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不是到六個月就能坐住了,有的晚一點兒。我家七個多月才能坐住。
寶寶一般是三個月扶坐腰呈弧形,五個月靠著坐腰能伸直,6、7個月開始學坐,寶寶7個月左右出現獨立會坐是比較正常的,八個月能坐穩,現在還太早,寶媽完全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這個呢!不過有的寶貝發育早一些,有的寶貝發育晚一些,可以先讓寶寶靠在什麼東西上練習坐。等慢慢的習慣了就能夠坐起來啦。
另外,等到6個月之後,開始新增輔食時,可以做一些含鈣高的輔食,在天氣好的時候,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來增加鈣的吸收,還要記得補充AD,也是促進鈣吸收的。
平時讓寶寶練習多趴,多運動,不要總是抱著,當然也要尊重寶寶的意願,如果寶寶不肯,不要強求,免得讓寶寶不愉快,適得其反。
答:首先每個孩子發育的情況是有差異的,姐姐的孩子六個月坐的很穩,那是姐姐孩子發育的過程,但不意味著自己的孩子也要和姐姐的孩子擁有一樣的發育過程。
其次,通常寶寶6到7月的時候,脊、背、腰部都已經發育健壯了,於是翻身啊,坐起啊,甚至爬行都是連貫自然的動作,一般到8到9月時,寶寶就可以坐的很好了。
當然,如果寶寶剛開始學坐,媽媽應該注意不能讓寶寶坐太久,畢竟脊椎骨還沒有長好,時間久了容易讓脊柱側彎,發生損傷。
還有坐的時候不要用跪姿來坐,要用雙腿向前盤坐。
最後特別提醒,不能讓寶寶單獨一個人坐在床上,避免寶寶突然從床上墜落。
很多寶寶在6個月後基本都會坐了,如果後背還需要倚靠一些東西,有時會往前傾,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滿6個月還一點都不會坐,倚靠東西也不能坐,整個上身向前傾,幾乎趴在腿上,這時候就要看醫生了。
過來人常唸叨“三昂(抬頭)、六坐、七翻、八爬、週會走”,這句口訣的精妙之處就是把寶寶的運動發育里程碑做了巧妙地概括,朗朗上口,非常好記!
但是,這句口訣的bug在於:太過籠統!寶寶的發育過程涉及大運動、精細運動等方方面面,需要分類別進行更細緻的評估!
於是經常會遇到一些年輕家長,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或者對照有關嬰幼兒發育的資料,反覆糾結自己孩子百日了頭還抬不穩;或者看到人家6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坐穩了,自己家孩子腰還不直。
憂心忡忡上網查,結果越看越緊張,越想越害怕!
各位年輕的家長們,孩子運動發育稍有些落後其實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寶寶的發育有快、慢,只要落後不是太多,一般沒大的問題。
那麼,怎樣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運動發育遲緩呢?
請大家先來看看下面這兩個表格。
表1 中國兒童粗大運動能力的發育
篩查專案
50%及格年齡(月)
90%及格年齡(月)
俯臥抬頭90度
2.2~3.3
3.1~4.6
俯臥位前臂支撐
3.0~3.5
4.5~4.9
腿支援部分體重
3.5~3.8
5.0~5.5
拉坐 頭不後垂
3.1~3.8
4.6~5.5
翻身
4.6~6.1
6.9~7.0
穩坐不用支撐
5.9~6.0
7.8~8.0
扶物站立
5.8~7.4
8.0~9.1
自握能站立
5.8~10.5
8.2~11.9
自己能坐下
7.4~10.6
9.4~12.0
獨自站立片刻
9.0~12.0
11.9~14.5
扶物行走
7.9~11.7
10.7~13.3
獨自站立不扶物
11.1~13.3
11.5~13.6
彎腰直起
12.8~13.6
14.8~16.4
走得好
13.1~14.2
15.6~16.2
能向後退
12.8~14.7
17.5~24.4
能走梯
16.1~16.8
20.4~26.4
踢球
14.4~19.2
23.3~24.0
拋球
16.0~16.8
21.9~25.2
並足跳
25.6~26.1
32.4~33.7
單足站1s
26.7~28.0
34.8~34.9
單足站5s
35.5~43.5
48.7~51.3
跳遠
28.6~30.0
35.7~40.8
抓住跳躍的球
50.1~54.6
64.5~69.0
單足跳
42.8~44.4
49.7~53.4
足尖、足跟向前行
47.0~48.6
56.7~70.4
足尖、足跟向後退
51.1~56.4
59.8~76.8
引自繆鴻石,2000
表2 中國兒童精細運動能力的發育
視線跟著過中線
0.7~1.1
1.8~2.3
兩眼能跟隨轉180度
1.8~2.7
3.2~4.1
手握著手玩
2.9
4.0~5.0
握著撥浪鼓
2.7
2.5~3.7
握住兩塊小方木
4.9~5.8
6.8~7.6
方木從一手遞交另一手
6.8~7.1
8.1~9.7
手握兩塊小方木向桌面敲擊
7.5~8.8
10.6~11.4
疊起兩塊小方木
13.6~14.4
15.6~17.3
從瓶中倒出小丸(示範後)
12.7~13.5
15.0~21.4
模仿亂畫
14.7~14.9
21.2~22.5
疊起四塊小方木
16.1~16.3
21.5~21.9
從瓶中倒出小丸(自發地)
16.5~19.3
24.4~30.3
疊起八塊小方木
22.2~30.0
29.1~44.0
畫圓形
34.5~39.0
43.9~50.4
畫十字形
38.8~41.4
48.4~51.9
模仿畫方形
47.6~48.6
56.4~62.0
畫人體三部分
48.6~51.4
56.3~64.5
畫人體六部分
53.5~54.2
59.0~67.5
這樣判斷!
