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逆流的魚L

    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直接揮師南下直指長安。

    而唐朝的軍隊在叛軍的猛烈攻擊下潰不成軍,於是曾經開創了盛世的李隆基不得不放棄長安,前往成都避難,他不是一個人走而是帶著楊貴妃,太子李亨,宰相楊國忠等人一起走,可是最後到達成都的只有李隆基,他的兒子李亨在馬嵬坡就和他分開了,自己北上去了靈武,為什麼李亨會和他的父親分開,不去成都?主要有三點。

    第一,實現自己的皇帝夢想。李亨作為太子已經當了十八年,可是一直等不到當皇帝的那一天,只要李隆基還活著,只要自己還和父親在一起只能永遠等待,因此他要是去成都完全還得做個太子。如今安史之亂爆發,這是個稱帝的好機會,因此他藉機擺脫了父親,自己帶領人馬北上靈武,隨後自行稱帝,遠在成都德李隆基鞭長莫及,只能接受了現實,承認了兒子稱帝,自己變成太上皇的事實。

    第二,為了保住性命。李亨的太子生涯並不安穩,兩任宰相李林甫楊國忠都和他不和,多次設計陷害他想把他趕下太子之位,而父親李隆基更是個冷酷無情的人,曾經聽信讒言一天賜死三個兒子。因此李亨這十八年太子當的是如履薄冰步步驚心戰戰兢兢。

    這次安史之亂爆發被迫出逃,李亨和大將陳玄禮策劃誅殺死對頭楊國忠,賜死楊貴妃,本想借機逼迫父親退位。沒想到陳玄禮任然忠於父親,這樣一來父親遲早會知道是自己策劃逼死楊貴妃,如果自己還跟隨父親去成都,那等待自己的只有死,因此他才藉口百姓請求,脫離父親北上保住性命。

    第三,平定叛亂,重建大唐。

    安祿山是唐朝大將,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可是他卻造反了,因此李隆基的威望一落千丈,並且李隆基入蜀避難,交通不便來往不利,對平定叛亂十分不利,時間一長極有可能唐朝就變成蜀唐了。因此唐朝需要一個主心骨站在前臺做大家的領袖帶領大家平定這場叛亂,而不是一個躲在大後方的人。

    李亨身為太子,在父親沒有決心帶領大家的時候,他有這個平定叛亂恢復大唐的決心,因此他不可能跑到大後方成都,而是選擇了分手北上靈武,帶領大家平定叛亂。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756年,靈武。

    太子李亨在沒有得到父皇許可的情況下即位。

    父子正式分道揚鑣。

    太子想提前當皇帝,似乎不需要什麼特別理由。

    何況,李亨與唐玄宗之間的糾葛不是一天兩天了。

    所以,關鍵問題不是“為什麼要”分道揚鑣,而是“為什麼能”分道揚鑣。

    李亨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很快就得到了眾將、群臣,乃至唐玄宗本人的認可。

    看來:李亨選擇與父親分道揚鑣,並能順利地提前即位,是合乎當時形勢的。

    大勢:十字路口

    潼關之戰,唐軍大敗,天子撤出了長安。

    當時的形勢,非常微妙。

    叛軍連續攻取洛陽、長安等地後,大唐的力量已經被分裂於各處。

    西北邊兵遠隔於邊境,張巡、魯炅等人孤軍奮戰於睢陽、南陽。

    其餘各地的地方官、將領,或勢單力薄,或正在觀望。

    而隨著長安淪陷,朝廷與地方聯絡中斷,人心浮動。叛軍已經在展開政治攻勢。

    不過,從實力上來說,無論是地盤、人口、財賦、兵力,大唐仍然遠多於叛軍。

    因此,大唐如果能好好組織,仍處於優勢。

    但是,如果大唐朝廷繼續叛亂以來的昏庸表現,那麼,未集結的力量將被叛軍各個擊破;尚在堅持的力量有可能被叛軍的政治攻勢瓦解,那麼,大唐就要提前拜拜了。

    尤其是:此時唐軍的主要軍事力量,是由西北邊兵組成的。如果皇室不能親自挑起統一指揮的重任,那麼,即便平叛成功,天下也將提前進入唐末黃巢起義後,無法控制局面的混亂局面。

    大唐的命運,在十字路口。

    繼續把大唐往死路上帶的唐玄宗

    遺憾的是,此時的唐玄宗,仍然繼續著昏庸的表現。

    潼關戰敗後,唐玄宗做出的決策是:幸蜀。

    這是把大唐往必死的路上帶。

    四川雖是天府之國,又有天險阻隔,相對安全,但地處西南,道路遠絕,傳達資訊非常不便,不利於統一指揮各地的作戰。

    而大唐的精兵,多在西北;大軍的作戰方向,是收復關中、中原。

    天子幸蜀,不親自掌握大軍,即便平叛成功,也將失去對大軍的控制。

    同時,楊國忠“將吏多在蜀中”。

    唐玄宗幸蜀,就是把自己繼續和楊國忠的命運繫結在一起。

    安祿山之所以打著誅楊國忠的旗號,就是因為楊國忠不得人心。

    許多軍官、官吏“附叛”,其實也是對楊國忠不滿。

    唐玄宗繼續把楊國忠和自己繫結在一起,可算是“愛美人不愛江山”吧。

    自叛亂髮生以來,唐玄宗、楊國忠昏招迭出,已失去了將士、百姓的信任!

    唐玄宗,正在把大唐往死路上帶!

    被拋棄的唐玄宗

    因此,唐玄宗,已失去了將士的信任!

    馬嵬坡,唐軍發起兵變,誅殺了楊國忠及楊貴妃。

    隨後,唐軍都反對去成都。他們希望在扶風、靈武、太原或河、隴等地迅速重建朝廷,收集西北邊兵,收復長安。

    可是,唐玄宗仍然執意“幸蜀”,只留下太子。

    在玄宗南遷途中,唐軍已經“各懷去就”、“鹹出醜言”。

    可見:昏招迭出唐玄宗已得不到將士們的支援,他已經完全不適合繼續領導平叛戰爭,維持大局了!

    分道揚鑣

    唐玄宗唯一正確的決定,或許就是“留太子”了。

    這一“留”,給大唐“留”出了希望。

    最初跟隨李亨一起走的人很少。李亨在收集了散卒、百姓後,到奉天時,也不過2000人。

    由於晝夜疾馳,到平涼時,所率之眾,不過一旅。

    可是,李亨的方向是正確的。

    安史之亂前,大唐的軍事力量就已經“外重內輕”。

    57萬大軍,朝廷直接控制的只有8萬,其餘49萬人皆由節度使統帥於邊境。

    其中,力量最強的,主要是東北方向和西北方向。

    東北方向的邊軍大多跟著安祿山成了叛軍,朝廷可以依仗的,就只有西北邊軍了。

    只有在平涼、靈武等地,才可能將部署於西北的邊兵,奮戰於東面的郭子儀兵團會合起來,形成平叛主力!

    否則,連主戰兵團都無法集中,談何平叛呢?

    李亨的“分道揚鑣”,使大唐得以迅速集結了主戰兵團,大唐才得以獲取反擊的主戰力量!

