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晚清時期的中國備遭列強欺凌,不僅喪失大片國土和難以計數的利權,而且在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也受到它們的掣肘,其在華代理人往往佔據經濟、外交等部門的要津,權勢之大往往令清廷俯首聽命。在這些“洋大人”中,有一位曾掌控中國的經濟命脈近半個世紀,還差點當上海軍司令。此人,便是長期擔任清朝總稅務司的英華人赫德。

    赫德1835年生於英國北愛爾蘭,1853年畢業於貝爾法斯特王后學院,1854年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並在當年6月被派往香港,接受見習翻譯的培訓,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便學會了中國北方官話與粵語。培訓結束後,赫德被派往英國駐寧波領事館擔任翻譯,當廣州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攻陷後,又被調往廣州領事館工作,時在1858年。

    赫德在廣州領事館任職期間,英華人李泰國出任清朝的海關總稅務司,並在廣州籌建新海關。李泰國因為賞識赫德的才幹,便力邀他加入自己的團隊,出任廣州粵海關副稅務司。1861年4月,李泰國因病回國修養,臨行前推薦赫德代理自己的職務,並得到清廷的批准。1863年11月,清廷正式解除李泰國的職務,同時任命赫德擔任總稅務司。

    赫德是個精力充沛、雷厲風行的領導者,轉正的第一天,便以自己的名義向各口岸稅務司釋出通令,要求他們此後只接受自己的領導,不得聽從各級地方政府的命令。此後數年,赫德在透過高薪招攬全球精英的同時,又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嚴密、高效的管理制度,創設按章徵稅、按律執法的辦法,由此將總稅務司將打造成當時中國最清廉、效率最高的部門。

    赫德對海關係統的改造,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僅杜絕了此前普遍存在的貪腐無能、人浮於事的現象,還使得海關的收益大幅攀升。有資料統計,在赫德擔任總稅務司的50年間(1861-1911年),海關歲入由496萬兩白銀猛增至3200多萬兩,佔當時清廷總歲入的26%,成就之斐然令人驚歎。

    對於清廷來講,海關歲入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最穩定,為中國從事洋務運動、賠償債務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和信用擔保,堪稱帝國的救命稻草。憑藉著以上成就,赫德被清廷視為財神爺,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各級官僚,無不對他以禮相待。出於對赫德成績的嘉獎,清廷不斷拔擢他的官職,最終授予他正一品的官銜,可謂位極人臣。

    赫德是個權力慾極強的人,在牢牢掌控海關的同時,還頻頻以客卿的身份,就內政、外交等事務對清廷建言獻策,並在中法和談、庚子和談等事件中,都扮演過中外溝通的橋樑作用。早在1865年,赫德便向總理衙門呈遞由他撰寫的《局外旁觀論》,以“局外人”的姿態,要求清廷效法歐美改革自強。清廷將此文下發給各地督撫討論,由此引發政壇大震動,並開洋務運動之先聲。

    平心而論,赫德無論是掌舵中國海關,還是參與清朝的內政、外交等事務,都在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中國發展、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作用,堪稱中國的好朋友。但赫德畢竟是英華人,他為中國效力的終極目的,依然是為英國擴大在華勢力的意圖服務。正因如此,赫德試圖控制中國海軍的企圖,便很容易引起有識之士的警覺。

    1874年末,時任直隸總督李鴻章向朝廷呈遞《籌議海防折》,系統提出向英、德等國定購鐵甲艦,組建北、東、南三洋艦隊的設想,同時輔以沿海陸防,由此形成中國近代海防戰略。清廷對李鴻章的建議十分重視,由此開啟籌建海軍的工作,並任命赫德為購置戰艦的負責人。

    赫德接受任務後,在1879年為清廷採購了12艘戰艦,但噸位與戰鬥力均無法與英國遠東戰艦相抗衡。同年,赫德又向清廷建議設立總海防司署,並自薦出任總海防司,而由其弟赫政接任總稅務司。赫德的想法提出後,立刻引起李鴻章核心幕僚薛福成的警覺,他認為赫德兄弟一旦掌控海關、海軍,中國將會處處受制於英國,再無獨立性可言。

    李鴻章非常認同薛福成的分析,並向朝廷上書言明利害關係,堅決反對赫德的提議。看到李鴻章的奏摺後,慈禧太后如夢驚醒,由此對赫德開始嚴加防範。1885年,清廷正式設立海軍衙門,醇親王奕譞擔任總理大臣,但實權卻掌握在會辦大臣李鴻章手中,而赫德則被排除在管理者之外。就此,赫德企圖做中國海軍司令的夢想落空(詳情見《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

    赫德雖然沒有當上海軍司令,但此後仍留任總稅務司,並繼續受到清廷的優待。1908年,在中國生活了54年後,思鄉心切的赫德最終決定辭職,並在同年4月13日啟程回國。1911年9月20日,赫德因病離世,終年76歲,死前依然保留著中國總稅務司的頭銜。赫德去世的訊息傳到中國後,清廷遣使致哀,並追授他為太子太保。隨著赫德的離世,屬於他的傳奇人生就此落幕。