表1、表2分別是中國兒童在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方面的調查統計結果,是不是比“三昂(抬頭)、六坐、七翻、八爬、週會走”口訣精細的多!
透過這些資料,大家可以發現:每一項運動功能的發育都有一個月齡範圍,而不是口訣理解的3個月一定會做某個動作。
以俯臥位抬頭90度這一項為例,在2.2~3.3個月時有50%的孩子可以完成,而在3.1~4.6個月,90%的孩子可以做到。
可以看出,月齡跨度還是比較大的,從統計的角度看,超過4.6個月不能完成,才算明顯落後。
發現問題這樣做!
1.如果對照表格中的內容,發現寶寶確實有落後的情況,可以先到就近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去進行運動發育篩查。
2.如果發現可疑情況,醫生會建議轉診到兒童專科醫院,做進一步的發育行為和功能評估。
3.醫生會根據更精確的評估結果安排隨訪和早期干預。
重要的是,85%以上的運動發育遲緩兒童,只要能做到早期發現,並做適度干預,預後都是好的!
所以,各位家長要仔細收藏這2個表格,心裡不確定的時候,可以隨時翻出來對照一下,及時發現問題所在!
3-6個月
寶寶長到3個月大時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能夠認識媽媽,會對周圍其他人表現出友好的社會性微笑,高興時會發出咯咯的笑聲,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出很高的關注,會用手去抓握感興趣的物品等等,3個月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可以與寶寶進行以下交流:
照鏡子:
躲貓貓:
將寶寶的臉或爸爸的臉用手或圍巾蓋住,說“貓--”,讓寶寶試著抓下來。
用手抓物品:
將撥浪鼓、布娃娃、小塑膠瓶等不同形狀和質地的物品放在寶寶面前,先抓住寶寶的手幫助寶寶觸碰玩具,然後鼓勵寶寶主動伸手夠、抓握和雙手抱,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兩手都要練習。
邊做邊說:
在與寶寶接觸的過程中,看到什麼說什麼,一邊做一邊說,並對寶寶的發音做出迴應。為寶寶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翻身:
在寶寶情緒良好時,用玩具在一側逗引,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可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地向對側引導,直至變為側臥位;將一側下肢搭到另一側之上,並誘導頭和軀幹側屈,必要時輕壓肩部給予輔助,直到學會從仰臥翻至俯臥。要讓寶寶最終能取到玩具,使他體會到成功翻身的樂趣。
拉坐:
家長雙手握寶寶的前臂,將寶寶輕輕拉到坐位,邊做邊說“寶寶好、寶寶乖,寶寶快快坐起來”。當寶寶頭豎得較穩時,可讓寶寶背靠著墊子練習坐。
溫馨提示
1.爸爸媽媽要儘可能親自帶養寶寶,至少保證有1個固定的人看護寶寶,利於寶寶安全依戀的形成。
2.當寶寶想要爸爸媽媽抱哄時,應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
6月齡寶寶應具備的能力
1.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會轉頭找2.見到熟悉的人會主動發音,如ka—ka、gu—gu、la—la等3.大把抓玩具4.抓去蓋在臉上的布5.能自己用手支撐坐一會兒6.從俯臥翻到仰臥,或從仰臥翻到俯臥7.能認出熟悉的人
寶寶發育異常的可疑表現
1.發音少,不會笑出聲
2.緊握拳不鬆開3.不會伸手及抓物4.4月齡坐位時頭後仰,俯臥時下肢屈曲臀部上翹並高於頭;