    此後,大唐在反擊的組織上仍然出現了許多失誤,但因重兵集團得以重建,形勢始終未再惡化。

    倖免於難

    唐玄宗在退往成都途中,仍然以天子命運釋出號令。

    他的企圖是:自己去成都,讓幾個兒子各主持一方局勢。

    他以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但只統朔方、平盧、河東等軍;以李珙掌握河西、隴西、安西等西北兵團;以李璘在江陵、李琦在廣陵,負責南方軍事及江淮財賦。

    顯然,唐玄宗這是把大唐往西晉“八王之亂”的路上帶呀!

    唐玄宗這是徹底放棄統一指揮,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分而治之”。

    如果他繼續“胡鬧”下去,大唐的力量將陷入分裂,徹底失去平叛的希望!

    比如:李璘就是一個“分裂分子”。

    他心懷異志,企圖效法東晉,在江東“中興”!

    如果由唐玄宗繼續統一安排,毫無疑問,大唐的力量將進一步分裂,形勢將徹底無法挽回!

    李亨的及時稱帝,挽回了局勢。

    由此,大唐重建了靠譜的中心,靈武,既是軍事中心,也是政治中心,李亨在此統一主持全國戰事。

    可以說,“識趣”地去作太上皇,是唐玄宗晚年少有的一個正確決策。

    續命

    “分道揚鑣”,為大唐續命了100多年。

    當時,如果李亨不去靈武主持全域性,大唐只有兩種結局。

    1、沒有統一指揮,各地唐軍被叛軍各個擊破,唐亡;

    2、叛軍作死,唐軍還是平叛,但是,由於在平叛戰爭中,大唐沒有統一指揮系統,叛亂平定後,或提前陷入黃巢起義後,軍閥混戰的局面,或重蹈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

    坦率地說,李亨及其子此後的平叛戰爭組織得並不高明。平叛戰爭一波三折。

    但是,由於李亨及時重建了“中央”,使大唐天子始終保持著對全國戰局的統一指揮,並在郭子儀、李光弼的支援下平定了叛亂。

    同樣重要的是:在平叛戰爭中,由於李亨及其子始終親自把握著最高統帥權,得以壓制驕兵悍將,重建了禁軍等直屬軍事力量。

    因此,叛亂平定後,儘管河朔地區仍然割據一方,但大唐對天下絕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了直接統治,擁有繼續統治天下百餘年的實力!

    自立國以來,大唐皇子與天子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微妙。早在開國之初就發生過玄武門之變這樣的慘劇。

    在唐玄宗時期,前太子李瑛被殺,李亨本人也曾經遭受過楊國忠等人的壓制,險象環生。

    因此,遇到大亂,李亨想與天子分道揚鑣,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而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唐玄宗昏庸的表現,又使李亨的“分道揚鑣”變得既有可能,又有必要。

    所以:儘管李亨與唐玄宗父子之間的感情糾葛一言難盡,但是,李亨的“分道揚鑣”在當時是給大唐續命了。

    孝莫大於繼德,功莫大於中興。

    在皇位問題上,“孝”、“功”或許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

    但是,對當時大唐的忠臣、大將來說,大唐太需要這樣的“大逆不道”和掩蓋大逆不道的“遮羞布”了。

    因此:李亨與唐玄宗的分道揚鑣,既是父子多年微妙關係的最終爆發,也是大唐統治者挽救帝國命運的唯一選擇。

  • 3 # 歷史堆中的胖子

    李亨也是沒辦法啊,如果真的跟著唐玄宗去蜀中,那不但無法平定安史之亂,甚至可能連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啊。

    唐玄宗這傢伙活的太久了,到了晚年就真是老糊塗。他曾經一日連殺三子啊,在同一天啊,這其中一個還是當時的太子。而李亨雖然是現任太子,但是一直不被唐玄宗喜歡,再加上蜀中是楊國忠的地盤,而李亨與楊國忠又是政敵。在這種情況下,李亨敢去蜀中嗎?

    更何況還發生了馬嵬驛兵變,楊國忠被亂軍所殺,唐玄宗的小媳婦楊貴妃也被逼著自殺,這事唐玄宗現在不計較,但如果到了蜀中還會不計較?

    要知道,這次跟在唐玄宗身邊的禁衛軍只有三千人,但其中兩千人都是由李亨負責指揮的啊。現在發生了兵變,李亨說自己不清楚,請問唐玄宗會相信嗎?

    更何況蜀中那地太閉塞,雖然安史叛軍很難打進去,但是各項政令和軍令也會很難傳出去啊。而唐朝的平叛主力是在西北方向,如果李亨和唐玄宗真的去蜀中,那各地的唐軍很容易就發展成割據勢力,到那時李亨皇帝當不成,大唐的江山也會保不住啊。

    可以說,李亨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也為了能更好的保住大唐江山,那就必須與唐玄宗分道揚鑣。

  • 4 # 不惑小柚子

    這是太子的陰謀!

    在玄宗身邊,他永遠是老二,不是主要人物,所有人都會圍著皇帝轉,他想當皇帝,除非玄宗死了,不然永無出頭之日。而他離開了玄宗就不一樣了,他可以以太子的身份召集眾臣,形成第二大集團,為以後登基鋪路。

  • 5 # 說叔

    李隆基對安史之亂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巨大的政治責任,從初期的智慧勤政,到中期的漸漸鬆懈,再到後期的老麥昏庸貪色誤國。任用奸相楊國忠,貪戀貴妃楊玉環,被異族人安祿山蠱惑。生活作風越來越奢侈淫蕩,智商下線,昏庸愚蠢,導致政治大權旁落,被奸相所利用,執政集團內部出現巨大混亂。軍權旁落,安祿山迅速做大,為所欲為,最後造反。在以上諸問題中最後階段的處置,李隆基也是優柔寡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局面已經完全失控,太子在如今寧夏靈武附近,李隆基在四川,太子在最前線,李隆基遠離戰事,唐朝軍隊不斷潰敗,軍心渙散,楊玉環死因就是因為李隆基已經失去了軍隊的信任。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要決定出新的領導人,發號施令,應對亂局。最後一點,楊氏家族受寵之時,太子受到政治排擠,朝不保夕,心有怨念,父子感情早已破裂。野心誰沒有?趁你病佔你坑,沒得商量。

  • 6 # 五嶽掩赤城

    李亨是馬嵬坡之變主謀,與李隆基矛盾由來已久,怎麼敢入蜀?

