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餃子聊八卦
-
2 # 一代男神少女神
謝邀!昨晚剛看完該影片,頗為震撼!是近年來難得的中國產佳作,良心誠意之作,值得大力推薦!影片《七十七天》由導演趙漢唐攜眾主創歷時三年,深入羌塘無人區腹地拍攝完成。其中趙漢唐與江一燕主演,完整的呈現了主人公77天徒步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奇幻冒險之旅。影片在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實景拍攝,拍攝地海拔平均超過5000米,最高達到了6700米,是中國電影人首次探秘五大無人區。電影中,在生活裡迷失了自我的男主徘徊在雪域高原獨闖無人區,影片女主江一燕飾演的女攝影師藍天由於拍攝岡仁波齊絕美的星空時不小心摔傷,導致胸椎受損,高位截癱,雖然她身體殘疾卻仍然樂觀面對生活,正是她的樂觀讓男主人公堅定了去嘗試世人眼裡無法完成的無人區奇幻探險之旅……兩個非常狀態下的真實人物,真誠、勇敢的面對命運選擇挑戰,不懈的追尋著內心最初的夢想與真正的自我,讓人為之動容。
羌塘人跡罕至處,雖然兇險萬端,但也必有極美之境。影片中寥寥幾處鏡頭所展現的驚心動魄之美,讓人再一次萌發了想要“出發去遠方”的蠢蠢欲動。無邊的黃金草地、中間鑲嵌一條“綠帶”般的海。影片中的每一個鏡頭都美的讓人心碎,就為了這一個畫面,進電影院都有“朝聖”般的意義。唯美的畫面,背後的艱辛自然不言而喻。冰雪颶風、洪水野獸、飢渴一步步地威逼。“行走荒原,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技巧,它遠比人世間的遊歷輕鬆。那些笑對生活困頓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很多人並不瞭解,戶外愛好者緣何如此喜歡“自虐”,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跋山涉水,經歷旅途的種種艱辛。
為了那些罕見的自然美景,值得麼?也許你可以走進電影院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也許你出發在路上更加明白追尋的意義。身未動,心已遠……
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畢淑敏
-
3 # 拎起書包去旅行
《七十七天》這是一部僅看了一分鐘預告片就像強度磁鐵一樣把我深深吸引了的影片,作為中國華語電影界首部以戶外探險為主題的影片,不僅對於熱愛戶外的人充滿了吸引力,對所有不甘沉淪,不屈服於現狀想改變想遵從內心做抉擇的人來說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很大指導意義的電影,有望成為票房黑馬。
電影裡女神江一燕零片酬出演女主,精湛的演技,本色的出演把女主骨子裡那份坐上輪椅後執拗的心給演活了。
男主趙漢唐也是一個十足的戶外愛好者,曾多次一個人自駕前往西藏、青海、新疆等地,攀登高峰、跋涉草原,對無人區充滿了獵奇與嚮往,這次也算是本色出演,把整個電影都演活了。
這種原始大自然的震撼,首先體現在視覺上:當你坐在銀幕前的那一秒,看到畫面不斷的更迭中,那些氣勢磅礴的高山、那些沉靜大氣的雪峰、那些遼闊壯麗的草原,還有那些水流清澈的河、水面平靜的湖泊、無限透明的藍天,你會被這樣的風景所震撼。
電影《七十七天》還獲得著名搖滾音樂人竇唯的鼎力支援。眾多周知,竇唯是中國搖滾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想到竇唯看了一分鐘的片花就決定為電影《七十七天》作詞作曲。
看來這部電影是真不錯的,不過竇唯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最近怎麼出現了呢?近日還發布了為《魔域手遊》創作的主題曲《重返魔域》,也是獲得很大的反響。
《七十七天》並不是一部簡單的風光大片,也不是一部單純展現一趟旅程的公路電影,而是一部包裹了文化內涵與哲學思考的影片。透過主人公的極地探險以及女主角面對生活的態度,觀眾可以看到一種對待生命樂觀與堅強的心態,也可以感知到尋找自我、探尋生命意義的核心,更可以領會到面對艱難困苦時所散發出來的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信仰,值得一看!
