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盛淳

    想知道孩子未來身高能長多少嗎?能不能科學預測一下呢?

    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誤差,大家娛樂為主。

    最靠譜的方法:骨齡檢測法

    這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靠譜、最精確的預測方法。透過拍攝左手手部和腕部的X光照來測定骨齡,進而推算出寶寶剩餘的長高空間。

    除了預測身高,這一方法還能反映出寶寶的生長髮育水平和骨骼成熟狀況,及時發現生長髮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媽媽們感覺寶寶的身高增長有問題,可以到正規兒童醫院的兒童保健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做檢查。

    “2歲身高乘2”預測法

    超級簡單的方法,用男寶寶2歲時的身高乘以2,得到的就是他成年後身高的一個粗略估算。因為女寶寶長得比較快,可以用18個月時的身高乘以2,來估計她的成年身高。

    這個方法有2個缺點:首先你得知道寶寶2歲時的身高吧,要是寶寶還不到2歲,那就無從談起了;其次,這一方法更多地是源於統計和經驗,並沒有科學研究能支援這一方法的精確性,但娛樂一下也無妨。

    父母平均身高預測法

    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基因,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父母的身高,來估算寶寶的身高。

    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釐米);

    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釐米),人體標準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釐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釐米)

    以上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 2 # 爸爸不講理

    主導孩子身高的骨骼是長骨,不是短骨,更不是扁骨。

    比如有的人說“手指越長身高就越高”,或者“腳越大身高越高”,這都是不對。

    因為手指股屬於短骨,腳趾骨屬於扁骨,短骨和扁骨缺少骨髓腔的營養支援,同時受力點也決定了它們不能成為判斷孩子身高的依據。

    懷孕期間,產檢醫生會透過測量胎兒股骨長肱骨長來判斷胎兒身高或體長。

    股骨(大腿骨)就屬於“長骨”,長骨還包括脛骨(小腿)、尺骨(前臂)和肱骨(上臂)。

    所以家長要想判斷或預測孩子個子高不高,主要看兩點:

    孩子腿越長,個子就越高。

    腿部包括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下肢長骨是人體身上最長和最粗的骨頭,如果孩子下肢腿長,那麼身高就比較高。

    孩子的臂展越長,個子越高。

    臂展包括肱骨和尺骨的長度,也是屬於[長骨],臂展越長的孩子,將來個子也越高。

    比如籃球運動員臂展就很大,大家也可以觀察其他臂展長的孩子,他們的個子都挺高。

  • 3 # 兒科周醫生

    作為兒科醫生來回答此類問題,給家長一個建議:與其猜測孩子以後會長多高,不如在孩子各個階段的生長髮育期主動關注和管理好孩子身高,這樣會來的更加自信,並達到預期效果,以免過了生長期再去追趕,往往就會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感覺。

    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1、遺傳因素:家族平均身高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遺傳基因”是決定身高的主要因素。只要看看父母的身高、體型,評估一下孩子的生長髮育狀況,大概就能夠知道他成年後的身高了,因為父母雙方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孩子生長髮育的軌道、特徵、潛力和趨向。

    一般遺傳基因是所謂“出生決定身高”的因素,這70%的因素是我們自身不能決定的,但是我們能否夠透過30%的後天因素去做足功課、來改變身高呢?當然可以。

    2、營養因素: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影響

    蛋白質:是決定骨骼發育的主要營養成分,孩子從小的膳食營養及維生素D、鈣劑的補充,對孩子的骨骼尤其是長骨的發育至關重要,而乳汁中最重要成分之一就是蛋白質,其次就是肉類、豆類等。

    維生素D及鈣質:我們經常說曬太陽能補鈣,其實不然,Sunny照射主要補充的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D,而維生素D的作用就是促進鈣吸收。透過太陽中的紫外線對於我們人體面板的照射後,可以使人體面板直接產生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3。從而促進了鈣質的吸收利用。

    3、睡眠因素:生長激素的分泌

    睡眠是怎麼影響身高的呢?

    生長激素是我們腦垂體中腺垂體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它是一種肽類激素。而生長激素在人體一天生理活動中的分泌也是不平衡的,大量資料統計分析,睡眠期間生長激素的分泌比在清醒時更高。

    在兒童生長髮育時期保證充足的睡眠,規律的起居、早睡早起,就是這個原因。嬰兒出生後,每天睡眠十幾個小時,僅12個月身長增長就有25cm。

    4、體育運動:促進血液迴圈,改善骨骼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

    運動的作用是什麼呢?