    注意史書記載馬嵬坡之變內容,“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陳玄禮與太子李亨、李輔國謀,請殺宰相楊國忠、御史大夫魏方進、太常卿楊暄。”陳玄禮是禁軍龍武大將軍,掌握當時護駕軍隊的兵權。而李輔國只是侍奉太子李亨的太監,他的姓名都是後來李亨給改的,他是負責與陳玄禮聯絡的。

    甚至李亨的謀劃很可能在離開長安時就已經開始,隨行軍隊總共3000多人,但屬於李亨控制的殿後軍有2000多人。所以馬嵬坡之變主謀者實際上就是太子李亨,但太子李亨也被陳玄禮利用,作為給李隆基擺出姿態,如果不承認殺楊國忠等合法,就擁立太子李亨為皇帝。

    李亨被陳玄禮擺了一道的是,陳玄禮對李隆基的恨僅限於對楊氏兄妹寵信不滿,其對李隆基還非常忠誠,畢竟是跟李隆基唐隆政變就在一起的死黨。當楊國忠、楊玉環先後被誅後,馬上帶頭向李隆基負荊請罪並效忠,並親自護送其入蜀,所以李亨想要乘機上位的謀劃落空,甚至有可能被清算。

    這種李亨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命運送到李隆基手心裡去,在李輔國等規勸下,以隨行百姓相留為藉口留下。之後急行軍北上去朔方軍大本營靈武,控制了朔方軍以及西域回援的唐軍,這可以說是唐朝最後支敢戰勁軍。這時李亨手上有一定兵權,再加上國難當頭,李隆基也只能壓下不滿,封李亨兵馬大元帥,主導平叛。

    至於太子李亨與李隆基的矛盾由來已久,本來太子輪不到皇三子李亨的。是當年李隆基專寵的武惠妃想讓自己兒子壽王李瑁上位,以荒唐的理由陷害太子李瑛,導致李隆基連殺三子。不想武惠妃的武氏家族身份,百官極力反對,才讓李亨撿了便宜。

    但李亨的太子位置並不牢固,李隆基對李亨也是既用又防。之後李林甫與楊國忠時期,對太子一黨進行瘋狂打壓,背後就有李隆基的授意和縱容。特別是韋堅案和杜有鄰案,李亨被逼的兩次廢妃,險象環生。甚至中唐第一名將王忠嗣就是因為跟李亨關係情同手足而被李林甫誣陷“欲奉太子”李亨為帝而被貶,鬱鬱而終。

    總之,父子矛盾是唐朝特色的主要矛盾形式。

  • 7 # 伊耆角木

    李亨與父親分道揚鑣,大體有三點原因。一是擔心入蜀被害;二是為了提前即位;三是為了唐朝復興大業。這三條真的都有,如果僅僅說他為了稱帝,太片面太狹隘了。稍後一條條來分析一下。

    我們先來看看分道揚鑣的始末。安祿山叛軍攻破潼關後,玄宗率少數嬪妃、皇族、官員西逃入蜀。行至馬嵬士兵發生譁變,殺楊國忠,逼玄宗賜死楊玉環後才再次出發。玄宗一行人離開時出現了一個“父老遮留”事件。一群百姓攔住玄宗車駕,求皇上、太子不要放棄江山。李亨留下安撫百姓,玄宗先行。不久,李亨派人向玄宗報信,稱百姓堅持要隨他一同抗敵,希望玄宗準他留下,玄宗無奈應允。不久,李亨率親信等前往朔方鎮治所靈武,在朔方軍將領的擁護下即位,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很多人都認為,“父老遮留”是李亨自導自演,用來脫離玄宗的一場戲。

    下面就來看看我所說的三條理由:

    第一,李亨擔心入蜀遇害。

    這要從李亨與楊國忠的關係說起。早年,玄宗專寵武惠妃,奸相李林甫討好武惠妃,又覬覦“定策之功”,於是幫助武惠妃企圖扶保其子壽王李瑁登上太子之位。他們聯手讓玄宗聽信讒言誤以為原太子李瑛謀反,將其與兩個弟弟廢為庶人後處死。但原太子雖死,新太子卻不是李瑁。一來是武惠妃因三個皇子被自己誣告所殺心中恐懼,竟常見冤魂索命,不久就病死,二來李瑁年紀實在太小,立為太子恐朝臣不服。最終玄宗定第三子李亨為新太子。但李林甫已經多次詆譭誣告李亨,樑子已經結下,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自此,李林甫及其黨羽不顧一切對李亨栽贓陷害,李隆基雖沒有聽信但也不想太子權力過大所以對他一直有所限制。李亨惶惶不可終日。而楊國忠正是靠著巴結李林甫上位,所以也沒少參與對李亨的迫害,李林甫死後,楊國忠雖與李林甫劃清了界限但仍保持與李亨的敵對關係。二人在朝堂勢同水火。

    而玄宗逃離長安,之所以選擇入蜀,正是聽了楊國忠的建議。因為楊國忠一直兼任劍南節度使,蜀中的文武官員都是他派遣的屬下親信,朝廷遷入蜀中,他便更可以呼風喚雨,隻手遮天。而馬嵬之變,楊國忠被殺,雖然沒有充足證據證明李亨是主謀,但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主管禁軍的陳玄禮事先曾向李亨通報此事,李亨至少是採取了默許的態度。故而,李亨會擔心入蜀後被楊國忠的親信復仇,自己有性命之憂。即使沒有把楊國忠之死善待自己頭上,也難保他們不像楊國忠繼承李林甫那樣,繼承楊國忠的衣缽,繼續跟自己敵對,到時候,四周都是楊國忠的人,自己根本無力抵抗。

    第二,李亨為了提前即位。

    雖然安史之亂爆發時玄宗已經七十二歲,但是身體硬朗,精力充沛。如果不與玄宗分開,而是跟著玄宗入蜀,那真不知道自己多久才能即位,甚至能不能即位。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種擔憂不是多餘。李隆基比李亨只早死半個月,而且那還是在宦官李輔國對李隆基百般刁難,強行將其從皇城外的興慶宮遷居皇城內失去自由,又把高力士等親信故人從玄宗身邊遣散,這才讓李隆基了無生趣,“辟穀”求死。如果沒有這事,說不定玄宗能比李亨死得更晚。

    更何況,玄宗一向對皇子一直多有防範。原太子李瑛和另兩個皇子都能因為誣告被玄宗廢殺,自己也一直如坐針氈,萬一在蜀中玄宗又受身邊人蠱惑,李亨的下場真的難說。

    第三,李亨為了唐朝復興大業。

    前兩天說的是私心,但這事情也真不完全是私心。玄宗之所以選擇入蜀,一來是楊國忠的建議,二來蜀中也有一個天然優勢,蜀道難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入蜀後不用擔心叛軍能輕易攻入。但是優勢也同樣是劣勢,叛軍不容易打進來,唐軍也就不容易打出去。加上蜀地與外面幾乎隔絕,如果朝廷完全入蜀,則很難指揮全國平叛戰局。所以,這時候對江山有利的決定,就是從玄宗身邊獨立出來,扛起大旗,號召全國官員堅持平定叛軍。

    而李亨之所以選擇前往朔方靈武,也是深思熟慮的。首先,李亨曾經遙領朔方節度使。雖然從未到朔方坐鎮,但畢竟是朔方將領名義上的長官,朔方將領進京也要拜會李亨,所以相對熟悉。此外,自從安祿山率平盧、范陽、河東三鎮叛亂之後,全國最強的戰鬥力就是朔方、河西、隴右三鎮。而河西、隴右的精銳都隨哥舒翰鎮守潼關後被叛軍擊敗投降。所以,朔方已經是唐朝手中最強的王牌了。後來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名將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都是朔方將領。這時候,李亨要重整旗鼓,必須獲得朔方軍支援。就這樣,李亨抵達靈武,在朔方將領擁護下稱帝。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也紛紛歸來,唐朝真正打響反擊安祿山的第一槍。

  • 8 # Mer86

    李亨跟唐玄宗分道揚鑣,是他在分析了當時的時局後,做出的正確決定。

    一、背景

    馬嵬驛兵變之前,唐玄宗因為老糊塗,連續做出了五個錯誤決定。

    一、重用楊國忠;

    二、無腦信任安祿山;

    三、冤殺封常清和高仙芝;

    四、逼迫哥舒翰出關迎戰;

    五、不戰而逃,主動放棄長安;

    這一年之內的五個錯誤決定,對玄宗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大到了滿朝文武對唐玄宗是否該繼續坐皇位,產生了質疑!