  • 2 # 御前帶刀侍衛

    晚清時期的中國備遭列強欺凌,不僅喪失大片國土和難以計數的利權,而且在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也受到它們的掣肘,其在華代理人往往佔據經濟、外交等部門的要津,權勢之大往往令清廷俯首聽命。在這些“洋大人”中,有一位曾掌控中國的經濟命脈近半個世紀,還差點當上海軍司令。此人,便是長期擔任清朝總稅務司的英華人赫德。

    赫德來華僅7年後,便出任中國總稅務司

    赫德1835年生於英國北愛爾蘭,1853年畢業於貝爾法斯特王后學院,1854年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並在當年6月被派往香港,接受見習翻譯的培訓,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便學會了中國北方官話與粵語。培訓結束後,赫德被派往英國駐寧波領事館擔任翻譯,當廣州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攻陷後,又被調往廣州領事館工作,時在1858年。

    赫德在廣州領事館任職期間,英華人李泰國出任清朝的海關總稅務司,並在廣州籌建新海關。李泰國因為賞識赫德的才幹,便力邀他加入自己的團隊,出任廣州粵海關副稅務司。1861年4月,李泰國因病回國修養,臨行前推薦赫德代理自己的職務,並得到清廷的批准。1863年11月,清廷正式解除李泰國的職務,同時任命赫德擔任總稅務司。

    位於上海的總稅務司衙門

    赫德是個精力充沛、雷厲風行的領導者,轉正的第一天,便以自己的名義向各口岸稅務司釋出通令,要求他們此後只接受自己的領導,不得聽從各級地方政府的命令。此後數年,赫德在透過高薪招攬全球精英的同時,又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嚴密、高效的管理制度,創設按章徵稅、按律執法的辦法,由此將總稅務司將打造成當時中國最清廉、效率最高的部門。

    赫德對海關係統的改造,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僅杜絕了此前普遍存在的貪腐無能、人浮於事的現象,還使得海關的收益大幅攀升。有資料統計,在赫德擔任總稅務司的50年間(1861-1911年),海關歲入由496萬兩白銀猛增至3200多萬兩,佔當時清廷總歲入的26%,成就之斐然令人驚歎。

    慈禧太后對赫德甚是看重

    對於清廷來講,海關歲入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最穩定,為中國從事洋務運動、賠償債務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和信用擔保,堪稱帝國的救命稻草。憑藉著以上成就,赫德被清廷視為財神爺,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各級官僚,無不對他以禮相待。出於對赫德成績的嘉獎,清廷不斷拔擢他的官職,最終授予他正一品的官銜,可謂位極人臣。

    赫德是個權力慾極強的人,在牢牢掌控海關的同時,還頻頻以客卿的身份,就內政、外交等事務對清廷建言獻策,並在中法和談、庚子和談等事件中,都扮演過中外溝通的橋樑作用。早在1865年,赫德便向總理衙門呈遞由他撰寫的《局外旁觀論》,以“局外人”的姿態,要求清廷效法歐美改革自強。清廷將此文下發給各地督撫討論,由此引發政壇大震動,並開洋務運動之先聲。

    平心而論,赫德無論是掌舵中國海關,還是參與清朝的內政、外交等事務,都在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中國發展、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作用,堪稱中國的好朋友。但赫德畢竟是英華人,他為中國效力的終極目的,依然是為英國擴大在華勢力的意圖服務。正因如此,赫德試圖控制中國海軍的企圖,便很容易引起有識之士的警覺。

    1874年末,時任直隸總督李鴻章向朝廷呈遞《籌議海防折》,系統提出向英、德等國定購鐵甲艦,組建北、東、南三洋艦隊的設想,同時輔以沿海陸防,由此形成中國近代海防戰略。清廷對李鴻章的建議十分重視,由此開啟籌建海軍的工作,並任命赫德為購置戰艦的負責人。

    中國海軍的實際創立者李鴻章

    赫德接受任務後,在1879年為清廷採購了12艘戰艦,但噸位與戰鬥力均無法與英國遠東戰艦相抗衡。同年,赫德又向清廷建議設立總海防司署,並自薦出任總海防司,而由其弟赫政接任總稅務司。赫德的想法提出後,立刻引起李鴻章核心幕僚薛福成的警覺,他認為赫德兄弟一旦掌控海關、海軍,中國將會處處受制於英國,再無獨立性可言。

    李鴻章非常認同薛福成的分析,並向朝廷上書言明利害關係,堅決反對赫德的提議。看到李鴻章的奏摺後,慈禧太后如夢驚醒,由此對赫德開始嚴加防範。1885年,清廷正式設立海軍衙門,醇親王奕譞擔任總理大臣,但實權卻掌握在會辦大臣李鴻章手中,而赫德則被排除在管理者之外。就此,赫德企圖做中國海軍司令的夢想落空(詳情見《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

