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奇葩說最後一期,4季奇葩王對戰導師陣營,他們的辯題是
“我們最終都會成為自己討厭的人,這是一件壞事麼?”
我的心裡從一開始就沒有答案,因為在我看來一件事從來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因為在我的成長經歷裡,“討厭“的標準一直都在發生變化。
曾經你討厭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你曾想過,你的討厭都是有道理的麼?
什麼經歷,讓你發現自己變成曾經“討厭“的樣子?
現在的你,對“討厭的那種人”的定義有所轉變麼?
有些討厭是因為 “不瞭解”,
有些討厭也許真的“討厭錯了”?
曾經我討厭表裡不一和圓滑的人,覺得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有什麼說什麼才叫“真性情”,但是這些年因此吃過一些虧,踩過一些坑,也漸漸明白沒有誰需要為你的情緒埋單,特別是在職場。不再口無遮攔,學著適當的場合講適當的話,學著隱藏情緒,儘管偶爾也失敗,但至少我不再覺得這樣的人應該被討厭。我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了麼?
曾經我討厭勢利和現實的人,但是現在,我也許更鄙視沒有原則的“爛好人”,甚至在人際交往中我也帶著一定程度的“勢利眼”,更願意去認識和結交更優秀的人;我雖然沒有成為把錢看得至關重要的人,但卻開始相信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配有詩和遠方。我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了麼?
身邊還有一些人,當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她討厭自己父母的所有做法,當她還是基層員工的時候他不屑上司領導的很多處事方法…可是有一天,當他自己也抵達了這個位置,卻慢慢理解了一切,他是否也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羅胖說“一個人變成成熟最難過的一關是處事原則從正確變成了得體,無論什麼情況下這事兒都是對的,叫做正確,但成人的世界裡,學會根據情況變化來做行為的變通叫做得體”
我想,有時候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也許只是因為了解了,懂得了;也許只是意味著變得成熟和得體罷了。
有些“討厭“,其實本是我們的一部分,
只是我們以為逃避它,否定它,便可獨善其身。
那些曾經飽受重男輕女傷害的人,最後也變成了重男輕女的人,那些曾經看不慣別人在孩子面前玩遊戲的人,現在也沉迷其中,那些曾經鄙視權力遊戲的人,某天有了權利就開始弄權…還有許多許多,但歸納起來就是我們所討厭別人的懶惰、自私、貪婪、陰暗其實都存在每個人的基因裡。早晚你會知道,這個世界沒有別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認知模式創造的映象,那些討厭的本質,都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但很慶幸,並不是每個人都終究會呈現出這個“討厭“的樣子,也許憑藉我們的不斷自我修煉、剋制,我們平衡了這些弱點。
辯論的最後,羅胖說,成長的本質是變得複雜,因為複雜必然就會摻雜一些自己曾經討厭的東西進來,有時候這些“討厭“的經歷、觀點甚至會讓我們整個人格瞬間碎掉,我們是把這些碎片扔掉,然後自怨自艾,還是把這些”討厭“的碎片放入自己的身體裡進行重建。他選擇了後者,把那些曾經不熟悉的,討厭的觀念放進自己的身體裡,讓自己得到重建,而這便是成長的過程。
第四季奇葩說最後一期,4季奇葩王對戰導師陣營,他們的辯題是
“我們最終都會成為自己討厭的人,這是一件壞事麼?”
我的心裡從一開始就沒有答案,因為在我看來一件事從來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因為在我的成長經歷裡,“討厭“的標準一直都在發生變化。
曾經你討厭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你曾想過,你的討厭都是有道理的麼?
什麼經歷,讓你發現自己變成曾經“討厭“的樣子?
現在的你,對“討厭的那種人”的定義有所轉變麼?
有些討厭是因為 “不瞭解”,
有些討厭也許真的“討厭錯了”?
曾經我討厭表裡不一和圓滑的人,覺得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有什麼說什麼才叫“真性情”,但是這些年因此吃過一些虧,踩過一些坑,也漸漸明白沒有誰需要為你的情緒埋單,特別是在職場。不再口無遮攔,學著適當的場合講適當的話,學著隱藏情緒,儘管偶爾也失敗,但至少我不再覺得這樣的人應該被討厭。我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了麼?
曾經我討厭勢利和現實的人,但是現在,我也許更鄙視沒有原則的“爛好人”,甚至在人際交往中我也帶著一定程度的“勢利眼”,更願意去認識和結交更優秀的人;我雖然沒有成為把錢看得至關重要的人,但卻開始相信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配有詩和遠方。我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了麼?
身邊還有一些人,當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她討厭自己父母的所有做法,當她還是基層員工的時候他不屑上司領導的很多處事方法…可是有一天,當他自己也抵達了這個位置,卻慢慢理解了一切,他是否也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羅胖說“一個人變成成熟最難過的一關是處事原則從正確變成了得體,無論什麼情況下這事兒都是對的,叫做正確,但成人的世界裡,學會根據情況變化來做行為的變通叫做得體”
我想,有時候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也許只是因為了解了,懂得了;也許只是意味著變得成熟和得體罷了。
有些“討厭“,其實本是我們的一部分,
只是我們以為逃避它,否定它,便可獨善其身。
那些曾經飽受重男輕女傷害的人,最後也變成了重男輕女的人,那些曾經看不慣別人在孩子面前玩遊戲的人,現在也沉迷其中,那些曾經鄙視權力遊戲的人,某天有了權利就開始弄權…還有許多許多,但歸納起來就是我們所討厭別人的懶惰、自私、貪婪、陰暗其實都存在每個人的基因裡。早晚你會知道,這個世界沒有別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認知模式創造的映象,那些討厭的本質,都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但很慶幸,並不是每個人都終究會呈現出這個“討厭“的樣子,也許憑藉我們的不斷自我修煉、剋制,我們平衡了這些弱點。
辯論的最後,羅胖說,成長的本質是變得複雜,因為複雜必然就會摻雜一些自己曾經討厭的東西進來,有時候這些“討厭“的經歷、觀點甚至會讓我們整個人格瞬間碎掉,我們是把這些碎片扔掉,然後自怨自艾,還是把這些”討厭“的碎片放入自己的身體裡進行重建。他選擇了後者,把那些曾經不熟悉的,討厭的觀念放進自己的身體裡,讓自己得到重建,而這便是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