    當時的太子李亨雖然碌碌無為,但由於他只是太子,被玄宗壓制著,因此沒人把玄宗的一系列失誤怪罪在他的頭上。並且很多人還對李亨產生了幻想,認為只要他登基,就能逆轉當時的危局。

    於是乎,當玄宗逃到馬嵬驛時,一些將領就策劃了馬嵬驛之變,幹掉了對玄宗最忠心的楊國忠,並且還逼玄宗勒死了楊貴妃。

    此事件導致玄宗的威望大跌。李亨的威望則大漲,具備了取玄宗而代之的前提條件。

    二、李亨為什麼要跟玄宗分道揚鑣?

    馬嵬驛兵變後,唐玄宗繼續南逃劍南——這是一個對玄宗本人非常有利,但對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選擇。

    這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唐玄宗因為不信任河西藩鎮,又不敢回長安跟安祿山決戰。因此,他只敢逃到相對對他忠心的劍南。所以說,這是一個對玄宗個人最有利的選擇。

    但是,由於劍南遠離關中戰場,並且也遠離唐軍雲集的河西、隴右、朔方三鎮,不便於指揮唐軍對叛軍實行反攻。所以說,這是一個對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選擇。

    試想一下,唐玄宗本來就是人心近失,他在危機關頭又只顧自己,南逃劍南,置大唐江山不顧。大夥對他更是不滿!此時的太子李亨如果還跟著唐玄宗一起南逃劍南,大夥對他會怎麼看?

    所以,李亨一定要跟唐玄宗分道揚鑣,這是他招攬人心一定要做的。如若不然,熬不死自己老爹,當不了皇帝都是次要的。就怕原本忠於李唐的河西三鎮將領也要反叛。屆時他會死無葬身之地!

    三、李亨為什麼要北上靈武?

    李亨跟玄宗分道揚鑣後,他當時有上中下三個方案可選。

    上策——就是留在關中,趕緊返回長安城。當時叛軍還留在潼關,並沒有殺入關中。李亨如果回去,人心必然大漲。

    中策——就是前往靈武(現在的寧夏),聚攏當地忠於李唐的唐軍。

    下策——就是前往隴右(現在的青海),聚攏當地忠於李唐的唐軍。

    哪種選擇好呢?在唐玄宗棄守長安城前,堅守長安城是最優的選擇,但是此時,堅守長安城不再是最優的選擇了。畢竟唐玄宗挖的坑太大了。李亨去長安,危險係數太大。

    而選下策,也就是去隴右,又沒有必要。畢竟叛軍離得還遠,犯不著退到那麼西的地方謀求發展。

    於是,李亨就選擇了離長安相對最近,並且對他還算忠誠的朔方鎮為自己的立腳點。

    四、唐玄宗的反應

    李亨北上靈武后,追隨唐玄宗的人,情緒變得更不穩定了。在這種背景下,難免會私下發表各種大逆不道的言論。總而言之,就是說了一通皇帝老年痴呆成這副德性,我們還應該繼續追隨的話嗎?

    面對人心盡失,就連跟著自己,最忠心的人也開始人心浮動時,當時的唐玄宗總算是恢復了正常的智商。

    他首先批評自己,對大家做了一番檢討,說一切都是他的錯,以致使大家跟他一起背井離鄉跑路。

    然後,玄宗開誠佈公的說,你們不願意跟我繼續走,我也不怪你們,現在你們就可以拿一筆路費,選擇一個自己認為的好去處。比如追隨太子。

    由於玄宗這麼一番動人的演說,大家都被感動了,所以沒人拋棄玄宗,而是繼續跟著玄宗跑到了劍南。

    到了成都後,玄宗繼續保持清醒頭腦,他沒有追究李亨擅自北上靈武的行為,在事後追認這種行為的合法性。

    然後,玄宗開始佈局。他首先以皇帝的名義冊封李亨坐鎮朔方,指揮河西三鎮和淪陷區的抵抗工作。

    緊接著,玄宗又冊封永王、盛王、豐王,讓他們分別坐鎮江陵、廣陵、武威,負責長江中下游和西北的軍事。等於是讓自己的四個兒子分別統兵,相互牽制。緩解李亨漸漸架空自己的趨勢,漸漸奪回主動權。(當時玄宗沒有授予李亨節制這其它親王的權力)

    只不過,玄宗的這種努力終於失敗了。因為隨後不久,李亨就在西北稱帝了,他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而李亨稱帝后,河西三鎮立即擁護他,這意味著李亨握住了強大的槍桿子,掌握了主動權。

    PS:河西三鎮官員擁護李亨,是因為玄宗當時在劍南,他們繼續擁護玄宗,拒絕站在李亨一邊,難免會被當做“叛軍”處理掉。並且跟著李亨也更有前途。玄宗在劍南,顯然劍南的官員才是最吃香。他們與其當“後孃養的”,還不如找個親孃,當親兒子。

    總的說,馬嵬驛兵變後,玄宗人心近失,李亨再跟著玄宗,已經沒有必要了。而唐軍當時雖然死傷很慘,但籌碼仍然很多,河西三鎮仍然忠於李唐皇室。李亨此時與玄宗分道揚鑣,一方面他可以收買人心,取玄宗而代之;另一方面他可以聚攏勢力,發動對安祿山的反攻,重振李唐江山。

