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幻世魔王
-
2 # 至尊寶62015003
三年級,做作業不認真,是個普遍的現象,尤其是男孩子。還是以提醒為主,最好不要體罰。話說男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是被女孩子各種吊打,與女孩子的乖巧、自律、有條理性相比,小學階段的男孩子充分的詮釋了什麼叫學渣。這一切,將在初二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所以,三年級的家長,尤其是男孩子的家長,耐心等待吧
-
3 # 狸貓校尉
孩子三年級,做作業不認真,提醒也沒用,要不要體罰?
作為教師,我給出你專業的建議:
不要!既然已經意識到是體罰,就立刻停止體罰行為!
分兩種情況:
1,如果是自己孩子,該不該體罰?
不該!
因為體罰是最無效的教育手法。
體罰,是身體上的懲罰,這種懲罰可能會造成暫時的區服,也可能造成永久的懦弱。這兩種情況想要哪一種?如果都不想要,就不要體罰!
當然,不排除確實有的孩子抗打擊能力強,出現另外兩種情況,要麼對你的懲罰免疫,不怕疼不怕苦,就怕做作業;要麼對你的懲罰不在意,依然能夠健康成長。
體罰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很大。儘量不要用!
2,如果是別人孩子,也就是說你是老師或者其他監護人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該不該體罰?
更不能!
除了產生以上問題之外,還會造成與第一監護人就是孩子爸爸媽媽的矛盾,這個矛盾有可能升級為法律問題,師德問題,老人變壞了等問題。
溫馨提示,不管與孩子關係如何,體罰孩子都有可能觸犯法律,請三思!
那麼不體罰怎麼辦?
1,找原因。找出孩子不認真做作業的原因,進而採取響應辦法。如果孩子是身體或心理狀態不好,幫他解決和調整,就能認真做作業。
2,保持冷靜。孩子不學好,每一個家長都會不開心,這時最需要冷靜,沒有冷靜就沒有理智。有了理智才能解決問題。
3,保持耐心和愛心。教育是種慢的藝術,也是一種愛的藝術。孩子不好好做作業,要耐心幫助他,要用耐心感化他。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應該是最好解決的問題了。
相信自己,一定行!
我的孩子5歲,幼兒園中班,老師每天一堆作業,孩子不想做。我的辦法有三個,
1,把孩子哄高興了再做。
2,讓孩子愛做的做了,剩下的我替他做!
3,乾脆向老師解釋,實在不能做,明天在努力。
真無語!那麼點孩子就做那麼多作業,難道小學不用學了嗎?
-
4 # yuanding
該,這種習慣養成麻煩了,我現在就是三年級老師,很明白學習習慣養不成,日後在學習方面難有出息,建議家長更看到背後不認真的原因,然後解決,只要認真監督,堅持兩個月孩子就有改變,我的學生就是這樣的。
-
5 # 街俠
小孩做作業不認真,是一邊玩一邊做作業,還是靜不下心來,是粗心,還是不會做?這個家長一定要搞清楚。
因為三年級的學生無論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學生兒童期進入了少年期。於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中記憶·模仿的內容較多孩子憑機械記憶,照搬照抄。也可以得到好的分數,可到了三年級那些要求要記憶,模仿的也要小孩開動腦筋了,如果小孩還是按一二年級的方法就很容易隨著要開動腦筋越來越多,以及內容的加深小孩就容易學習成績慢慢的下降。
小孩學習成績下降了,就失去信心了,家長要多關心小孩多給鼓勵。三年級是重要的轉教育時期,家長要教育好小孩養成讀書學習的技巧和能力,學會查閱資料,幫助孩子學會查資料就等於將孩子自己正在鋪設的學習道路延長和拓寬。對小孩一定要多鼓勵,鼓勵不僅可以激勵孩子的勇氣,更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不能隨便體罰,體罰教育不出“德智體”優良的小孩。要和小孩多溝通,多瞭解,才能真正幫到小孩。
-
6 # 非知名傳記作家藍衫M
孩子三年級,做作業不認真,提醒也沒用,該不該體罰?
孩子成績屢屢下降,問題百出,該不該打罵?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自己對孩子的學習盡心盡力,而孩子卻總是不上心,做家長的火氣上湧,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爆發,特別想體罰孩子,至少得喉罵一番。
能不能打罵呢?
