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善小夥
-
2 # 格格媽田園生活日記
葉面施肥是重要的施肥途徑之一,葉面肥用量小、效果好、見效快、施肥方便,但是,葉面肥並非人人都會正確施用。
不少農民朋友認為,葉面肥給噴農藥一樣,只要噴灑均勻就可以了,其實不是這樣,有三大誤區,值得注意。下面就來一一介紹。
1
只要“化的開”就可以噴施,錯!
有些農民對農作物以及蔬菜進行噴肥時,喜歡好幾種葉面肥加在一起施用,以為種類越全效果越好,不少農民認為無論什麼肥料,只要“化得開”,就可以作葉面肥噴施,其實不然。
如揮發性很強的肥料如氨水、碳銨等,如果作葉面肥噴施,噴施後遇到高溫會對作物造成傷害,灼傷葉片,所以不能作葉面肥施用。
而且很多微肥不可與農藥混合施用,酸性化肥與鹼性化肥不能混合噴用,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肥—肥、肥—藥混配混施,起到“一次噴施,多種效果”的作用,否則會適得其反。
2
噴施濃度越高越好,錯!
有些農民認為葉面噴肥溶液濃度越大越好,這是不正確的。如高氮水溶肥只宜在1%以下,磷酸二氫鉀也只宜在1%以下,更多的中量、微量元素肥如糖醇鈣肥、糖醇鈣硼肥、糖醇鋅、螯合鐵、螯合銅等都只宜掌握在0.2%以下。
過濃情況下非但起不到噴肥作用,相反會造成作物葉片脫水、枯萎,導致肥害,即類似於藥害、毒害。
一般以噴至葉片正、反兩面散佈肥液開始下滴為度。肥液過多會導致成本上升,肥料浪費。
3
任何時期都可以噴施,錯!
有些農民葉面噴肥抓不住關鍵噴施時期,因而達不到預定的效果。有的農戶認為,在植物生長髮育的任何時期、任何時間都可以實施葉面噴肥,其實也不對。
葉面噴肥最好是在作物的生長轉折期進行,每次噴施時間至少間隔20天,一般來說每季作物噴施2~3次。
不同植物、不同肥料葉面噴肥,適宜時期也有一定差異。水稻、玉米、小麥等禾穀類作物,宜在孕穗、揚花、灌漿期噴肥。
●
影響葉面肥使用效果的因素
●
葉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要提高葉面肥的使用效果,就要了解葉面肥的影響因素。
01
葉片
葉片臘質與角質層厚度、葉片活性等,都可以影響葉面肥的吸收。角質層薄、葉片活性強的新葉,葉面肥的吸收效果好。
高氮水溶肥對錶皮細胞角質層有軟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營養物質的滲入,所以尿素成為葉面肥重要的組成成分。
中性肥皂、有機矽助劑等,可以軟化角質層、提高肥料溶液的展著性,增加與葉片的接觸面積,提高吸收效率。葉齡一般與葉片活性相關,新葉較老葉易吸收養分。
02
植物本身的營養狀況
養分缺乏的植株吸收養分的能力強。植株生長正常,養分供應充足,噴施葉面肥後吸收得就少;反之則多。
03
環境條件
光照、溼度、溫度等對葉面肥的吸收影響很大。光照較弱,空氣溼度較大,有利於葉面肥的吸收。
葉面肥濃度過高、水分蒸發過快,有時會灼傷葉片,造成肥害。一般陰天或下午4:00~5:00,溫度20~25攝氏度,葉面肥噴施效果較好。
04
噴施溶液性質
溶液濃度、pH值、溶液表面張力、營養元素移動性等也影響葉面肥的吸收。不同葉面肥適宜的濃度不同,要根據要求調節噴施溶液濃度。
供給陽離子時,溶液調至微鹼性;供給陰離子時,溶液調至微酸性,有利於營養元素的吸收。
專家認為,在噴施液中加入2%的中性洗衣粉,可減小溶液的表面張力,增大溶液與葉片的接觸面積,營養吸收快。
葉片的吸收與養分在葉內的移動性呈正相關,葉片內營養移動速度快的營養元素,吸收速度也更快。
05
各類元素在植物葉片內的移動速度
葉片內營養元素的移動速度一般為:氮>鉀>磷>硫>鋅>鐵>銅>錳>鉬>硼>鈣。
在噴施不易移動的元素時,必須增加噴施次數並注意噴施部位,如移動速度較慢的鐵、硼、鉬等噴在新葉上效果更好。
另外,溶液溼潤葉片的時間等也影響了葉面肥的吸收。一般葉片溼潤時間在30分鐘至1小時內,吸收的速度最快。
大豆、花生、蠶豆、菜豆等豆類作物,宜在開花、結莢期噴肥。
棉花宜在花鈴期噴肥。鉬肥宜在植物開花前噴施。硼肥和鋅肥則在植物初花期噴施效果最好。
-
3 # 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以,掌控好方式用量
葉面肥,顧名思義就是在葉片表面使用的一類肥料。葉面施肥是植物吸收營養成分的一種補充,主要來彌補根系吸收養分的不足。葉面施肥具有顯著的特點:針對性強,缺什麼補什麼;透過葉面吸收,見效快;避免了肥料和土壤直接接觸,減少了固定和淋溶,肥效高,減少了成本。
在調控蔬菜生長、改善品質、提高產量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近年來,葉面肥的發展異常迅速,成為肥料中一個重要種類。