    兒童、青少年在運動過程中,由於血液迴圈加速,使正處於發育時期的骨組織血液供應得到改善,從而促進了骨的“塑建”過程加速。在運動時,由於肌肉收縮牽拉,對骨和“生長板”的生長起到積極的刺激作用,從而促進“生長板”(骨骺帶)的增生,加速骨的生長,這對身高的增長產生了促進作用。

    兒童身高增長的高峰期是什麼時間?

    兒童身高增長規律是:年齡越小,增長越快,在嬰兒期和青春期是兒童身高生長的兩個高峰期。

    ▷ 出生第一年是生長第一次高峰期:

    一般胎兒出生平均身長(嬰兒專指)是50cm;出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約增長25cm,也就是孩子滿1歲時身長應該在75cm。

    ▷ 2歲及以後增長緩慢期:

    時身高約87cm,2歲以後每年身高增長在5cm左右,這之後身高增長比較緩慢。

    ▷ 青春期是生長第二個高峰期:

    由於受激素水平影響,青春期前1~2年中生長速度反而減慢,好像百米衝刺,最後的“蓄勢待發”。

    當女孩年齡到9~11歲、男孩11~13歲時,身高開始加速增長,女孩平均每年增加8~9cm,男孩增加9~10cm,在此增長期,身高的增加約為最終身高的95%,而青春期生長高峰期越早,最終身高增長也越早。

    測骨齡的意義?

    骨齡說明兒童的真正發育水平,用“骨齡”來判定兒童到青春期的“成熟度”比兒童“實際年齡”要更精確。我們判斷兒童身高標準,也是根據兒童的骨齡來衡量骨骼的發育和成熟程度。

    骨骺線何時閉合?

    骨骺線:孩子上臂和腿部長骨末尾兩端的軟骨透明帶,它會隨著年齡發育逐漸變短,等到一定年齡與其上部骨骼完全閉合了,就說明骨骼發育完全,就基本停止增長了。

    在孩子青春期注意觀察孩子發育中以下3個訊號,同時X光片顯示骨骺線模糊或將要消失,就會估計孩子能長不能長了:

    第一訊號是孩子開始發胖,尤其是女孩。

    第二訊號是孩子出現第二性徵的特點,如女孩的乳房發育、男孩變聲長喉結及長鬍須。

    第三訊號是身體的肌肉逐漸發達,腿部、臂膀部位出現較緊緻結實的肌肉。

    一般骨齡小,骨骺閉合晚,則說明兒童身長有較大的生長空間,且能長得更高。反之,骨齡大,骨骺閉合早,說明生長空間小,身高增長的時間就接近零了,也就是說長骨的“門將要關上”。

    好了,我們在孩子生長髮育的同時,透過對這些生長規律的認識,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成長,豈不是雙贏嗎?特別是生長髮育的每個訊號,加強生活規律、健康飲食、早睡早起及運動,不愁孩子沒有理想的身高。

  • 4 # 張巧林說育兒

    想知道孩子未來身高能長多少嗎?能不能科學預測一下呢?

    最近寶媽群裡在談論孩子身高的問題,家長們都議論紛紛,有的開心的說著自家孩子個頭高,有的寶媽在對比下更加憂愁了,感覺自己家的孩子身高怎麼也不見長,有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對於孩子身高的擔憂,他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長個子,就總是給孩子吃一些保健品,補充充足的營養,覺得這樣可能會長高,但到頭來結果不見孩子身高有變化,而且發現反而比同齡孩子的身高低半個頭,這就另這位寶媽匪夷所思了,並且更加擔憂。其實孩子是不是高個子從這些就能看出來。

    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誤差,大家理性對待。

    最靠譜的方法:骨齡檢測法

    這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靠譜、最精確的預測方法。透過拍攝左手手部和腕部的X光照來測定骨齡,進而推算出寶寶剩餘的長高空間。

    除了預測身高,這一方法還能反映出寶寶的生長髮育水平和骨骼成熟狀況,及時發現生長髮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媽媽們感覺寶寶的身高增長有問題,可以到正規兒童醫院的兒童保健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做檢查。

    所以家長要想判斷或預測孩子個子高不高,主要看3點:

    主導孩子身高的骨骼是長骨,不是短骨,更不是扁骨。

    比如有的人說“手指越長身高就越高”,或者“腳越大身高越高”,這都是不對。

    因為手指股屬於短骨,腳趾骨屬於扁骨,短骨和扁骨缺少骨髓腔的營養支援,同時受力點也決定了它們不能成為判斷孩子身高的依據。

    懷孕期間,產檢醫生會透過測量胎兒股骨長或肱骨長來判斷胎兒身高或體長。

    股骨(大腿骨)就屬於“長骨”,長骨還包括脛骨(小腿)、尺骨(前臂)和肱骨(上臂)。

    1、大長腿,有沒有?

