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搞
-
2 # 青雲千里
不會和以前一樣好。例如江蘇:往年省屬重點大學都會有幾百到上仟的二本名額,像蘇大、南工大、南林大、南郵、南信工……但今年本二本三合併後他們都把願本二專業調到一本招生,所以二本也就沒有機會上這些知名大學……
-
3 # 教育本本君
本二和本三合併之後,其實對本二的影響不會太大,只是會考生的志願選擇和高校甄別產生一定的難度。更有甚者,以往在本二批次招生的本科院校,會直接提升為本一批次的錄取,使考生望而卻步,對於高考生來說有利有弊。
志願選擇難度進一步增大,二本機會變多,重點大學難度會有所上升。
當二本和三本院校合併之後,三本院校的實力進一步增強,辦學實力較以往會有所提升,但是對於合併後的二本來說,學校的師資力量雖然得到了一定的補充,但是三本院校的併入會使二本院校的錄取分數有所降低,對高考生來說增加了上本科的機會,可是學生的質量較以往的錄取質量會有所下降,二本院校的提升變得會更難,只是數量的變化。質量提高不大。
原先稍微較強的二本,提升到一本進行招生,高考生進重點大學的難度進一步增加。二本院校的學生質量會有所提高。
本三高校的併入,使本二批次成為學生進入本科的最後一條途徑,原先在二本批次中較強的高校,會進入本一批次招生,使學生進入相對不錯的大學的機會更加渺茫,而高校透過第一批次招生,生源的質量會進一步提升。
總之,三本併入二本,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會對當前的大學錄取狀況造成一定的衝擊,使二本高校的門檻進一步提高,而最終落下的還是實力相對較弱的二本院校!!!
-
4 # 寶馬26063235
本二本三合併對上海學生最有力,可以用二本分數上全國985,211,及省一本大學,挑選餘地大大增加,專業也隨便挑,都是一本線上的好專業,這叫感謝2o17年高考改革,對上海學生利益最大化,
本二和本三實際上並不會影響本二,雖然民辦院校三本變成二本,但是並不會改變是民辦這個屬性。
考生選擇餘地增大,志願填報難度也增加
當三本合併到二本錄取,對學生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今年本二批次的分數線會降低。學生選擇餘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了,但考試志願填報的難度加大。“現在很擔心,不知道這樣的新政策會不會影響孩子填報志願。”以前報考二本學校,都是二本線作為參考,現在二本、三本合併在一起,如何估算,是一個難題。”比起部分學生的高興,王椿謙卻反而有點擔心,新政策實施後,今年劃線時就不會再有三本線了,那麼原有的三本批次分數段的考生都進入二本分數段,競爭可能更為激烈。此外,二本、三本合併錄取,就意味考生能填的志願也減少了。往年上了二本線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寫6個平行志願,三本填寫6個平行志願,今年就只有6個志願可以選擇了。往年這部分考生即使沒被二本院校錄取,也還有三本院校作為保底,而今年這樣的保底不再存在,考生需要慎重考慮,照顧到兩個層次的學校。
三本“帽子”被取消,公辦民辦高校界限淡化
三本院校大多數為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與一、二本都屬於普通高等教育,儘管按設定初衷,“一、二、三本”僅是錄取批次的不同,沒有高低之分,公辦本科文憑與民辦本科文憑都屬相同水平的“普通高等本科文憑”。然而,不少學生會因考取三本而選擇復讀,而諸多優秀民辦院校卻帶著三本的“帽子”,艱難地在招生中獲取優質生源。“學校的社會認可度更高,三本不再 低人一等 ,而是可以和二本 平起平坐 。”成都資訊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明認為,三本合併到二本批次錄取,這樣的政策對三本院校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張明介紹說,該校作為一所三本院校,近年來也有超過二本線錄取的專業,但因為帶著三本的“帽子”,考生在填報時總是心有芥蒂。合併之後,實行6個平行志願填報,體現了二本、三本的平等,學校因此也可以錄取到更優質的生源。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對於實力較強的民辦院校來說是“春天來了”,而對於實力較弱的民辦院校卻可能是“寒冬將至”。
引導高校迴歸辦學實力的競爭
隨著公辦民辦教育一體化發展腳步的加快,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拉通招生將是未來趨勢。面對這樣的形式,不論是傳統的二本公辦院校,或是民辦院校,都將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沒有特色的高校將很難生存,高校之間的招生競爭最終要回歸到辦學實力的競爭。“本科院校人為劃成二本、三本,本身就不公平。”攀枝花學院黨委書記肖立軍認為,二本、三本院校培養的人才較為接近,都是應用型本科人才。面臨這樣的招生制度改革,作為傳統的二本院校,就更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特色。“打破了二本在生源選擇方面的優越感,刺激學校提升辦學實力。”肖立軍認為對於二本院校這也是件好事,有競爭力既是壓力更是挑戰。二本院校有一些天然優勢,比如國家財政的扶持、辦學性質、學費上的優勢。競爭加大之後,學校要利用這些優勢求發展,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高水平就業,提升整體實力。曾令秋認為,三本併入二本招生之後,對於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會、家長來說,是一個正確導向,引導他們由“重名”轉向“重實”。由於有了二本、三本的人為劃分,學校為自己爭名的現象層出不窮,許多學校把部分專業拿出來“升二本”、“升一本”,“這只是名義上的變化,其實本身師資、辦學條件,並沒有什麼區別”。曾令秋說,消除界限之後,這種現象就會減少,包括為了主管部門的認可和社會美譽度改校名的情況。學校不再向外部爭名,而是轉向自身,專注人才培養質量,只有人才培養質量優勢、就業優勢才最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