5.月齡不會翻身;
6.月齡不會扶物坐
如寶寶有這些表現時請來兒童保健科就診
6-8個月
寶寶6個月大了,新手爸爸媽媽也在幾個月的養護中成長起來,開始體會寶寶帶來的歡樂,與能夠發出重複的音節寶寶進行“對話”,能夠聽懂寶寶的特殊語義…..可以與寶寶進行以下交流:
理解人物和物品名稱:
指著圖片或家中物品告訴寶寶名稱。指著爸爸或媽媽引導寶寶發“baba”或“mama”等語音。經常叫寶寶的名字。
藏物尋找遊戲:
當著寶寶的面把玩具用布蓋上,鼓勵寶寶掀開布找玩具。找到後用欣喜誇張的表情告訴寶寶“找到啦”!表揚寶寶並鼓勵他再玩。
撕紙也快樂:
給寶寶一些軟紙撕著玩兒,鼓勵寶寶把紙條撕得又細又長。
伸手夠玩具:
讓寶寶坐著,將玩具放在身體前遠近不同的位置,讓寶寶練習夠取玩具、雙手傳遞玩具、敲打和扔玩具等雙手配合和手指抓捏動作,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練習爬行: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鼓勵寶寶爬著去取,在寶寶力量不夠時可輕推寶寶腳底、上託腹部,逐漸過渡到寶寶自己主動向前爬行。
寶寶8個月齡時應具備的能力:
1.聽到“媽媽”會轉向媽媽,會模仿成人發出da—da、ma—ma等重複音節;
2.會搖響玩具、用玩具敲桌面、將玩具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不會雙手之間傳遞物品;
3.能坐穩,用腹部爬;
4.在成人幫助下會用杯子喝水;
5.喜歡要人抱、害怕陌生人。
寶寶8月齡時的異常表現:
1. 聽到聲音沒有應答,
2. 不會區分生人熟人,
3. 不能獨立坐,扶站時足跟不能落地
有啊,不是到六個月就能坐住了,有的晚一點兒。我家七個多月才能坐住。
寶寶一般是三個月扶坐腰呈弧形,五個月靠著坐腰能伸直,6、7個月開始學坐,寶寶7個月左右出現獨立會坐是比較正常的,八個月能坐穩,現在還太早,寶媽完全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這個呢!不過有的寶貝發育早一些,有的寶貝發育晚一些,可以先讓寶寶靠在什麼東西上練習坐。等慢慢的習慣了就能夠坐起來啦。
另外,等到6個月之後,開始新增輔食時,可以做一些含鈣高的輔食,在天氣好的時候,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來增加鈣的吸收,還要記得補充AD,也是促進鈣吸收的。
平時讓寶寶練習多趴,多運動,不要總是抱著,當然也要尊重寶寶的意願,如果寶寶不肯,不要強求,免得讓寶寶不愉快,適得其反。
答:首先每個孩子發育的情況是有差異的,姐姐的孩子六個月坐的很穩,那是姐姐孩子發育的過程,但不意味著自己的孩子也要和姐姐的孩子擁有一樣的發育過程。
其次,通常寶寶6到7月的時候,脊、背、腰部都已經發育健壯了,於是翻身啊,坐起啊,甚至爬行都是連貫自然的動作,一般到8到9月時,寶寶就可以坐的很好了。
當然,如果寶寶剛開始學坐,媽媽應該注意不能讓寶寶坐太久,畢竟脊椎骨還沒有長好,時間久了容易讓脊柱側彎,發生損傷。
還有坐的時候不要用跪姿來坐,要用雙腿向前盤坐。
最後特別提醒,不能讓寶寶單獨一個人坐在床上,避免寶寶突然從床上墜落。
很多寶寶在6個月後基本都會坐了,如果後背還需要倚靠一些東西,有時會往前傾,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滿6個月還一點都不會坐,倚靠東西也不能坐,整個上身向前傾,幾乎趴在腿上,這時候就要看醫生了。
過來人常唸叨“三昂(抬頭)、六坐、七翻、八爬、週會走”,這句口訣的精妙之處就是把寶寶的運動發育里程碑做了巧妙地概括,朗朗上口,非常好記!
但是,這句口訣的bug在於:太過籠統!寶寶的發育過程涉及大運動、精細運動等方方面面,需要分類別進行更細緻的評估!