一、葉面肥種類
根據葉面肥的組成成分和作用功能,可將其大體概括為以下幾類:
1.營養元素型葉面肥。營養元素型葉面肥又可分為兩類,分別是大量元素葉面肥和中微量元素葉面肥。
(1)大量元素葉面肥,含氮、磷、鉀三元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主要功能是為作物提供營養元素,改善作物的營養狀況。大量元素型葉面肥,主要用於基肥不足、根系受傷導致營養不足時施用。
(2)中微量元素葉面肥,在蔬菜上的使用更多。微量元素肥料需要量少,施用過多還容易引起肥害,特別適合作為葉面肥使用,可以迅速補充中微量元素。如壽光地區土壤缺乏硼、鐵、鋅、鉬等,可在適當的時期噴施硼砂、螯合鐵、鉬酸銨等,特別是西瓜等開花集中的蔬菜。
某些蔬菜對一些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較大,要重點噴施,如菠菜喜鐵、油菜喜硼等。
2.有機營養型葉面肥。此類肥料中主要含各類生物代謝物,植物可吸收利用,如腐殖酸、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營養型葉面肥因其安全、效果好,使用日漸增多。
有機營養型葉面肥的主要功能有刺激植株生長、促進代謝、減輕和防治病蟲害的發生等。
該類葉面肥可以作為病害防治的輔助藥劑,如核苷酸對病毒病有一定的效果;氨基酸、核苷酸等是植物細胞的直接組成分,可以改善植物的營養狀況,促進植株生長;腐殖酸可以增強植物體內多種酶的活性,刺激生理代謝,促進生長髮育;甲殼素可以促進環境中一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如放線菌等,促進植株抗逆性的提高,是很好的植物“保健品”。
3.微生物型葉面肥。微生物葉面肥是指活體微生物起主要作用的葉面肥,主要含有酵母菌、光合細菌、放線菌等,可起到改善品質、提高抗逆性等作用。這類葉面肥種類較少,應用也不普遍。
4.複合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種類繁多,複合混合形式多樣,可以在不同種類葉面肥之間,也可以與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混配,起到不同的功能。
如噴施含營養元素和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既可提供營養,又可刺激生長、調控植株的生長髮育。
二、怎樣施用葉面肥,讓其發揮最佳效果?
市場推出的葉面肥種類繁多,農民很難準確選擇。有的產品經銷商誇大宣傳,將噴施葉面肥後增產效果描繪得不切合實際;不正確使用蔬菜葉面肥,極易造成蔬菜葉片生理功能下降,或蔬菜肥害現象等,嚴重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合理施用葉面肥,應掌握以下要領:
一是選擇最佳噴施時機。葉面施肥作為土壤施肥的一種補充,是不能替代土壤施肥的。但是當蔬菜處於逆境、根系吸收營養困難時,使用葉面肥效果最好、最明顯。
例如缺乏某種元素、土壤環境不良、低溼、根系受傷吸收受阻等,噴施葉面肥效果才會更好。
二是選擇要有針對性。菜農在選擇葉面施肥時首先要弄清所選葉面肥的型別和功能,使其目的與葉面肥的效果相一致,不能盲目施用。葉面肥的營養元素主要是彌補土壤施肥的不足,或是平衡作物營養,或在作物某一生育時期緩解臨時性的養分供不應求,所以葉面肥的選用也要有針對性。
比如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氮、磷、鉀為主的葉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時,可選用微量元素為主的葉面肥等。
三是選擇最佳噴施濃度。在一定濃度範圍內,養分進入葉片的速度和數量,隨著溶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濃度過高容易發生肥害。尤其是對微量元素肥料,濃度過低,作物接觸的營養元素量小,使用效果不明顯;濃度過高往往會灼傷葉片造成肥害。
微量元素從缺乏到過量之間的臨界範圍很窄,更應嚴格控制。但同一種肥料在不同的作物上噴施濃度也不盡相同,應根據作物種類而定。對含有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也要嚴格按說明中的濃度要求進行噴施,以防調控不當造成危害。
四是選擇最佳噴施時間。蔬菜葉面施肥時,葉片吸收養分的數量與溶液浸潤葉片的時間長短有關。浸潤時間越長,葉片吸收養分越多,效果越好。
因此葉面施肥最好選在Sunny不太強烈,上午9時以前,下午5時以後,溫度不高時噴施效果較好。
三、菜農使用葉面肥時有哪些誤區?
