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融與禪修
-
2 # 緈諨由我獨家贊助
我是80後。我感覺7080後的思想都還算傳統。90後的思想我無法理解。可能大多數90後過得比7080後好太多了,我總覺得90後比較隨性,自我。而7080的人比較有責任心。我是指大多數人。不是全部。以我身邊看到的7080後和90後對比,我感受到的是觀念思想上有很大不同。
-
3 # 使用者52027123209周圍
90後的人和70後,80的思想觀念是不一樣的。
90後的人,比喻在婚姻方面,有什麼不如意,三言二語。就要說分於。
而80的人的人們,我覺得好象要老靠一點。辦事業還是有始有終。成熟,穩定。
-
4 # 李志勇LZY
華夏70;80;90出生的後人,正至文化革命收尾;改革啟運;做新制今,三大段落,記憶體聯絡,試給個人看法。初期雖然有些國企出現破產,多數還能正常運做。當時70後接收受的還是傳統教育,這代人也從事過多年國社隊企事業,至到過多企破產,較多下崗待業;改革開放後,也有現在給個體打工,自已各方思維運做應比較傳統。80後接受的是改革開放搞活後的過度教育,多從事給個體;股分;私人;等去勞作,跟公有勞作有本質區別,所以他們認識、思維、想求、運做、方法逐漸過度80變革式造型。90後生不一樣在,他們伴隨著時代迅進,高科推新,多數家庭資金豐厚,各方面實力都很強勁,傳統認知思想空前轉變;是經過度己後;創出的新人啦。但是,對於現在人,也包括這三大段落之後,面對的是全新時代,因為,畢竟觀念還沒統一,社會很難共建,各種世界末日,古今說啥都有,外中各持道理,又不知誰正誰誤。所以,才促成當代和90後人的生活優裕,思維莫胡,易私慾過,多顧自己,難與人眾相處,暫時特點性格。華夏文化,恆遠流長,續正棄誤,會求正暢。請予參考,謝邀問啦。
-
5 # zhuzhu61148517停
80後的大部分巳結婚成家,生活的壓力也不小,大部分人有房代,有小孩,家庭的責任也不小,過的也不輕鬆吧,經濟壓力可想而知了。
-
6 # 靄雲影移
謝邀。我是80後,確切來說85末。在20多歲的時候覺得身邊的90後都是些小屁孩。唯一和我們小時候不同的是,髮型的獨特,褲子的獨特,愛好的獨特。但沒覺得哪時尚,哪裡好看。現在30多了,再看身邊的90後,感覺他們好像變的務實了,穿著打扮已迴歸主流,畢竟已經20多歲了。從80看90其實和70看80是大同小異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不同時代下的社會環境影響了同樣的人,表現出來不一樣的現象而已。其實,我覺得無論是70,80還是90,或者00甚至是新世紀以後的10,20,30等等,人都一樣。年輕時候總會被社會新潮流所影響,到了一定年齡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都會迴歸常態。唯一區別是我們的回憶不同,我們所成長的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取向有所差異,但社會主流是所有人最終所要遵從或者適應的,不管是哪個年代的人。
-
7 # 傳成老樹白茶
他們觀念不同。我也是90後,別人我不太清楚,但就我的情況而言:
1.擇偶。當然是想選擇跟自己條件相當的,人生觀相似,且彼此尊重的人。但也最怕遇到那種愛情綁架、婚姻綁架的情況,所以擇偶似乎還很遙遠。
2.工作。要做自己喜歡的,或跟專業相關的工作。
3.腦殘粉。不是腦殘粉,工作忙碌,生活已經十分不易,誰有空腦殘啊。。。換句話說,有閒有錢的小夥伴們更容易成為腦殘粉,這是個褒義詞。
-
8 # 別樣明月
90後的年輕人自我,敢於表達自己,不再委屈自己的想法。哪怕面對父母,領導,也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是一種人性的釋放。
現在很多明星,各行各業的名人90後佔據了半壁江山。他們的奇思妙想,以及懂得搶佔先機的當機立斷,都是我們80後和70後值得學習的。
70.80後們,現在都要步入中年了,追求的想法喜歡穩定,循規蹈矩,甚至有點壓抑自己的思想,生怕自己在單位,在領導面前說錯話,會影響自己的提升。
雖然現在的90後們更喜歡追星,喜歡娛樂化的東西,但是如果社會引導正確,加入我們的傳統文化。90後們越來越是可造之材。
