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王叫我去巡山212410146
-
2 # 陳忻兒童心理
這個完全沒有道理。我的博士論文就是研究嬰兒的哭,讓40多天的孩子每次哭15分鐘,每天要哭滿3小時,這種事情聞所未聞。這麼做,傷害嬰兒的心理健康,傷害親子關係。
你所要做的,是恰恰相反,40多天大的孩子,父母要積極對他們的哭聲有迴應。
40多一天的孩子,哭聲是如實反映他需要的訊號。從進化心理學來說,哭聲是喚來父母,來照料他的一種訊號,大大提高了新生兒的存活率(這一點不但適用於人類,也適用於靈長目其他動物)。同時,我們還知道,嬰兒的哭聲不僅僅作為一種訊號,它還是一種人際溝通的方式。也就是說,哭聲在幼兒還不會說話之前,它還起著與其他人溝通交流的作用,它是前語言溝通的一部分。透過對嬰幼兒認知發展,情感發展的研究,我們還知道,小嬰兒的啼哭,肯定是誠實的訊號,因為這麼點大的孩子,他還不會利用假裝來“呼喚”父母。所以當他哭了的時候,他肯定是有真實的需要,餓了,冷了,尿布需要換了,脹氣了等等。所以父母要及時對這些需要做出迴應。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哭了我馬上去抱他,會不會寵壞他,會不會讓他越來越愛哭。父母不需要擔心,寵壞40多天的小寶寶。他哭了是他確實有需要,而不是要你去寵他。恰恰相反,如果他哭了,讓他哭15分鐘,或者每天要哭滿3個小時,這麼做,會傷害嬰兒最初對父母的信任,傷害親子關係。
不合理。寶寶哭確實是可以增加肺活量,但是寶寶不會無緣無故地哭的,你要弄清他是渴了餓了肚子痛了還是缺乏安全感,而不是放任他哭。他剛從媽媽溫暖舒適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四十多天,如果媽媽不關心他而讓他每天哭幾個小時,他該多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