  • 9 # 開新說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了叛亂啊,盛唐的繁榮也因此戛然而止。但是唐玄宗起初對於安祿山的危害,沒有能夠充分的認識。他還在做著一種天朝上國啊的美夢,認為只要派出幾個將領,就能把安祿山平定,將其捉拿歸案。 所以唐玄宗開始採取了一種非常冒進的政策,他首先派出了高仙芝和封常青去和安祿山交戰。這二人都是名將,但是因為關中的軍隊承平已久,戰鬥力大大降低。高馮二人即使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也無法得到很好的施展。唐玄宗的這個冒進,加上宰相楊國中的誣陷,高仙芝和封常青,都被皇上賜死。唐玄宗又派出了大將葛舒翰去駐守潼關。此時,安祿山所佔領的河北地區紛紛起義,郭子儀和李光弼又從山西向叛軍盤踞的河南進攻。本來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又由於唐玄宗的冒進,還有楊國忠的唆使,逼迫葛舒翰貿然進兵,潼關與叛軍決戰。結果葛舒翰大敗,潼關失守。長安受到了嚴重威脅,整個局勢對唐朝非常不利,各路已經到前線平叛的軍隊不得不回兵營救長安。唐玄宗堂皇出逃,帶著自己的家眷,包括楊貴妃,還有自己的兒子們,當走到馬嵬驛時候,衛士們發動兵變殺死了楊國忠,又逼死了楊貴妃。 到了此時,唐玄宗面臨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抉擇,是繼續前往蜀地,還是留下來,指揮平叛。如果是年輕時候的唐玄宗,肯定是要勵精圖治,留下評叛的,可此時唐玄宗已經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沒有了當年的英氣,所以說他依然選擇了,臨幸蜀地。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啊,皇上在蜀地,是不可能很好的指揮平叛的,所以此時他的兒子太子李亨,就留了下來。太子為什麼要留下來呢?就是為了要讓平定叛亂,做到名正言順,有一個共同的領導者,才能夠使平叛的戰爭更加順利。 果然,李亨北上來到陝北,在靈武登基,得到了各路節度使的擁護,尤其是這個朔方節度使郭子儀還有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李亨在離開了唐玄宗,李隆基以後呢,不再受制於父皇的控制,而且能夠啊順利的成為各路各軍隊的最高指揮,得到軍隊的擁護啊,進而稱帝,這樣的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指揮平叛,從而重建李唐。 到了後來,唐軍在回紇軍隊的幫助下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唐肅宗李亨,又將父皇唐玄宗李隆基請到長安,長安父老看到老皇帝回來了,都夾道歡迎,對他過去的所犯的過錯並沒有嫌棄。唐玄宗自己也非常的感動,又在長安做了兩年太上皇去世。可以說唐肅宗在位的幾年間,而就是唐朝安史之亂打仗最為激烈的時期。李亨在父皇的這種陰影下生活了大半輩子啊,最後的幾年呢, 扛起了大梁,為這個平定安史叛亂啊,可以說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也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主。

  • 10 # 坐古談今

    李亨只要想“保命”就必須要和李隆基分開,不能去四川。

    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老糊塗的狀態下擔任太子的,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楊國忠使得藩鎮勢力越做越大,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再加上軍府制沒落後必然導致募兵制崛起,藩鎮勢力越來越大,在朝廷昏聵下,沒有安祿山、史思明,也有李祿山、王祿山。

    在此情況下,李亨成為人們的希望。正如《長安十二時辰》所表現的那樣,包括賀知章、李泌在內的許多人都是寧可“萬千蚍蜉”之失也要力保太子。

    (1)太子李亨已經積攢了實力,除了李隆基外,他是天下擁護者第二多的人

    715年,李亨二哥李瑛(9歲),被立為太子。738年,武則天侄孫女武惠妃誣陷太子及其五弟鄂王李瑤、八弟光王李瑤造反,其實是她謊騙三人率兵入宮。結果,三王被賜死。

    738年,李亨被拜為太子。但是,李隆基時年53歲,可以說年齡不算老。這個時候的皇帝,最怕失去權力。李林甫、楊國忠等人雖然被放權,但李隆基被他們奪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要知道,他們雖然掌權,但還有諸如高力士等李隆基的親信幫他看著天下。

    李林甫和楊國忠都只是依靠皇帝寵信才有權,這種權力是不穩固的。但是“太子”就不一樣了,因為親緣關係,李亨是“篤定”的“未來的皇帝”。

    所以,李隆基對太子的“壓抑”是很明顯的。而且,李隆基的兒子那麼多,30子中7人早夭、3人被李隆基所殺、1人為太子,尚有19子。

    但是,無論太子怎麼被壓抑,“太子”一日不被廢,那麼,天下的被李林甫、楊國忠廢棄的人才、大臣的心和希望就在“太子”那一邊。由此可見,太子仍然是除了皇帝以外,實力最強的人。

    (2)李隆基“安史之亂”屢出大錯,馬嵬坡後更是威嚴喪失,如果不是為帝44年,首先對其忠心者力保。

    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軍攻破潼關。李隆基的瞎指揮,導致當時完全可以打敗安祿山叛軍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或者被殺或者被抓。

    六月,唐玄宗率領親信逃出長安。十四日,馬嵬驛兵變。楊國忠、楊貴妃、楊貴妃的兩個姐姐等或被禁軍所殺或被逼殺或事後被擒殺。

    這時候,李隆基的威望被徹底打翻在地,太子李亨的威望已經最高。在此情況下,已然出現“二聖並存”的情況,如果照李治和武則天時代還好說,但問題是父子,是同性相斥的呀。因此,“一山難容二虎”下,雙方只能分開。

    否則,到了李隆基的根據地,忠於李隆基、曾經是李林甫和楊國忠親信的人自然會奔向李隆基。那時,44年的為帝生涯所帶來的“忠誠”,就會讓李隆基成為“帝王”。

    “帝王”是難以忍受“屈辱”的,“帝王”是難以容忍“一山容二虎”現象的。李亨要是在李隆基身邊,其結果只有被殺。

    因此,李亨在此情況下,不管他有沒有什麼“心懷大志”,只要是他想活命就必須要“分開”。

  • 11 # 置身黑白的精彩

    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早有雄心壯志的太子李亨,此時不主動一點搞事情,下一波風口啥時候來還不一定呢!

    於是,抓住這波風口,李亨選擇北上自立門戶,讓老爹一個人南下,可以說各自發展的都不錯,最終也奠定了在安史之亂後李亨主政的基礎,可以說這波風投是非常划算的。當然了,李亨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老爹李隆基雖然中期腦子瓦特了,但在馬嵬坡之後算是又恢復了正常,智商重新佔領高地,奈何為時已晚了呀

    是時候站隊了——馬嵬坡分道揚鑣,各奔前程

    安祿山造反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攻破潼關,兵鋒直指長安。嚇破了膽的李隆基倉皇出逃,僅僅攜帶了少數皇族、妃嬪,還有自己的心腹。其實他原本不必如此驚慌,雖然安祿山叛軍聲勢浩大,但短時間之內倒也無法把長安啃下來,只要堅壁清野死守長安,再廣發號令天下勤王,搞不好還能來一波圍攻,可李隆基怕死啊,所以選擇跑路

    跟著他跑路的將士們,說實話個個都不太願意,背井離鄉不說,這可是逃亡啊。不滿的情緒逐漸佔據了主導,而此時李隆基的另一決定又導致了這波不滿情緒更加強烈,那就是聽從楊國忠的建議,入蜀(劍南)。在那兒基本都是楊國忠的黨羽親信,一旦選擇入蜀,楊國忠將繼續呼風喚雨,這無論是處於個人私情還是國家大義,百官將士們是不會願意的

    於是乎,馬嵬坡兵變就到來了。憤怒的將士們將此時的落魄遷怒於楊國忠,直接將其處死,而貴妃楊玉環也被逼自縊,李隆基雖然是萬般不捨,卻也無可奈何。而此時的李亨,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北上進入河西三鎮,而老爹一派則南下入蜀

