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鴻飛13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泡麵和啤酒是消費者的“心頭好”,泡麵以方便快捷成為加班和長途旅行者的必備神器。

    不過,“常勝將軍”也會陷入泥潭。

    從2011年開始,中國泡麵銷量持續5年下跌,2015年中國泡麵的銷量大幅下滑12.5%。這背後,國外品牌的衝擊、消費者理念的轉變等,都是導致泡麵“五連降”的原因。

    【資料】泡麵銷量出現“五連降”

    你有沒有這種體驗,在夜深人靜時,突然百爪撓心想吃點兒什麼,這時候大餐太過,不如泡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泡麵,加根火腿,加個蛋,簡直完美,別提多得勁。據此前日本泡麵協會統計的資料顯示,全球2012年銷售超過1041億塊泡麵麵餅,中國就“吃掉”大約440億塊。不過,這個神器正面臨“失寵”困境。

    今年,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釋出的《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5%,為近5年來最低,泡麵銷量更是大幅下降12.5%。

    “中國經濟不斷地變化和發展以適應放緩的GDP增長,經濟重心也開始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並努力推動創新引導的增長取代投資引導的增長。”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先生說,“我們對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行為進行了跟蹤,發現上述轉變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的經濟變化對中國購物者的消費模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面向藍領的大眾化品類陷入掙扎,而酸奶、寵物食品等高階品類以及大部分品類中高階單品卻依然在增長。

    資料說話

    據資料顯示,自2011年開始,中國泡麵銷量持續5年下跌。

    尼爾森2015年的資料報告也表明,作為市場佔有率近50%的龍頭品牌康師傅,其下滑趨勢尤為明顯,為12.69%;而“榜眼”品牌統一泡麵,2015年收益同比下跌4.9%。

    【溯因】

    昔日是熱銷品

    如今為何遭“SAY NO”?

    在泡麵五連包區,康師傅可謂佔據了“半壁江山”,十幾種口味的泡麵擺滿了4個貨架,緊隨其後的是白象牌泡麵,佔了2個半貨架,而統一、今麥郎、公仔麵等品牌的擺貨率都不高。

    超市貨架上銷售的泡麵每包從3元至10元不等,其中以五六元居多。

    《中國購物者報告》資料顯示,2015年包裝食品整體銷量呈現一個持續下滑的趨勢,糕點、糖果和冰淇淋的銷量跌幅全都超過11%。

    其實,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泡麵在人們心中的“沒營養”“不健康”的印象也逐漸被放大。

    消費趨勢

    尼爾森最新《2016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預測報告》也顯示:2016年,中國的快速消費品(CPG)消費升級的趨勢繼續延續,消費者更青睞購買高品質特別是對健康有益的產品。

    除此之外,現在電商外賣快速崛起,很多外賣APP下單立等可取美食,以前懶得做飯就泡麵,現在外賣下單就能吃上各式各樣的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攻佔了泡麵的市場。

    【分析】

    三大原因導致銷量下滑

    針對“泡麵不健康”的言論,白象食品集團董事長姚忠良並不認同。

    他表示,在方便食品中,泡麵比餅乾、蛋糕等產品營養更豐富,膳食結構更合理,脂肪、蛋白、維生素等是目前方便食品裡面最優秀的,“但是很多消費者不是特別清楚,當然責任也在我們行業沒有宣傳到位。”

    尼爾森的一項調查報告資料則顯示,有四分之三的中國受訪者表示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健康”的食品。

    什麼原因導致了泡麵銷量“五連降”?

    主要原因

    外賣的崛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便捷快速,品種繁多,口味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對泡麵具有很大的衝擊。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高鐵、飛機等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普及,地域間運輸速率大幅度提升,這些也對泡麵銷量產生影響。”張進才說,以鄭州到北京為例,以前貨車運輸需要十幾個小時,如今高鐵兩個半小時就能到達,“旅程時間的大幅度縮短,人們對泡麵的需求會降低,加上餐飲供給的完善,都會對其銷量產生衝擊。”

    更重要的是,隨著食品種類的豐富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也會改變。“泡麵產銷量的快速增長是特定時期的產物,隨著更加營養、健康、鮮美的可替代產品增多,泡麵便利性的最大優勢也在逐步喪失。