-
9 # 淡淡檬香326
鄙人覺得90後和80.70後最大的區別在於物質和精神這兩方面。
我是84年的,就我們這個階段乃至70年代,基本上每家都是好幾個孩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當時家庭生活最好的寫照。而且,當時城市不向農村開放的形勢比較嚴峻。所以,大多數家庭都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然而這個靠老天爺賞飯吃的年代,能解決溫飽已屬不易,何談生活之外的享受,物質生活相比90後而言比較匱乏。
90後,提起這個字眼我滿是羨慕。首先基於他們父母創下的家業,90後的孩子吃穿不愁,他們不用等到過年才穿新衣服,平常的一日三餐也都像過年的盛宴,最主要的是他們還不會有兄弟之間的紛爭,,這也許是我體會不到作為獨生子女家庭成長的孩子的一種初衷吧。至於精神方面,感覺自己遠不及70後,還是說說我所熟知的70後吧。認識一個朋友,他就是典型的70後。他對工作的熱忱是用滿腔熱血都無法形容的,在小有成就的他身上你看不到他的驕傲。相反,更多的是他所展現出來的尊卑有禮,低調含蓄,一種高尚的品格。然而90後,這些年輕一點的人,有所作為談不上,卻表現的比成功人士還張揚,他們性格開放,思想前衛,骨子裡有一種不羈。他們身上體現最多的是“自我”,從他們身上感受不到時代所賦予他們的精神面貌,更感覺像逆時代發展。正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70.80後引領時代的發展,他們身上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對於90後而言,他們不僅要讓一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繼續發揚70.80後的傳統美德,更要堅定“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
-
10 # 舒小姐的秘密花園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特有的成長背景和環境。所以註定各有各的精彩。
90後我個人認為,他們那一代會更多的強調和尊重“自我”,關注自我。
70年代,大部分人還不是獨生子女,整個社會的物質條件還有限,所以70後還是比較有團體意識和犧牲精神。
到了80年代,基本進入獨生子女的時代,而且80年代的人,總是在各個節點上,過獨木橋。高考、找工作,甚至結婚,總是一片僧多粥少的狀態。
而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下的90年代,他們對自我有更清晰的認知,無論感情還是工作。“我”是否喜歡,更關注自我的感受和喜好。相對7080,為團體犧牲意識減少。更有獨立的判斷和觀點。
以上個人拙見。
-
11 # 研途途
肯定是有區別的,但是也有相同的,區別就是90後的思想可能更加的開放,更加的喜歡冒險,而60他們會選擇更加的穩定的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環境的區別造成的,因為不同的生活環境,人們的思想可能不同,還有 90後與60後的壓力差不多都一樣,這是一樣的點,都是為了生活而奔波,所以來說,每一個年代都有每一個年代的壓力,也有每一個年代的生活方式,就想60年代的生活溫飽,到90後的車房都是一樣的屬性,在不同中找相同,在相同中找不同,那麼每一個年代的樂趣,都會有的。
回覆列表
手機控,對網路十分依賴。
曾經看到這麼一個段子,說是老媽到兒子房間叫吃飯,去了幾次,兒子呆在房間都沒出來。然後向兒子他爸抱怨,兒子他爸起身把wifi關了,兒子就乖乖出來吃飯了!
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段子,說的是有個快遞員敲門,開門一看,對快遞員說,我沒有網購,應該沒有快遞。快遞員一臉無辜的說,你朋友手機壞了,發不了朋友圈,她想讓朋友都看到她買的東西,讓我給她每個朋友都看一下,不然不簽收。你趕緊幫忙拍一個照,我還得跑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