    無論是為國為己,李亨都必須選擇和父親分開

    馬嵬坡兵變,雖然沒有證據指向為李亨策劃,但是事情已經發生,如果此時跟隨玄宗南下,楊國忠的嫡系會不會放過自己,或者跟自己作對,都是個未知數。而且唐朝一貫有宰相專權,就像楊國忠取代李林甫一樣,如果再蹦出來一個人,自己就更沒法施展拳腳做事情了。當然,除了要面對臣下的制衡,來自老爹的猜忌也會讓他束手束腳。雖然玄宗已經72歲,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國家方案大事業輪不到他來主導,所以是該分行李各奔前程了!除了要保護自己,李亨更多的是為了大唐考慮,經歷馬嵬坡兵變後玄宗的威信已經下降到冰點,無論是其放棄長安的選擇,還是錯殺大將、錯誤指揮,都已經讓群臣對其失去了期待,而選擇南下自保對大唐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這標誌著他並無收復失地,與叛軍正面硬剛的決心,那麼這個重擔就應該由李亨來抗

    所以,進入河西三鎮的李亨,在半年後稱帝,並積極領導唐軍與叛軍進行抗衡。坐鎮朔方的李亨,很快就吸引了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來投,真正意義上開啟了唐朝平叛的道路,後面的結果也證實了,如果不是李亨唐王朝或許就此分裂,提前變成南唐

    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李亨自己的小算盤,打的也是很精明的

    當皇帝對於每個男人來說,都是一生追求,而已經身為太子的李亨自然也不在話下。可問題是他跟在老爹身邊,能成功繼位嗎?畢竟玄宗有廢殺太子皇子的習慣,這還真的不好說。所以從自保的角度來看,李亨也得走人

    與此同時,玄宗身體又相當不錯,畢竟他最後僅僅比李亨早死了半個月,而且還是在心情不悅,一心求死的情況下,不算是壽終正寢。如果說李亨不早早行動起來,說不定連老爹都活不過,那還何談當皇帝。而且現在的時機也是最成熟的,李隆基的聲望已經降到谷底,而自己的威信正在與日俱增,大量文臣武將都寄希望於李亨能力挽狂瀾

    既然心意已定,那就做事!而從他的選擇來看,也的確不是瞎搞的,之所以進入河西三鎮,以朔方為根據地打拼事業,是因為他之前曾為朔方節度使,原本就有一定的威信力。而且此時的朔方應該是大唐最後一張王牌。自古以來西北地區就盛產精兵,而另外兩鎮的精兵早已隨名將哥舒翰,一同在潼關被擊潰,僅有朔方仍儲存實力,所以李亨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而且後期名震天下的郭子儀,就是朔方系的將領,由此可見李亨的眼光也是比較獨到的,算是初期創業就選對了行業領域,而且還有好幫手

    作為亂世天子,唐肅宗李亨致力於平叛安史之亂,與此同時也在積極的嘗試解決天寶以來政治、經濟體制運作中的各種弊端,可以說,為身後的帝國打下了一定基礎

    但是,由於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平叛上,並沒有對後宮、宦官勢力的膨脹進行有效的限制,反倒給安史之亂後的重建留下了難消的隱患。與此同時,藩鎮割據就此形成,也加速了唐朝的滅亡之路。這是肅宗個人的無奈,同時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

  • 12 # 圖文繪歷史

    按照正史的記載,唐玄宗帶著太子和文武百官、後宮共3000人入蜀避難,事前厚賜了護軍將士,準備了良馬,打點了沿途,本來是一次精心計劃的後撤,一出城就全亂套了,沿途官員也逃走了,路上亂哄哄,一切計劃都被打亂,帶飯食都沒人供上,走到馬嵬驛時,出事了。

    圖為唐肅宗李亨畫像。

    這就是個突發事件,士兵們沒飯吃,因此而憤怒,導致了兵事,本來安祿山等叛軍打著討伐奸臣楊國忠的旗號,於是士兵們殺了楊國忠,楊貴妃等人,暫時平息了眾人的怒火,下一步,該怎麼走。

    去蜀地是楊國忠的計劃,蜀地也是楊國忠的大本營,現在大家殺了楊國忠,再去蜀地都有點怵的慌,於是眾人開始勸唐玄宗不要去蜀地,那去哪,有幾個見意,去太原,那裡是大唐的北都,回長安,那時長安其實還沒佔領,回去與叛軍幹,也有人建議去找朔方軍,那裡兵多,還有說去河西,甚至去涼州。

    當年的馬嵬驛,開發成了景點。

    唐玄宗拿不定主意,就回頭問高力士,而高力士建議還是去成都,蜀道難,這地方最安全,於是唐玄宗決定還是去成都。但這時地方的流民都聚攏過來了,聽說皇帝在這兒要向蜀地逃,過來請願,請皇帝不要逃路,聚眾達幾千人。

    李亨一路北上,找到了朔方軍,得到了朔方軍的支援,圖為唐玄宗和太子的路線。

    唐玄宗看到這架式,忙派太子李亨去調解眾人,這時有人說了,皇帝雖然當了逃兵,但太子如果願意站出來,我們願意跟著太子打回去,不然偌大的河山誰來作主呢。對太子李亨來說,早就想跟唐玄宗分道揚鑣了,去成都避難可以,叛軍把棧道一燒,,想再打回去就千難萬難了。

    唐肅宗迎接唐玄宗還朝圖。

    對於太子身邊的人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太子受制好多年了,去蜀地依然受皇帝轄制,現在天下群龍無首,一下子有了掌權樹立權威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趕緊離開皇帝,連太子的夫人張良娣,懷著身孕,都站出來支援太子離開皇帝,於是李亨向唐玄宗表達了離去的想法,唐玄宗立刻同意,撥給士兵和馬匹,兩人分道揚鑣。

  • 13 # 星火辰

    父子之間新仇舊恨的交集,權力的爭奪,加之李亨與李隆基道路選擇的不同,最終導致兩人的分道揚鑣。

    一、馬嵬之變前,唐軍戰場上的形勢本來一片大好,唐玄宗卻昏招迭出,讓當時的百姓和李唐宗室都陷入大難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起兵造反後,可謂進展迅速,不到兩月即攻下洛陽,第二年正月,安祿山便在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但安祿山的軍隊卻在潼關遭到哥舒翰率領的唐軍的阻擊,無法攻入關中,雙方相持數月之久。大約在此時,李光弼、郭子儀等人的軍隊,在安祿山的河北老巢取得巨大戰果,留守的史思明等人苦苦支撐。也就是說,只要哥舒翰守住潼關,不讓安祿山的主力攻下長安,那麼唐玄宗可以坐等李光弼、郭子儀等人蕩平安祿山的後方基地,到時候,洛陽附近的叛軍必將崩潰。

    史書記載,此時的安祿山極為焦躁,不但把自己的兩位軍師一頓臭罵(因為二人預估唐軍毫無反抗能力),還屢屢鞭撻近臣,乃至於因為體胖而犯病,雙目不能見物。但最先坐不住的卻是唐玄宗,不知道他發了什麼瘋(史書說是楊國忠的攛掇),居然讓哥舒翰帶兵出關作戰。結果,哥舒翰的大軍全軍覆沒,天下局勢頓壞。