    康師傅2015年盈利預警稱,2015年未經稽核的股東應占淨利潤同比下降35%~40%。此前,康師傅淨利潤下滑幅度一直控制在10%左右。

    對於2015年財務業績出現倒退,康師傅給出的原因是:泡麵產品升級提價,短期由於渠道觀望造成期內銷量下跌等。

    出現大幅度的淨利潤下滑,在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身上也出現過。去年3月統一集團中國發布了2014年成績單,其淨利潤大跌68.8%,降幅為近5年來最大。

    此前兩年,無論是康師傅、統一還是五穀道場,都曾表示要退出“價格戰”,開始推出價格較高,主打健康牌的高階泡麵。

    如今看來,這些措施的收益並不明顯。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泡麵走向“高精尖”是行業發展的又一新趨勢,而高階產品市場也會成為各類泡麵品牌較量的又一“戰場”,這個“戰場”未來形勢如何,仍有待觀察。

  • 2 # 瀚海觀察

    昨天我們討論了一個很奇怪的新聞問題,這就是泡麵市場的銷量減少了,但是泡麵巨頭康師傅卻逆市上漲了,我們最終把問題歸結到消費升級上來。於是就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面對著外賣市場的節節競爭,這場泡麵與外賣的大戰到底誰才能笑到最後?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覺得可能難以一兩句話來解釋清楚,不如用一篇文章的篇幅來專門討論一下,網際網路時代下,泡麵與外賣的這場攻防爭奪戰到底會演化到什麼程度?

    一、一場由外賣掀起的跨界戰爭

    中華民族是一個民以食為天的民族,吃對於華人來說是我們文化的核心核心,在全世界可能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舌尖上的中國》中國專門拍攝吃的紀錄片超越電視劇收視率的情況,然而說到吃的江湖,最近幾年卻出現了兩大旗幟鮮明的門派,當然我們先把每天吃的正餐排除在外,否則各大餐飲巨頭都會來找麻煩了,就是除正餐之外的餐食市場這些年儼然形成了兩大陣營,這兩個陣營就是外賣與泡麵。

    說起泡麵,大家都不陌生,這是從改革開放開始就快速搶佔華人非正餐餐桌的,以著名的泡麵巨頭康師傅為例,市場經濟全面出現的1992年康師傅在天津初創了第一包紅燒牛肉麵,這個品種的泡麵可謂是搶佔了大多數80後、90後的華人童年記憶,堪稱中國市場的第一泡麵品種。之後,其他的各類泡麵品類,比如說老壇酸菜面、黑白胡椒面都在市場上有著一定的市場份額,到2013年的時候華人年均泡麵食用量大漲到了462.2億包,泡麵幾乎成為了華人非正餐餐桌上的絕對老大。

    但是,問題也就是在巔峰的2013年出現了,中國外賣市場開始崛起,正是在這個年份,大名鼎鼎的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等著名風險投資企業都紛紛佈局外賣市場,於是2013年開始中國的外賣產業開始正式起步,也就五年不到的時間,外賣在中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以新餓了麼(餓了麼+百度外賣、新美大(大眾點評+美團)為代表的外賣巨頭在市場上快速發展,艾媒諮詢公佈的《2016~2017中國線上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指出,2011~2016年,中國線上訂餐市場規模由216.8億元增長至1662.4億元,6年間增長了近8倍。而根據該機構的預測,2017年線上訂餐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2016國民外賣賬單》顯示,2016年,華人點了33億單外賣,外賣配送員的足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跑了8萬圈。

    在這場由網際網路引發的跨界大戰中,外賣產業透過網際網路的競爭優勢在產業中迅速發展出來,形成了產業的競爭優勢,並且憑藉著眾多的種類,在市場上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於是市場上有聲音說:外賣將會徹底顛覆泡麵市場,外賣將會完全替代泡麵,問題真的是這樣的嗎?

    二、泡麵和外賣誰能笑到最後?

    從市場的發展角度來看,外賣市場的發展是中國消費升級的過程,大家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有了長足的提高之後,對於飲食的需求也會有著自我的升級,這也是為什麼外賣市場會有較快發展的原因,但是外賣市場是否會完全擊敗泡麵,其實這個說法有些太言過其實,之前各大媒體分析外賣優勢的文章已經汗牛充棟,我之前也專門討論過外賣市場的優勢,今天我們就來再分析一下泡麵與外賣的戰爭到底會演化到什麼樣的地步?