-
4 # 影視圈Magazine
半年拍戲半年旅行,趙漢唐活出了自己的《七十七天》
也許是與生俱來的不安分,大學上了一年趙漢唐就退學了。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如此,上個大學,然後按部就班、逐次達標的工作生活。
“但這條路不是我想要的。”趙漢唐說,看似安穩的生活可能會抹殺掉他的激情和天分。
懷揣著對電影一種說不清楚的熱愛,退學後的趙漢唐隻身跑到了北京,後來進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進修班。畢業之後剛好趕上張藝謀拍攝紀念電影誕生百年的法國片《盧米埃爾》,一頭長髮的他被張藝謀看中。自此,趙漢唐的演藝人生開始了。
但趙漢唐說自己最早的時候並不是明星夢,而是導演夢。《七十七天》讓他的導演夢成了現實。
當夢想照進現實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影片中這句話觸動了不少觀眾。趙漢唐早有感觸,他說應該給生命找一種新的感覺。
“有大概十年的時間,不務正業,希望去找尋一種貼近內心的生活方式。”
後來的他只有半年時間拍戲,剩下的半年就推掉工作開車去旅行。途中,趙漢唐意識到影視行業的人可能對戶外沒有太多涉獵,這樣的壯美山河應該呈現在大熒幕上。這成了趙漢唐一個心願。
楊柳松的原型故事,點燃了他的這個心願。
《七十七天》取材於探險作家楊柳松的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一書。楊柳松孤身77天穿越羌塘無人區的事蹟,最早釋出於8264論壇,原名《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這個帖子一經發表迅速擁有了龐大的讀者群,原帖網路閱讀量突破2000萬,曾轟動一時。
2010年釋出的時候,趙漢唐就看到了,一直在追帖。早些年他的旅行也是在這一片區域,但沒有深入到無人區。開始趙漢唐並沒有想到把它拍成電影,後來一次去橫店拍戲在機場出發的時候看到這個帖子已經出書了,趙漢唐買了下來。
“某一天拍完一個‘大夜’,第二天中午醒來,Sunny正好透過窗簾縫照進來,照在這本書上。”這一刻,趙漢唐萌生了一個念頭:這可以拍一部電影,中國需要這樣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戶外探險電影。
於是就有了《七十七天》。
“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楊柳松做到了,趙漢唐也做到了。
沒錢做特效,只能來真的
這三年拍攝,對你們來說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趙漢唐的回答很直接:錢。
“這些年出去旅行帶著給養、帶著帳篷,走到哪就在哪紮營,也是一種苦行僧式的狀態,拍攝的艱難困苦都能克服,就是當時說服投資方很難。”
《七十七天》斷斷續續拍了三年,用趙漢唐的話說,有錢的時候就拍,沒錢的時候就停。幸運的是《七十七天》後來獲得了很多喜歡戶外的朋友的幫助,中間沒錢的時候朋友幫著眾籌、借錢,一點一點把這個戲拍下來。
【中國首部戶外探險電影《七十七天》眾籌500位夢想出品人】,《七十七天》眾籌的帖子仍然搜的到,雖然產品已下架,但當時資金的困難可以想見。
可能也正是得益於“沒錢”,《七十七天》將畫面做到了極致。“因為我們沒有太多的錢來做特效,所以就用笨辦法,大家看到電影裡面大部分的動物鏡頭都是實拍的,只有個別幾場戲用了特效。有朋友建議我在綠背景前面拍,拍一些羌塘的素材就可以,但演員的呼吸、你的膚色、你在高海拔的那種狀態和在綠背景前面拍是不一樣的。”
看完《七十七天》,觀眾或許對遼遠壯闊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多了一份敬畏,甚至有了走一回大西北的衝動。
影片中涉及不少高危戲份,劇組曾請了一個武行替身,但高反、冰凍很快消磨了他的意志,從最初拍一場戲需要半小時以上的思想動員工作,到後來乾脆無法參與拍攝。趙漢唐笑稱:“他就走了,我們也沒錢再請武行替身,只能自己上。”