於是經常會遇到一些年輕家長,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或者對照有關嬰幼兒發育的資料,反覆糾結自己孩子百日了頭還抬不穩;或者看到人家6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坐穩了,自己家孩子腰還不直。
憂心忡忡上網查,結果越看越緊張,越想越害怕!
各位年輕的家長們,孩子運動發育稍有些落後其實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寶寶的發育有快、慢,只要落後不是太多,一般沒大的問題。
那麼,怎樣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運動發育遲緩呢?
請大家先來看看下面這兩個表格。
表1 中國兒童粗大運動能力的發育
篩查專案
50%及格年齡(月)
90%及格年齡(月)
俯臥抬頭90度
2.2~3.3
3.1~4.6
俯臥位前臂支撐
3.0~3.5
4.5~4.9
腿支援部分體重
3.5~3.8
5.0~5.5
拉坐 頭不後垂
3.1~3.8
4.6~5.5
翻身
4.6~6.1
6.9~7.0
穩坐不用支撐
5.9~6.0
7.8~8.0
扶物站立
5.8~7.4
8.0~9.1
自握能站立
5.8~10.5
8.2~11.9
自己能坐下
7.4~10.6
9.4~12.0
獨自站立片刻
9.0~12.0
11.9~14.5
扶物行走
7.9~11.7
10.7~13.3
獨自站立不扶物
11.1~13.3
11.5~13.6
彎腰直起
12.8~13.6
14.8~16.4
走得好
13.1~14.2
15.6~16.2
能向後退
12.8~14.7
17.5~24.4
能走梯
16.1~16.8
20.4~26.4
踢球
14.4~19.2
23.3~24.0
拋球
16.0~16.8
21.9~25.2
並足跳
25.6~26.1
32.4~33.7
單足站1s
26.7~28.0
34.8~34.9
單足站5s
35.5~43.5
48.7~51.3
跳遠
28.6~30.0
35.7~40.8
抓住跳躍的球
50.1~54.6
64.5~69.0
單足跳
42.8~44.4
49.7~53.4
足尖、足跟向前行
47.0~48.6
56.7~70.4
足尖、足跟向後退
51.1~56.4
59.8~76.8
引自繆鴻石,2000
表2 中國兒童精細運動能力的發育
篩查專案
50%及格年齡(月)
90%及格年齡(月)
視線跟著過中線
0.7~1.1
1.8~2.3
兩眼能跟隨轉180度
1.8~2.7
3.2~4.1
手握著手玩
2.9
4.0~5.0
握著撥浪鼓
2.7
2.5~3.7
握住兩塊小方木
4.9~5.8
6.8~7.6
方木從一手遞交另一手
6.8~7.1
8.1~9.7
手握兩塊小方木向桌面敲擊
7.5~8.8
10.6~11.4
疊起兩塊小方木
13.6~14.4
15.6~17.3
從瓶中倒出小丸(示範後)
12.7~13.5
15.0~21.4
模仿亂畫
14.7~14.9
21.2~22.5
疊起四塊小方木
16.1~16.3
21.5~21.9
從瓶中倒出小丸(自發地)
16.5~19.3
24.4~30.3
疊起八塊小方木
22.2~30.0
29.1~44.0
畫圓形
34.5~39.0
43.9~50.4
畫十字形
38.8~41.4
48.4~51.9
模仿畫方形
47.6~48.6
56.4~62.0
畫人體三部分
48.6~51.4
56.3~64.5
畫人體六部分
53.5~54.2
59.0~67.5
引自繆鴻石,2000
這樣判斷!
表1、表2分別是中國兒童在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方面的調查統計結果,是不是比“三昂(抬頭)、六坐、七翻、八爬、週會走”口訣精細的多!
透過這些資料,大家可以發現:每一項運動功能的發育都有一個月齡範圍,而不是口訣理解的3個月一定會做某個動作。
以俯臥位抬頭90度這一項為例,在2.2~3.3個月時有50%的孩子可以完成,而在3.1~4.6個月,90%的孩子可以做到。
可以看出,月齡跨度還是比較大的,從統計的角度看,超過4.6個月不能完成,才算明顯落後。
發現問題這樣做!
1.如果對照表格中的內容,發現寶寶確實有落後的情況,可以先到就近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去進行運動發育篩查。
2.如果發現可疑情況,醫生會建議轉診到兒童專科醫院,做進一步的發育行為和功能評估。
3.醫生會根據更精確的評估結果安排隨訪和早期干預。
重要的是,85%以上的運動發育遲緩兒童,只要能做到早期發現,並做適度干預,預後都是好的!