不少菜農因葉面肥使用不當,造成了肥害、植株早衰等問題。透過交流,瞭解到當前菜農在使用葉面肥時存在著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葉面肥代替衝施肥。
因為葉面肥見效快,使用簡單方便,而且冬季氣溫較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所以不少菜農提起補肥來,首先想到的是葉面肥,甚至有的菜農澆水時就少衝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葉面肥噴施後見效雖比衝肥快得多,但是葉面肥的用量少,不足以滿足蔬菜大量結果所需的營養。如果菜農過分依賴葉面肥,衝施肥施用不足的話,就會使作物根系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導致根系發育不良,影響植株的進一步發育,甚至使作物出現早衰現象。
誤區二:葉面肥與農藥任意混用。
冬季噴藥防治病害時新增葉面肥非常方便,但是葉面肥不是與什麼農藥都可以混用。如無機營養型葉面肥最好不要與銅製劑混用,因為銅製劑是透過銅離子起作用的,無機營養型葉面肥中含有的各種離子會影響銅離子的釋放速度,進而影響藥效。而氨基酸、核苷酸等葉面肥多呈弱酸性,不宜與鹼性農藥等混用。
葉面肥與農藥混用前要試驗。葉面肥可以與多數農藥一起噴施,但在初次混用時,應先進行小範圍的試驗。混配時不能出現沉澱、變色等,噴施在少量植株上,待1-2天不出現藥害,才能大面積施用。葉面肥和殺菌殺蟲劑等混用時,應做到先稀釋葉面肥,再稀釋粉劑或懸浮劑,最後稀釋乳油。
按此順序,對藥效影響較小,反之可能會對農藥效果產生很大影響。一般各種微肥都不可與鹼性農藥混噴。
誤區三:葉面肥重點噴在葉子正面。
不少菜農在施用葉面肥時,葉面肥都重點用在了葉片的正面,很少有菜農重點噴葉片背面。葉片正面細胞組織緻密,並且覆蓋有角質層,一般的肥料很難被吸收。相對而言,葉片背面多為海綿組織,細胞間隙大,含水量高,且氣孔、水孔都多集中於此,使用葉面肥後可以直接從氣孔、水孔等進入,也可直接滲入到細胞組織中,非常容易被吸收。
因此,在噴施葉面肥時多要拿噴頭從蔬菜中下部向上噴,讓其充分接觸到葉片背面。
誤區四:噴灑葉面肥時往往用噴霧器一掃就過去了。
不少菜農在噴用葉面肥時不注重增加葉片對葉面肥的附著力,往往用噴霧器一掃就過去了。建議菜農適當延長葉面肥浸潤葉片的時間,葉片被葉面肥浸潤時間越長,吸收率就越高。葉面溼潤時間一般控制在半小時至一小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噴施葉面肥時可適量加入提高附著力的助劑,比如一些專用的黏著劑,也可以是中性洗滌劑,如洗衣粉,濃度在0.1%—0.2%為宜。它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增大溶液在葉面上的附著力。
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葉面、葉背都噴到,一般發生缺素症時,要連續噴施2—3次,緩解效果才能明顯。
-
4 # 普洱小生
因為鋅——磷有拮抗作用,鋅肥要與幹細土或酸性肥料混合施用,撒於地表,隨耕地翻入土中,否則將影響鋅肥的效果,不要表施要埋入土中:追施硫酸鋅時公頃施硫酸鋅15千克左右,開溝施用後覆土,表施效果較差。葉面肥補鋅6—7天噴施一次,2—3效果好。
-
5 # 湘武芳芳
磷肥和普通鈣肥,會出現反應,正常的鰲合鈣,是不會出現反應的,實驗不知道做過多少次了,離子態下,不會出現反應,也不妨礙吸收,請選擇優質鰲合鈣
回覆列表
磷鈣鋅矽,葉面噴施,能夠被葉片迅速吸收。亞磷在作物體內可以上下傳導,打通作物營養通道,提高磷,鈣,鋅等大中微量元素在作物體內的傳導效率,拉動土壤當中營養物質快速進入作物體內,進而提高各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從而,1.使葉片油亮肥厚,光合作用大大提高。2.延緩葉片衰老,提高功能葉片機能,為後期作物果實膨大打好基礎。3.根養葉,葉養根,根葉養樹體。連續長期噴施磷鈣鋅矽,可以使樹體強壯,增加掛果量,進而提高產量。4.磷鈣鋅矽的亞磷在轉化的過程中可以刺激作物產生植保素,氧化酶,殺死作物體內的真細菌,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藥的使用成本,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
苗床、苗期和生長前期使用本品,作物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葉片濃綠肥厚有光澤,生命力強;留芽期、初花期使用,植株健壯不旺長,結果枝飽滿粗壯,為膨果期提供良好基礎;幼果期使用,增加果實細胞分裂數量,促進果實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