的過程。

    TL雖然是一部字面上很適合推薦的德系入門機,可惜這是個新系統,本人不敢貿然推薦。

    Q,我近期有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這是一部好相機。確確實實的好相機。但是我不是衝著它的全幅感測器說的,而是衝著它的快速反應效能說的。但是考慮到Q是固定鏡頭相機,作為徠卡入門機是不合適的。我認為Q只適合非常經驗老道的攝影人。

    如果有興趣,看看我寫的DLUX的使用報告吧。

    D LUX (TYPE109) 為啥有範?(深度技術解析第一彈 隱藏的亮點 關於DFD))

    2015-09-16 偉大勳爵 徠卡範

    D LUX (TYPE109) 上市有一段時間了。因為是松下LX100同款的機器,資料的深入分析還得從研究松下這裡下手。

    上期範主已經確認了該機器的感測器確實是與MICRO 4/3同尺寸。有了大尺寸感測器的保證,像質上肯定會比上一代的產品更有保證。

    D LUX 4/3感測器

    尺寸對比

    松下LX本身就配備LEICADC VARIO-SUMMILUX 10.9-34mm F1.7-2.8鏡頭。徠卡D LUX當然也是同款鏡頭。應該說光看看引數就覺得蠻嚇人。請不要光注意光圈數字,就說大光圈。重要的是看像場尺寸。這個鏡頭的像場尺寸至少要覆蓋直徑23mm的區域,和MICRO 4/3是一樣大的。這時候再來比比光圈大小。奧林巴斯的9-18mm變焦才F4-5.6。DLUX的這個鏡頭能做到更大一倍的變焦比,光圈還同時大幾個數量級,體積還保持小巧,不易!高水準!

    很多人都要問一句,徠卡D LUX和松下LX100有什麼不同,色彩更好嗎?聽說鍍膜不一樣的。聽說鏡片不一樣的。

    範主在此也猜一把:核心硬體肯定一樣的!程式碼引數微調,可能!

    範主不想去糾結徠卡、松下之爭執。但凡買過鬆下MICRO 4/3用徠卡品牌命名的鏡頭在包裝上都有一排文字。“LEICA DG鏡頭使用徠卡檢測裝置和徠卡認定的程式進行生產、達到徠卡認定的質量標準”。

    範主頭一週的使用就發現DLUX這個機器的對焦速度確實很快,甚至好於範主一直使用的奧林巴斯EM5(當年的微單對焦速度之王)。

    微單的自動對焦一般使用的是反差檢測法。這個方法就是透過特定函式連續測算不同對焦位置的成像質量,利用對焦準確成像反差最高這個原理來找到正確焦點位置。嚴格意義上說這個方式是反覆對焦,而不是測距。它需要透過反覆檢測不同焦點的畫面來確定實際的焦點。鏡頭來回折騰是不可避免的。

    行內將這種方法稱為對焦深度法(Depth From Focusing),簡稱DFF。這種方法是一種搜尋演算法,至少需要在最佳焦點遠近檢測10幅左右的影象,才能精確找到焦點。

    這就解釋了第一、二代的微單為什麼對焦速度是那麼不盡人意!

    DFD(Depth From Defoucsing)這種方法和DFF有很大的不同。從名字上看就知道,它是從離焦影象中獲取深度資訊,分析後計算正確焦點的一種方法。它的資訊源不是來自不同焦點影象的反差,而是直接來自幾個離焦(不清晰)影象的資訊。

    原理上,透過檢測離焦影象的不同直徑的彌散圈大小,就可以快速計算出對焦距離。也就是說DFD可以理解為是真正的測距!

    圖片上左側較短的U0代表實際的物距,V0代表實際的像距;左側較長的U1代表離焦的物距(鏡頭對準在一個任意的不準確的位置上),右側V1代表離焦的像距;R代表離焦時對應的彌散圈半徑,2R是彌散圈直徑。根據一系列推導(這裡略了),可以根據R來求出U0(即實際物距)。

    實際使用當中DFD方式會從取2-3個離焦影象中進行資料分析來快速計算出焦點的準確位置,而不需要鏡頭反覆搜尋。

    這個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D LUX的對焦為什麼那麼快。

    當然在當下這一代的微單中,也有在CMOS中引入類似單反機的相位法的。但是這個需要在CMOS的硬體中進行改動,並且和反差法互相結合提升對焦速度。D LUX(TYPE 109)顯然不是這種方式的。總之DFD既討巧到不需要對硬體進行原理性的改動,就可以快速得到準確的距離數值!