先來看看小偉的故事。
鄰居小偉,小學四年級,有一個特別另類的舉動,當他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說:“我沒考好,你打我吧,怎麼打都行,只要你解氣。”媽媽總是被他搞得手足無措。
在小偉的理解裡:我沒考好,就是對不起媽媽,我就甘願捱打,媽媽打我了,我心裡就舒坦了,不愧疚了。我讓媽媽打了,是媽媽自己不要打我的,那我也就不用愧疚了。
他的心理有三層認知:
一、我的學習、我的成績不是為我自己學,是為爸爸媽媽學,為爸爸媽媽考。
“給媽媽好好學”、“給爸爸考個一百分”,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這樣說。孩子自然而然的將學習當成了自己的工作,自己學習才能從爸爸媽媽那裡領取生活報酬,就像我們工作然後等著老闆發工資,在這種心理下,孩子能學好嗎!
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沒有達成自己的要求而體罰孩子,只會讓更加混淆學習的主體和目標。
二、我接受了懲罰就問心無愧了。
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之後的悔恨、愧疚是我們改正錯誤、完善自己的動力,這種感受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家長說:“你真是氣死我了”,“好,那你打我解解氣吧!”孩子認為自己接受了爸爸媽媽的打罵就可以不用愧疚了,不用為自己的錯誤負責了,就可以一身輕鬆了。這樣的打罵不僅起不到讓孩子吸取教訓,讓孩子長記性的作用,反而起了讓孩子逃避的反作用。
三、孩子的關注點在父母的情緒上,而不是在自己的問題上。
很多時候家長一頓狂風暴雨式的訓示,一通噼裡啪啦的體罰,孩子或者鬼哭狼嚎,連連求饒,或者咬牙忍耐,視死如歸,完事之後,我們問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不管孩子怎麼回答,他的大腦裡都是一片空白的。也就是說,他把自己之所以被打罵的原因忘的乾乾淨淨了。我們不能責怪孩子,心理學上認為,人都有逃避逃避痛苦的本能,當我們打罵孩子的時候,為了減輕痛苦,孩子的精神會自動遊離,有多遠跑多遠了。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怎麼打罵孩子總是不長記性的原因。
當孩子犯錯了,我們不能輕易的體罰孩子,可又怎麼讓孩子能改正錯誤呢?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這樣寫到: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我們可以跟胡適的母親學習一二:
一是,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教育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維持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他自我存在的基礎。
二是,不要當下教育孩子。要等孩子自我反思了,自己的情緒也平穩後再教育孩子,要明確我們教育孩子的根本不是撒氣,不是發洩不滿情緒,而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主動改正。
三是,要掌握沉默的力量。很多時候,比起說個沒完的嘮嘮叨叨來,孩子更害怕爸爸媽媽的沉默,在我們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孩子他所犯的錯誤所在或應該注意些什麼之後,我們就閉上嘴,這個時候,孩子或許裝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實際上在觀察爸爸媽媽是否把所說的事當真,沉默能夠更好的震懾他們。
四是,可以適當的體罰孩子,但要遵守規則。我們要提前跟孩子訂好懲罰的專案與力度,在孩子犯錯,清晰的告訴孩子觸犯了哪個規則之後,按約定懲罰孩子,如此才不至於讓孩子模糊了懲罰的重點。
回覆列表
原則上還是不要體罰的好,畢竟容易傷感情,孩子小不懂事,應該用一些比較軟性的辦法,讓他明白自己的過錯,一點點改正,千萬不要動怒,更不要動粗!
不過如果一味的好言好語相勸,他什麼都不聽,甚至表現的比較反叛,那麼用一點點體罰,一點點小小的教訓還是必要的。
但是這種情況,可不要經常的出現,最好只生一次氣,讓孩子一輩子都記住,不要讓他覺得父母生氣是家常便飯。
現在孩子才三年級,這是一個樹立性格的好時機,可以深入瞭解一下為什麼他不能夠專心,是不是有讓他覺得很誘惑的事情,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有心魔,所以才不能夠靜下心來,作為父母要幫孩子去除心魔!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自己的孩子什麼樣,父母最清楚,因此也要對症下藥,有孩子確實很乖,不用管,有的孩子確實一開始不乖,這個時候父母需要費點心,可是如果一旦你能夠把他的性格扭轉過來,必定會讓他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