    叛軍一舉攻陷潼關,關中便是一片坦途。據說當夜的長安皇宮,因為沒有看到潼關的平安火,人心已然大亂。唐玄宗此時更坐不住了,天還沒亮就帶著最親近的皇子、皇孫和重臣逃亡,很多皇室人員乃至朝中大臣都不知情,沒花幾天時間已經逃到了右扶風地界,準備從這裡入蜀(今四川成都)。

    話說攻下潼關的安祿山並沒有全力推進,足足待夠了十天,得知唐玄宗真是跑了,這由孫孝哲等人率領軍隊攻破長安。因為玄宗都跑了,唐朝的京兆尹大人等等,幾乎都是不戰而降。安祿山的義子安守忠、孫孝哲等人成為了長安城的主宰,由此拉開了孫孝哲大肆屠殺唐朝宗室的事件。

    二、馬嵬驛的風雲,謎題不僅僅是楊貴妃的生死,最大問題在於這場兵變的背後到底藏著什麼

    就在此時,在馬嵬驛發生了所謂的禁軍兵變,其背後的原因隱約可見,表面上的原因是禁軍士氣低落,而且沒有飯吃,更關鍵的是,這些士兵大多是當地人,跟著唐玄宗臨時出逃,個個不知家人的生死,因此焦躁如雷。爆發只在一個臨界點上,士兵們正好看到楊國忠與一群吐蕃使臣竊竊私語,於是大家憤怒了,吼著說:“宰相和吐蕃私通,出賣國家,意圖造反。”

    亂兵迅速發動起來,採取了暴力行動,跟隨玄宗逃亡的朝廷重臣好些都被亂兵砍死,名聲稍好點的也身受重傷,好不容易保下命來。據說,亂兵砍死了楊國忠,最怕的就是楊家以後找他們麻煩,於是他們不但對楊貴妃的姐姐、侄兒、外甥們下手,還要玄宗處死楊貴妃才肯罷手。在禁軍將領陳玄禮和大宦官高力士等人的勸道下,唐玄宗不得不忍痛割愛,讓高力士縊殺了楊玉環。

    這場兵變,最大的問題倒不是楊貴妃到底死沒有死,而是這場兵變到底是臨時發生,還是早有預謀。一些蛛絲馬跡表明,當時的太子李亨不但知道這場兵變即將發生,而且還派李輔國去聯絡禁軍大將陳玄禮,想讓陳玄禮倒向自己一方。那突然攔住楊國忠的吐蕃使臣們,也出現得不早不晚,還正巧讓士兵們看到。

    因此,有人認為,馬嵬驛之變,實際上是太子李亨所籌劃的一場逼玄宗退位的政變陰謀,因為禁軍大將陳玄禮忠於玄宗,這才讓李亨的計劃沒有完全得逞。然而,不管怎麼說,這場政變幹掉了李亨最大的政敵楊國忠和楊氏家族,把玄宗身邊的重臣基本也掃蕩了乾淨。

    然而,李亨終究沒有得到皇位,因此他不得不開啟第二套方案:脫離玄宗,自創事業。

    三、老實巴交、又戰戰兢兢的太子李亨,和他善搞權謀、虎毒食子的老爹唐玄宗,父子間的新仇舊恨

    李亨不是唐玄宗的第一個太子,他的第一個太子是趙麗妃生的兒子李瑛。當年,唐玄宗還在潞州當地方官時,趙麗妃不過一個歌舞妓,受到玄宗寵愛,生下了李瑛。到玄宗開元末年,趙麗妃色衰愛弛,武惠妃的勢力起來了,隨著宰相張九齡的失勢,新任第一宰相李林甫便和武惠妃一起,顛覆了李瑛的太子地位。

    玄宗是真下得去手,親手下令處死了李瑛在內的三個兒子。太子死後,據說玄宗為了繼承人的問題食不甘味,因為高力士一句話,老實巴交而又年長的李亨被扶上了太子位,而武惠妃白忙活一場,眼見著自己的兒子李瑁(楊貴妃前夫)依舊還是個普通王爺。但太子並不好做,身為太子的李亨,在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可謂隨時頭上都懸著他老爹這把利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來。

    又兩件大案,據說都是李林甫陷害李亨而挑起的,搞得李亨不得不兩次離婚(與新婦離絕)。一次是杜有鄰案件,一次是韋堅案件。總之,李林甫因為選錯了主子,不得不一條路走到黑,就要搞垮李亨,扶李瑁上位。這兩次案件,大約都指向太子李亨交結外臣、乃至於邊將,意思是說李亨威脅著玄宗的皇位。

    唐玄宗的態度,一邊放任李林甫等大臣們對太子的攻訐,甚至鼓勵之;一邊讓太子不斷丟軍保帥,小懲大戒,但李亨的太子地位卻懸而不墜。

    到後來,李亨大概適應了這種與他老爹詭異的相處方式,變得更加人畜無害、老實巴交,乃至於人們可以忘卻他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安史之亂爆發了,據說灰心失望的李隆基曾經一度想傳位給太子,自己當太上皇去。然而,因為楊國忠等人的阻撓,這個計劃又不被無限期擱置下去。這回,剛剛看到點希望的李亨似乎是絕望了。

    要知道,他身為太子,卻得管玄宗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叫老哥,得對楊氏家族時刻保持溫良恭儉讓,這種待遇,李亨十幾年如一日,忠於磨出了老虎的利爪。

    四、馬嵬驛之變後,李亨脫離唐玄宗獨自北上,而後父子倆又各自玩兒著花活兒

    大概是因為馬嵬驛逼玄宗退位沒有得手,也可能是李亨早有第二套方案,總之,當玄宗在楊貴妃死後匆忙南下時,李亨被一群當地老百姓攔住了,沒法再跟隨玄宗的隊伍。他派近臣向玄宗稟告說:“百姓們遮留太子,希望太子留在這裡,帶領大家抵抗叛軍。”早已被禁軍譁變嚇破膽的玄宗答道:“如此甚好,又太子帶領大家,朕心甚慰。”於是,唐玄宗漢中、穿川北,最終去了成都。

    而李亨,在他幾個得力兒子以及手下大臣的擁戴下,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朔方軍所在的靈武。不久後,他在靈武自立為帝,尊玄宗為太上皇。

    玄宗被尊為太上皇,他的真實感受,我們是看不到的,看到的都是表演。什麼玄宗說:“早年我就想傳位太子,因為叛亂的原因這才給耽擱了,如今太子為了天下大義而登位,我心甚慰”之類的。

    事實上,在此之前,玄宗下一道詭異的命令,將天下分為幾個部分,分別任命他的兒子們為各處軍政長官,太子李亨不過管理一處而已。正因為如此,後來發生了李亨的弟弟不認李亨為正統,想自立為帝的事情(這便是李白晚年效力逆黨的事件)。