    大美美於內、大隱隱於市 D LUX (TYPE109)隱藏亮點深度解析 第二彈

    2015-09-21 維達勳爵 徠卡範

    上期關注了D LUX的對焦技術。

    其實在研究這部機器對焦的系統的同時,範主還注意到這部機器中還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技術亮點:

    寬頻輪廓增強技術

    範主暫時沒有這款感測器更詳細的資料。但是可以從側面分析一下相似的以松下的GX7的CMOS感測器,它的畫素密度達到每毫米266個,而索尼A7R只有205個。這麼高的密度,如果要全部發揮感測器的效能,範主草草算了一下鏡頭所需要的解析度。理想的鏡頭需要具有能夠分辨高達135線對/毫米的高MTF能力。以現在的技術來看,除了中心極其靠近光軸的部分割槽域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要充分發揮這塊感測器的潛力,還得在依靠高光學效能鏡頭的同時需要依靠軟體演算法的提升。這個機器使用了寬頻孔徑濾波器來處理影象中高頻率部分的特徵。

    我們在使用傳統的相機(無論膠片還是數碼)進行拍攝的時候都會注意到頭髮的細節是很難呈現出來的。

    頭髮的密度大約每毫米2.4根。如果在2米外使用25mm鏡頭(4/3感測器的標準鏡頭,請諸位看官今後放棄等效焦距的概念)拍攝人像,根據像高公式1/f=1/u+1/v,物高/像高=u/v,每毫米CMOS需要對應約80mm高的像,也就是需要對應192根頭髮。假設2個畫素分辨1根頭髮,則需要每毫米配備384個畫素,而此時的鏡頭的分辨能力則需要提升到192線對/毫米。

    頭髮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它們不是理想的黑白線對,而是灰灰線對,反差是不大的。總之處理這樣的高頻率光線對相機來說非常吃力。

    大家都已經明確地知道,無論是奧林巴斯EPL5還是松下GX7,這一代的MICRO 4/3相機的CMOS都是沒有低通濾鏡的。原因很簡單,它們的1600萬畫素感測器的畫素密度達到266個/毫米。自然界中有這麼高頻率的光線還真是不多,原則上鏡頭就可以看作是一個低通濾波器了,因此產生摩爾紋的機會是非常渺茫的。

    但是鏡頭是一個模擬元件,不是數碼的。高頻率的光線還是會透過光軸穿進來。而偏偏人的頭髮就是這麼一個需要經常遇到的高頻率的入射光線。如何處理頭髮就是相機的最高挑戰。

    裝了低通濾鏡的相機自然不必多說了,頭髮自然是一片模糊的。對於沒有在CMOS前安裝低通濾鏡的MICRO4/3相機,如果沒有特殊的軟體演算法保障,雖然出現摩爾紋的機率不大(2米距離上頭髮頻率遠遠高過CMOS的密度,理論上這個機器最害怕的是接近135線對/毫米的光線入射到CMOS上),但是模糊是肯定的。

    這裡不得不說松下在影象訊號處理方面還真的有一手。它們的技術叫APERTURE FILTER,透過分析頻率向高頻部分遷移的特性,提取出影象的輪廓。用演算法來彌補機器硬體的不足。和上期介紹的DFD對焦技術如出一轍。根據這個,高頻率成分的頭髮的質感的表現方面得到提升,同時保持輪廓細節部分的詳細感得以實現。

    借用一下範主前幾天在SHANGHAI PHOTO上隨手拍一幅背影。距離這位女士大約正好2m左右。光線條件是非常不理想的。

    原圖。距離遠處的咖啡機大約7-8m。

    這臺黑色咖啡機大概在距離光軸中心點到半徑的0.707視場的範圍內。100%截圖後,在電腦螢幕上看時,上面的小字還是可以用肉眼分辨。在7米的距離上,每對CMOS的對應像高達到了5.25mm(此時理論上最高只能分辨單線寬度為2.625mm的一對線對。雖然是非嚴謹的判斷,這幅圖也可以認為已經達到了CMOS所能承受的極限。

    7步可以成詩,3步就能成圖 當心D LUX 戳到咖啡的汪洋大海

    2015-09-22 維達勳爵 徠卡範

    挖好D LUX的技術大坑,實在好不吃力。後面還有測距系統的文章等著範主。就在壓力山大的時候,範主突然收到所在區域大領導的電話,說是要拍一部微電影,讓範主擔任一個小小角色。

    不要以為範主是橫店日鬼速成班的科班出生。這只是一部反應當地校企合作的紀錄片。按照大領導的要求,範主和其他幾位老師早早來到指定地點報到。

    工業區的道路一片荒涼,可就在這看似毫無生氣的地方,居然被領導發現還有一爿不錯的咖啡館子,就這取景了。

    拍電影的老師掏出松下GH4,好慘。鏡頭擰上,奧巴45mmF1.8,更慘!助理神速掏出他的補光燈。某三星手機內建的。

    好吧!範主無語!只好掏出隨身帶著的D LUX。

    如果曹植當年玩相機,能象本範主一樣三步成圖嗎?他一定能的!

    大環境,讀過到上期D LUX深度解讀的朋友已經留意到了。

    還好有人請客的。

    處處充滿兒時的回憶,你用這個打字機練過英文打字嗎?

    結論:哪裡都有令人滿意的影像!哪裡都可以充滿回味!但是一部有微距的相機是不可少的。可以試試D LUX的微距有多微距!

    範主提醒你,小心戳到咖啡裡去! 因為它的真的很近!一旦戳進去了,維修師傅就要偷笑了......

    原文分三期,我貼在一起了。DLUX如果用的好,也可以出大片。如果不出大片,拍點文藝小清新片子是不成問題的。

    價格還OK,順便體驗體驗徠卡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ED燈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