    從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外賣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黃金期,這個趨勢已經形成,但是說外賣會徹底顛覆泡麵市場卻有些言過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泡麵與外賣競爭過程中的自我進化。正如我們上文所分析的,在與外賣產業的整體競爭中,以康師傅為代表的泡麵企業其實已經開始了自我進化的程序,從目前的市場效果來看,康師傅等泡麵企業進行的高階產品戰略還是比較有效的,在第三季度成功地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並且實現了淨利潤三成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透過近期康師傅的一系列戰略舉措,我們可以看到以康師傅為代表的泡麵企業始終在進行產品的升級,根據最近的公開報道顯示,康師傅除了傳統的紅燒牛肉麵佈局以外,還進行了泡麵多重口味的研發,其研發種類多達260餘種,而像11月9日康師傅與航天基金會的合作上,康師傅方面做出了參與航空食品研發的表示,要做可以在太空吃的泡麵,這些例子都能夠發現面對著外賣產業的競爭,泡麵企業已經在不斷自我進行,不斷自我革新,可以預計未來泡麵和外賣雙方在餐食品質上的競爭將會進一步激烈。

    二是外賣標準化與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餓了麼還是美團這樣的外賣企業其實都是一個平臺型經濟體,他們依託於大量的外賣店鋪給消費者提供服務,這樣的依託好處在於口味眾多,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但是壞處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就是餐食的質量良莠不齊,近年來在外賣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關於外賣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報道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平臺型經濟體開放式的發展模式註定了平臺企業難以對市場參與商戶的產品質量進行統一監管,不可能像泡麵企業一樣構建自己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例如康師傅在天津設立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食品安全將會成為泡麵企業手上的一張有力武器。

    三是人力成本的競爭平化。中國外賣產業的蓬勃發展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中國低廉的勞動力優勢,我們可以用極低的價格聘請送餐員負責外賣的配送,然而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進入了一個衰退期,這些年外賣小哥的收入較高很大程度上是外賣企業燒錢補貼的成果,一旦這種燒錢補貼期結束,外賣小哥收入迴歸平均水平之後,外賣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高昂的人力成本,並且這個成本隨著華人口紅利的消失會進一步上升,必然會無形中增加外賣的成本,導致外賣食品的成本上升,而泡麵的自助化、低成本優勢卻是十分明顯的,這樣導致雙方的競爭差距會逐步降低,乃至於持平,這也是為什麼日韓等國泡麵始終在與外賣的競爭中佔據優勢的原因。

    四是時間成本的重要考量。外賣一直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成本,很多人點了外賣之後有一個較長的等待期,如果碰到用餐高峰或者颳風下雨等惡劣天氣,這種時間成本會進一步上升,而泡麵等速食食品卻不存在這個問題,隨著泡麵品類的逐漸豐富,可選擇餘地的逐漸增加,品質質量的提升,泡麵的時間優勢有可能成為這個產業保護產業發展的最後一公里護城河。這就像為什麼便利店、社群小賣店能夠在電商時代快速發展的原理相似,因為無論是電商還是外賣都沒辦法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這是致命的硬傷。

    五是價格成本的補位。眾所周知,泡麵之所以廣受歡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低價,一份外賣的平均售賣價格和配送價格加在一起基本上其成本已經接近20元左右一份,但是中低端泡麵的成本只有4-5元,即使是高階泡麵也少有到達20元以上價位的泡麵,這就讓泡麵在天生價格層面,尤其是5-20元這個層面有著一個較強的價格補位優勢,這也是未來中高階泡麵的市場競爭優勢所在。

    上述五個原因的共同作用,我們可以判斷出來,在外賣與泡麵市場的競爭中有可能呈現出一個平分秋色的格局,就是泡麵難以擊敗外賣,而外賣也很難打敗泡麵,雙方各自佔領一個細分的領域,相互補位有可能是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所以,說外賣會徹底擊敗泡麵有些言之過早,而泡麵的自我發展會不會出現像日韓等國一樣的逐漸高階化趨勢,似乎也是一個極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了。

  • 3 # 無水印表情包

    在外賣平臺出來之前,泡麵可以說是銷量一直是非常好的,但是隨著我們經濟水平發展的越來越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越來越好,那麼說這個泡麵沒銷量,就是每年持續的低迷,首先是因為外賣搶佔了他的市場,差不多的價格非常豐富的菜品,相對而言,外賣也比泡麵更有營養。

    用質疑的是,泡麵的銷量會一直持續低迷的下降,雖然泡麵公司他們也推出非油炸等健康泡麵的泡麵,終究是泡麵進一個下滑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說這些公司也會面臨一些經濟上的轉型,產品轉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垂乳房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