    ▲孩子腿越長,個子就越高。

    腿部包括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下肢長骨是人體身上最長和最粗的骨頭,如果孩子下肢腿長,那麼身高就比較高。

    小腿比大腿長一大截。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點,小腿比大腿長,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腿越長的人,他的小腿就越比大腿長。

    大部分情況下,人的身材比例是4:6,所以腿在身高中佔了大部分的比例。如果說,孩子小時候的小腿就比較長,佔整條腿的比例就更大,那麼就有可能是個高個子。

    而且根據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眾多的一些例項來說,膝蓋位置越高的孩子將來身高也都會長得挺高的,很有可能長大後,就會擁有一雙大長腿,身高就不需要父母擔心了。相反如果膝蓋位置低的話,腿可能就越短那麼身高就可能不會那麼高。

    2、孩子的手臂

    看手臂來判斷孩子以後的身高,其實和看腿道理是差不多的,都是因為身體發育的比率都是相對固定的,如果手臂比較長,那麼身高肯定也是比較高的,大家可能都聽過這樣一種說法:人的雙手手臂平行張開,從一隻手的中指到另一隻手的中指的距離,就是那個人的身高。雖然有人不太相信,但其實結果發現確實是這樣的。不過這種也有一定的誤差,不同的人群可能會偏長或者偏短點,但一般都是符合的。所以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胳膊較長的話,那麼孩子將來更能夠成為一個大高個兒。

    臂展包括肱骨和尺骨的長度,也是屬於[長骨],臂展越長的孩子,將來個子也越高。

    比如籃球運動員臂展就很大,大家也可以觀察其他臂展長的孩子,他們的個子都挺高。

    3.孩子的腳部

    其實孩子的身高和四肢的發育存在一定的關係,一些資料與身邊的例子都指出,腳大的孩子一般身高都會比較高。所以媽媽們可以透過將自己家孩子腳的大小與其他同齡孩子相比,從而預測出孩子長大後的身高。以我兒子舉例,7歲的時候,就穿37碼的鞋。(媽媽身高157,爸爸163,7歲兒子137),需要注意得是,在孩子十三歲之後,四肢才慢慢停止發育,這時候的預測也會更為準確。

    這些所謂的預測,包括遺傳公式,“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但是後期的營養,運動,睡眠,環境各方面跟不上,也未必能夠達到遺傳身高。還是要看後期的身高管理。

    孩子如何增高呢?

    雖說孩子身高很大部分原因取決於遺傳先天因素,但是也能靠後天努力,讓孩子擁有更高的身高,那麼如何讓孩子增高呢?

  • 5 # 兒科醫生劉躍梅

    要想判斷孩子以後個子高不高,可以從孩子的膝蓋,小腿長度等來進行判斷。如果父母身高都比較低的話,孩子的身高很大機率也不會很高。不過如果先天性條件不太好的話,那也沒關係,並不是說父母個子低,子女就一定個子低,後天的發展也很重要。

    可以從寶寶身體的這幾個方面看孩子以後高不高

    1.孩子的膝蓋。如果孩子的膝蓋比較高,因為每個人的身高比例都是有規律的,膝蓋比較高的孩子將來有一定機率會有一雙大長腿,尤其是當自家孩子跟別的同齡孩子站在一起的時候,他的膝蓋要是比別人的高,那就意味著他的腿以後也會比別人長。所以寶爸寶媽們以後可以多留意一下孩子的膝蓋,看看他是比別人的高還是低。

    2.小腿比大腿長一大截。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點,小腿比大腿長,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腿越長的人,他的小腿就越比大腿長

    3.手指長。一般個子高的人手指都比較纖細修長,而個子矮的人手指都有些粗胖。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部位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個子高的人整個韌帶被拉開之後,身體各個部位就會比較纖細了

  • 6 # 燕子的生活Vlog

    孩子是否能長得很高,主要取決於這麼幾個因素:第一,遺傳因素,孩子個子的高矮,與父母的身高有很直接的關係。第二,是否經常運動,愛運動的孩子,一般來說長得比較高。第三,由於生長激素是在夜晚十點鐘熟睡的情況下分泌,所以不建議孩子熬夜。第四,可去醫院給孩子做骨齡的測試,女孩子的骨齡如果超過15歲,男孩子的骨齡,如果超過17歲,這時孩子的骨骺大多已閉合,長高的機會就不多了。孩子生長髮育主要分三個階段,嬰兒期三歲以內,第一年可以增長25公分。兒童期,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每年可以增長最少5-8公分以上。青春期,男孩可以長25到30公分,女孩可以長25公分不等。正確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孩子長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參宿七,具體多大,距離太陽系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