所以,各位家長要仔細收藏這2個表格,心裡不確定的時候,可以隨時翻出來對照一下,及時發現問題所在!
3-6個月
寶寶長到3個月大時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能夠認識媽媽,會對周圍其他人表現出友好的社會性微笑,高興時會發出咯咯的笑聲,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出很高的關注,會用手去抓握感興趣的物品等等,3個月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可以與寶寶進行以下交流:
照鏡子:
躲貓貓:
將寶寶的臉或爸爸的臉用手或圍巾蓋住,說“貓--”,讓寶寶試著抓下來。
用手抓物品:
將撥浪鼓、布娃娃、小塑膠瓶等不同形狀和質地的物品放在寶寶面前,先抓住寶寶的手幫助寶寶觸碰玩具,然後鼓勵寶寶主動伸手夠、抓握和雙手抱,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兩手都要練習。
邊做邊說:
在與寶寶接觸的過程中,看到什麼說什麼,一邊做一邊說,並對寶寶的發音做出迴應。為寶寶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翻身:
在寶寶情緒良好時,用玩具在一側逗引,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可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地向對側引導,直至變為側臥位;將一側下肢搭到另一側之上,並誘導頭和軀幹側屈,必要時輕壓肩部給予輔助,直到學會從仰臥翻至俯臥。要讓寶寶最終能取到玩具,使他體會到成功翻身的樂趣。
拉坐:
家長雙手握寶寶的前臂,將寶寶輕輕拉到坐位,邊做邊說“寶寶好、寶寶乖,寶寶快快坐起來”。當寶寶頭豎得較穩時,可讓寶寶背靠著墊子練習坐。
溫馨提示
1.爸爸媽媽要儘可能親自帶養寶寶,至少保證有1個固定的人看護寶寶,利於寶寶安全依戀的形成。
2.當寶寶想要爸爸媽媽抱哄時,應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
6月齡寶寶應具備的能力
1.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會轉頭找2.見到熟悉的人會主動發音,如ka—ka、gu—gu、la—la等3.大把抓玩具4.抓去蓋在臉上的布5.能自己用手支撐坐一會兒6.從俯臥翻到仰臥,或從仰臥翻到俯臥7.能認出熟悉的人
寶寶發育異常的可疑表現
1.發音少,不會笑出聲
2.緊握拳不鬆開3.不會伸手及抓物4.4月齡坐位時頭後仰,俯臥時下肢屈曲臀部上翹並高於頭;
5.月齡不會翻身;
6.月齡不會扶物坐
如寶寶有這些表現時請來兒童保健科就診
6-8個月
寶寶6個月大了,新手爸爸媽媽也在幾個月的養護中成長起來,開始體會寶寶帶來的歡樂,與能夠發出重複的音節寶寶進行“對話”,能夠聽懂寶寶的特殊語義…..可以與寶寶進行以下交流:
理解人物和物品名稱:
指著圖片或家中物品告訴寶寶名稱。指著爸爸或媽媽引導寶寶發“baba”或“mama”等語音。經常叫寶寶的名字。
藏物尋找遊戲:
當著寶寶的面把玩具用布蓋上,鼓勵寶寶掀開布找玩具。找到後用欣喜誇張的表情告訴寶寶“找到啦”!表揚寶寶並鼓勵他再玩。
撕紙也快樂:
給寶寶一些軟紙撕著玩兒,鼓勵寶寶把紙條撕得又細又長。
伸手夠玩具:
讓寶寶坐著,將玩具放在身體前遠近不同的位置,讓寶寶練習夠取玩具、雙手傳遞玩具、敲打和扔玩具等雙手配合和手指抓捏動作,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練習爬行: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鼓勵寶寶爬著去取,在寶寶力量不夠時可輕推寶寶腳底、上託腹部,逐漸過渡到寶寶自己主動向前爬行。
寶寶8個月齡時應具備的能力:
1.聽到“媽媽”會轉向媽媽,會模仿成人發出da—da、ma—ma等重複音節;
2.會搖響玩具、用玩具敲桌面、將玩具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不會雙手之間傳遞物品;
3.能坐穩,用腹部爬;
4.在成人幫助下會用杯子喝水;
5.喜歡要人抱、害怕陌生人。
寶寶8月齡時的異常表現:
1. 聽到聲音沒有應答,
2. 不會區分生人熟人,
3. 不能獨立坐,扶站時足跟不能落地
如寶寶有這些表現時請來兒童保健科就診