    然而,看似老實巴交的李亨實際上還是有能力的,至少,在他手上一度收復了長安、洛陽二都,還派人迎接玄宗回京。

    為了表示自己的孝道,李亨開始了表演,派人向玄宗傳話說:“兒子為了平叛被迫當這皇帝,太上皇回來後,兒子就退居太子位。”此話一出,嚇得玄宗不敢回去了,派人傳話說:“我老了,你有平定天下的大功,大位已定不容置疑。你乾脆把蜀地劃給我養老吧,我就不回去了。”李亨又改口了,稱自己只想盡孝道而已。

    好不容易,玄宗終於回去了,李亨親自迎接,搞得一片喜慶,於是玄宗說:“我今天才知道當天子的爹比我當天子可要貴重多了。”

    這番花活兒,一直表演到李亨逼他老爹遷離興慶宮,住到偏僻幽暗的西內為止。

    幾年後,玄宗在冷清寂寞中死去,沒多久,唐肅宗李亨被帶兵逼宮的李輔國嚇死,父子二人這又相約而行了。

  • 14 # 文藻巧翁

    安祿山得到唐玄宗無比的寵信,因而在謀反活動上得到很大的便利。他收養同羅(鐵勒的一部)、奚、契丹等部的降人八千餘,稱為曳落河(壯士),又蓄勇健家奴百餘人,這算是他的基本武力。他有高尚、嚴莊兩個齷齪士人作謀主,孫孝哲(契丹人)、史思明(胡人)、阿史那承慶(突厥人)、田承嗣等武夫作爪牙,這算是他的文武輔佐。他私製大量緋袍、紫袍和魚袋(官員服飾),準備賞授官勳,藉以收買徒眾,這算是他約政治計謀。安祿山謀反多年,只有這一些憑籍,力量是薄弱的,他依靠曳落河和家奴,並用蕃將三十二人代替漢將。755年,他認為反叛的時機已到,以奉旨率兵入朝討楊國忠為名,在范陽發動、平盧兩個鎮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向南進軍,安祿山兼任河北道採訪使,河北是他的管轄地,沿路都縣官或開門出迎,或棄城逃避,或被捉殺死。唐玄宗得到安祿山反叛的報告,不信安祿山真會造反。

    唐玄宗得知安祿山確實造反,才倉促佈置防禦。

    唐玄宗在安祿山反叛之前,他對朝臣擔保安祿山“必無異志”,給予兵權毫不吝惜,安祿山反叛以後,他轉過來對將帥猜忌。

    安祿山得西京,聲勢大振。一部分叛軍侵入河東,郭子儀、李光弼收兵退入井陘,李光弼守太原,郭子儀前往靈武,河北諸郡全被史思明奪去。河南諸郡大半論陷,張巡、許遠力守睢陽,阻止叛軍侵掠江、淮,因而江、淮財賦得以經由江、漢二水以至洋川(陝西洋縣),再由洋川運至扶風,接濟軍用。郭、李兩軍的儲存和睢陽的堅守,對唐朝的興復是有決定性意義的。。叛軍方面,在進入西京後,諸叛將自以為得志,沉迷酒色,爭奪權位,蒐括財物,不再有力量進攻唐軍,只待唐軍來掃除。

    唐玄宗逃出西京,到馬嵬驛(在陝西興平縣西),隨行兵士殺楊國忠,又廹唐玄宗殺楊貴妃。兩條禍根拔去了,算是平息眾怒,這個驕侈巳極,釀成禍亂的唐玄宗才得到兵士的護送,走到成都去安身。太子李亨在馬嵬被民眾留下,主持軍事,李亨到靈武,朔方鎮留守官勸進,李亨即皇帝位(唐肅宗)。唐朝以唐肅宗為首,展開了統一與割據間鬥爭的新局面。

    朔方鎮精兵早已調出,只留老弱守邊。唐肅宗即位時,文武官不滿三十人,其中並無特出的人才,他的左右卻有寵妾張良娣和宦官李輔國兩個嬖人,他雖然有號召全國的政治地位,但缺乏挽救危局的具體謀略和實力。這時候李泌到達靈武,唐肅宗才有了得力的助手。李泌是唐中期特殊環境中產生出來的特殊人物。他經歷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唐主儘管猜忌昏庸,他都有所補救和貢獻,奸侫儘管妬嫉加害,他總用智術避免禍患。他處亂世的主要方法,一是不求做官,以皇帝的賓友自居,這樣,進退便比較自如;二是公開講神仙、怪異,以世外之人自居。唐肅宗聽從李泌的建議,以長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元帥,諸將都隸屬元帥府。李泌不肯按受官位(右相),唐肅宗特為創設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的名號,使李泌用這個名號處理軍務。同時又用李輔國為判元帥行軍司馬事,地位僅次於李泌。李泌估計軍事形勢,對唐肅宗說,安祿山反叛,只有蕃將替他出力,照我的預料,用兵兩年,就可以消滅叛軍。他給唐肅宗規定用兵計劃,要旨是令李光弼出井陘,郭子儀入河東,使安祿山部下的大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開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西京長安,隨從安祿山守東京洛陽的大將,只剩下一個阿史那承慶。郭子儀入河東後,不要他進取華陰,讓叛軍據守的東西京道路常通。朝廷駐兵在扶風,與郭、李軍分次出擊,叛軍來救頭,就擊它的尾,來救尾就擊它的頭,讓它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唐軍經常保持以逸待勞的優勢,叛軍來了不和它交鋒,走了就乘機追擊,不攻叛軍的城池,不斷叛軍的走路。明年(757年)春季,使建寧王李倓(唐肅宗次子)率兵順著邊境進攻范陽的北面,使李光弼攻范陽的南面,,兩面夾擊,攻取范陽,叛軍想退退不得,想留留不得,朝廷令各軍四面圍攻,叛軍還能逃到那裡去!

    757年,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張良娣、李輔國勾結逐李泌,殺死李倓。戰爭在錯誤指導下,實行以勞攻逸,和叛軍打硬仗,攻叛軍堅城,斷叛軍走路。郭子儀莊河東,被召回仼天下兵馬副元帥,率軍攻長安,郭子儀軍大敗,退保武功縣。唐軍數次戰敗。757年秋,元帥李俶,副元帥郭子儀率朔方等鎮兵及回紇、西域兵共十五萬,自鳳翔出發,至長安城西,大破叛軍,唐軍進入西京。唐肅宗允許李泌到衡山隱居。

    叛軍失西京,軍心動搖,李俶、郭子儀率大軍進攻洛陽。安慶緒放棄洛陽,逃往河北,據鄴郡等七個郡六十餘城,有兵六萬,仍是唐的勁敵。758年,唐肅宗命郭子儀率七個節度使二十萬兵,又命李光弼、王思禮合擊安慶緒。使宦官魚朝恩統帥九個節都使。759年,魚朝恩集步騎六十萬,攻鄴城與史思明決戰,唐軍缺乏統一指揮,糧食不足,士氣低落。唐渾潰敗。史思明回鄴城殺安慶緒。宦官監軍是唐肅宗創立的一個惡例。759年,史思明攻取汴州、鄭州,奪東京。

    762年唐肅宗死,太子李豫(即李俶)唐代宗即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光的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