那組洪水的鏡頭,趙漢唐印象深刻。“崑崙山上流下來的雪水,冰涼刺骨還夾雜著尖銳的石頭,扛著腳踏車在水裡走,很多石頭打在腿上,現在腿上還有不少傷疤。執行中的搖臂,直接撞上胸口,拍攝時風太大,張嘴說話都很困難……”儘管這樣,趙漢唐的堅毅卻一如當初。
另一位“主演”小狼的戲份格外出彩。這匹小狼叫吉木薩,當時趙漢唐輾轉打聽到一個養狼人,借到了這匹小狼。趙漢唐回憶,“那時候小狼剛滿月,每天帶在身邊給它餵奶,晚上在它籠子後面打地鋪跟它互動,最後拍出來的效果出乎意料”。
如果你堅持做一件事,老天都會幫你
在決定拍這部片子之前,趙漢唐先帶了十個朋友去無人區考察,回來後他意識到這部電影一年肯定拍不完。第二年劇組最多的時候有80多個人,20多輛四驅皮卡、3輛卡車和一輛六驅牽引,浩浩蕩蕩的殺到了無人區。
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羌塘拍攝完成。《七十七天》拍攝本身就是一次探險,攝製組完全暴露在野外,高寒缺氧、冰雪風暴、早上起來拉開帳篷,狼就在外面……趙漢唐說:“遇到了很多艱難困苦,但現在想起來都是特別美好的回憶,沒有想過放棄,既然都幹了我們就一點點把它幹下來。”
雖然經費緊張,但攝影指導李屏賓、音效設計杜篤之、女主角江一燕陸續壯大了這個攝製組。這樣高配置的主創團隊,《七十七天》是怎麼做到的?
趙漢唐回憶,在和江一燕在接洽時,劇組已經沒多少錢了。他說:“如果按正常的標準給你片酬,我們就沒有錢拍電影了。”
“你們把錢用在拍攝上,先不用給我了。”江一燕的回答讓趙漢唐再一次堅定了信心。
無論是零片酬參演的江一燕還是攝影指導李屏賓,音效師杜篤之,或許都被趙漢唐的執著和真誠打動。“當時沒怎麼去說服他們,只是見面拿出我們想拍的東西給他們看,沒有多說,大家志趣相投,認真去做一件純粹的事,就一拍即合,把酬勞放在一邊,就為了圓一個夢。”
最終趙漢唐完成了這個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次的導演經歷告訴他兩個字:堅持。他說,在拍攝的時候會覺得猶如神助,“老天爺真的很幫我”。
最後,趙漢唐說,未來會繼續將這類探險電影拍下去,拍成一個系列。
趙漢唐眼神篤定,確實,《七十七天》之後,還有什麼能難倒他呢?
採訪結束,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包括宣發團隊的很多人都在,他們口中說著“逆勢上揚”四個字。的確,在排片不足4%的情況下,《七十七天》上座率高居同期影片之首。一部靠實力走進觀眾視野的影片,《七十七天》不該被埋沒。
回覆列表
電影《七十七天》是首部戶外題材3D探險電影,電影是以探險家楊柳松為了創作藍本,講述了他用77天的時間獨自一人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故事。而她的朋友身殘志堅的女攝影師藍天在楊柳松陷入困境的時候一直在陪伴他,鼓勵他,知道他一步一步走出了無人區。雖然《七十七天》是一部商業片,但是像這種型別的商業片在電影界中是少之又少的,相信這回事一部優秀的電影。
應朋友之邀看了《七十七天》的試映場,結果她半途看不下去,抱頭鼠竄了,留我一個人數著日子堅持到最後,出來後又想大嚎大叫又想當街暴走……如果以一個詞來形容這電影主創和故事原型,那就是“找死”,而觀影者就是來“找虐”,被虐完再面對這花花世界,明明白白地看到自己。
這是我第一次看點映,全場5個觀眾。 當然,你可能想不到電影開始不到2分鐘,我就開始熱淚盈眶,那是什麼呢?或許是畫面震撼,或許是內心的澎湃,因為那裡與我的現實生活完全相反。 也只有那裡完全不用濾鏡就可以美得落淚。磅礴的雲海,獨特如藍寶石的高原湖,一輛腳踏車,兩個駝包,一個人。電影的開局就深深吸引了我這個不愛旅遊、不愛看電影的人,我想如果用電腦看的話,截下來的每一幀都足夠當做桌布用。對於嚮往自由,嚮往青藏的人來說,也許這是一部難得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