    晚年的赫德

    赫德雖然沒有當上海軍司令,但此後仍留任總稅務司,並繼續受到清廷的優待。1908年,在中國生活了54年後,思鄉心切的赫德最終決定辭職,並在同年4月13日啟程回國。1911年9月20日,赫德因病離世,終年76歲,死前依然保留著中國總稅務司的頭銜。赫德去世的訊息傳到中國後,清廷遣使致哀,並追授他為太子太保。隨著赫德的離世,屬於他的傳奇人生就此落幕。

  • 3 # 新疆岐岐

    清朝時候有個榮譽性的官銜叫做太子太保,一般都是位高權重的大臣才能得到這樣的封賞,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有功才得到這樣的封號,但是偏偏有個洋人,他死後得到了這一榮譽,可以說他是晚清最有權勢的洋人——赫德。鴉片戰爭為什麼說他有權勢呢,因為他操控海關總稅務司長達45年,晚清的錢袋子掌控在了他手裡,表面上看他是清廷僱傭的一個外籍職員,實際上就是英國踐踏清朝關稅自主權的一個代理人,洋人的貨物以極低的稅收流入境內,對本土產品造成了衝擊。但是這個人確實是有能力,在管理海關的時候工作效率高,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現代海關制度,因此很快得到了清廷的重用。義和團運動清廷對他的態度其實是又愛又恨,雖然幫助理清了稅務但畢竟是列強的爪牙,慈禧在義和團運動中向他遞交過宣戰書。大家都知道當時慈禧妄圖利用義和團打擊洋人,向11國宣戰,當時卻寫了12份宣戰書,多餘的一份就給了這個赫德。為啥?就是因為這個赫德一邊為清廷工作,一邊還想方設法地做些小動作。比如海軍要購買新式艦艇委託赫德去買,他不僅價錢要的高而且買回來的艦船質量特別差,因為他擔心萬一哪天清朝水師會和英軍艦艇作戰。晚清時期從英國購買的鐵甲艦回顧赫德工作的這幾十年,他對清朝是有功的,將海關稅收從不到500萬兩提高到了2000萬兩,但是這不足以掩蓋他以及他身後的列強的侵略本質。1908年赫德回到英國,1911年去世,他死後的20多天便爆發了武昌起義。

  • 4 # 好印象影視策劃

    此人就是赫德,英華人,憑藉自己出眾的才能得到清政府的賞識,也得到列強的支援,很快變成為清廷總稅務司司長。從而掌控中國的經濟命脈近半個世紀。赫德作為西方列強的在華代理人,對清廷的海關進行了改造,不僅提高了貿易效率,還使得海關的收益大幅攀升。有資料統計,在赫德擔任總稅務司的50年間,海關歲收由500萬兩白銀猛增至3000多萬兩,佔當時清廷總歲入的30%左右。憑藉著以上成就,赫德被清廷視為財神爺,不斷授予高階官銜。然而,赫德作為列強在華代理人,控制了清廷的海關,也大大加劇了清廷的半殖民化,為列強攫起了巨大的利益!

  • 5 # 戰鬥大黃蜂

    赫德

    清朝時候有個榮譽性的官銜叫做太子太保,一般都是位高權重的大臣才能得到這樣的封賞,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有功才得到這樣的封號,但是偏偏有個洋人,他死後得到了這一榮譽,可以說他是晚清最有權勢的洋人——赫德。,因為他操控海關總稅務司長達45年,晚清的錢袋子掌控在了他手裡

  • 6 # 孤獨的魂1234

    晚清最有權勢的洋人 赫德

    清朝時候有個榮譽性的官銜叫做太子太保,一般都是位高權重的大臣才能得到這樣的封賞,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有功才得到這樣的封號,但是偏偏有個洋人,他死後得到了這一榮譽,可以說他是晚清最有權勢的洋人——赫德。

    鴉片戰爭

    為什麼說他有權勢呢,因為他操控海關總稅務司長達45年,晚清的錢袋子掌控在了他手裡,表面上看他是清廷僱傭的一個外籍職員,實際上就是英國踐踏清朝關稅自主權的一個代理人,洋人的貨物以極低的稅收流入境內,對本土產品造成了衝擊。但是這個人確實是有能力,在管理海關的時候工作效率高,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現代海關制度,因此很快得到了清廷的重用。

    義和團運動

    清廷對他的態度其實是又愛又恨,雖然幫助理清了稅務但畢竟是列強的爪牙,慈禧在義和團運動中向他遞交過宣戰書。大家都知道當時慈禧妄圖利用義和團打擊洋人,向11國宣戰,當時卻寫了12份宣戰書,多餘的一份就給了這個赫德。為啥?就是因為這個赫德一邊為清廷工作,一邊還想方設法地做些小動作。比如海軍要購買新式艦艇委託赫德去買,他不僅價錢要的高而且買回來的艦船質量特別差,因為他擔心萬一哪天清朝水師會和英軍艦艇作戰。

    晚清時期從英國購買的鐵甲艦

    回顧赫德工作的這幾十年,他對清朝是有功的,將海關稅收從不到500萬兩提高到了2000萬兩,但是這不足以掩蓋他以及他身後的列強的侵略本質。1908年赫德回到英國,1911年去世,他死後的20多天便爆發了武昌起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銀幕最佳情侶有幾對?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